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科教兴昌”经济发展
——京郊昌平县采访纪实
冯长水
“科教兴昌。”
——昌平县40万人,人人知道这个口号。
标语、文件、广播、电视,昌平县的新闻媒介为此大造舆论。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4亿元,人均收入1232元。
本文将回答昌平县的进一步发展靠什么。科学技术 点石成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了农民们一个勤劳致富的好政策。昌平农民正是靠着这个好政策,拿起了科学技术这把金钥匙。
张显川——这个昌平县的高级农艺师多年鲜为人知,1980年后却声名大振。他同本县八仙庄村签订了梨树管理栽培技术服务合同。头年订合同,第二年,该大队梨的产量翻一番,从32万斤增加到64万斤,第三年竟达到94万斤。八仙庄的梨,个大、味醇、香甜、可口,用来招待外宾,外宾吃后连说“OK”。
县畜牧饲养技术服务公司提供、推广“雌雄鸡早期鉴别”新技术,仅此一项,就使全县养鸡业年增加收入500多万元。
1983年,全县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等重要科技成果44项,使全县粮食增产7180万斤,果品增产380万斤,花生增产37万斤,畜牧饲养业增加产值1300多万元。
科学技术 备受重视
昌平兴起了科学热,县属工业企业自1979年下半年开始了企业改革挖潜,短短两三年,共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产品更新项目48个,有59种新产品问世,其中保温瓶制作新工艺推广到苏联,在外向型经济中打出“地盘”。全县累计增加工业产值9643万多元。
乡镇企业求贤若渴,从县外引进各类高中级人才已逾3000人。各种身怀绝技的能人、“星期日工程师”纷至沓来。
县委、县政府不失时机地为科技热升温,先后制定了横向联合的20条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人才的6条规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吸引人才洽谈会。
科技热方兴未艾,目前全县已有70余家企业建立了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成立了近200个各类研究会、60余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全县30个乡镇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科研机构形成网络,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在此基础上,“科教兴昌”战略规划提出了“一三五工程”。即在本县选定一个高技术开发区、三个科技密集乡和50个科技重点村,作为示范基地。
以此为标志,昌平县在前几年实施国家科委提出的“星火计划”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一个实施国家教委“燎原计划”的新设想也已出台,县领导的目光从引进人才转移到培养本县乡土人才的方向上来。
三教统筹 培育人才
科技点石成金无可怀疑,千百名中高级科技人才可以起指导作用。但是,真正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必须努力提高全县14万劳动力大军的文化科学素质。
农村需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下面这个故事对人们会有所启迪:
王文玉老汉快60岁了,是昌平上苑乡下苑村的农民。
1984年搞承包那会儿,王老汉也乐颠颠地包下了村里50亩桃园,指望借此“发”起来。
谁知种了大半辈子地,却不懂得侍弄果树,桃儿结得又瘪又小。秋后一算帐,“从姥姥家赔到舅舅家去了。”一气之下,不包了。
恰在此时,乡里办的职业高中班的毕业生来推广农林实用技术。“秀才”们给王老汉“支”了几招儿,来年桃园里果然是叶绿、花红、果香。
这一年,王老汉收入4000元;
再一年,王老汉收入6000元;
第三年,王老汉收入近万元。
王文玉老汉彻底服了气。他逢人便讲“没有职业班学生指点,桃树早当柴烧了!”听说乡里扩建学堂办职业班,他赶紧掏出500元送去,“掏钱办学堂,培养技术员”。
与此同期,昌平农村职业学校蔬菜专业班毕业生刘民被城关乡南郝庄村“抢”去,果林班毕业生190多人被南口农场“包”下,畜牧专业毕业生当上了乡畜牧指导员,段德斌成为上苑乡农林牧公司经理。
十年磨一剑!短短九年,昌平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枝红杏出墙:
——2000名职高毕业生走上全县各个岗位;
——在校生可达3000人,开设与三大产业相对应的近30个专业;
——初中毕业生升入职高、中专、中技与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比例已达2∶1。
农家娃成为建设新昌平的主力。
兴办学校 着眼未来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有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
在横贯昌平县的京密引水渠南岸,上苑乡东新城村旁,绿树掩映中有一排排红墙红瓦。
这是一片新建的占地200亩的文化区。
文化区的重点是中、小、幼基础教育,也包括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
文化教育意识渗透到被旧时代称为“斗大的字不识半升”的农民脑海之中。“过去修坟修庙,如今兴建学校。”
昌平30个乡镇近几年乡乡建学校,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新建校舍面积13万多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有70余所得到新建、迁建或改建。
昌平县的成人教育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建立了46个成人文化技术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的每年达1.5万人。全县的文盲率从1980年的8.5%降低到1988年的2.4%。
昌平县14万劳动大军走出了文化素质低的峡谷。
人们有理由相信,“科教兴昌”的口号在昌平人的努力下,一定会早日实现。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段邵村的人们笑了
訾红旗 白书庄
代代文盲代代穷
段邵村位于河南安阳市城西约十公里处。多少年来,生活的贫困和文化水平的低下,使本来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反倒有了名。老年人都还记得:解放前,一个哑巴手持纸条在段邵村问路,纸条上写着“段邵村”,可全村男女老幼竟无一人认识的。
解放后,村里也办了学校,五个年级挤在一个教室里,轮流听课。整整30年,全村没出过一个高中生;屈指可数的几个初中生,临近毕业还不知两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
教育的落后使村里尽是文盲。就是几个村干部,也是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就这样,全村人死守在土地上,刨地修脚赶大车,一年忙到头,还得吃国家的救济粮。直到1977年,段邵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元。
兴办学校挖穷根
“我就不信,咱段邵村这个穷样子改变不了!”1978年初,靠边站了10年的女支书王富荣被村民们推举为村长。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村老少商讨如何创办学校。她深有感触地说:“咱村因为没文化,埋没了老少几辈人。从现在起,再也不能让咱的娃儿们一个个跟咱一样,只会拾粪赶大车了!”她带头把自己积攒多年的800元钱捐作建校资金。村干部段国顺、段升平、赵宗莲3人,也慷慨解囊,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他们的行动深深打动了乡亲们的心。有的村民说:“为了孩子能念上书,卖了家产也值得。”仅仅半个月,全村共筹措资金13.5万元,初步改善了段邵村的教学条件。
1985年,由于村办工厂经营效益好,有人提出从中拿出一部分款项用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王富荣坚决不同意,硬是从中提出28万元,在村东南择地6亩,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1214.4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的两层教学楼,并购买了全套教学用具。从此,段邵村创办的兴华初级中学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给孩子们请到“好先生”,几年来,他们4人踏破铁鞋,费尽心机。夜里11点,听说安阳县一中徐守古老师离休在家休养,段国顺、段升平就冒雨赶到几十里外的高穴村。看到二人像从泥窝窝里钻出来的样子,徐老师深深地感动了,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段邵村学校。
在王富荣几人的眼里,“老师”就像全村人的夜明珠,各方面都给予关心和照顾。村里为老师盖了家属院,配制了书架、写字台、床等生活用品。平日老师们思想上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有哪些困难,兼职校长赵宗莲心里都有一本帐。前年,英语老师秦金萍因家在外地,常常牵挂,赵宗莲得知后便立即派人把他的家搬来,并为其家属在村办工厂安排了合适工作。
段邵村变了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目前,兴华初级中学已拥有小学、初中共11个班400名学生和24名教师。在近几年安阳市统考中,这个学校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现在,已毕业的两届70余名学生中,除被各类中专、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的40人外,其余的已成为村办工厂的骨干力量和致富能手。
教育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振兴。198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685元。看到这喜人景象,4个带头办学的老人笑了,村民们笑了。他们感慨万千:“以前为啥就没想到要办好学校呢?”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天然药物王国的新消息
新华社记者 夏林
绿莹莹的数码在电脑屏幕上闪跳。刚刚统计出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汇总数据,使在场的药学家们大喜过望——我国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竟达一万余种!
这一普查结果,刷新了历史上700种版本的本草记载,比当代权威性的《中药大辞典》所收药类还多4300种。
“神农”传人的事业
时光上溯数千年。神农氏在江汉之间的鄂西原始莽林中,“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淮南子》),中华民族始有医药诞生。
20世纪80年代,为使民族传统药学发扬光大,万名神农的传人又沐雨栉风,历时七载,遍访天下药材,续写了中华药典的新篇章。
在北京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张惠源副主任告诉记者,自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自古有修本草的传统。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入药物仅365种。经后世多次重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的药材已达1892种。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对野外药源进行深入调查,才使中华药学宝库得到不断丰富。
“我们从事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次重修本草的事业,但工作范畴又已远远超过了古人。”张惠源举出李时珍的例子。这位远游访药、秉烛修书的药圣,毕一生之精力,足迹也只局限于湖广、安徽等地,而这一次,则是由国家组建两万余人的专业队伍,在30个省、市、自治区同步展开普查,数据资料存贮和处理动用了计算机,投入力量之多,工作规模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修本草的举动都无法比拟的。
中草药的药库在广袤的大自然中。要寻找幽谷里的蛤蚧,古木上的凌霄,冰崖边的雪莲,即使在今天,也仍然要像上古的神农氏那样结绳为梯、攀山越涧。这就使药材资源普查饶有趣味又充满艰险。
天津籍老药工曹振宇9进西藏,翻越色齐拉雪山主峰,策马羌塘草原腹地,为揭开高原藏药之谜学会了嚼生肉、捏糌粑,说藏话。
四川普查队走遍巴山蜀水14152个村庄,仅为就教山民中的“活药典”,就召开过近万次访察座谈会。
神奇的红嘴乌鸦
1989年仲夏。风尘七载的野外调查工作落下帷幕,参与全国资料研究编纂的众多专家汇集北京。面对100万份药用动植物标本、1600卷集纳考察新发现的汇报材料,生药学家的感受是“很有点儿目眩神迷”。
在富有传奇色彩的神农架林区,有种遍山衍生的藤本野草,土名“5月5”,多年被当作喂猪草。普查中方发现,这竟是大名鼎鼎的绞股蓝。
绞股蓝味苦喜荫,其貌不扬,但现代生药化学检测证明,它含有近60种人参皂甙,总含量甚至高于人参,健体防癌效果极佳,在国际市场上近来身价百倍,被日本人称为“福音草”。
在这次普查中,各地报来的考察报告频传佳音:长江南岸各省都找到了绞股蓝丰富蕴藏。中国植物学界惊叹:“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
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嘴的颜色有所不同。内蒙古草原上栖居的一种红嘴乌鸦,是当地牧人秘而不宣的避孕神药。此物多服会导致终身绝育,但只要按照蒙族世传的方法配制,服后三日,绝无受孕之虞,三日之后,亦无任何副作用,效果胜过化学避孕药。中国药材公司多年从事药材工作的生产处干部魏宗玉向记者披露:“国内过去还从没找见过这样神奇的天然避孕药!”
普查人员带回北京的红嘴乌鸦避孕药,是这次搜集到的近2万份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中的一个。不久面世的《中国民间单验方》,将挽救这些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不致在岁月之河中湮没。
据信,中国历代还从未曾像这次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有意识、有组织地征集这样多的单方。
世界药物开发的新热点
据说,美国哈佛大学植物馆馆长理查德·舒尔特斯博士曾醉心于采集传说中的植物“神药”。他在亚马孙丛林中度过了13年后预言:“将来的药材生长在森林中。”
这位大洋彼岸的知名药用植物学者的断言涵意深蕴。人类各民族最初的药物,都是直接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近代西方化学药物,只有短暂的百年发展史。但近年来药源性疾病的频繁报道,一再引起现代人的恐慌,服用安基比林带来致命的骨髓中毒;服用反应造成成千上万的海豹肢畸形婴儿出生。医学界新近统计了“本世纪十次药物性灾难”,都是由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引起的。
于是,重返大自然成了发达国家药物开发的新热点。人们方才颖悟:产生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代的天然药物,更适合人体的调节,就有如宁谧的原野比嘈杂的都市更符合人的天性一样。
中国是药用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度;
中华民族是开发利用天然药物经验最丰富的民族。
这一次,在世界药学研究回归自然的新潮中,中国人站在了潮头!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哮喘病患者的佳音
崔振玉
山东省潍坊市哮喘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李树森,经过20多年的苦心研究,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方法为治疗顽固性哮喘病创立了一套安全、高效、具有远期效果的新疗法,治疗显效率达到97.6%,治愈率达到86.1%,使我国哮喘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同类研究中领先。
李大夫从1967年开始研究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的治疗。他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现代有关免疫、介气、气通高反应性、细胞病理学等研究进展,以新的用药途径、方式和医学概念作指导进行了长期探索。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筛选,制出了片剂“咳喘安”和“消喘净”,及针剂“平喘三联针”。他还根据多数哮喘病人“背寒、背紧”、“背部受凉易咳喘”等症状,经过对上千人的背部触诊,发现几乎所有病人的背部皮温较低,紧张度较高,而且在较固定的位置可触到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状物。经试验,在该物及其周围注药收到了料想不到的显著效果,李大夫将该物定名为“反应物”,该点为“敏感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终于取得可喜成果。近十年来,李大夫已先后为国内外10万多名哮喘病、气管炎病人进行了治疗,共收住院3960人次,其中重度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及哮喘危象病人1801人,全部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平喘后应用新疗法进行缓解期治疗,经统计学处理,其显效率、治愈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李大夫的新疗法经全国著名医学专家、教授鉴定,一致认为,该疗法冲破过去的传统疗法,为国内首创。有关科技情报研究部门通过国际专利联机对世界专利索引、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及国内中国专利索引进行检索后,结论是:国内外均无此研究成果问世(目前国外最好的新药酮体酚,治疗有效率只有71.2%,治愈率46%,且副作用较大)。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建议

应加强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我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在工作中发现,缺乏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容易降低实验数据准确性,这个问题很值得重视。
有不少学校只重视高难操作训练,而轻视一般的最基本的操作训练,有时熟习高难操作,遇到简单的操作却力不从心,甚至被难倒。
例如:在农业试验中,作物株高、郁被度的测定及作物生育期的观测,这些项目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学过的人大概都会。但甲、乙、丙三人观测的数据各有不同,相差竟达30%。这除了与各人的观察能力有关外,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校学习时,忽视了最基本的操作训练。试想,连最基本的数据都不准确,或者说“含水量很大”,那么,建立在简单操作数据基础之上的高难操作数据又有何用?试验结果能可靠吗?只举了这一例,其他试验的简单操作也有类似现象。这个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
这个问题似乎很小,可是,若解决得不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危害很大。希望学校教师加强学生基本的操作技术训练。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韩玉峰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永远忠于自己的事业
——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翟京华
本报记者 魏玉凤
做教师是我自己的选择
当人们问起她是怎样走上教育岗位时,她总是自豪地说:“做教师不是命运对我的安排,而是我自己的选择。”
早在学生时代,她就特别羡慕和敬佩培养、教育她的老师,觉得一个人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知识,像春雨一样滴进孩子们的心里,使一棵棵小幼苗茁壮成长,是件非常美妙的事业。她常常憧憬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也成为老师,站在讲台上,耕耘播雨,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翟京华1974年从师范毕业后,实现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心愿。她无比兴奋,下决心把全部精力扑在教书育人上。
她苦心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艺术。她像海绵一样汲取有益于教书育人的各种知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还有那大本大本的教育刊物、论文、信息资料,都广泛阅读、仔细琢磨,重要的章节摘抄下来,用以指导她的教学实践,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补充、修正、完善和提高。在她小小的住房内,到处都摆满了书,她硬是凭着自己的顽强意志,在知识的海洋里精心摄取,既拿下了大学文凭,也为她搞好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高的理想,是她行动的指南。当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有人不安心教学工作时,她却把为人民做奉献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像一颗螺丝钉那样,紧紧地钉在教育岗位上。15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有一年,她尾骨摔伤,疼得钻心,医生给她开了一个月的假,可她一天没歇,每天迈着艰难的步履,一步一步地挪到学校上课。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见此情景,都非常感动。今年5、6月间,首都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交通一度受阻。她从东郊到学校往返要走七、八个小时,脚都走出了血泡。但她一直坚守岗位,绝不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
执着追求教学艺术
翟京华是教语文的,她把语文教学做为一种艺术去刻意追求。经过十几年来的探索,已形成了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坚持“两研”:即认真研究教学大钢;认真研究每一册书、每一组教材,使全学期语文教学如一线贯穿,浑然一体。具体到每一节课,她坚持做到“四备”:备语言、备教具、备板书、备作业。备语言时,从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到结束课的最后一句,说什么,怎么说,她都用心推敲琢磨。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衔接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语”,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到画龙点睛的“小结语”,她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恰到好处。
她的成功来之不易。那是1977年,她第一次在校内作公开课。课后,一位老师对她说:“翟老师,你的‘好’字口头语太多了,我大略统计了一下,这一节课中共说了40多个‘好’字哩!”
翟京华一听,马上引起了思考:“噢,一节课才45分钟,多宝贵,如果让一个毫无意义的口头语浪费时间,多么可惜!老师语言不精炼、不规范,还会影响到学生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尽量做到用最精炼、生动、准确的语言,把丰富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孩子们。她常常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独自对着桌椅,计着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教学语言的自然、逻辑性和说服力,直到满意为止。
翟老师的每一发问、每一点拨、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在课下绞尽脑汁。她经常是设计出几种方案,再进行比较、推敲,然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在她的教案中,关键的环节都做几手准备,学生答上来怎么办?答不上来怎么办?为此,她有时吃饭想、走路想、坐车也想,还有时坐车坐过了站。
老师们赞扬翟京华的学生会质疑、善质疑,这是她培养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的能力与习惯的结果。她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称为“导学”。学生思考、讨论、探求得高度兴奋时,学生产生疑难自己无法解决时,她以点拨代讲解,使学生格外解渴。由于教学得法,学生又能配合,所以每课书由原来的三四节减少到一两节。省下来的时间,增加了古诗、寓言及练笔、朗诵的内容,还办起了班级小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1987年,她教的五年级学生参加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优良,其中8名学生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升入重点中学。
学生在她的心中比什么都重要
学生的忧愁,就是翟京华的忧愁;学生的欢乐,就是翟京华的欢乐;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牵动着她的心。
学生病了,不管家多远,她都要风雨无阻去看望。每学期,她都要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去走访学生家长,搭不上车就步行,错过了吃饭就啃几口面包,虽然一天跑下来很累,晚上还坚持把家访的情况记在笔记本上。
她去南方听课,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给学生写一封信,介绍那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并询问班里的情况,回来时还给每个学生买了小礼物。
她原是一个文静的姑娘,但为了让孩子们在一个健康活泼的环境中成长,经常组织学生去爬山、游览、划船、参观,还举办“六一”化妆晚会、中秋节赏月联欢、春日放风筝等富有情趣的活动。特别是对后进生,不管多淘气,她从不放弃教育,坚持做到帮、教、导、带,帮助他们克服短处。不少后进生在她的关怀、诱导和帮助下,有了显著进步,有的还当上了“三好”学生。
小学生虽然只有十一二岁,但他们对周围世界也有自己的观察。引导孩子们明辨是非,她认为是当教师的神圣职责。她教导孩子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还在班里建立了“解难信箱”与“小蜜蜂”、“小刺猬”评议栏,帮助学生追求真善美,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她所教的班,学生积极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班集体年年评为学校的先进集体,还荣获区先进集体称号。
翟京华把青春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她许多荣誉。她两次被评为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今年教师节,她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得“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国家教委农村教育改革试点县——河北阳原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教育。图为县一中学生在西红柿制种基地学习授粉技术。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