198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世界性的缺水危机
斯里兰卡12世纪时的国王帕拉克拉马·巴胡大帝为水利工程师规定:“哪怕是下雨降下的很少量的水也不能让它没有造福于人就白白流到海里去。”如今,在许多地区,帕拉克拉马的名言基本上实现了。工程师们建造了数千座水坝、水库和数千条分水运河,以保存水源,在必要时把它送到需要的地方去。例如,埃及的阿斯旺高水坝和加利福尼亚高架渠,确实使沙漠上开了花。但是,由于人类滥用了水资源,致使河流干涸,水位下降,湖泊缩小,全世界出现了地区性缺水现象。如果继续无节制地用水,缺水状况肯定会变得更严重。在水源匮乏的地方,在邻国之间,国内地区之间,以及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场之间,正在酝酿着激烈的竞争。
水在中东关系重大
埃及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部长布·加利说:“我们地区的下一场战争将是争夺尼罗河水之战,而不是政治斗争。”争水的冲突会引发战火,这种可能性最大的地方莫过于缺水的中东了。只消看一下这里的地理政治形势就能很快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水源开发活动的主干是约旦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其中两条的供水量几乎扩大到了极限。加上中东一些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而且气候干旱,粮食生产严重依赖灌溉,缺水的忧惧在日益增长。
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主要从约旦河获得水。以色列使用的可回收的水已达95%,这主要是因为自1948年以来,它的灌溉面积扩大了6倍。10年之内,以色列的水的供应将短缺30%。而以色列人口每年增长3.6%,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约旦计划在2005年以前使用水需求增加50%。已有人在谈论它在90年代中期以前会发生水危机。现在,以色列和约旦都在考虑减少农业用水来满足家庭和工业的需要。
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也一定会和以色列人争夺日益减少的地下水。由于加沙地带的地下蓄水抽取过度,已引起海水侵入,部分污染了这一极其重要的水源。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紧张关系也在加剧。这两条河流发源于土耳其,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尽管这一流域有大量过剩的水,但是叙利亚和伊拉克肯定会因土耳其大规模的安纳托利亚工程而受损失,这项工程旨在增加水力发电和灌溉。
埃及的生命线
埃及极少下雨,5500万人民几乎全靠尼罗河水,而它的水源都不在本国境内。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白尼罗河水系的源头在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有9个国家从这个流域的水流中取水。根据1959年同苏丹(两条尼罗河在这里汇合)达成的协议,埃及每年有权用流入阿斯旺的水量的2/3。但上游国家不承认有义务为了埃及和苏丹的利益而限制使用尼罗河水。的确,埃塞俄比亚的开发计划,可能在苏丹边境把青尼罗河流量减少54亿立方米,这将给下游带来灾难性后果。埃及的人口每9个月跃增100万,使饮用水和粮食需求都提高了,而埃及几乎没有另外的水源可开发。缺水,势必危及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这将威胁埃及的经济安全。
水文循环被打破
80年代中期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印度的8.35亿人民清楚地认识了水源缺乏的现实。但是印度水的问题日益严重,这既是由于大自然的变化无常,也是由于它的土地和水源的严重管理不善。印度政府在70年代末投资120多亿美元,兴建了1554座大水坝。然而,滥伐森林降低了这些工程的效益。一度终年有水的小溪和河流现在一年中有部分时间干涸了。印度有数万个村庄现在缺水,而且这样的村庄还在日益增多。
苏联的水量缩减
苏联由于到处过度用水,已经造成了最大的生态灾难:咸海日益缩小。咸海的命运也预示着苏联中亚供水匮乏现象日益恶化,这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中亚是苏联的一个丰富的水果和蔬菜篮子。它的面积只占苏联领土的7.3%,但水果产量却占1/3,蔬菜占1/4,大米占40%。
据西密歇根大学的苏联水源专家菲·米克林说:“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下个世纪,咸海就会缩小成为几个残留的咸水湖。”这将造成生态浩劫,使邻近咸海的地区无法居住。要拯救咸海,就要求拨出农业用水,但是这样又会提出下面的问题,即:为这个盆地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粮食和工作保障。
世界缺水地区的名单,决不是加上苏联中亚就完全了。要全面说明这一情况,还必须包括墨西哥流域、北非和东非的很大部分地区、美国西部以及东欧和拉美的小块地区。
合理利用有限的水
在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地方,限制人口数目看来是满足最低人均需水量的唯一办法,尤其是在它们试图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靠程度的时候。另外,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回收更多的水,可以争取到迫切需要的时间。
(金克 摘译)(附图片)
左上图为约旦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流经国家的示意图。 张文绘图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动态

  超级大脑——光学神经风络计算机
  泰然
科学家们说,19世纪时,我们解决了如何使用机器来减轻体力负担,20世纪时,我们解决了如何用电子设备来控制机器,而到21世纪时,我们却需要学会如何利用信息反馈给控制机器的电子设备,第六代计算机将担此重任。
20年前,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在科幻小说《超级大脑》中描述了一台取名为“哈尔”的计算机,它独立操纵一艘宇宙飞船,监视和参与管理飞船,它具有人脑的功能,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今天,由于光学研究取得迅速进展,昔日的科学幻想即将变成现实。科学家们深信,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接近诞生一种类似“哈尔”那样的计算机。预计到下世纪初,这种超级大脑计算机将会用于航天运载工具和各种航天器。实现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发展光学神经网络计算机。
日本人把神经网络计算机称作第六代计算机,它与经典的数字计算机大不相同。这种超级大脑计算机依靠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而不是金属导线或数字芯来传输信息,其速度达到光速。它能满足代数运算处理、高速通信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这些是当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无法做到的。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处理问题,唯一满意的模式就是模拟人脑。而人脑无与伦比的能力来源于亿万个叫作神经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每一根神经均与上千根其他神经相连,形成了交叉互连的信息贮存库,信息在大脑的神经网络内来回传递,从而完成信息处理过程。科学家们认为,能够用光纤把上百万条不同输入端(即计算机的神经节点)的每一条与其他上百万条输入端的每一条相互连结在一起,而且全部是在同一瞬间实现互连的。
神经网络计算机不受常规数据库的结构限制,能以图形为基础贮存信息。因此,它无需重编程序,就可对难以预料的状况作出反应。
由于光学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可使航天飞行器更安全、经济地发射和工作,因此,美国几大公司已在竞相研制可靠的诊断系统,或称作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能连续监视航天器各部件发来的信息,并对之进行分类。一些航天专家说,现有的监视系统由于受到振动或电磁干扰,往往是不可靠的,某些监视系统有时会发出伪信号,引起虚惊或判断失误。而光纤监视系统则可免受这些外来干扰,并能连续分类和发送来自航天器各部件的测量数据。在飞行期间,这种计算机诊断系统能及时检测出各系统的任何故障,并“想出”排除这一故障的“万全之计”。甚至在完成飞行任务后(指被回收或返航),光纤监视系统还会继续分析处理各系统发来的大量数据,报告该航天器所有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这就大大减少了地面检修时间,加快了周转速度,使整个发射和飞行工作建立在更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过去30多年来,航天发射任务常常一再推迟,部分原因是需要在地面检测筛选,分析和验证的信息量太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总是令人提心吊胆。如果安装了光纤监视系统,就能部分地消除上述拖延现象。
到了21世纪,不仅各种运载工具和航天器,而且各种工业机器,甚至汽车都可装上带光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系统,它们将能够感测、传输、贮存、接收和处理信息。
第六代计算机能否完全像克拉克科幻小说中所预言的那样,在2001年成为航天器或运载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也许不可能。不过有些专家却认为,神经网络计算机在应用于航天之前将首先在地面上得到应用,而且有可能在本世纪内首先在工业机器上使用。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探讨与研究

  苏联关于水电利弊的讨论
  胡锡进
水力发电曾被认为是最干净、最理想的获取能源的方法。然而近一个时期,苏联围绕着水力发电的利与弊却展开了讨论。
苏联是水力发电大国,建有一批大型水电站。水电站并不像热电站那样排放浓烟和有毒物质,但拦河坝提高了上游水位,往往会淹没不少森林和耕地,迫使居民搬迁,并可能改变局部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因而引起生态学家和电站周围居民的不满。他们要求停建大型水电站,改建小水电站,而代之以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以及热电站。据苏联报刊报道,目前引起争议的水电站和核电站共有35座,总装机容量在8000万千瓦以上,占苏联现有发电能力的1/4。
在舆论的压力下,有的水电站被迫停建,有的被延期。全国的许多电网都处于超负荷状态。《真理报》发表预计,今年冬天用电高峰时,全国至少短缺6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在这场讨论中,对大型水电站持反对态度的几乎都是非能源专家。而能源专家则一致认为应继续修建大型水电站。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3点:
第一,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水电站比热电站安全,对生态的影响也较少。热电站需要消耗大量矿物燃料和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烟尘、有毒物质和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而且,统计资料表明,热电站的工伤事故大大高于水电站。
第二,大规模开发再生能源目前尚不现实。苏联现有的最大功率的风力发动机只有10千瓦,全世界最大功率的风力发动机也不过75千瓦;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全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仅有5千瓦的发电能力。此外,使用再生能源比使用传统能源昂贵得多。如克里米亚太阳能电站每度电的成本高达26卢布,而全苏的平均成本只有1.2戈比。
第三,修建一座小水电站,淹没的森林和土地的确少。但要获得与一座大型水电站相同的发电能力,就必须修建许多小水电站。它们对农业和生态造成的损失,远比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大得多。
为此,能源专家认为,对于大型水电站的问题,应视国家的现实情况,采取慎重态度。他们指出,不管怎么说,不能没有电。必须保证全国的发电能力每年增加1200万千瓦,因为国民收入每增加1卢布,就意味着要多发3度电。然而,能源专家的意见能否在这场讨论中占上风,目前还很难说。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简讯

  心脏病患者宜多食鱼
多吃鱼可大大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们最近宣布的实验结论。
接受试验的二千名心脏病患者每星期至少吃两次鱼。两年之后,他们的死亡率比采用减少脂肪摄入量办法的心脏病患者低百分之二十九,只是比完全食用多纤维食物的患者略高。
这种简单易行、实惠而经济的食疗办法对心脏病患者无疑是一大福音。据该医学院的防治医学专家亚历山大·里夫说,鱼油所含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防止心脏向病变发展,如当流向心肌的血液受阻时发生的致命性心律振颤。他还说,使人感到鼓舞的是,只要增加食鱼量数星期,即可产生明显的效果。
含欧米加—3脂肪酸较多的鱼类有鲱鱼,鳗鱼,大比目鱼,黑鱼,鲑鱼,金枪鱼,鲭鱼,鳕鱼,红鳟鱼等。(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简讯

  日研制出新型电动汽车
日本关西电力等最近研制成功使用新型高性能蓄电池的电动汽车。这次新研制成功的电动汽车,采用的是密闭型镍锌蓄电池,它充电一次比以往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汽车要多跑一倍的距离。此外,由于车体使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车体重量大大减轻,一般每充电一次可行驶约一百八十公里。目前,这种新型电动汽车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雏型引起了汽车界的注目。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简讯

  澳研制成减少污染制革新工艺
据印度《科学报告者》杂志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墨尔本的 羊毛技术部门,研制成功一种名为“西罗利梅”的制革新工艺。采用这种工艺,不仅可将兽皮毛快速除掉,而且可减少污染。目前,世界上约百分之九十的皮革是用常规的化学除毛工艺处理的。这种除毛方法形成的可溶性蛋白质以及难处理的沉渣,容易污染环境。用新工艺处理兽皮,可以降低污染百分之八十,退掉的毛还可以收集起来生产化肥等副产品。 (新华社)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正在代替人的繁杂技术操作和部分脑力劳动。图为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在缝制手提包。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