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话说“循由成例”
陆士华
据明代《玉堂丛话》载:刘大厦到广东任布政使时,发现此间有一种名曰“羡余”的钱,不入帐,专供布政使私用,相当于今日的“小金库”,并已沿习成例。管帐小吏告诉他,还剩下一些“羡余”,劝他“循由成例”。
刘大厦听后沉默良久,大声说道:我刘大厦志于做好人,做这样的事,岂不愧对古贤,哪里还算得大丈夫!于是令小吏把“羡余”钱全数入帐,今后不再作此“成例”。
刘大厦是个封建官吏,他的那点志向,仅是为了洁身自好。我们引此典故是认为他对待“成例”的态度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如今的一些腐败现象就是从“循由成例”开始的。有些同志原本是很谨慎的,在许多问题上确能做到“从我做起”,特别是对送上门来的非份之财更加警惕,生怕由自己开了损害党风、违法乱纪的“先例”。然而,到了一个新地方,或者换了一个新岗位,在早有的“成例”面前,却往往“率由旧章”。
例如,超标准住房,检查工作时大吃大喝,这些事确乎并非由他们开始,但又确乎在他们手里被“继承”下来。
“循由成例”者,有的是认识问题,以为既然已是“成例”,当然是行得“通”的。有些人则是装糊涂。他们明知这种“成例”违背党纪政纪,但有利可图,即使有朝一日被揭露,也有“成例”可作开脱。再说,破除“成例”还容易得罪人。
比如,前任或同事都超标准住房,你要破除“成例”该要得罪多少人。
在特殊化方面有“循由成例”的“君子”,就会不断有制造“成例”的“小人”。
有些“管帐小吏”不但在本地方、本部门有“成例”的时候劝领导“循”;而且本地方、本部门没有“成例”时,还会把别地方、别单位的“成例”拿来效法。
总之,作领导的,只要在这类事情上不坚决,就会一步步陷下去。
因此,要维护党风政纪,就要有“此”不为例的精神,不为惯例所左右,不为“成例”所动摇。
凡不合乎党风政纪要求的,就该果断打住,唯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从!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行征文

瑶麓新碑
陆群和
瑶族研究学会秘书长一再叮嘱:到了贵州荔波,一定要去访问黄海。
黄海是湖南江永县人,瑶族,前几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离开学校以后,他直奔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工作。前年扶贫,他毅然报名到贫穷落后的瑶麓瑶族乡蹲点。
今年5月23日下午,我们在贵州省民委的同志陪同下,来到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瑶麓瑶族乡政府。一下车,就见眼前赫然竖着一块水泥新碑。乡长说:“这就是黄海同志领导瑶族同胞竖立起的“求留后记”碑。碑高约1.5米,正面上方用红漆写上“求留后记”四个大字。
我对黄海的访问就从这块“求留后记”碑谈起。
黄海于1986年3月来到瑶麓瑶族乡组织群众抗旱、春耕;1987年又到该乡挂职(任乡党委副书记)扶贫。事实使他看到:瑶麓瑶胞贫穷落后,饱暖问题还未解决,尤其使人忧虑的还是旧的传统观念十分严重。诸如听天由命、等待求援等思想依然顽强地阻碍着瑶乡的进步和发展。政府无偿地送了许多衣物、化肥给瑶乡,群众却认为这是“收买”他们;给他们送来抽水用的柴油机,他们还要政府发给卸车费……所以,当地有句顺口溜说:“扶不起的瑶山,填不满的坑。”从何帮助瑶胞脱贫致富?黄海认为:必须首先帮助他们改变封闭落后的传统观念。
他从“族外通婚”上找到了突破口。瑶麓群众向来实行舅表婚,姑、妹之女必须嫁给舅舅的儿子,否则,要赔9头牛给舅舅;以后逐步改革,可以自由恋爱,不受财产限制,但占全乡瑶族总人口62%以上的覃(青裤瑶)、卢(白裤瑶)两大支族至今仍然不能通婚(更不能与其他外族通婚),给男女青年的婚嫁造成很大的困难,与外界的交往少得可怜,近亲结婚日趋严重。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众中也曾有人要求改掉这个旧俗。但又有人说:要打破这些旧观念,只有省、州领导才能解决。黄海引导大家学习民族学和人口学,全乡人民代表大会围绕覃、卢以至完全实现“族外通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黄海和干部、寨老们的认识、主张得到了与会者一致的认可,并且形成了决议。按照瑶族习惯:立碑为凭,子孙照办。这就是“求留后记”碑的来历。这件事得到了覃、卢两姓瑶胞以及全县瑶胞的欢迎。立碑那天,本乡以及近临两乡的瑶族群众都来参加了隆重的立碑典礼。从此以后,覃、卢两支瑶族以及瑶族与其他民族通婚便合法化,而且在瑶乡逐渐形成了风气。到今年初,瑶麓瑶胞青年与外族通婚的已有16人,其中与汉族通婚的11对,与水族通婚的4对,覃、卢两支族间通婚的1对。
我们谈着走着。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欢快、繁忙的景象——乡幼儿园的娃娃,在瑶族阿姨带领下歌舞嬉戏;民族中小学书声琅琅;田野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情系人民
——记河北邯郸地委书记郭洪岐
李如志
看上去,他显得严肃,其实,他似一团火。当地学有专长的人把他视为良师益友,普通百姓称他“清”书记,也有人叫他“铁面包公”。
他就是河北邯郸地委书记郭洪岐。
四年前,郭洪岐从省里调到邯郸地区任行署专员。那时,办公条件和居住条件都很差,临时为他挤出一间房子当宿舍。
这间房子阴暗潮湿,一天到晚见不到阳光。行署秘书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权且住着吧”。
郭洪岐却笑着说:“蛮好,蛮好!”四年过去了,地委和行署前后盖了十几栋宿舍,绝大部分干部职工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而他仍然住在那间小屋里。机关几次动员他换一换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郭洪岐的那间宿舍,一张旧式硬板床占去了1/3空间,那张油漆已经脱落的办公桌放在床的对面,桌上放着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墙角放着一个五十年代生产的破旧沙发。许多人不相信住在这间房子的主人竟是管辖13个县、领导500万人口的官员。
今年4月,机关准备给他装修房屋,郭洪岐连忙推辞说:“没有时间,以后再说吧。”如今半年过去了,装修的计划仍未落实。
有一位局级领导去拜访他,看到他用的还是黑白电视机,心里很过意不去,便想从机关剩余的彩电中借一台给他看,便先将想法告诉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想到被一口拒绝。因为知道,答应下来是会挨批评的。
郭洪岐到邯郸工作4年多了,一直坚持在大食堂就餐,小米稀饭、玉米粥、黑面馍、大锅菜,他说:“这饭吃得很香”。
今年1月郭洪歧担任了邯郸的地委书记,军分区的司令员、政委一起找到他,诚心诚意地说:“你现在是军分区的党委第一书记,搬到我们那边吃住条件好一些,又可以方便工作。”并说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宿舍。
郭洪岐笑笑说:“你们的心我领了,往后我多往你们那里去就行了。”
郭洪岐干工作兢兢业业。他从不让办公室的同志为他起草讲话。今年上半年,他批阅500多封群众来信和近百份文件,写下约两万字的批语。今年8月他下乡、下县调查情况解决问题12天,外出开会4天,在机关开会7天,在机关处理文件、接待来访,处理日常事务7.5天。
他家在石家庄,老伴常年有病,这个月他仅利用外出开会时机回家呆了半天,连一个星期天也没有休息过。
郭洪岐担任专员时,大面积推行竞争承包,使邯郸地区经济很快出现转机,财政摆脱困境。这个“竞争承包”经验还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4年前,在郭洪岐的倡导下,邯郸地区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拨出较大款项来加强农业基础方面的建设,使区农业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去年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夏季又有新突破。
郭洪岐还努力探索人事制度改革新路,打破关系网,顶住人情风,任人唯贤,使有用之才脱颖而出,受到国家劳动人事部的表扬。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扎西志玛的宿愿
江东臻
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有人说,“是扎西医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位深为侗族同胞热爱的藏族医生扎西志玛,是四川甘孜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分配到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工作。第二年,与新晃穷山沟里来的留院工作的同班同学杨文钦结了婚。
1968年初冬,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妇,经过半个月的旅途颠簸,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侗乡。他们夫妇俩被安排在离县城60公里的扶罗乡医院。
这里的医疗条件比她想象中的还要落后。医院由几间破木房拼合而成,只有8名医护人员,没有一台医疗设备。扎西医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一到这里,便定下了扎根侗乡的决心。21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摸三更,走半夜,只要听到病人的呼唤,她不辞山高路远,总是随喊随到。扶罗乡仗溪村一个村民前妻难产身亡,现在的妻子又难产,他深夜来求扎西医生救他妻子。扎西二话没说,马上喊了几个帮手,提着马灯,赶到产妇家中,及时做了切开手术。1972年,扎西医生调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当时,县里的医疗条件比乡里好不了多少。没有妇产科医师,只有三个助产士看门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除了积极建议增添设备外,还担任县卫校妇产科课程的教学,积极从事医学研究,为侗乡培养了一支近500人的妇幼保健队伍。1980年,她成功地移植了雷夫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术,成功率达99%。
21年,扎西医生为侗乡人民看病16万人次,完成大小手术1万多例,使1万多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侗家女转危为安。
她连续几年获得中央、省、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荣誉,别人问她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总是充满感情地说:“我热爱淳朴的侗家人,愿把毕生精力献给我的第二故乡。”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雪山知音
——记全国边陲优秀儿女杜全礼的婚事
杨功成
夕阳收走了慕士塔格峰最后一抹金色余辉。新疆红旗拉甫边防站俱乐部里明亮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皑皑的冰雪上。边陲优秀儿女杜全礼正在这里举行婚礼。
“下一个节目,请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新郎,边防站机要参谋杜全礼落落大方地说:“我们的恋爱,是从征婚广告开始的。”
一九八二年十月,杜全礼从新疆一家农牧团场应征入伍,一年后考入军区步校机要队。学习期间,经人介绍,他与本团场一位女教师相识。姑娘见小伙子长得英俊潇洒,文武双全,明朗而坚决地说:“我一定等着你。”
军校毕业后,杜全礼主动请求到帕米尔边防当了一名机要参谋。一到边防站,他就给姑娘写信,从讲解边防军人的光荣职责,到介绍风雪高原的神奇风光,满满十页。他原以为姑娘会鼓励他,不料得到的却是一纸令人心寒的最后“通牒”:“如果你还想维系咱们之间的爱情关系,那就调到离家近的部队,或者转业。否则,咱俩只好‘拜拜’!”
读着这封不被理解的绝情信,杜全礼心里好气哟!他把这封信撕得粉碎。
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了,小杜以出色的戍边战绩,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还被挂上了“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章。回乡探亲时,一些热心人也曾给他介绍过几位妙龄女郎,但对方听说他是高原大兵,便连连摇头。一天,他翻开一本杂志,一眼瞥见其中“鹊桥”专栏,不由得心头一动:“我何妨不去试试呢?”晚饭后,他把边防站几位干部叫到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凑成了一则“广告”:“杜全礼,帕米尔高原某边防站军官,年方二十八岁,身高一点七六米,品貌端正,待人诚实,且忠于事业,志在边防建功立业。欲找年龄相近、身高相当、志趣相合、能理解边防军人的姑娘为伴。”
讲到这里,杜全礼点上一支烟,拍了拍身旁的妻子,语调一变:“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新娘解说。”
在热烈的掌声中,新娘含羞地站了起来。她叫陈琳,是新疆七一棉纺织厂的工人。她不加思索地接过了丈夫的话茬:“那是去年初,我从《新疆青年》上看到全礼的征婚广告。当时,我想了很多。我从小崇拜英雄,长大后仍然敬仰军人,尤其是边防军人。没有你们守卫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哪能有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安宁?当然,我也懂得,与边防军人结百年之好,不仅需要勇气,还必须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恋爱时享受不了花前月下的甜蜜,结婚后需要承受感情煎熬和繁重家务。但我情愿生活在被理解的‘奉献’中。”“第二天,我给全礼写了一封信。信的末尾,我特意引了这样一句诗:莫愁雪山无知音,天下自有识君人!”婚礼结束了,窗外仍飘着雪花,淡淡的烛光给新婚的洞房增添了融融暖意。一对志在边防的新人在雪山哨所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名副其实的“铁军”
——记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郭铁军
庄进修 孙忠斌 李视航
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如今400万人民都在传颂着青年民警郭铁军勇斗歹徒的动人事迹。
今年9月8日下午,哈尔滨市公安局太平区公安分局大有坊派出所民警郭铁军巡逻时,发现两名鬼鬼祟祟,手里拎着一个精制密码皮箱的陌生青年慌慌张张走来,立即上前盘查。
这两名可疑人,正是惯窃分子李景海和他的七叔李文举。此刻叔侄2人在南岗区一居民家撬盗得手后,正拎着盗来的皮箱,窜到太平区向阳街伺机再次作案。
经过盘查,两人都说不清皮箱里的东西,郭铁军当即决定,将他们带到派出所审查。
这两个曾经撬盗作案16起的歹徒,乘郭铁军不备,突然下毒手向郭铁军扑来。
歹徒李文举从背后死死抱住郭铁军,李景海抄起匕首对着郭铁军的腹部、颈部、眼睛猛刺。李文举又捡起路边的棍子,猛击郭铁军的头部,将郭铁军击倒。
李景海用刀扎进郭铁军的右眼。身负重伤的郭铁军英勇搏斗时,歹徒怆惶逃走。
血染红了向阳街500米的路面。郭铁军却不顾一切地从地上爬起来,捂着伤口,带着刺进头颅里的尖刀,边追边喊:“我是大有坊派出所民警,快抓住前面的歹徒!”
追过500多米之后,郭铁军倒在大有坊派出所门前。
正路过此地的太平公安分局巡警祖彦威听见喊声,当即朝歹徒追去,并将李景海当场捕获。
郭铁军受伤后,被立刻送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医护人员都被他英勇斗歹徒的事迹所深深地感动了。
一个临时抢救班子在几分钟内赶到了手术室。院长田宝英亲自拿起了手术刀。
郭铁军的伤势太重了。7刀伤及了肝、脾、肺、胃、胰腺、眼睛6个地方。
无影灯下4个多小时的战斗,白衣战士终于把郭铁军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郭铁军勇斗歹徒受重伤的消息传出后,管区内的数百名居民,冒着蒙蒙细雨,围在大有坊派出所门前,献血的,捐款的,送慰问品的,从哈尔滨的各个方向汇聚到大有坊派出所。
仅一天功夫,就有200多个单位和个人送来钱和物品。
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卫士,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关怀。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闻讯后,连夜赶到医院探望,并向全市人民发出向郭铁军学习的号召。
9月15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授予郭铁军“人民卫士”的荣誉称号。
9月21日,公安部授予他“公安战线一级英模”光荣称号。
如今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在千家万户中,人们都在传颂着一个光彩照人的名字——郭铁军。      (《哈尔滨日报》供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劳改劳教工作在改革中前进
司法部副部长 金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之一的劳改、劳教机关,面对新形势,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及时调整对策,制定新的目标,逐步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改造工作有了突破性发展,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造社会,改造人”的伟大思想在新时期劳改、劳教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全国劳改、劳教单位共收押、收容、改造犯人和劳教人员200多万,其中100多万已返回社会。犯人、劳教人员脱逃率、狱所内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犯人减刑、假释比例增加了近3倍,有500多个劳改、劳教单位办成了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改造质量明显提高,重新违法犯罪率显著下降,劳改、劳教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总产值增长了近一倍。
在依法治监治所上,由法制不完备逐步向法制完备转变
劳改机关是我国执行刑罚的专门机关,其每项工作,如收押、监管、申诉以及刑满释放等等,都应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程序,必须依法进行,按章办事。过去由于法制不够完备,或者虽有法律规定,但缺乏必要的监督保障措施,往往执法不够严格,出现了许多漏洞,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加强,我国狱政法规开始得到加强和完善,制定了一系列保证刑罚执行的法规、规定和制度,使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鉴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已难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又组织力量,在总结前30年监管改造工作经验和借鉴、吸收外国狱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加快起草监管改造罪犯立法。劳动教养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也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近几年来,劳教工作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劳教法也在加快起草。
在改造对象上,由以改造历史反革命罪犯为主转变为以改造一般刑事违法犯罪人员为主
五六十年代,为保卫和巩固年轻的共和国,大批历史上犯有罪行,敌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反革命分子以及战争罪犯被投入劳动改造。我国劳改机关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教育改造工作,把他们中的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被称为“人间奇迹”。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改造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革命罪犯占极少数,一般的刑事罪犯占绝大多数,而且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在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都与过去历史反革命罪犯有很大不同,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精神空虚,好逸恶劳,法制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低下而走向犯罪的。他们在犯罪中表现出盲动性、突发性甚至残忍性,同时又有思想活跃、性格外向、可塑性较强等易于改造的一面。只要把握引导得好,绝大多数是可以改造好的。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劳改工作更要强调“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把教育改造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劳教工作坚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着眼于挽救。在管教上,努力转变观念,随时纠正简单、粗暴的做法,代之以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和耐心、细致、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
在管理上,由经验型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转变
近几年,劳改、劳教单位实行了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直接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无论是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卫生,都有近期和远期目标,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特别是对犯人和劳教人员实行了百分考核制,以分计奖,依法减刑、减期。在教育方面,也改变了过去零敲碎打的状况,自1984年劳改、劳教单位创办特殊学校以来,迅速走向系统化、正规化,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法制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以文化教育为基础。为防止犯人之间交叉感染,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教,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教育改造上,由过去基本封闭式的狱所内教育改造转变为开放式的、以狱所内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教育改造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监狱、劳教所提出了改造工作要向前、向外、向后延伸,增加社会对劳改、劳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犯人、劳教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这几年来,监所和劳教单位与社会有关部门签订帮教协议;邀请各级党政机关、有关部门、社会知名人士、英雄模范人物到监所视察指导、作报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目的地组织犯人、劳教人员家属到监所参观,对犯人、劳教人员进行规劝;请改造好的典型回原单位谈改造体会;组织犯人、劳教人员走出监所,参观、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等。目前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劳改局和400多个劳改单位,100多个劳教单位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签订了联合帮教协议,累计达10万多份,纳入帮教协议的犯人、劳教人员20多万,开展帮教活动近万次,初步形成了大墙内外,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在劳改、劳教生产上,由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
在犯人和劳教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好逸恶劳以及受社会上某些腐朽思想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因此,组织他们参加生产劳动是非常必要的。一是通过劳动,能够促使其思想改造,改掉恶习,树立劳动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犯人和劳教人员进行生产劳动,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在组织犯人、劳教人员生产劳动时,不是把他们当作苦役或廉价的劳动力,而是有明确的矫治目的,合理的计划,文明的管理,适度的劳动强度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近几年来,在我国由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轨中,劳改、劳教经济适应这种变化,使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生产规模、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扩大和改善,先后大量投资,对600多个劳改、劳教工农业生产单位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扩建,新建了一批生产项目。特别是推行了“改造、生产双承包责任制”,走出了一条劳改、劳教企业管理的新路子。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工农业产值大幅度增长,还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和创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其中国家2级企业24个,省级先进企业32个,国优产品36种,部优、省优产品达300多种。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全州758个清真寺辉煌壮观,多姿多彩,风格各异。
图为临夏市南关大寺。
韩悟平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