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9-10-12

1989-10-12新闻联播 文字版

“感谢”什么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感谢”什么<br/> 陈升钧<br/> 良师培养高徒,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劳,做徒弟的当要表示感谢;领导帮助一对夫妇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有搭“鹊桥”之恩,这对夫妇当要表达感谢之情;当编辑的,发现了一篇立意新但写得稍嫌粗糙的作品,便精心加工润色,当作者收到样报之时会从心底涌出一番感谢之意……由此想到廉政建设的境界之高下。<br/> 人在社会中生活,难免有帮助别人的时候,亦有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帮助的双向性导致“感谢”的双向性。从古至今,莫不如此。<br/> 那么“感谢”什么呢?<br/> 东汉杨震因推荐“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有恩,当杨“道经昌邑”时,王密为“感谢”,便“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这是以钱“感谢”的一个典型。一贯廉洁的杨震便以著名的“四知”给“感谢”以正确导向,致“密愧而出”,(《资治通鉴》1580页)。<br/> 唐僖宗时期,阡能的叔父阡行全家35人遭人陷害被捕入狱,准备处决。孔目官唐溪直言三川节度使陈敬瑄,指出“此必有故”。经调查,“果行全有良田,刺史欲买之,不与,故恨之。”至此蒙冤真相大白。为“感谢”唐溪几句话的救命大恩,“密饷溪蚀箔金百两”,亦是以钱“感谢”。然而,廉洁的唐溪给予的“感谢”导向与杨震有所不同,“此乃太师仁明,何预吾事,汝乃怀祸相饷乎!”(《资治通鉴》8282—8283页),即救命之恩不在“吾”,而在陈敬瑄(当时陈有“检校太师”的官衔)的“仁明”,把“感谢”导向上司或上司的上司,此其一;把“相饷”视为“怀祸”,即“揣着灾祸来赠送”,岂不双方受害么?此其二。这两点,后者我极为赞同,前者受历史的局限,似乎境界有点不够高,说应“感谢”法律的公正!这有多好!<br/> 仅择出历史的两斑,便说明虽然给“感谢”注入金钱财物至上的铜臭味的古已有之,但亦不乏有防微杜渐的开明之士。现今,这面面历史的镜子亦照出两种迥异的灵魂:臭和香,丑与美。有位领导甲给领导乙这样打电话:“你公子的提拔是我帮助解决的,我的千金在你手下,你得……哈哈!”这是“投桃报李”的“感谢”,实则交换也,搞的仍是一种无形的变相的“金钱”或权力交易。更有甚者,有人帮助尚未实施,却先谈“感谢”的价码,少一个子儿,便“拜拜”而去。这样的“感谢”背离了正确的道德规范,令人愤然!<br/> “感谢”什么?我极力推崇的是着眼于精神方面的“感谢”方式,或用言语向帮助者道声亲切的“谢谢”;或向帮助者或其所在单位写封诚挚的“感谢信”;或“不用谢我,要谢谢我曾学得的一点雷锋精神”,“党和人民需要我们都这样做”等等,把“感谢”转向党和人民的哺育,用意是让双方皆受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启迪或激励,让“感谢”成为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成为激发被帮助一方努力工作的“助进器”,那“感谢”便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我想,这也许是今人超过杨震、唐溪之处吧。

登威远楼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登威远楼<br/> 吴瑞骋<br/> 已是秋高时节,偕友人登泉州城北的威远楼(古称北楼)。乍登楼,友人几乎遍抚石壁、朱栏、漆门、雕窗……而后又紧搂着圆柱,侧头偎依良久。我深知这种情感的深沉,这种拥抱的热切,不由得也长长叹息。噢,威远楼、威远楼,曾几回梦里呼唤你……<br/> 记得五年前,也是秋日,因到湖北易地采访,得以登上武昌城南的黄鹤楼(古称南楼),那时黄鹤楼刚复修竣工,焕然一新,飞檐重阁,古朴奇伟,登斯楼,纵眼无穷长江和雄伟的长江大桥,有一种悠久历史内涵丰富感和跨越时空的崭新时代感。<br/> 看武昌重镇的繁荣,南楼黄鹤的更新,不由得不想起故乡泉州和泉州的北楼威远,不由得不发出声声呼唤:威远楼何时重见天日(那时威远楼早已乌有)?<br/> 据我所知,武昌南楼和泉州北楼几乎同样古老,都是唐代名胜。武昌南楼庾信作记,名重一时;泉州北楼欧阳詹作记,也曾大噪其名。然而南楼经历代名诗人、大文豪不断吟咏渲染,盛名经久不衰。而泉州北楼几经兴废,至元末重建而命名威远,因泉州古刺桐港的鼎盛、市井十洲人的盛况而威名远扬,那时,它是这座名城的城标,不少国外航海旅行家的游记有它的记载。然而,它还是随着泉州港的衰落而逐渐默默无闻。比较起来,北楼虽不如南楼令人景仰,却也有海外交通的重要意义所在。无怪乎解放后,泉州的海外交通馆就设在威远楼上。不幸的是,在“文革”那一场愚不可及的狂热中,有位愚不可及的市革委会主任为建广场竟下令把它拆除,这在泉州人的记忆中,实在是痛心疾首的。何止友人及我,几乎所有泉州人都盼望复建威远楼,当真是千呼万唤哩!<br/> 终于,威远楼于今年2月重建落成了。这份欢喜,这份顾惜之情,是盼之切、爱之极而生的,难怪友人乍登楼便有这番真情的流露。<br/> 新楼比旧楼还觉高大,还觉魁伟,重檐绮柱,画栋雕梁,翘脊翼亭,杉木为梁,瓦筒为屋,白石为墙,红砖铺地,壮丽伟岸中更增古朴典雅,富有地方建筑特色。据友人谈及,此楼重建不易,总投资达110万元,其中有50万元为海外侨胞所捐,还有不少款项是市民踊跃捐献的。单小学发起“为建威远楼添砖加瓦”活动,五分、一角地积少成多,涓涓汇聚竟也捐集万元以上。仅此足见泉州人“我爱名城”的那一颗颗鲜活跳跃的赤子之心,足见那一缕缕“为你相思切、为你心憔悴”的情愫。值得一提的是,“文革”前那位离休的老市长、老归侨,不顾古稀年迈,不辞劳苦艰辛,为名城古迹的复修、文化的开发,为威远楼的重建极力奔走。重建威远楼从资金汇集到大兴土木,无不渗透着他的大量心血。对照文革中那个“愚人”,反差何其鲜明,鞭笞何其深刻!<br/> 秋日登高好望远。登上威远楼最高处驰目骋怀,回顾泉州名城,风物尽收眼底。西看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百柱大殿如在近睫,巍峨凌空的宋代双石塔下,还有后诸海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陈列馆;东眺我国现存最早的艾苏哈卜清真寺、伊斯兰教的灵山圣墓似可瞩目;北顾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其人文与自然景观并茂,有如泉州名城的翠翡屏风;南观泉州湾刺桐古港码头,烟波浩瀚的东海边,风樯林立。<br/> 华侨大学陈存广先生曾诗题威远楼,诗云:“北顾泉山峰兀兀,南观东海水茫茫,十洲曾寓天方客,千载犹留舶库坊,风物宁称唐宋日,帆樯漫说刺桐章,波奇云红龙蛇竞,旷古新姿放眼望。”设若有大手笔诗人到此,也能兴“眼前有景题不得”的浩叹,岂不又创南北两楼的又一共通更新的趣事。

给盲哑的兄弟姐妹(二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给盲哑的兄弟姐妹<br/> (二首)<br/> 张雪梅<br/> 黑色幻想<br/> 梨花染白的傍晚<br/> 山边的夕阳成为你眼底<br/> 最后的色彩<br/> 倾斜的空间<br/> 你不愿做一个废墟<br/> 在忙碌的人群中<br/> 你勇敢地伸出双手<br/> 捧住缝隙中的缕缕阳光<br/> 于是<br/> 万木凋零的时节<br/> 你开满了一树的辉煌<br/> 你知道吗?<br/> 仅仅是那片芦苇再次<br/> 被季节吹过<br/> 我的心再次惊悸<br/> 你知道吗<br/> 为了这个<br/> 我已经空白了很多年<br/> 我的语言<br/> 是玫瑰花<br/> 燃烧后的一堆灰烬<br/> 随风而去<br/> 没有回头看我一眼<br/> 难以挽留<br/> 我明白你在很远的地方<br/> 等着我<br/> 为着我的每一个手势<br/> 默默地感动<br/> 并且在我即将抵达的下一站<br/> 预订了车票<br/> 我该向你说些什么呢<br/> 尽管在无法表达的岁月里<br/> 我很寂寞<br/> 但我还要<br/> 等待与人们交流的季节

冷秋(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冷秋[水彩画] 刘向东 朱勇

彼岸歌声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彼岸歌声<br/> 刘斌夫<br/> 《当代台湾诗萃》上、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囊括了1949——1987近40年来,上起“诗坛三老”下至弱冠年华的诗人280余家的1000余首代表作品。可称“全台诗”揽胜。它是研究台湾文学,促进海峡两岸诗歌艺术交流可资可鉴的当代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艾青为书的扉页题辞:彼岸歌声。<br/> 纵观台湾当代诗,38年来甚为活跃,相继有100多个诗社与诗刊出现。大都有各自的诗歌观。经过一段躁动不安的探索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寻根文化,回归传统。呼吸、濡染、借鉴了西方现代诗歌的气息、色彩与技巧之后,又从新植根于民族语言的土壤中,赋与了华夏诗歌以新的生命。这是由异到同的变革过程,也是痛苦地追求而欣悦地获得的发展过程。《诗萃》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密集信息,似打开了两扇大门,借以了解彼岛诗坛全貌。同时有助于我们对大陆近几年诗歌探索由旗竿四起、主义纷呈到走向平静、去意彷徨的反思。与其说造就了海峡两岸诗歌比较的某种契机,毋宁说是诗歌价值取向的启示。<br/> 《诗萃》多为诗人自选诗。同时编选者以为民族选诗为宗旨,开诚布公“七不选”:(一)一切有损中华文化和民族感情的诗不选;(二)歪诗不选;(三)怪诗不选;(四)淫诗、意识低下、贱格的诗不选;(五)圆案诗不选;(六)句子过长过分夸张的诗不选;(七)夹杂外文的诗不选。作品用诗人“生年”长幼为序,意趣盎然,值得一读。

“苦噪楼”寓客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坛风景线<br/><br/> “苦噪楼”寓客<br/> 彭龄<br/> 主人工作室的门上,赫然悬着“苦噪楼”三个草书的匾额,匾额下贴着一张语辞恳切的“求谅”的“告示”:<br/> 心失平衡求谅<br/> 望能再活五年,我已八十岁了,每天最多工作四小时,总共七千三百小时,请家人亲朋白天莫进工作室。今生对不起,只求来生再报!<br/> “苦噪楼”寓客<br/> 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br/> 如果我早知道有这张“告示”,我不会这么冒失地闯了来!<br/>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前些天,我去看望草明同志时,她说起阮章竞同志年高体弱,有许多文稿需要整理,苦于身边缺一位帮手,问我有没有门路,帮他介绍一位。我愿尽绵薄之力。为了弄清阮老对助手的要求,同时,也为一睹中学时就仰慕的老诗人的风采,便按照草明给我的地址,“闯”进了这“苦噪楼”。<br/> “求谅”的本当是我。但阮老却并未责备我冒失。他宽厚地笑着,给我谈他正进行的和准备进行的创作计划,谈已初步完成和尚未完成的文稿、回忆录及正构思的一部以音乐家为主人公的长诗……我知道他为什么要急切地找寻一位助手和为什么要在门上贴那张“求谅”的“告示”了。<br/> 过去,我只知道阮老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却不知道他竟还是位画家。步入他的客厅及工作室,见墙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油画、水粉画、素描、国画,犹如闯进阴山道上,令我应接不暇。原来,阮老年轻时就爱画。抗日战争时期,他一直转战在晋察冀,担任过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团长和艺术指导,并从事剧本、诗歌创作和导演工作。他说:“如果不是参加革命,由于宣传工作的需要而写诗和写剧本的话,我也许会选择绘画为职业。”难怪他如今对绘画仍如此热衷和执著。临窗的长桌上,摆满了纸、笔、颜料。我想,这大概也是他写作累了的时候的一种消遣吧?<br/> 墙上,阮老即兴创作的画幅旁,还挂着一些好友赠给他的字画。其中有茅公六十年代初书赠他的一首七绝:<br/> 漳河水唱翻身调出塞新诗颂有成指点江山抽彩笔阮郎风骨剧峥嵘诗中不仅赞扬了阮老的《漳河水》,赞扬了阮老大胆运用古典诗词的音韵、句法,加以熔炼、翻新,创作的既有民族特色,又跃动着时代脉膊的“出塞新诗”——《乌兰察布》、《白云鄂博交响诗》和《新塞上行》等组诗;还赞扬了阮老的画风与人品。<br/> 告辞前,我“狠狠心”,请阮老为我留一句话。<br/> 他笑着在长桌边坐下,研墨、润笔、挥毫。<br/> 笔底生风。飞龙舞凤般在白纸上留下一联古诗:<br/> 剑老无芒莫认帐<br/> 余年当学大江流<br/> 我觉得,阮老是在用雕刀,把一位老诗人、老战士的风骨,深深地雕在我的心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