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穗玉米
邹少华
玉米扬花的时候天气闷热
我的心情像这一坡风中的庄稼
走近每一棵玉米就有一种力量
鼓舞着我
这样日头在这块玉米地
东头冒出来西头落下去
这是我一年四季最漫长的一天
肩扛着锄头优雅地走在田垄上
聆听蟋蟀断断续续小曲
看着渐渐丰满起来的土地
一穗紫色的玉米缨子
迷人地打断了我的思路
有风而刷刷地忽远忽近
那穗玉米在我身畔庄严成熟
这一把一把玉米粒是我盼望的
日日夜夜
自茂密的玉米叶子垂下来开始
我呼吸着最后的天空
不安的心情恢复宁静
有瑟瑟的风从岭那边翻上来
带着凉意钻进脖领子中
远看这稀稀啦啦的村庄
最耀眼的是那一垛又一垛
玉米秸和屋檐下
那一穗穗黄橙橙的玉米
这个时候
我总是想着走过田野时的兴奋
和那在仓中吟唱小曲的玉米


第8版(副刊)
专栏:

题墨竹
管桦
为什么走进无边竹林的时候,
总会给我一种新的喜悦和力量?
挺拔雄健的气概,
覆荫大地的繁枝密叶,
冰雪风霜里也不曾褪色的苍翠碧绿,
使我想到伟大祖国
和她深藏着的一切神圣的东西……
(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四十周年而作)


第8版(副刊)
专栏:

厂区路口边
马平
在生活区丁字路口的一角,长年累月摆着个修鞋摊。主人是位剪着短发的中年妇女。她坐着个帆布凳子,膝头蒙着块已经不易分辨颜色的苫布,抡锤飞针,终日迎送顾客,生意很是兴隆。
她长得极为平常,整日笑嘻嘻的,饱经风霜的脸庞爬上了深一道浅一道的皱纹。
她的身后,是一家工厂的筹建处,台阶的左边种着些“一串红”,在阳光下争妍斗艳;墙角的常青藤长得郁郁葱葱,四处伸着触角,爬满墙壁,爬上了屋顶。
摊子四周摆满鞋钉、底掌、鞋油、胶水、锉子等一应工具,还有几条自行车的废内胎。一部简陋的手摇缝纫机放在一边,还有张竹椅子,那是让顾客坐的。摊子上插着块长形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却是认真地书着“保证质量,立等可取”的字样,远远看去,像是幅淳朴的民俗画。
她住在城里,遇上个什么事,碰上个恶劣天气,没有来摆摊,厂区的工人们还常念叨着。鞋摊摆开了,修鞋的人络绎不绝:有的要上线,有的补雨鞋,有的钉鞋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急着穿的便坐在椅子上,等她把鞋子修好,然后赶路上班。不急着穿的,便和女鞋匠打声招呼,约好时间来取。
她一丝不苟地修补好每一双鞋子,对男人们的鞋,她把线扎得一针连着一针;对女孩子拿来的高跟皮鞋,她把鞋掌钉得牢牢的。姑娘们买的新皮鞋,第一件事便是赶来请她钉上个新鞋掌……
她和她的鞋摊,已成为这一带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有一天,我拿着双刚买不久的牛皮鞋去修补。可能是脚太重,或许是质量太劣,鞋底几乎脱了一半线。她接过鞋看了看,说:“这得全部上过线,你脚太重,我替你上粗一些的线,扎得牢一点,包管今后再不脱线了。”
说完低下身子,右手拿起锥子扎洞眼,左手飞快地抽紧着蜡线,密密匝匝地缝了起来。
我坐在竹椅上,看着挥锥舞线的认真态度,不禁想起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著名短篇小说《最认真的》中的那位老鞋匠。她和他都是这样,极其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她所作的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社会上却少不了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能表现整个生命,同各个音符有规律地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种颜色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没有她和她的工作,丰富的生活画卷便会少去一抹浓浓的色彩。
鞋修好了。女鞋匠伸开被蜡线磨出斑痕累累的手说:“穿上几天看看行不行,不行再拿来,不再收钱了。”
我把鞋子穿好在地上轻轻跺了几下,来回走了几步,感到既合脚,也称心,便愉快地付款,致谢。
几年过去了,这双皮鞋依旧穿着,它伴我走南串北,泥泞中蹭过,沙石中磨过,柏油路面走过,鞋底线一直未脱。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她那样执著地对待每一件小事,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就会从希望变成现实……


第8版(副刊)
专栏:

雪域神韵独一帜
——评西藏歌舞团的《雪域福音》
毛继增
在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各类艺术节目中,西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雪域福音》,尤为北京音乐工作者和听众所瞩目。
《雪域福音》所呈献给听众的,是地地道道的雪域神韵:有的节目是原汤原汁的传统音乐,有的节目则是在传统音乐的坚实基础上创作改编的。整台晚会以鲜明的民族气质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令人强烈感受到雪山高原的清新和酥油糌粑的淳香。
卡尔乐唢呐和达玛演奏《印度学者》等节目的美妙乐声,既不像汉族吹打那样红火热烈,也不似维吾尔族唢呐、拉格纳合奏那般急促高亢;它的音乐、吹和打时而交织,时而对比,热烈中含有几分雅致,急促里蕴藉些许舒展,情趣别致。
卡尔乐本是旧西藏地方政府布达拉宫宫廷乐队表演的节目,系五世达赖(公元1643—1682)时期从拉达克地区传入。几百年来,它在布达拉宫多有发展创新,融汇了历代藏族宫廷乐师的光辉创造,可以说是藏族音乐文化和西亚音乐文化撞击所诞生的艺术精品。它还被清王朝纳入宫廷,成为清代的最后一部燕乐的一部分。
西藏歌舞团的艺术家们不仅注意继承优秀传统,而且倾注巨大热情着力于创新,藏族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便是他们近年辛勤创作的结晶。作品是以藏传佛教音乐为根基,并熔铸了某些代表性民间音乐的成份而创作的。
藏传佛教音乐虽然感人,但由于受内容和礼仪程式的影响,大多音响单一、篇幅冗长。而《雪域大法会》开拓了新的音响领域,创造性表现出藏族僧俗群众欢度传召大法会的场面,表达了藏族人民惩治邪恶、追求光明、向往幸福生活的真挚愿望。乐曲通过敲鼓边、擦鼓面、钹的擦击、贝的超吹、人声的模仿等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这环境和人物群体的音乐形象。音乐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听众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世界屋脊的神奇境界中。
为了地道地表现喇嘛们的诵经,作曲者之一格桑达吉深入寺院,学习诵经的“牛声”唱法达一年多之久,这种唱法发音堪称世界最低的男低音,当人们听到他的精采诵经表演,无不为之惊奇叫绝。
《雪域大法会》使藏族音乐别开新生面,某些音响色彩的创造可与西方现代派音乐的创作媲美,但是,它并没有脱离民族艺术的根基,其风格、其情调、其神韵仍然是藏族的。
当然,《雪域大法会》还可凝练一些,由于作品基本上是打击乐表演,所以强劲的音响时间过长,使听众生理、心理承受力难免过于饱和。另外,这台晚会以纯音乐的形式出现也可推敲,因为藏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有的节目如按传统的歌舞形式出现,艺术感染力可能会更强些。
(附图片)
《雪域福音》速写 蔡葵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水杉“世界爷”
曾国操
一位高龄八十二岁的家庭主妇,从日本万里迢迢来到中国鄂西绿色树海中,紧紧拥抱着一棵水杉树。她将手伸得老长,只围住树的一股茎藤,于是又抚摸着树身,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这棵树叫“世界爷”。一亿三千万年前,水杉就诞生于北极圈了。此后大约在新生代中期,由于气候、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分布到欧、亚、北美三洲。后来,经过第四纪特大冰川,水杉几乎全部绝灭,仅在我国未受冰川严重影响的川、鄂、湘等地有极少部分幸存下来。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同欧美一样,人们只见过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水杉化石,不知有活的水杉默默无闻地遗存在群山里。一九四一年,我国有一位教授首先在湖北西部的利川谋道溪发现这株大水杉,它就是水杉的“模式标本”。它龙骨虬枝,拔地凌空,昂首云天。树高约二十五米,胸围三点五米。树龄在四百年左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繁殖着后代。以后有人在湖北利川的小河、喻家坝、罗家坝发现数百株大水杉群。一九四五年,水杉经我国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教授和林木学家郑万钧教授正式鉴定并撰文命名,轰动了世界植物界,被誉为“活化石”,称利川谋道一号水杉为“古老世界爷”。这个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植物学上最大发现,是我国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之一。
为保护“世界爷”,一九四五年还成立了“水杉保存委员会”,但收效甚微。当时日本生物学家山本茂教授曾断言中国的化石植物是新属“亚红杉”,将会绝灭。相隔四十三年之后的一九八八年九月九日在“世界爷”面前满脸泪痕的老太婆,原来就是这位日本生物学家山本茂之妻。她为证实丈夫的断言而来,目睹这愈加繁茂顶天立地的“世界爷”后,难以掩饰激动之情。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世界爷”的健康,拨专款围护。大力繁殖、广为栽培,加强科研和管理。现在,它的后代已遍及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每年育苗达数亿株。因为它属单性花,一般要三四十年才能成为有繁殖力的母体。我国现存的水杉母树全部在湖北利川,共有五千七百四十六株,株株编号建档,妥善保护,每年可产籽两千斤左右,为世界稀有珍品。因此当地人还有的称它为“摇钱树”、“仙木”。利川市林科所经过多年探索,采用母树支条嫁接法使水杉的结籽期缩短为六年,这一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今天,在水杉的王国里,“世界爷”是四世同堂!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到江南 娄师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