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副刊

一位时代伟人去了
——忆伊巴露丽
游长江
11月13日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收听西班牙电台的广播。当我听到伊巴露丽主席逝世的消息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马上把新闻录了下来,听了一遍又一遍……1989年11月12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战士、西班牙共产党主席多洛雷斯·伊巴露丽走完了她人生的历程——94年又338天,病逝于马德里的拉蒙·依卡哈尔医院。
多洛雷斯·伊巴露丽“是矿工的孙女、矿工的女儿、矿工的妻子、矿工的姐妹。”
1920年4月,西班牙共产党成立。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伊巴露丽,从此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她曾多次被捕入狱。在同西班牙法西斯主义进行英勇斗争时,伊巴露丽以洪亮的声音高喊出“不让法西斯前进一步”、“宁做英雄的寡妇,不做胆小鬼的妻子”等口号。佛朗哥独裁上台后,伊巴露丽被迫流亡国外继续战斗,直到1977年才回到阔别38年的祖国。
伊巴露丽是一位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生有六个子女,但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艰苦只活下了两个:儿子鲁文和女儿阿玛娅。在德寇侵略苏联时,年仅22岁的鲁文参加了红军,并在1942年9月3日牺牲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从那时起,只有女儿阿玛娅陪伴着她,并送她走完了斗争的一生。
伊巴露丽主席对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曾两次来我国访问。1956年,她率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亲切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在回忆录中她写道:“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很感人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了我们,这三个人各有特点:毛是一位在自己身上把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惊人地融为一体的人物,他善于思考,对我们非常亲切。周恩来很活跃、很诙谐,眼睛闪烁着机敏的目光,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朱德,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他很敬佩我们,把我们看作战友。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存在的严重困难。他们详细地了解西班牙反佛朗哥斗争的进展,了解我们党,我国人民的情况。”
1959年,伊巴露丽又率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了我国国庆十周年活动,并到延安参观,还睡在当年朱德总司令住过的窑洞里。
我第一次见到伊巴露丽是1980年5月。在马德里一所普通公寓的四间套房里,她非常高兴地回忆访问中国的日子,还请我们到她的家乡巴斯克去作客,并高兴地给我们唱起革命年代的歌曲。那时,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我们告别时,她再三嘱咐我们向中国人民转达她的问候。
后来,我在西班牙工作期间,与她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当时,伊巴露丽主席已近90高龄,但每天仍坚持到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班。她的办公室是20多平米的房间,放两个办公桌,一个是伊巴露丽的,一个是她的秘书法尔贡的,此外还有一套三件的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十分简朴。
记得198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伊巴露丽主席的《热情之花回忆录》中译本时,我曾将这一消息告诉她,并请她为中国读者写几句话。一周之后,她的秘书送来了打印的伊巴露丽的《致中国读者》的稿子。老人深情地述说:“……岁月在流逝,许多事情也随之从记忆中消失,然而在我几十年前几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的短暂访问……却终生难忘。”
伊巴露丽懂得,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相互支持的。“在西班牙内战战事犹酣的时期,我们收到了毛泽东和朱德同志代表中国人民给我们发来的亲切的声援电报,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来自战斗的中国的问候,给了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以巨大的鼓舞。”
“1949年我因身患重病,在苏联一家疗养院养病,当时上海解放的消息传到我的病榻前。决心砸烂帝国主义压迫枷锁的共产党和人民长达30年的英勇斗争达到了最高潮。我立即感到这一历史性胜利驱使一切革命者要活下去,要做乐观主义者,要对我们事业的胜利充满信心。”
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伊巴露丽主席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
1984年11月,伊巴露丽主席知道李先念主席将访问西班牙时,向我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提出要和李主席共叙友谊。
那是一个蒙蒙细雨的傍晚,伊巴露丽主席在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的陪同下乘车来到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迎候在门厅前的李先念主席立即迎上前去,二位革命领导人热烈握手、拥抱,以表他们之间的战斗友谊和相互敬重之情。那天,二老在一起共同回忆战斗历程,憧憬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未来。
那次会见是伊巴露丽主席同我国领导人的最后一次会面。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有不少中国同志访问西班牙,但因她年事已高,中国同志都不忍心再打搅她。
今天,这位时代伟人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宝贵品质和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附图片)
伊巴露丽(坐者)在办公室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大熊猫在国外
陈远飞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二十三头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先后到达苏联、朝鲜、英国、日本、法国、美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它们在异国安家落户,倍受欢迎。
作为中国的特产,大熊猫在异乡它国能否生儿育女,一直是动物学家和广大观众关心的大事。一九八零年八月,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国家动物园的迎迎首开记录,产下一头幼仔。但是初次做母亲的迎迎缺乏经验,不慎将小宝贝压死。次年迎迎再度产仔,这头取名坎昆的动物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头在中国以外出生并成活的大熊猫。此后,迎迎和贝贝恩恩爱爱,又三次怀孕,五胎产下四仔,使墨西哥一举成为除中国外世界上拥有大熊猫最多的国家。不幸的是一九八八年七月,贝贝因腋下肿块迅速扩展,抢救无效,撇下爱妻和四个子女溘然长逝。
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的雌兽绍绍,一九八二年经人工授精技术生下竹琳。精液采自英国伦敦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佳佳,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
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在大熊猫的繁衍后代上也取得成功,雌性大熊猫欢欢于一九八五年失去头胎幼仔后,在一九八六年生下童童;一九八八年产下悠悠。这二大喜事使日本举国欢腾,热闹非凡。
相比之下,华盛顿的玲玲就运气欠佳。玲玲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七年和今年九月四次得胎分娩,可惜幼仔均未能成活。玲玲一九八三年头胎幼仔出生三个小时就夭折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瑞士的总部还特地下半旗致哀。为哀悼动物而下半旗,据说是史无前例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蚂蚁抗菌素
澳大利亚麦克利大学的贝蒂教授经多年研究后宣称:蚂蚁之所以很少染病,是因为蚂蚁分泌的蜡状物质中含有的抗菌素可以有效地控制蚁群中的传染疾病之故。
她进行的最新研究还证实,这种“蚂蚁抗菌素”也可帮助人体抵抗多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在对付真菌感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作用特别明显。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经常使用的抗菌素,对真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疾病,疗效往往已不很大了,因而“蚂蚁抗菌素”无疑将发挥“新作用”。
眼下,贝蒂正与英国的一家制药公司合作,争取在短期内制成“蚂蚁抗菌素”类的药物造福人类。
(乐扬)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袋鼠尾巴奇用
最近,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利用动物活组织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他们抽出袋鼠尾巴中骨节之间的腱,经加工改形后接入人腿腿骨之间,使肌腱断裂的病人重新站立、行走如初,效果特好。
据报道,他们利用一个袋鼠的尾巴,即可为十五名病人“移植肌腱”。被截去尾巴的袋鼠也安然无恙,只是因失去了尾巴而影响了平衡,奔跑时易摔跟斗。
另据报道,该大学的科学家还成功地以牛肾中的导管来取代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在患者心血管被堵塞时代替合成纤维管作旁路心血管手术,效果也比传统办法好。
(夏星)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格林威治天文台又将迁移
格林威治天文台1676年建于英国伦敦市郊。1957年被搬到伊斯特本附近的赫斯特孟骚城堡,原因是随着首都的不断发展扩大,昔日平静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被伦敦繁华街市的灯火及烟雾所笼罩,使天文观测受到影响。
而现在的城堡赫斯特孟骚对天文台来说则又变得窄小,因此,有关方面决定将在英国传统的科学城——剑桥造一座新的天文观测建筑,格林威治天文台将搬迁到哪里。
这一计划预计在1990年,即天文台参加西欧“基巴尔赫”天文卫星观测(发射时间定于今年年内)时才能实现。
(王秀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奥运会奖章收藏家
匈牙利首都布拉格市工程师弗兰西斯克·哈鲁什是目前世界上拥有奥林匹克奖章和纪念章最多的人。他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并一直热衷于收藏各种体育比赛的奖章,尤其是奥运会比赛的奖章。在他收集的物品中,不仅有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章,而且还有1900年在巴黎、1912年在伦敦和1920年在斯德哥尔摩等地比赛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
有趣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上铸的地点同比赛地点不一致。例如,1940年的第十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本应在日本举行,但是由于日本当时发动了侵华战争,于是该届奥运会改在芬兰举行。可是比赛的一切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其中包括奖章和纪念章也都制造完成,这样便出现了奖章上地点与发行地不一致的情况。弗兰西斯克·哈鲁什收藏的就有这届运动会的奖章。(朱启)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外国幽默画
以公司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