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手执金钥匙 打开宝库门
——记为开发金川作出重大贡献的几位科技人员
本报记者 何黄彪
20年前,甘肃金川还是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是高楼林立、厂房栉比,成为堪与号称世界第一大镍矿的加拿大萨特伯里相媲美的我国最大的镍都。
1988年,它年产镍2万吨,占我国镍总产量的80%以上,年产钴300多吨,铂族500多公斤,铜1万多吨,硫酸10万多吨。其年总产值已经突破6.5亿元。
2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是什么力量使这片几乎被人遗忘的土地骤然变成了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第一炉镍是怎样炼成的
科技人员打开了金川的宝库;科学技术使金川飞跃。
那是1958年,某些大国断言中国是个贫镍国,一无资源,二无技术,于是,他们就把镍列为禁运商品,想以此来遏制中国的合金钢生产,从而影响我军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部门的发展。
不屈服,不信邪,具有爱国自信心的我国广大地质队的科技人员,餐风宿露,转辗西北,跋涉呀,探索呀,终于在仅有一块核桃大的矿石标本引导下,以《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科学魔力,在金川境内发现了这么一座多金属伴生的特大型镍矿床:整个矿区长约6.5公里,金属储量为545万吨,铜343万吨,还有大量的钴、铂、钯、金、银、硫。其中镍储量在世界同类矿中名列第二位。
喜讯通过电波,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这下,可把科技人员乐坏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王德雍获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是啊,这个家境贫寒的青年,解放后一直是靠公费上学的,心里倍感共和国的温暖。当他从沈阳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更是想在有色冶金领域里大显身手,报效祖国。当他一接到调令,要他去参加金川镍基地的建设,二话不说,背起简单的行李,告别了舒适的北京,满怀豪情于1959年来到祖国的大西北,成为金川镍基地的首批开拓者。当时,国家正遭到三年自然灾害,金川还是一片戈壁荒滩,在地图上连个名字都没有标上,生活更是十分艰苦。他们在这个“大漠孤烟直”的荒僻土地上,找来三个草袋,一个遮窗户,一个作门帘,一个当床铺,住在四面漏风的地窝里。每月24斤粗粮,吃的是青稞、豆面,粗糙得难以下咽,没有蔬菜,唯一用来下饭的就是咸盐。馍馍吃完了,实在饿得慌,就用那又苦又涩的骆驼草填肚子,最后患了浮肿病。
困难,是一块巨大的磨刀石,在磨砺着王德雍的意志。他没有丝毫动摇,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把珍贵而稀少的镍从矿石中提炼出来,尽快改变国家缺镍少钴的紧迫状况。
没有资料,他从有限的国外资料中一点点翻译;没有经验,他在一次次实验中探索攻关。终于,他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运用老掉牙的鼓风炉熔炼技术,于1963年11月从铜镍矿中生产出了金川的第一炉镍,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镍的历史。
首战告捷,使王德雍更加鼓荡起前进的风帆。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热电炉的技术改造,冒着停炉后仍然高达60度的高温和随时可致人昏迷的有毒气体的熏呛,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轮流钻进炉膛内,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建成了国内第一台全密矿热电炉,从而使生产镍的产品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他还主持了鼓风炉降低渣含镍的工业试验,取得了渣含镍降低到0.15%以下的可喜成绩;他进行降低冶焦率试验,使冶炼焦率从27%降到了17%;他又改进了鼓风炉的结构,实现了废热利用。短短几年,他通过科技手段,为金川的镍生产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十年动乱”把王德雍打入了政治的最底层。他在忍辱负重中,信念不渝,仍然默默地为着祖国的镍事业进行无私的奉献。他撰写论文,翻译资料,进行矿热电炉技术改造,在国内首次完成大型矿热炉电极焙烧的工业试验,研究筛选最佳密闭糊的成份,改造电炉炉体结构实现密封炉顶,从而大大减少了金属的损失。
在困难的地层中掘进
金川虽然在地平线上崛起了,但是,由于这座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北缘隆起的祁连山脉与古老的阿拉善台地的交汇处,岩石构成十分复杂,断裂带到处分布,岩石破碎,矿体埋藏很深。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巷道掘进速度在阻碍着金川的发展。当时有人形容掘进速度是“一月一指头,一年一拳头”,建好的巷道很快又发生变形而需要返修。一位国际知名学者感慨地说:“我干了几十年地质工作,从来没有见过像金川这样破碎的地质构造。”
面对这只凶狠的拦路虎,怎么办?
1978年,在第一次召开的“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作”会议上,把“金川矿区岩石力学研究”列入了最重要的课题。
高级工程师田永川在国内著名岩石力学专家陈宗基教授的指导下,勇敢地挑起了负责现场试验工作的重担。他在金川矿区钻巷道、爬陡坡、抬钻机、挖土方,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为研究复杂的金川矿区地质情况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就连出国考察之时,他也主动放弃转道他国的一点点休息时间,奔往与金川地貌相似的矿区考察。
辛勤的探索,催开了鲜艳的科学之花。他与课题组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把国内外先进的岩石力学理论与金川矿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一套适合金川矿区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法,这就是以研究金川特殊的岩体结构为核心,结合其变形特征、力学参数、受力条件及破坏机制,成功地掌握了金川地区活动的规律,找到了预报工程地质的方法,提出了地压控制措施,成为金川矿山建设的指南,标志着金川矿区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攻关,万马奔腾。不久,其他科技人员联合研究的《金川矿区原岩应力测量和构造应力场的研究》、《金川不良岩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与喷锚支护技术》、《机械化下向分层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大孔球状药包后退式采矿法》等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相继问世。从而突破了井下巷道支护难关,加快了矿山掘进工程进度,提高了矿山机械化作业程度。金川矿藏的大门真正被打开了,那些在地层深处沉睡了亿万年之久的宝石,闪着幽幽的光泽,经过矿山工人之手,纷纷跃出,齐集在灿烂的阳光之下。
智慧与毅力的奇迹
金川公司的镍冶炼生产,是整个采、造、冶联合生产系统工程的最后一站,也是金川镍矿中所含10多种珍贵有色金属诞生之摇篮。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矿岩,经过选矿工艺的细磨精选,排除杂质,化作精矿,在这里通过以熔炼、吹炼、熔铸为主的火法生产工艺和以电解为主的湿法生产工艺,最终分化,显示出它们各自的“庐山真面目”。
然而,冶炼生产环节众多,工艺复杂,每道工序的技术进步,都直接影响到各类金属的回收与公司的经济效益。
金川科技联合攻关的大部分项目,都在这个“颈口”上展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就是“硫化镍阳极电解高PH值高电流密度工业试验”。
金川公司的镍电解生产系统,建成投产于1966年,采用的是硫化镍阳极隔膜电解和三段净化工艺,设计年生产规模为1万吨。1978年以后,随着矿山生产的突破、出矿量的增加和国内建设的急需,对镍金属的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不增加基建投资的情况下,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地提高电解镍的生产能力。
直面困难,挺身而出,一位中年“巾帼英雄”勇敢地承担了这项重大的科研任务。
她,就是在国内镍生产领域享有盛誉的女专家、金川公司冶炼厂总工程师杨郁华。
杨郁华,于1956年毕业于沈阳有色金属工业学校,1960年来到当时还是一片戈壁的金川。岁月流逝,她在酸甜苦辣中经历了金川镍矿艰苦创业的全过程,立下了功勋。早在金川公司建厂初期生产的第一批电解镍中,就凝聚了她的辛劳和汗水。随着金川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她专攻湿法生产工艺,把火法冶炼中生产出的镍、铜阳极板浸入电解液中,采用隔膜电解及三段连续净化工艺,除去杂质,生产出了含镍量99.97%的电解镍和含铜量99.96%的电解铜等最终产品。
现在,当她承担了要在不扩建厂房和不增加大型设备的前提下,使镍电解车间原设计生产能力翻番,达到年产2万吨电解镍的科研项目,其任务是何等艰巨啊!
她查阅资料,只有在电镍生产中提高阴板液PH(酸)值和提高电流密度的方法才能使生产大幅度提高。但这种方案仅见于国外的零星资料,国内试验尚属首次。究竟把电解液PH值和电流密度提高到多少才能既不影响质量又提高了产量呢?
她神游在科学的迷宫里,通宵达旦在制定着方案。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由于掌握不了合适的温度、用量等,从试验槽中提炼出的镍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由氢气泡造成的疙瘩,俗称“蛤蟆皮”,又难看又降低了电镍品级率,由此招来了一些人的风凉话。
不服输,不气馁,顶着上!她一切从头开始,一切重新探索,在后来的实验中,她改变原方案循序渐进的设计,反其道而行之,实验之初就从高PH值、高电流密度做起。
一次试验,又一次试验……
一批数据,又一批数据……
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用两台钛管加热器,将熔孔的温度从原来50℃提高到65℃,首先解决了电镍生长气孔这一技术上的难关,又经过日日夜夜奋战,终于研究出了高PH值、高电流密度最优的工艺技术,在不扩建厂房和不增加大型设备的条件下,果然使镍电解车间的生产能力由1万吨奇迹般地上升为2万吨,从而闯出了一条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企业内涵发展生产的新路子。
金川,这个依靠科学技术打开地下宝库的金川,这个靠了科学技术使之突飞猛进的金川,在它前进的历程中,经过联合攻关,共取得99项科技成果,其中有7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72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有9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11年来,纯属科技进步增加的经济效益为8亿元,占同期实现利税的44.51%。因此,当他们把概括整个金川科技发展的“金川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在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宣读和答辩后,立即博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并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授予了金川广大的科技人员,以表彰他们为共和国的镍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走向海洋 开发海洋
——我国海洋工作者给祖国的一份答卷
魏星
15年前,我国海洋工作者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立下宏愿: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踏上南极洲。今天,可以自豪地说:这个宏愿实现了,并且正在向综合管理和开发海洋的新目标迈进。
海洋调查和科学研究是开发利用海洋必不可少的前期工程。40年前,我们对中国海一无所知,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要用外汇从国外买回。1958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海洋工作者使用木船、机帆船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
今天,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62艘专用调查船只,居世界第三位的调查船队。我国不仅完成了对中国海大陆架和中部海域比较深入的认识,为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将调查触角伸向沿岸和外海的广阔海域。
我国海洋工作者从1980年起对全国海岸带地区进行综合调查,摸清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应用调查成果,产生出7倍于投入的高效益,开辟出一条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新路子。
目前,一个向滩涂要宝、向海洋要宝的热潮已在我国沿海地区掀起。预计到2000年,我国海岸带地区可净增土地面积1000万亩,净增海水养殖面积600万亩,可解决7000万人的就业问题,使占那时全国人口1/4的3亿人口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1984年,我国组织了首次南极洲和南大洋考察,考察队员战风浪,斗严寒,历尽艰险,建立起中华民族在南极的第一个立足点——长城站。1988年,我国又大踏步跨入南极圈内,建起了第二个具备越冬能力的考察站——中山站。我国的极地考察获得了对南极地质地貌、冰川、生物、气象、地球物理和南大洋环境的新认识,为全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国海洋科技工作40年来也取得累累硕果。据不完全统计,仅1978至1987年9年间,就获得省部级以上(含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06项,一些项目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还属于国际首创。“七五”期间,以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海洋航空遥感和水处理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攻关项目,有的获得突破性进展,有的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我国应用航空遥感测温指导渔业生产,仅1986年10月至12月在东海海区就增产近5万吨鱼。安装在西沙永兴岛上的国产200吨电渗析淡化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同类型淡化装置之一。
我国海洋科研还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积极开展与国际海洋界的合作,据统计,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合作,我国海洋工作者在许多新的认识领域中开拓了眼界,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成果。
我国与美国共同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为我国海洋预报和分析长期天气形势提供了依据。我国与加拿大合作开展了海洋生态围隔式实验研究,建起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污染动力学实验基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日益高涨的海洋开发热潮,我国海洋工作实现了战略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向对全海域的综合管理,使我国海洋开发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目前已基本查清了我国海域的污染范围、程度、污染物种类分布及污染源,在这个基础上,建起了“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配备了“中国海监”船只和飞机,按规定对海上船舶排污、石油平台及海洋倾废实施严格管理,使我国重点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体水域环境质量、生态平衡保持在良好状态。
在实施综合管理中,我国海洋工作部门还积极开展公益服务,相继建成的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海洋资料中心、海洋标准计量检定中心和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如同四架“鹊桥”,把海洋管理同海上生产建设紧紧联系起来。
1979年以来,海洋预报部门为火箭发射、远洋航运、石油开采、海难救助打捞、海洋调查等海上活动提供各类海况预报上万次,灾害性海况警报上百次,为保障海上活动和沿海居民生活生产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多管齐下教育娃娃
——记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德育工作网络化制度化
本报记者 张振国
一走进安徽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处处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个小学,认真采取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校内校外,六条渠道的办法多管齐下,教育娃娃,使全校德育工作网络化、制度化,连续五年被淮南市和安徽省评为“文明学校”和“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一九八三年来,他们以学校为主,得到家长、社会支持,在全校开展了“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的
“三好”竞赛。并设计了一本竞赛手册,让每个学生及其老师、家长填写娃娃在校、在家、在社会的表现,做到如实填写,持之以恒。
他们还以学校为主,形成六条德育教育渠道:一是校长、后勤人员、学生齐心协力美化校园,陶冶师生情操。学生每天坚持十分钟晨扫,始终做到地上无纸屑、墙上无划痕、桌凳无墨迹。二是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学生共同努力,上好思想品德课、班会课,抓好“三好”竞赛,用集体的力量造就“四有”新人。三是校长、少先队大队部(包括中、小队)、队员尽心尽力抓好队的活动,提倡“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同学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大队部主办的《星星火炬报》、《小灵通》专栏、“红领巾”广播站,及时宣传、评介各中队新风尚、新事迹。四是校长、教导处、各科教师、学生同心同德以美的情操、爱的温暖,促进师生互敬互爱。五是校长、家长、学生相互配合,认真办好全校性的家长学校、一年级学生家长和独生子女家长学校,共挑育人重担。六是学校、社会教育委员会、家长、学生内外结合,做好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社教会由本学区一些较大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及学校主要领导人组成,其任务主要是协调学校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共商育入大计。
由于各方关注,多方献计,他们在德育方面还采用了实物直观、讲革命故事、明辨是非、现场表演情操练习、榜样导行、自我教育等方法,使学生思想始终沿着“四有”的正确方向潜移默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勤奋、进取、团结、文明新风已在全校形成。有不少远离该校的厂矿一再要求把孩子送来就读。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曾一度受冷落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著作,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如今又“香”起来了。
这是摄于山东省高密县新华书店的一个镜头。每天到这里购买革命导师著作的人络绎不绝。
王金发 徐清华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与地震作斗争的人们
——访国家地震局
本报记者 蒋涵箴
毁灭性的大地震是极其可怕的天灾,它来势之猛、破坏之大可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尽管已是13年前的事了,可留下的伤痕仍然记忆犹新。路过北京复兴路63号,迈进国家地震局的大门,一个念头在我脑际掠过:“中国到底能否预报地震?”
这幢大楼里的科研人员并没有马上回答我的提问。先是在地上铺开了一张极大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无数的红剪头,这就是他们近20年来对全国主要地震活动带所作的基础研究,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地区有发生地震的条件。通过这次调查,地震工作者对中国地震发生的规律性认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这张地图是根据几千年来积累的资料及大量的地质调查后绘制出来的,这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唯有中国发布地震短期预报有关地震的记载十分久远,我国文字记录中所描述的地震现象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地震科学却十分年轻,本世纪才得以发展起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旧中国给地震科学留下的全部家当就是两台破残机器、三个人,这就是新中国地震科学的起步。
国家地震局主管科技的同志自豪地说:“地震预报是国际上的新学科,是从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的地震预报已跻身世界四强(即美国、日本、苏联、中国)。这是国际上公认的。”
“何以见得呢?”我问。
他接着说:“我国的地震预报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对地震孕育的过程及相应的前兆表现逐渐取得了初步认识,形成了一些经验性的预报方法。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实效的预报,它避免了10万人的死亡和40亿元的经济损失。后来我国又对松潘地震等几次大震作了较好的预报。”
说到这里,大家都很兴奋。他们还告诉记者:“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布地震短期、临震预报,海城地震就属于这样的预报。党和政府出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高度责任性,果断地发出了短期预报,让工厂停工、让老百姓尽快转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从不发布地震短期预报。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它的短期预报只限于东京八级地震,其它的一概不报。地震给政府带来了考验,现代社会看一个政府是否称职,不仅要看其在灾害发生以后的作用,更重要是要看在灾害发生之前的作为。我们的政府应该说是称职的。”
地震测报台网覆盖全国
由于地震预报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地震的实践机会又很少,海城地震预报成功了,但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却没有及时预报。也正是由于此,唐山大震之后,党和政府对地震科学的研究更加重视了,地震科学的大发展也是近十几年来的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在重要地震区建立了测震、地形变、水动态、水化学、地磁、地电等多种观测项目的460个地震监测站;同时,每年还开展2万多公里的地形变的流动观测,观测点4000多个。全国还建立了163个地方办的地震台和131个企业办的地震台。在446个地、市、县设有地方防震工作机构。我国已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专群结合的、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监测预报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观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改善。唐山地震后,在北京、沈阳、上海、成都、昆明、兰州相继建成6大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同时还在全国一些多震区建立了12个区域无线遥测台网,基本覆盖了人口密集的地震区、带。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个数字化地震台站也已开始运行。
这里的专家提醒记者注意,评价地震科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看预报地震的能力,还要看它的抗震设防能力。地震发生后,即使事先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报,使人员伤亡大为减轻,但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仍要受损失乃至坍塌,因此重大工程、建筑物的抗震防震尤为重要。
50年代末,我国新丰江水库建成后,发生了一系列小地震。我国的地震科学工作者对水库地震活动的特点、成因机制、发展趋势及大坝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有关部门根据研究结果,及时对大坝进行了加固。1962年3月19日在离大坝1公里处发生了6.1级地震,由于及时进行了加固,大坝虽出现裂缝,但仍安然屹立,保证了下游特别是广州市的安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取得实效的工程抗震加固。
一些项目的工程地震工作的完成,还表明我国工程地震技术已具有国际水平。近几年来我国为渤海油田的三个海洋平台场址提供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地震动参数的研究成果,与日本工程顾问公司承担的该油田其它两个海洋平台场址的研究成果相比,我们的水平高于日方。由于中国工程地震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承担了国外一些地区的地震区划和工程场地烈度鉴定任务。
只有中国专设主管地震的政府机构
在今天,人类远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人类可以采取适当的对策尽量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局的同志对此充满了信心。他们指着“国家地震局”这块牌子说:“世界上只有中国在国务院下面专门设立国家地震局这一机构,别的国家主管地震的单位都是附设在一些部门里,而且是分散的。这也表明我们国家对地震工作的重视。”当我采访结束离开这幢大楼时已近黄昏,下班的人们纷纷赶回家。我再一次注视“国家地震局”这块大牌子,顿时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每一个家庭聚集在一起用晚餐时,你可曾想到遍布在荒山野外的地震监测人员,正在密切观察大地的动向,随时向这幢大楼传递信息,为的是在大地抖动之前及时向您作出报告。
是啊!我们生活在安定的环境里,千万不要忘记成千上万与“震魔”作斗争的人。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开学头一天 张昌炽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