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和同开珎”回乡记
——中日古钱币交流佳话
于青
10月9日,在日本埼玉县秩父市加藤近代美术馆举行的“日中友好古钱币展览”开幕。来自中国陕西省博物院的两枚“和同开珎”银币(见右下图),引出一段中日两国古钱币友好交流的佳话。
公元708年以前,日本国内流通的钱币,大多是从中国和朝鲜半岛流入的。日本不能铸造发行钱币,主要受限于铜资源贫乏。公元707年,位于现在秩父市的黑谷首次发现铜矿。708年1月,秩父地方上把铜矿样品献给朝廷,当时的元明天皇见之大喜。为庆贺这一历史性的发现,把同年庆元5年的年号改为“和同元年”。“和”为“日本”的古称,“同”为“铜”字的简写。日本有史书记载,708年5月铸造出第一批日本自制银币官钱,上刻“和同开珎”四字。8月又仿银钱式样造出铜钱。
“和同开珎”银钱于次年废止,只流通了一年多时间。
“和同开珎”银钱在中国境内发现,始于19年前的一次文物出土。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建筑施工中,发现了一个唐代窖藏。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其中以金银器为主,还有宝玉珍饰、贵重药材、中外钱币等。这批文物中的中外钱币包括:中国的“开元通宝”金币30枚,银币421枚;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5枚,东罗马金币1枚,波斯银币1枚。还有按历史顺序搜集的一套中国铜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看过这些钱币后认为,窖藏的主人是搜集古钱币和外币的爱好者,是一个收藏家。
现为日本众院议员的加藤卓二是秩父市出身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古钱币搜集爱好者。5年前在中国旅游途中,在陕西省博物院看到了中国出土的“和同开珎”银币。经过加藤先生等日中双方人士的努力,促成了这次“和同开珎”1200多年后的回乡之行。开展以来,日本人赠送给唐朝的古币重返故里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老年人抚今追昔,对日中交流的悠久历史感慨不已。青年人则大开眼界,增长不少见识。
然而,“和同开珎”古币还有不少奥秘有待两国学者探讨。首先是“和同开珎”四字的认读。“和同”是“和铜”年号的省略,“开”字可释为“开国通行”之意。问题出在“珎”字。
中国学界以郭沫若1972年发表的观点为代表:“珎”字是繁体字“寳”字之略,“和同开珎”应读作“和同开宝”。但部分日本学者认为,“和同开珎”银币是日本最早的法定官钱,以唐朝钱币“开元通宝”为原型制造的,古人的用心在于特意回避“宝”字,而采用了“珍”字的异体字“珎”。因此,“和同开珎”应读作“和同开珍”。
其次,“和同开珎”银币可能是遣唐使带入中国的,是阿部仲麻吕?吉备真备?还是其他遣唐使,现在无法考证出携带者的真实姓名。
此外,有人认为,史载公元708年1月,日本年号由庆云改为和同,5月就制出首批官钱,这在时间上和当时日本的铸造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和同开珎”银币可能是在中国制造后运到日本的,或是日本请来中国铸币工匠帮助制造的等等。
尽管围绕“和同开珎”尚存许多疑问。但是,“和同开珎”是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和同开珎”回乡将促进两国人民对友好交流的向往和追求,则是肯定无疑的。(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芒鞋破钵有人识
沈大力
苏曼殊法师,身世有难言之隐,英年早逝,埋骨于孤山之阴。今人去西湖畔漫步,可见他的墓塔仍在宿草中隐逸。
曼殊法师本无意以诗文传世,且其生时文稿已多散失,一旦寂灭,也就人去声息,似乎应了自己“芒鞋破钵无人识”的嗟叹。然则,天下事如往而复,南社柳亚子曾酬和曼殊“何时归看浙江潮”的诗句,曰:“微茫情海自生潮”。
近年来,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在研究苏曼殊,让我们听到了异域折回的“潮音”。譬如,新近获“巴尔桑奖”的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蒲肯定,“曼殊大师的作品蕴含着深沉的人道主义,确认了一种价值体系,让人蔑视那个先肆行于美国,后腐蚀了欧洲的消费社会。”基于这一点,艾氏特请董纯女士翻译了苏曼殊的主要文学作品。这样,继李白、蒲松龄、鲁迅等中国文豪之后,曼殊上人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巴黎伽利玛尔出版社合辑的“东方知识文库”,其六篇小说名作以《天涯红泪》为总题目,与法语国家广大读者见面,引起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反响。
“东方知识文库”评论道:“作为墨客,苏曼殊属于那种优游物外,珍惜自身及民众的独立,而在艺术上一丝不苟的诗人。”
法国《世界报》载文:“苏曼殊远承李白高风,襟怀洒落,漠视金钱,具有叛逆的性格。”又说,“他似行云流水,但并非不见人间烟火,而始终关注社会的撕扯、惊悸和搏斗,用自己的整个艺术来抨击,表达激愤和绝望,其语言洗练,文字朗润,时而显形,时而幻影。化成了一幅幅素描、彩绘和水墨画。”
在一篇关于《天涯红泪》的论文中,作者吉贝尔·苏弗莱特别重视苏曼殊通过《碎簪记》女主人公莲佩表达的思想:“若美洲,吾不愿往,且无史迹可资凭睇,而其人民以赚钱为要义,常曰:‘两美元总比一美元强。’”吉贝尔断言:“曼殊法师对美国社会的这番话,毫不含糊地揭露了那些贪利的,一心想发迹的守财奴。”
确实,翻开《碎簪记》,读者就会看到苏曼殊在80年前已对孳孳为利的美国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人谓美国物质文明,不知彼守财奴,正思利用物质文明,而使平民日趋于贫。故倡人道者有言曰:‘使大地空气而能买者,早为彼辈吸收尽矣。’”足见,苏曼殊激烈反对剥削与压迫,尤其憎恨美国的拜金社会,称其为“压抑贫民”的“恶组织”。
在《天涯红泪》法文版序言里,艾田蒲强调苏曼殊关于精神幸福远比肉欲痉挛丰富和恒久的哲理,倡导“饮于黄泉”,恰如孟子所云:“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形象地坦露了信奉唯“物”主义的西方世界被消费尘埃埋得透不过气来,渴望从东方文明里呼吸新鲜空气,一爽精神。
今年逗留巴黎时,我跟一些法国友人闲谈苏曼殊,发现他们十分钦佩这位寄兴深微,自鸣天籁的中国诗僧,同时称道他通晓法、英、日和梵文,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拜伦、雪莱,翻译了彭斯、哥德和迦梨陀娑的诗歌,是一座近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天桥”。
在这方面,吉贝尔·苏弗莱注意到苏曼殊“冷眼看待中国青年的西化倾向”,认为他在向西方采取它山之石,在从法国大革命和英国浪漫主义里寻求革新之力的过程中,从不忘“振大汉之天声”,而且看穿了欧美耶稣会之铮铮者
“包藏祸心,思墟人国”,唾弃那群“以别人之祖宗为祖宗”,企求在异邦乘时得宠的西崽。
章太炎称赞曼殊大师是一位“厉高节,抗浮云”的“独行之士”。回首前尘,曼殊确曾栖身西湖白云庵,宛若云中白鹤,度过了洁白的一生。
云鹤已杳,满钵落花。然天涯红泪成潮之际,曼殊上人已梦逝罗浮久矣。
正是:“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副刊

美国的第一位桂冠诗人
陆文岳
在小说、诗歌和评论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和广泛影响的美国大文豪罗伯特·佩恩·沃伦,因癌症不治,于9月15日在佛蒙特州斯特拉顿镇去世,终年84岁。
在50多年的著述生涯中,沃伦发表了50多部著作,3次荣获普利策奖,并得过国家文学勋章、美国文学艺术学院诗歌金奖,以及全国书评奖和博林根诗歌奖等一系列美国最有声望的文学奖。他又是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奠定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的是发表于1946年的鞭挞时政的小说《国王人马》。此书以南方路易斯安那州人民党参议员和州长休伊·朗为原型,塑造了精于权术、迷于财欲、结帮营私、作威作诡的卑鄙政客威利的丑恶形象。小说面世后即引起轰动,翌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1949年由哥伦比亚公司拍成电影《当代奸雄》,并夺得最佳影片等三项奥斯卡大奖。沃伦的其他较有影响的小说有:《夜骑者》、《天堂之门》、《一群天使》和《洞穴》等。
作为当代美国诗坛数一数二的大诗人,沃伦的诗歌地位显然要高于其小说地位。他两次获普利策诗歌奖。一次是1957年,获奖作品是《希望诗集,1954—1956》。另一次是1979年,得奖作品为《此时彼地:1976—1978诗作》。沃伦是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小说和诗歌双奖的作家。1945年,他被聘为官方的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1986年,国会批准设立美国桂冠诗人职位,沃伦以无可争议的资格被任命为首任桂冠诗人,任期一年。第二任桂冠诗人是理查德·威伯。今年获选的第三位桂冠诗人是霍华德·涅米洛夫。
沃伦的文学评论成就是和他的43年教授生涯密切相联的。1930年从牛津大学留学归来后,沃伦即到田纳西州西南学院教英美文学,同时加入了有名的“重农派”文学团体,积极著文鼓吹美国南方的传统农业经济的好处和现代工业的弊病,后来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任教时创办了名噪一时的
《南方评论》。他的影响最大的诗文评著是与同事克利斯·布鲁克斯合写的《理解诗歌》和《理解小说》。40多年来,这两本书一直被各大学选为英美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本。另外,他在40年代还帮助确立了新批评主义的地位。
沃伦出生于南方肯塔基州左思里小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大学时代与一些爱好文学的朋友成立了“逃亡者”团体,对美国南方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文学传统进行了批判。他20多岁离开故乡后,就再未回南方居住,但是他的诗文小说却根植于南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现实。他早年赞成南方的种族隔离,但后来又自我否定。因此,一般人都把他看作美国南方派小说家的杰出代表。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斯芬克斯:还我下巴
林皎明
守卫在埃及金字塔身边的狮身人面像再次发出呼号:快点归还我的下巴!最近,联合国以一百三十九票赞成,十六票弃权通过决议,各国珍贵文物应物归原主。埃及驻联合国大使巴达维在纽约国际讲坛上大声疾呼,斯芬克斯的下巴以及上千件被非法掠夺的珍贵国宝应该尽快归还埃及,使人类文明古迹得到完整保护。埃及文化部长也指示开列盗运国外的文物清单,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西方各大博物馆。
狮身人面像(又名斯芬克斯)是埃及法老时代权力和智慧的象征,日夜护守着金字塔。它坐高二十米,卧长五十七米,在天然岩石上雕成。传说,狮身人面像额顶上的腹蛇及扎成柱状的胡须,是盖世权威的标志。可惜的是,它的面部已经被损坏,下巴和胡须完全脱落。
狮身人面像毁容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拿破仑军队入侵后用炮轰击致残,有的说,是本地异教徒故意把它的鼻子和下巴打掉。幸运的是,狮身人面像的下巴并没有失落。它破裂成三块,一块已破损严重无法辨认位置,一块珍藏在埃及博物馆,另一块,约占下巴胡须的四分之一,现在大英博物馆珍藏。
早在七十年代初,埃及政府便与英国交涉索还狮身人面下巴,一九八一年又根据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与大英博物馆谈判。英国方面以种种借口搪塞,拖延归还时间。使狮身人面像至今须首异地。
金字塔地区的地下水位逐年上升,含盐碱水份浸渍构筑金字塔的石块,酥脆狮身人面像的岩质。古物专家们测定,如不及时加固,硕大沉重的头颅会因为颈部岩质风化侵蚀而坠落。一种最佳加固方案,便是将原有的下巴和胡须重新修复在颈部,支撑摇摇欲坠的头部。因此,留在大英博物馆的那四分之一,已不简单是“完璧归赵”的问题,而且牵连着斯芬克斯的“生命”。
(附图片)
——还我胡子! 朱根华 图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图为平壤高丽饭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