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舒群在清凉山
黎辛 穆青
8月2日晚饭前,我们分别接到舒群的女儿李双莉来的电话:“我爸爸今天下午3点50分去世了……”舒群同志从住进医院到病危的情况,我们一直都非常关注,并为此深感焦虑与不安!现在,他走了,终于走了!噩耗传来,我们悲痛,惋惜!舒群不该走,他也不愿走。这几年,他的创作正旺盛,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并且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的《毛泽东故事》是新时期文坛中一朵清香四溢的鲜花。他要写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舒群晚年体弱,小病不断,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写作,这种笔耕不辍的精神实在使人感动。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六个年代里他的创作没有空白,这是他引以为安慰和自豪的。他说他写了90篇、100篇短篇了,他要写到120篇才停住。他要把第三部长篇《乡曲》写完,还要把多年来搜集的话本整理完毕。他晚年的著作是在和病魔作斗争中艰难地、断续地完成的。他舍不得花时间看病,更舍不得花时间交际应酬。他家的门上不知什么时候起贴着一张“重病人,不会客”的字条。陌生人自当望而却步,但当老朋友“破门而入”时,他见到他们,便会高兴地说:“我又写了一个短篇!”对此,老朋友既是喜,又是忧。这几年,我们一直为他的健康担忧。他双腿软弱无力,每当他依依送别来访的友人出门时,便站不住了,只得蹲在门口,把手伸得高高的,招手“再见”!那情景至今还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942年3月中旬,舒群调到当时延安清凉山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接替丁玲同志任《文艺栏》主编。文艺栏用报头《文艺》和不用报头时,正式名称就叫《文艺栏》,公章上也是这三个字,不叫
《文艺》副刊。这是当时《解放日报》社社长博古的意见。博古认为文艺栏是党报的一部分,如同《党的生活》栏或其他专栏一样,它们只是形式和分工有所不同,在党性的要求方面都是一样的。党报的文艺栏不能像国民党统治区的报纸副刊那样,向报纸闹独立性,或若即若离地另搞一套,或办成甜点心,消遣品。博古提出好的文艺稿也可以登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党报文艺稿件坚持党性的原则,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当年的《解放日报》《文艺栏》,一周见报四五期,每期6000字,每月发稿十几万字,并不少于当时的杂志。它发表的著名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之多,出现的新人新作之多,被认为是全国仅有的。因此这个《文艺栏》在当时全国报纸中算是最强大的文艺阵地。舒群来时,正遇上报纸在4月1日改版,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要把“不完全的党报变成完全的党报”。本来只占第四版半版的《文艺》栏,改为每天见报的综合性、杂志性但以文学艺术为主的整版副刊。1942年是抗战八年最困难时期,全党、全军和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都进行“精兵简政”。当时延安的一般杂志要停办,只留一个中央的《解放》杂志和一个八路军总部的《军政杂志》。《解放日报》第四版既要发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稿件,又要陆续创办、加强工、青、妇的专刊,创办推动和指挥整风学习的《学习》专刊等等。改版是党中央的决定,由毛主席和博古领导具体进行改版的工作。改版初,第四版仍是舒群主编,编辑只有陈企霞、黎辛二人。既缺人,又缺稿。约半年后,《文艺》栏改名叫“副刊部”,艾思奇任主编,舒群任副主编,主管文艺。这时候又陆续调来温济泽、林默涵、庄栋、陈学照等担任编辑。改版后,副刊的版面扩大了,任务加重了,而且复杂了。当年8月间博古和舒群被召到毛泽东主席那里去商量改版事。舒群在《毛泽东故事》的《枣园夜宴》篇中,描述了毛主席为第四版组稿、召开组稿会议,并宴请组稿人的情景。毛泽东在1942年9月15日给凯丰(主持日常工作的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信中说到:“解放第四版缺乏稿件,且偏于文艺,我已替舒群约了十几个人帮助征稿,艾、范、孙、雪苇及工、妇、青三委都在内。青委约的冯文彬,拟每月征6000——10000字的青运稿件,不知能办到否?”信里写的艾、范,是艾思奇和范文澜同志。联系到那份征稿名单,舒群写道:毛主席约我商拟名单,前后两次,仅隔一二日,一在窑内,一在院中,共写两份,而以第二份为定。题为《解放日报第四版征稿办法》,并有前言:“解放日报第四版稿件缺乏,且偏于文艺,除已定专刊及由编辑部直接征得的稿件外,现请下列各同志负责征稿。”在下列各同志姓名之下,都注明各自征稿类别和每月具体字数。除范文澜、邓发、彭真、冯文彬、艾思奇、陈伯达、蔡畅、董纯才、吴老(玉章)等九位外,另有文艺界荒煤、江枫、张庚、柯仲平、王震之、周扬、吕骥等。
当时毛主席对党报副刊非常关怀,第四版许多重要稿件都送他审阅修改,有的他还亲自校对清样,为稿件写按语,甚至连怎样发排和使用什么样的花边也提出建议。第四版有关文艺的问题,一般都是舒群直接和毛主席联系。舒群追忆当时的情景说:“毛主席直接关心指导,凡有转载,均经毛主席亲笔批示,例如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徐悲鸿《古元木刻》等等,倘有社长博古同志审而难定的稿件,例如谢老《一得书》篇章,肖老某某诗文等等,他即携面呈毛主席。”
舒群是在1938年认识毛主席的。他说他和毛主席“意外相逢”,“毛主席确似故人邂逅,竭诚欢迎,殷勤招待”。以后,他和毛泽东有较多的接触,“亲聆毛主席教言”,“也屡屡被召以赴有所受命”。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征求对文艺工作的意见,草拟会议出席名单,会后,征求对“讲话”的反映及其他有关事宜,毛主席常常请舒群帮助工作。在工作接触中,舒群对毛主席怀有深深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就是这种感情经历,这些生活积累,使他完成了《毛泽东故事》。他为这部著作付出了半生的心血,正如他在书中的序言所说:“从阅历访查,创作重写,发表出版迄今,近半个世纪,逾我半生部分年华,可谓久也。”他把所接触到、观察到的真人真事和典型创造结合起来,在艺术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用小说的形式,民族传统风格和独特语言,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毛泽东故事”。让一位领袖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思想情操,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作为文艺编辑负责人,舒群又投入了新的战斗,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埋头苦干。他在报上积极宣传会议的精神,积极组织阐述贯彻会议精神的文章。他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帮助和组织作家深入生活,邀请作家采访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为发表反映抗日战争和工农兵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推动秧歌剧的创作和表演,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不愧为一位真正的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旗帜的战士。
当年,在《解放日报》第四版这个文艺阵地中,发表延安的作家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著名作家的作品,也发表新作家的处女作或成名作,有些不能向延安投稿的根据地的佳作,报纸便千方百计从当地报刊中转载,并加以评介。因此,这个阵地是革命作家的阵地,也是延安和抗日民主根据地青年作家的摇篮。
舒群全心全意办好第四版,他明白这个阵地的战斗意义和作用。两年间,他自己没有时间创作,只好为他人“作嫁衣”,为工农兵作者、为新作家当“理发员”。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外出组稿,不管往东、往南、往北,哪个机关也得走十里、八里路。他说要长途竞走,锻炼腿力。那时候的舒群是一匹驰骋在陕北高原上的雄姿勃勃的马!他和编辑人员一起处理来稿,所有退稿都给作者写信,提出意见,把稿寄还本人。舒群的退稿信写得认真,连字迹也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审阅编辑人员的退稿信时,他有时稍作修改,补充,有时提出意见:“这个信是不是写得简单了,再写个好不好?”在处理稿件方面,也体现了党报的好作风,1982年舒群答《人民日报》文艺副刊问时,说“党报副刊,要以党风党性为首,排除任何关系利益;不要限于名位,文别排座次,排异体字。以文取人,勿以人取文,唯择优者为上宾”。又说“每发一稿,不仅想到发稿的当日,而且联想到昨日,预想到明日,以尽可能保持其刊一贯的正常性与正确性,以及独特的风格与特色”。这是他对当年编辑《解放日报》第四版的经验总结,现在看这些话也还是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
今天,回顾舒群所走过的革命道路和创作生涯,他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使我们深受教益;他对文学创作、编辑工作的卓越贡献,为我们作出榜样。舒群同志,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您!战友们、同志们不会忘记您!祖国的文学事业更不会忘记您!
我们的前辈、战友,舒群同志,我们沉痛地为您献上一朵圣洁的白花,愿您安息!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临时身份证管理暂行规定
(公安部1989年9月15日发布)
第一条 为了健全和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加强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16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而尚未领到证件的,居民身份证丢失、损毁尚未补领到证件的,可以根据需要申领临时身份证。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16周岁以上常住户口待定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临时身份证。
第三条 临时身份证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第四条 临时身份证式样由公安部制定。证件为聚脂薄膜密封的单页卡片式。证件正面印有证件名称和蓝色的长城、群山及网纹图案;证件背面印有登记项目、签发日期、有效期限、编号、签发机关印章及黄色网纹图案,并贴有持证人标准相片。
第五条 临时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持证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和住址。
临时身份证的登记项目、内容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印刷、填写。
第六条 临时身份证有效期限分为一年和二年两种。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公民,发给有效期为一年的临时身份证;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发给有效期为二年的临时身份证。
临时身份证的有效期限自证件签发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临时身份证编号,在本县(市)、区一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按顺序排列,不得重复、遗漏,并按户口登记机关顺序划分分配范围。
第八条 临时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
临时身份证的签发机关是县公安局,不设区的市公安局和设区的市的公安分局。签发临时身份证的具体手续,由户口登记机关办理。
第九条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公民,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领临时身份证,并按照规定履行申领手续。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必须持原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证明或者出生、公证等能确认本人身份的其他有效证明,向常住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领临时身份证,并按照规定履行申领手续。
第十条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公民申领临时身份证,应当在其申领居民身份证时填写的《常住人口登记表》中加以注明,并交本人近期标准相片一张。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申领临时身份证,应当填写《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本人近期标准相片二张。
第十一条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迁出本户口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当持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载有身份登记内容的证明,向新的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换领新证,重新填写《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在本户口登记机关辖区内变动的,可以不换领新证,但应当在《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中做变动情况记载。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在证件有效期满前的一个月以内,应当申报换领临时身份证,并在《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中记载或者重新填写《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第十二条 临时身份证登记内容有变更、更正(不含变更出生日期),或者丢失以及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报换领或者申报补领临时身份证,并在《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中记载或者重新填写《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第十三条 公民申报换领临时身份证时,应当交回旧证。
换领或者补领临时身份证的,应当重新编号,原编号作废。
第十四条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公民在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同时,应当交回临时身份证。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获准办理登记常住户口的,在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同时,应当交回临时身份证。
第十五条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已经领取临时身份证的,因死亡、失踪等原因,应当由亲属向其常住地的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注销临时身份证的手续。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领取临时身份证后因犯罪被拘留或者被逮捕的,其临时身份证由执行拘留、逮捕的公安机关收缴,移交本人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并办理注销手续。被劳动教养的人,在办理注销临时身份证手续时,收缴临时身份证。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后,重新申领临时身份证。
第十六条 公民申领或者申报换领临时身份证,应当交纳证件工本费;申报补领临时身份证的,应当交纳相当于证件工本费二倍的费用。
第十七条 《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表式和表中公民应当申报的项目,可以参照《常住人口登记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制定。
《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经证件签发机关核定后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第十八条 《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由户口登记机关造册保存。
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遇有迁出本户口登记机关辖区,或者死亡、失踪,或者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被劳动教养以及被羁押等情况时,其《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由户口登记机关另行造册保存。
第十九条 户口登记机关在办理适用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公民迁往其他户口登记机关的证明时,必须在《临时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中注明该人迁往的常住地名称。
第二十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对交回和收缴的临时身份证进行登记后销毁。
第二十一条 持临时身份证的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事务时,应当出示临时身份证,接受承办单位工作人员核查。有关单位不得扣留公民的临时身份证或者作为抵押。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有权查验公民的临时身份证,被查验的公民不得拒绝。
第二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公民,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伪造、变造临时身份证,或者窃取临时身份证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时,徇私舞弊、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应当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1989年10月15日起施行。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铁肩担道义 热血洒中华
——纪念杨杰将军诞生一百周年
屈武 朱学范
杨杰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爱国民主人士,民革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召开新政协的伟大变革时期,参与过我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杨杰将军的青年时代,正值我国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时刻。他聪敏过人,刻苦好学,出于爱国思想,投笔从戎。16岁上从大理步行到昆明考入云南陆军小学,以学业优良被保送保定北洋陆军学堂,后又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深造。此时,杨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毕业回国,他与一些爱国同学一起到武昌参加辛亥革命,经受了斗争的锻炼。
大革命时期杨杰将军竭诚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同共产党人建立了友谊,并肩参加北伐,在著名的龙潭战役中击败孙传芳的主力,首先率部攻克南京,对整个战局发生了重大影响。
杨杰将军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一度深得蒋介石的器重。但是由于他为人爽直,嫉恶如仇,不肯曲意奉迎,随波逐流,以致在蒋军中遭到嫉妒排挤逐渐陷于孤立。同时他对蒋的倒行逆施,反共独裁,也日益不满。终于在1931年蒋介石大举进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时愤然离开部队,避居上海,闭门读书,重温孙中山先生的遗著。
1933年初,日军入关,杨杰将军大声疾呼主张抗日,提出积极的作战方针和计划,亲自北上参加长城抗战。当时,南京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他极为愤慨,到处抨击妥协的可耻行为。南京政府担心他的抗日言论在国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便派他出国“考察”。
杨杰将军利用这个机会,对赴欧洲十四国进行考察,受到各国政府的欢迎。在莫斯科期间,他受到斯大林同志多次接见,与之畅叙,对杨所著《蒙古骑兵之性质及其使用法》一书尤为赞赏,誉杨为
“战略专家”。回国后,杨写成《欧洲各国军事考察报告》,对苏联的经济、军事、政治、外交等做了客观的分析,赞誉苏联“无失业者”、“妇女与男子平等劳动”、“军事教育极为完满”。这次考察,杨从所到欧洲各国情况的对比中,悟出孙中山先生为什么从“效法西方”到“以俄为师”转变的真谛,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信念。
“七七”事变爆发,杨杰将军拥护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发表的宣言、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他率领实业考察团再次赴苏,负责组织苏联援助中国抗日的军火物资运华工作,荣获斯大林同志颁发的勋章。不久他又被任命为驻苏大使,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进一步认识,政治见解有了明显的转变。回国后,他反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径,经常讲学和演说,宣传坚持团结抗日的主张,并写成《国防新论》等多篇军事著作。1944年他率领军事代表团赴英美等国考察。回国后曾参与部署远征军收复滇西的松山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杰将军反对国民党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与谭平山、王昆仑、陈铭枢等国民党民主人士共同组织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推动国民党民主派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这期间,杨杰将军受李济深先生和冯玉祥将军委托开展西南民主运动,配合人民解放战争从事分化、瓦解国民党武装力量。他曾派人到川康等地联络国民党爱国将领,鼓动他们进行武装起义;并派人到香港同蔡廷锴将军联系,商讨在云南组织武装反蒋的问题。
1947年,李济深、何香凝等先生在港筹建国民党民主派联合组织。杨杰将军知道消息后写信建议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与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组织联合,在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1日,民革成立时,杨杰将军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军事小组成员。不久,民革派人同杨杰、万保邦等联系,组织云南人民自卫军,以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边区纵队进行战斗,发动武装起义,散发了
《告云南民众书》等传单,对云南的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杨杰将军的安全极为重视和关心,并电邀杨立即北上参加新政协。这时,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发动了“九·九整肃”,大举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黑名单上第一个对象就是杨杰将军。为了避开反动派的魔手,他秘密飞往香港。正当他准备赴北京之际,由于叛徒出卖,在人民政协召开的前夕——9月19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香港寓所。
杨杰将军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一生。
今年9月19日,正是他壮烈牺牲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40年了,对于他的死,我们迄今仍很悲痛。现在,我们纪念杨杰将军,应学习他的爱国思想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