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面临考验的石油市场
——浅议第八十六届欧佩克全会
朱筱红
第86届欧佩克部长级全会在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严重超产,而石油需求旺盛、油价仍较坚挺的情况下,于11月25日在维也纳如期举行了,配额之争再次成为这一例会的主旋律。
为解决上次会议的遗留问题,经过几天的磋商和艰苦谈判,会议决定将明年上半年的欧佩克总产限额从今年四季度的2050万桶/日提高到2200万桶/日,其中科威特的配额由114.9万桶/日增加到150万桶/日,印尼配额不变,阿联酋扮演着一度曾由伊拉克扮演的角色,游离于协议之外,其余各国均按比例增加配额,会议还确认18美元/桶仍是欧佩克的目标价。
从本次会议的结果可以看出,海湾和非海湾国家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愈加悬殊,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五个海湾国家的已证实原油储量达6404.79亿桶,占整个欧佩克储量的84%,凭借其巨大的储量和生产能力,成功地实现了其提高配额、使油价维持在合理水平上的目的。石油市场的支配权日益集中到海湾集团手中。
人们对会议决议反映不一,但大多数分析家认为这将给市场带来压力,油价在欧佩克高产及心理因素的左右下将向下浮动,尤其到明年二季度,供需不平衡现象将日趋明显。
从历年的欧佩克生产情况看,超额生产现象几乎是无时不在的,尤其今年三季度以后,其产出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目前已达2300万桶/日的水平,但自去年冬季以来的旺盛需求极大地缓和了供求矛盾,从而使油价出现了稳中趋升的态势。
然而,199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今年的3.3%放缓到3%,远东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地区,其石油实际需求所占份额却仅为15%左右。
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估计,明年一、二季度世界石油需求(不包括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将分别达5380和5090万桶/日,对欧佩克需求各为2220和1910万桶/日。
如果油价维持在较高水平,势必抑制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导致替代能源的侵入,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美国今年的石油消费基本上和去年持平。
从供应看,情况令人担忧:首先新协议规定的2200万桶/日就和对其需求量不相上下,但由于有的国家仍不受约束,即使其余各国信守配额,也将使其总产量达到2300万桶/日的水平,更何况还有一直坚持与科威特平起平坐的利比亚,及生产能力远在配额之上的海湾各国。
其次,今年美国、苏联和英国产量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美国产量下降50万桶/日以上,苏联比计划产量至少少1000万桶,英国目前产量仅为200万桶/日左右,并且美苏明年生产将继续萎缩。
但尽管如此,如果不出现生产事故,非欧佩克的供应总量预计将从今年的2959万桶/日增加到3010万桶/日。于是一旦进入消费淡季,供需矛盾将格外突出。
显然,经历了三次石油危机的欧佩克,经过几年的自我调整,在需求增长的诱导下,为达到各自的不同目的,已从“限产促价”向“高产稳价”阶段过渡。
实际上,高产不仅能使其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起需求调节作用,以使油价维持在合宜水平上,并使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始终占绝对优势。
因此,面对不可避免的欧佩克超产现象,需求显得至为重要。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认为,从短期看,石油市场将暂时受到市场参与人士心理因素的左右,油价可能略降,但目前旺盛的需求及寒冬和突发事件的可能出现仍将使油价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不至出现大幅度滑落的局面。
明年一季度价格将和今年一季度水平大体相当。但如果欧佩克不随时调整产量,明年二季度石油市场将受冲击。
至此,86届全会已成历史,但它为下次全会又留下了诸多难题,石油市场将面临考验。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加薪与从政道德
本报记者 张亮
美国国会十七日晚通过一项所谓“从政道德改革法案”,并随即提交布什总统签署。该法案从众参两院开始审议到最后获得通过仅用了两天时间,速度之快在美国会立法史上还不曾多见。
原来,这项法案名曰从政道德改革,实质上是为议员们及政府高级官员大幅度增加薪水。法案规定,到一九九一年十月四百三十五名众议员的年薪将从目前的八点九五万美元加码到大约十二点五万美元,包括副总统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和联邦法官的年薪同期内也将上调百分之四十。另一方面,它还规定不准众议员和其他加薪人员将演讲所得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必须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对他们的额外收入,接收礼品和旅行费用等亦作了某些限制。
而对一百名参议员的规定则有所不同。到一九九一年十月,参议员的年薪将由现在的八点九五万美元提高到九点八四万美元。据此间舆论评论说,这是出于明年中期选举的考虑,日后必然将再度加薪。从表面上看,参议员的加薪幅度不及众议员,但参议员的总收入将高于众议员,因为法案允许参议员接收演讲费,最高可达每年二万六千五百六十八美元,而且对其它额外收入也无限制。
在国会审议过程中,国会内部虽有不同意见,但赞成加薪者明显占上风。以往,两党领导人在大多数立法问题上总是争吵不休,甚至常常相互攻击,闹得面红耳赤。而这一次则异乎寻常地步调一致,合作得非常密切。他们还联名写信,发誓在明年中期选举时不利用加薪问题攻击对方。尽管如此,一位民主党议员还是批评说,赞成该法案的议员们等于“把枪口对准美国纳税人的脑袋说,给我加薪,否则我就接受特殊利益集团的贿赂。”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马上出来驳斥,并暗示明年选举时拒绝给他财政支持。
美国舆论界和公众对此法案也有非议。一家民间组织的负责人指责该法案是“不道德”和“伪善”的,因为一方面国会和白宫在平衡预算法的制约下大砍民用开支,而另一方面则为自己大幅度提薪。有人还批评说,该法案与提高最低工资法案形成鲜明对照。前者用了两天时间就得以通过,增加幅度高达每小时十八美元,而后者则花了长达几个月的时间,而且颇费周折,险些告吹,其增加幅度也仅为每小时九十美分。
另外,尽管通货膨胀率连年上升,但最低工资自一九八一年以来一直为每小时三点三五美元,分文未加。
从政道德改革法案已送达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布什总统将签署,使之成为法律。然而,在感恩节休假之前,国会还面临另外一项紧迫议程,即通过一项将一九九○年度预算赤字削减一百四十亿美元的法案。由于布什总统反对增税而无法开源,国会只能在节流上作文章。问题是,议员们将如何向选民们解释为自己大幅度加薪与进一步削砍民用开支这一矛盾呢?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日本老人晚景堪忧 自杀人数逐年增多
在日本“敬老日”前一天的9月11日,日本秋田县琴丘町有一对老年夫妇双双死于家中,住宅里发现了妻子留下的遗书。男性死者叫野村吉市,今年71岁,被发现时安卧在被褥中,颈上缠绕着绳索;他妻子则吊死在邻室的房梁上。
三年前野村由于脑中风引起半身瘫痪,经常卧床不起,全靠妻子照料。今年8月份,妻子也发现胃部长有息肉,原定于9月11日住院治疗。为照顾丈夫的日常生活,她请了她的弟弟在她住院期间代为照料自己的丈夫,谁知她弟弟按约前来接野村回家去时,却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据当地警署调查,野村夫妇有三个孩子,约在十五年前他俩已和孩子们分居,两人相依为命十分恩爱,邻居们称他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夫妻。但由于妻子对他们的前途极度悲观,因此勒死了自己的丈夫,然后自杀。
像野村夫妇这样命运的老人在日本是很多的。据警察厅的调查,近几年来日本自杀人数渐趋减少,但65岁以上高龄自杀者却有增加。去年一年里高龄自杀者为6312人,比前年增加2.7%,占自杀总人数的26.6%,达到了高峰。分析一下这些高龄自杀者的动机,绝大多数是由于长期病魔缠身,痛苦不堪。其次是由于酒精中毒引起的精神性疾患。也有因经济原因的。
该厅分析,高龄老人自杀者的增多,暴露了日本社会存在某种弊端。 (裴君 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1988年世界民航
乘客知多少
根据“国际空中运输协会”最近发表的年度报告,1988年,该协会187家航空公司共载客6.32亿人,比1987年增加2%,盈利16亿美元。
该报告预测,1989和1990年乘国际预定时刻航班的人数将增长8%,但此后3年内将减少7%。
1991—1993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空中乘客将增加最快,可能超过10%,而欧洲和北美地区只能保持7%的增长率。报告指出,当今世界航空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机场容纳能力不足和空域有限。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世界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王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加蓬姑娘手儿巧
本报记者 杨汝生
在利伯维尔市加蓬工联驻地靠门的一间陈列室里,悬挂着一块块做工精美的机绣台布,上面的图案有的是鸟儿翻飞,有的是金鱼戏水,有的是花朵绽放。
凡来此参观的人无不发出啧啧的赞叹。
有人说若是拿到市上,准能卖个好价钱。不明情况的人还以为中国在此举办商品展销呢,哪知这些工艺品竟是出自加蓬姑娘之手。中加两国工会在这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事情还要从两年以前说起。1987年,我工会代表团来加蓬访问,加蓬工联领导人早就垂青中国的机绣制品,曾表示想请中国派技师来培训加蓬妇女。
第二年,中国技师吴敏华和翻译小王来到利伯维尔。吴敏华是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设计人员。他擅长绘画,也熟悉各种针法,是一名机绣行家。
1988年8月3日机绣培训班正式开课。首批22名女青年大多来自加蓬较下层的家庭,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但她们酷爱中国的机绣艺术,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他们勤学苦练,从不间断,经过不到一年的培训,不仅掌握了常用的针法,可照图生产,而且学会简单的描图。小吴技师满意地对记者说:“她们个个都心灵手巧,技术学的很快,我们在国内培养机绣人员,一年能达到这种水平也算不错的了。”
今年8月2日,第一批学员结束了培训。举行结业典礼的那天,加蓬工联驻地像过节一样热闹。工联总书记、职业培训局局长、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以及一些群众组织的代表和电视台、报社的记者都来参加。
学员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神情。
她们把最中意的产品挂在墙上,在右下角端端正正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她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人想到某个公司去工作,有人想自己办厂,有人想把机绣艺术传授给更多的伙伴,有人还希望能到中国深造……来客中有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当即决定挑选3名学员到他的厂子里工作。
加蓬职业培训局局长高兴地说,“教育妇女则意味着教育整个民族,因为她们担负着抚育子女的任务”。他感谢中国帮助加蓬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老的学员毕业了,新的学员早已开班。那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正奏响着中加友谊的美好乐章!
(附图片)
心灵手巧的加蓬姑娘在加工机绣台布。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在西德举行的“1989年中国周”大型综合展览会上西德MP乐器公司对扬州提琴厂生产的提琴十分感兴趣。
新华社记者 胡永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