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巴金致冰心
  文坛寿星 情深意切冰心大姊:
收到您七日的信。在这之前我已在荧屏上见到您的笑容。在《新民晚报》上读到您府上一片欢笑,满屋鲜花的报道,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仿佛都在您身边,欢庆您的生日。我们祝您健康长寿,也相信您一定健康长寿。更难得的是七十几年来您一直不曾放下您的笔,您一直是青年学生的老师和朋友。九十岁!您并不老!您的文章还打动千万读者的心。最近我常常想,您好像一盏明亮的灯,看见灯光,我们就放心了。
手抖得厉害,不写了,再见。
问候您全家。
巴金 十月十二日
想念你们,但抱病之身痛苦不堪,尤其是无法写信吐露我满腹的感情。
巴金冰心大姊:
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健康有好转,可以亲笔写信了。但也只能写两三行,累得很。只为了告诉您,我们昨天晚上非常高兴地看了关于您的电视片。您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我还想再看,三看。
请保重,祝您健康!长寿!
巴金 五月五日
七十年了,我还在跟着您前进!
今年10月5日,是冰心老人九十大寿,11月25日是巴金老人八十五大寿,特发表今年巴金致冰心的书信二封,以表贺忱。    ——编者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人争看林风眠
  吴冠中
人人争看林风眠,尤其爱好文艺的人们争看林风眠。上个月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林风眠画展,满足了台湾同胞多年的愿望。这次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林风眠画展也确是难得的良机,愿有心人到展厅中听听观众们的评议和感叹!
不仅是由于林风眠已是九十高龄的老画家,不仅是由于他曾为祖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过极大的努力和贡献,不仅是由于他长期在逆境中为艺术默默耕耘了七十余年,海内外舆论对他的崇高评价,主要是着眼于他在中、西艺术结合中作出了独创性的杰出成就。
东、西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向,中、西绘画的相互吸取和结合也属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清代出现的中国风格油画肖像,作者轶名,那已是中西结合的混血儿了。堂堂正正,步入宫廷,追求中西结合画风而最为人熟知的是郎世宁。这个意大利传教士主要为讨好皇上,在中、西绘画结合中煞费苦心,在实践中留下了不少作品。我们不可磨灭他的功劳和苦劳,我们庆贺成功,也重视失败的教训。我个人认为郎世宁在艺术上是失败的,他的作品缺乏美感。他用西方的写实技巧来套中国题材,一味追求形似及立体感等效果以迎合低层次的欣赏水平。这种局限于技法结合的画面在当时容易获得观众,起了普及作用,而且影响了许多人后来跟着走这一条中、西结合的歧途。郎世宁不理解审美价值,他根本未意识到西方审美观和中国审美观在作品中的不同体现。
概括地看,西方绘画重视视觉形象,视觉美感是绘画的主体;中国绘画偏重情意,画面着力于意境的经营。蔡元培先生曾作过简约的比较:西方绘画近建筑,中国绘画近文学。林风眠中西结合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是审美观。他深深体会了中、西方的审美情致,吸取双方美感因素的精华,努力探索其交汇点,创造了新的审美境界,诞生了继承父母双方优点而绝不是缺点的新生儿。他重视西方的构成、形体的扩展与紧缩、色彩的呼应和相互渗透……他吸取中国抒情的挥毫、民间的真趣、深邃的意境……他将西方的节律感与中国的韵味溶为一体。这是林风眠的价值,他在中、西结合中启示了艺术结合的关键问题。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会看到独立存在的林风眠。
老人对所经历的漫长苦难岁月从不诉说,人们却能从他大量作品中去体会人生的苦闷、欢乐、天真、梦幻、痛苦、淡淡的哀愁……孤雁、渔舟、苍茫的天、猩红的花、舒展的裸体、严峻的修女、宝莲灯、芦花荡……笔底人间,画里乾坤。
林风眠从不教训人,而以其作品感人,然而感人的作品曾长期处于被批判中,国内已很久很久看不到他的原作。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他一九七七年离开上海时赠送给祖国的,在上海画院仓库里沉睡了十余年,去年首次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今天终于与首都观众见面了。
经多方面的协作努力,已计划恢复杭州林风眠故居,建立这批作品的陈列馆,并在他家乡立铜像,一位爱国华侨已决定出资建馆。但林先生来信表示婉谢,说不急于建馆,建馆不是要事,待国家有条件时再说,更反对造铜像,如有经费,宜先资助青年深造,信中并强调他已这么大年纪了,希望尊重他的意见。有人建议派个代表团去香港说服林先生,我估计不起作用,因林老师是不易被说服的。
林风眠就是林风眠。


第8版(副刊)
专栏:

  音符编织的友谊纽带
  ——中央交响乐团在澳门国际音乐节
  潜元兹
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是澳门一项规模较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其间的每场音乐会,各届名流云集,足见当地视音乐节为盛事。
今年是第三届,以“友谊音乐会”结束。“友谊音乐会”由中央交响乐团与美籍葡裔小提琴家艾尔玛·奥里微拉和台湾小号演奏家叶树涵登台,海峡两岸音乐家携手演出,使这台音乐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演奏了瓦格纳、维亚夫斯基、海顿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每曲终了,全场2000余名听众均报以热烈的掌声。音乐会结束时,听众仍久久不离去,中央交响乐团只得加演了两支曲子。
澳门的音乐听众对中央交响乐团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已是第3次到澳门演出,每次都留下深刻印象,乐团的人上街游玩或购物,竟能被当地人认出来。本届音乐节上,有美、英、法、意大利、西班牙、巴西、葡萄牙、罗马尼亚、日本等国音乐家演出9场音乐会,而中央交响乐团担任其中规模最大的3场音乐会的演奏,这就是开幕式、闭幕式和名家荟萃的“歌剧名曲精选音乐会”。“歌剧名曲精选音乐会”上演唱的8名歌剧演员大多在国际重要声乐比赛中获过奖。这3场音乐会的票价也最高。中央交响乐团在音乐节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
执棒指挥“歌剧名曲精选音乐会”和闭幕式“友谊音乐会”的指挥家陈佐湟是澳门乐迷仰慕的对象。他在新丽华酒店会见音乐爱好者时,一个多小时里,竟有200多名乐迷闻风而至。他又是本届音乐节顾问,澳门、香港和葡萄牙、英国的新闻记者争相采访,澳门电视台、《澳门日报》在黄金时间和显著位置多次作了报道。
澳门报纸有文章称,中央交响乐团的演奏与陈佐湟的指挥
“疯魔了听众”,并非夸张。一位音乐评论家便认为:“如果有更多的登台演出与国际交流机会,中央交响乐团完全可以列入世界一流的乐队。”


第8版(副刊)
专栏:

  清凉山
  伊心恬
革命圣地延安城边,延河、南河、西河三河汇流,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三山鼎立。清晨,一轮红日从宝塔山边冉冉升起,延河大桥、宝塔大桥上,人来车往,生机盎然。
我随着人流走过延河大桥,来到清凉山麓,沿着陡坡土路,不到百步,迎面是一座石雕牌坊,两边刻着一副长联:
二水绕座晨望嘉岭塔边烟
八景环山夜对凤凰楼上目
原来,清凉山号称“金仙胜境”,山上洞窟亭阁遍布,名胜古迹众多。沿石阶拾级而上,月儿井、望月楼、石佛洞、范公祠……掠身而过。到了半山腰,“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出现了。
纪念馆中陈列的400多幅照片、300多件革命文物,再现了当年新闻战士的风貌,把人们带进了清凉山时期那如火如荼的年代。
清凉山,人们叫做新闻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央广播委员会、中央出版发行部和各新闻单位都集中在这里,新闻战线前辈们在这里开创了丰伟的业绩。
我国第一张大型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这里创刊。
红中社在这里改名,第一次出现新华通讯社的名称,并以新华社名义在这里发出第一条电讯新闻。我国第一个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这里建立。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同志当年在延安留下的诗句,正是对清凉山的盛誉。
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头戴旧军帽、身穿灰军装、双腿缠绑腿的新闻战士,精神焕发,往来奔忙,耳边仿佛响起了那日夜不停的嘀哒嘀哒的电键声,那嘹亮的歌声。
小米、黑豆、酸菜、山药蛋,是新闻战士们的家常饭菜,窑洞、旧庙、土炕,是他们的“安乐窝”。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也不分日夜。白天,人们分秒必争。入夜,错落在山坡山坳的一孔孔黄土窑洞里,亮起了盏盏昏暗的煤油灯,有的伏桌笔耕,有的手摇马达,有的戴着耳机飞快地抄收电码。
美国评论家艾金森到清凉山参观,临别时说:“我发现,你们青年都是有信心、有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你们取得胜利的根本。”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说过:“清凉山上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清凉山上的新闻战士,为新闻工作付出了宝贵的青春,有的积劳成疾,英才早殇,有的牺牲在炮火中,以身殉国。在那山腰上的灌木丛中,有一穴墓地,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杨松就长眠在这里。
在告别延安的时候,在去机场的路上,我不由地抬头仰望那雄姿屹立的清凉山,再看一下巍峨的宝塔,潺潺的延河,默默地祝愿“新闻山”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第8版(副刊)
专栏:

  电影评论集《我心中的太阳》
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陈昊苏的电影评论集《我心中的太阳》。陈昊苏同志担任电影界领导数年,对电影艺术的题材、形式、理论、评论和管理工作感受颇多。这部评论集收有文章60多篇,其中有谨严的理论文字,有活泼的议论短文,有热情的讲话和信函,涉及电影艺术各个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郁)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宣化古楼
  崔连玉
宣化古楼,即南门楼、镇朔楼和清远楼,坐落在宣化城中心的南北轴线上。人们常说:秋到宣化品葡萄,品着葡萄看古迹,这些古迹中首推三楼。
先看南门楼。此楼高大雄伟,站在城楼古城宣化全景尽收眼底。城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布瓦顶,系清代小式做法。它虽是座城门楼,但气势、建筑价值均可与镇朔楼、清远楼媲美。
向北行五百米,便是镇朔楼。此楼建于明正统五年(一四四○年),楼体落座在四点八米高的墩台上,楼高十五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布瓦顶。楼南面悬“镇朔楼”匾为清乾隆六年制,北面“神京屏翰”匾额为清乾隆皇帝所题。镇朔楼大木构件保存完整,充分显示出它的原有面貌。
再向北行二百米,就到清远楼了。此楼建于明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年),虽经清代重修,但木构件基本保持了明代建筑特点。楼高十七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重檐、歇山顶。楼的四面皆出抱厦,周有游廓,平面呈“十”字形。楼上四面悬有匾额。楼内悬挂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铜钟一口,钟声宏亮,四十里外清晰可闻。


第8版(副刊)
专栏:

  云海(国画) 郑山
空军政治部非常重视离退休老干部的文娱活动,老干部局已举办了几次书画展,介绍老干部的艺术成就。这幅画选自空军老干部第二届书画展。
(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