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辩证的统一
11月14日《经济参考》发表评论员文章《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辩证的统一》,现摘录于下。
要深化改革,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如果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在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贸然进行物价改革,就会发生抢购和物价暴涨。因此,要进行物价改革,就要压缩需求,增加供给,消除通货膨胀,而这些工作正是治理整顿的任务。治理整顿取得了成效,价格改革的条件才会具备。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工资改革等等也无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治理整顿也是改革。二者并不矛盾。
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跳不出“膨胀——紧缩——再膨胀——再紧缩”的怪圈。它困扰了改革,使改革陷入了“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的循环中难以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经济中没有很好掌握供求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产业结构平衡等经济规律,建设和改革急于求成,从而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被迫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治理整顿就是要理顺经济关系,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这既是治理整顿的目标,也是改革的目标。一旦经济初步走出了冷热交替的“怪圈”,改革就能跳出放权和收权的循环,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旧体制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改革就是要让地方和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但是,改革是一场革命,要使这场复杂而深刻的革命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有高度权威的司令部。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复杂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种种始料不及的新情况,放得开,收得住,令行禁止,才能够随机应变,减少失误,防止挫折。如果各地以“灵活变通”之名,将中央政策为我所用,甚至搞市场割据和经济封锁,改革措施在执行中也会扭曲变形,好的初衷也会带来坏的结果。因此,在治理整顿中适当地加强中央的调控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所必要的。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治理整顿不仅将为改革深入和健康地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它本身也需要改革的配合。”无论是消灭财政赤字,还是增加有效供给,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只有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过去已经实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等各项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够挖掘企业潜力,以较少的投入,创造较多的产出。此外,深化和完善财政包干体制、金融体制、外贸承包制等方面的改革,更有成效地扩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也是对治理整顿工作必要的配合。
总之,不改革,经济就没有出路;不治理整顿,改革就很难深化。结论是一句话: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辩证的统一。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云南农村建起四大服务体系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如何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得到稳定和发展呢?云南省的做法是,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和办不好的事情。根据云南各地实践,他们的社会化生产服务包括四个方面:
——建立了公共设施和财产的经营管理服务体系。以乡(镇)农经、农机、水利管理站为主开展系列化服务。1984年以来,云南省的128个县(市)中,已有94个县建立了乡、村农经服务站3500多个,对集体的资金财产进行了认真清理,收回历年农民超欠集体款108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在农机服务方面,全省共建立了819个农机管理服务站,由过去单纯机耕作业经营型改为管理、供应、维修、推广综合服务型。全省机耕面积从1984年的550万亩上升到824万亩。
——建立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适应发展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的需要,全省农村初步形成以省、地为指导,县为中枢,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科技户为桥梁的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全省1.3万多个行政村,多数配备了以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技术员。同时全省有60%的乡(镇)建立科普协会957个。各地广泛开展的科技承包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建立了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全省各级供销社把搞好农资系列化服务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形成从组织货源、运输、销售到技术指导的系列化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了由省农资公司牵头,地县公司为依托,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从上到下的系列化服务网络,共同组织化肥、农药、农膜的供应,直接为农民服务。
——建立了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自1985年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以来,云南省对烟、糖、茶、菜籽大宗优势产品,在充分发挥国营商业、运输部门作用的同时,大力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运输户进入流通。在全省农村形成了以产品为龙头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的流通服务体系。
(11月8日《农民日报》苏北海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白色生机”背后的“白色危机”
70年代,中国农民发现地膜覆盖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80年代末,中国科学家们又惊呼废膜残留将有可能使农民成为受害者。
黑龙江省从1979年开始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当年覆膜600亩,到1987年已经发展到300万亩,去今两年因价格影响,覆膜面积大体上也还保持在160万亩上下,给农业带来了一场“白色革命”。但是许多地方只覆盖不清理,来年直接破膜起垅,使大量的废膜碎片埋入土中。据专家试验,一亩菜地覆膜用量约10公斤,如不清理,第一年耕作层有残膜4.3公斤,第二年为8.6公斤,第三年则增加到13.3公斤。据此推算,全省3年残留在土中的废膜就超过1万吨。残留在土中的废膜不溶解、不腐烂,危害十分严重,阻碍水分的输送和植物根系的伸长,不利于作物的出苗生长,可使粮食作物平均减产15%。
农民还反映:残留在土中的废膜碎片挂犁杖,不利于耕作;牲畜误食废膜,轻则影响使役,重则发病致死。
为此黑龙江省的农业环保专家呼吁: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废膜污染危害的认识;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民回收废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消除废膜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11月9日《中国环境报》鲍增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两袖清风”的来历
明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自宣德初至正统末,由御史转兵部右侍郎升任尚书,政绩卓著,为官廉洁,绝不奉承权贵。他调任进京时,纳贿送礼之风盛行,有人劝他也带些土特产去送礼,他举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云:
“绢帕麻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喻清贫廉洁、身无长物的“两袖清风”典出此诗。
(11月8日《中国老年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历史上的
  武大郎与潘金莲
提起武大郎,几乎妇孺皆知。无论在小说《水浒》中,或是在戏剧舞台上,“三寸丁谷树皮”的形象均不光辉。可在他的故乡河北清河,人们似乎有口皆碑地引证:“真正的武大郎是一位身材高大,文武双修、英华内蕴、为官清正的知县。”
既然如此,那施耐庵和“笑笑生”二位老先生却为何颠倒笔墨、祸害于人呢?
中共清河县委书记孙彦敏向记者介绍了这桩历史沉冤的梗概。
大郎武植,系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据传,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因而,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了知县。曾资助过武大郎的一位同窗好友因怀才不遇,家境日渐贫寒。于是,千里迢迢来投武大郎欲谋一官半职,摆脱困境。开始,他受到盛情款待,可过了半年也没听其提及做官之事,他便认为“武大郎真乃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回家路上,他编写了许多谩骂讽刺武大郎的小故事、歇后语,见村贴村,逢店贴店,于是乎,沿途传遍了有关武大郎的粗俗之词。谁知,待他回到家中,武大郎早已派人送来了银钱,帮他修房盖屋,置买良田。这时,他才发现武大郎决非知恩不报,而是不搞以权谋私。他发疯似地返回原路去撕自己贴的纸条。但是,悔之晚矣。这些东西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加上一些文人墨客借题发挥,因而谬种一传再传。
县城东北的黄金庄便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据乡里负责接待的张星文同志介绍,潘金莲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一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老一辈传下来说,武松也是她一手拉扯大的。老嫂比母,小叔是儿,哪来的杀嫂祭兄那宗子事儿!
黄金庄正南三华里便是武家那。村上原有一座武大郎墓,1946年掘坟时发现,坟中有一口楠木悬棺和两具骨殖。据健在的三位参与挖坟的老人证实,武大郎骨殖相当高大,推算生前少说也有一米七八。再者,若是卖烧饼的,哪有楠木悬棺和许多青砖垒墓!
记者在这里调查,武家后代们还讲说了许多武大郎匡挟正义,潘金莲忠于爱情,协助武大郎清廉治政,铲除恶少的动人故事,恢复了武大郎和潘金莲两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
(1989年第11期《湖北青年》台恩普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唐代妇女的发髻样式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的妇女发髻式样和当时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一样也是丰富多采的,并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这里介绍几种唐代妇女较为流行的发髻式样。
1.高髻:是指发髻相对高耸的发髻式样。
2.双髻双螺髻:唐代少女梳此式髻。
3.抛家髻:是唐代后期流行的一种髻式。
4.乌蛮髻:发髻虽高但顶端尖锐的一种发髻样式。
5.椎髻:又称“时世妆”。
6.8.堕马髻:本是汉代发髻名。贞元(785—805)时颇为流行。
7.双望鬟仙髻:是一种较高的作双鬟形的髻式。(1989年第11期《文史知识》)
(附图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滩上的自娱性体育活动
如今,上海市民已不满足以往的做操、打拳、跑步“老三样”,而迷上了自娱性、社会性、趣味性强的拉磅秤、角力、扳手腕、水上相扑、体育摆擂台……人们在喜闻乐见、令人回味的余暇运动中,追求时尚,寻求体育乐趣。
扳手腕,这一民间小技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茶余饭后,工余闲暇,人们随意地在桌角边摆开架势,在扳手劲中显示实力。有资料介绍,世界上曾有雅典国际扳手腕、美苏扳手腕比赛。可在上海举办扳手腕比赛,却是国内头一遭。消息传出,竟有三百多人报名参加,居然还有十六名“半边天”加盟。
有趣的是,特制的咫尺赛台,两位选手面前各有一根十五厘米左右的把手,可供左手握住。比赛仅设一个回合,胜负就在一瞬间产生。
众多的参赛者,汇集着社会各阶层人士,有宾馆厨师、工厂钳工、农民、武警战士,也有留学生、待业青年、个体户,为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相继报名来到小小的比赛台前。
相扑,在日本经久不衰。水上相扑,则是借用这一形式,由人们自我设计的兴趣比赛,因其以将对方推入水中而吸引着好奇的观众。
标准的游泳池内,新搭起一座高出水面二十五厘米的比赛台,三点五米直径的擂台上,铺设着绛红色的化纤地毯。灯光下,与一池碧水交相辉映。五十余名勇敢者率先来此尝试
“螃蟹的鲜味”。这清一色的男子汉世界里,按体重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
这项融相扑、柔道、摔跤于一体的比赛,既惊又险,优劣势转眼即变,极富竞争性。唯有智勇双全者,方能把握战机。
水上拔河比赛。追溯历史渊源,明朝兴起的拔河就是在河上进行。此番比赛,也使其回归正宗。在六七米宽的河面上,两队队员赤足光臂,隔岸对峙。一片加油声中,那粗粗的麻绳就像“楚河汉界”,左右移动。上棉十二厂党委书记亲任啦啦队长,有节奏的呐喊助威,为运动员加足马力,把对方排头兵拔入河内,赢得胜利。还有,“水上飞渡”、“水上打靶”也极具吸引力。
这些自娱性的体育活动项目何以如此吸引人?因为重要的是参与。
趣味性、自娱性比赛的推出,是人们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体育活动中创新的结果。思想解放了的人民群众对生活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解。(一九八九年第十一期《新体育》平萍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讨   高枫
(1989年第22期《讽刺与幽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