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七味书谭

  英国诗人神游元上都
杨宪益
英国十八世纪末著名诗人柯勒瑞吉有一首人所共知的诗篇,那首诗是诗人在酒后,或吸了鸦片烟后,梦中作出的。醒后并没有写完。诗的一开头就提到元代的上都。此后都是描写他的幻觉,把元代上都和近东亚非地区天方夜谭式的想象混在一起。手头没有书,只能凭记忆把诗的开头几句粗译如下:
“忽必烈汗在上都命令修建/一处豪华的离宫别苑。/圣河阿尔甫在那里奔窜,/经过了峡谷成千上万,/流入不见天日的深渊……”
自从那时起,差不多有点文化修养的英国人都知道“上都”Xanadu这个名字,其知名度可以同“丝绸之路”或“马可波罗桥”媲美,也可以说“上都”几乎已成了“中国”的代名词。我们近几年很重视国际旅游事业,因此在“丝绸之路”或“马可波罗”上大作文章,但是却忽略了上都,其实上都遗址现在还有,而且距离我们的首都不远,交通也不困难,大可以修复利用。
《辞海》里关于上都是这样说的:“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营建城郭宫室于滦水北。中统元年(1260年)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加号上都,自后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上都规模大于成吉思汗时期的和林,而小于大都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记得前些时候,在报纸上曾有过一段新华社的新闻报导,说元代上都遗址最近已被发现,还有不少残存文物,而且城郭宫苑遗址也还存在。这样看起来,保存修复元上都遗址并不困难。近年来,北京市对保存修复圆明园很感兴趣,其实圆明园只代表我国一段可耻辱的历史,对年轻人进行爱国教育倒是有用的。但如果为了开展旅游事业,似乎在参观故宫以后,带外宾逛逛承德,再看看元上都遗址,要更合适一些,何必要外宾们到圆明园,使他们中有的朋友想到祖先的暴行,感觉脸红呢?
上都我还没有去过,不知当地的元代遗址还能看到多少。元人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诗里一定有不少关于当时情况的记载,但是这些诗我也未看过。从柯勒瑞吉的诗来看,在上都附近有一条名叫“阿尔甫”的大河,这当然是指滦河上游的闪电河。“闪电河”是汉译今名,蒙古时代的原名似无从查考了,会不会同英译的阿尔甫河名有些关系呢?西方学者对“阿尔甫”作过不少考证,说是诗人在睡梦中把这条河同埃及的尼罗河古名混在一起了。也许是这样,但也可能“阿尔甫”正是元代滦河或上游闪电河的原名。至于说河水经过无数峡谷,终于“流入不见天日的深渊”,这就是说滦河穿过燕山,终于流入渤海湾了。诗人虽未到过中国,但他从别人传来的消息,可能也有些事实根据。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岳父和他的棋友们
韩少华
我岳父光绪二十六年生人。原籍京东,五河下潲的地界儿。七岁进京学徒,后来又到军机大臣那桐门下当了差。
这位老中堂爱听戏。戏台就设在花园子幽风堂上。当年的内廷贡奉像谭鑫培、王瑶卿、杨小楼,都来唱过堂会。日久天长,连我岳父也给“熏”成了个戏迷。可总也哼不下个整段儿的来,经常是上半句刚出口,“瘸着腿儿”就收了。
倒是下象棋的兴致多年没减。
听老人自己说,当年三伏里老长的晌午,趁上头歇了觉,随便拉个对手,就猫着腰在游廊底下瓷座墩上摆一盘儿。可又未准下得消停。只听竹帘子里主人微嗽一声,登时就做垂手侍立状。以后,像铁良宅里的“卫嘴子”车把式,乃至庆王府议事房儿的绍兴先生,都会过。棋也渐高,朋友也越会越体面。
难得老中堂兴致好,偶尔在内书房随意指个跟前的,“来,摆一盘儿。”侍棋必当肃立,只该走子儿了,才可抬抬手。不过一盘棋难得下完,来了进谒的,老中堂往往要离座,更衣,过外书房吟秋馆待茶。这边的棋又不敢撤,还得拿软翎儿掸子把棋盘轻轻掸上俩过儿。不定哪会儿老中堂想起来,还得陪着了一了残局。
侍奉走了老主人又侍奉少主人,直到老中堂的孙辈当上了政协委员,岳父才退休回了家。
退休了,要坐稳了摆一盘儿,似乎并不难了。棋友么,多是些老街坊。可既跟儿孙们同住,就难免操劳。有时候棋路子还没走开,煤炉子偏旺上来,就得去坐锅,去淘米……等到十几个孙子孙女都肩挨肩地上学、插队、回城、就业了,又料理完了老伴儿的后事,才算真消停下来。这时候,老人已经年近八旬了。
以后岳父跟我们一家三口住进楼群,又在地坛公园认识了几位棋友。每天清早去坛里遛遛弯儿,柏荫儿里下下棋,也算一乐儿。至于听戏么,虽有收音机、助听器,却不大用了。早年的耳疾渐重了起来。闷了也只哼几句谭派“我好比……”家里商量着换台彩电,老人又说,“带色儿的我可看着乱得慌。”这才想起老人色盲。
许是年轻时候总笔管儿似的站班儿,受了病,老人腿脚越来越不行,连门也难出了。所幸几位棋友找上门来。遇着家里有人,只沏壶茶给老人敬上去,就尽可忙自己的了。半天儿也听不见响动儿。原来这几位老人也大都耳力不济。还记得那天我去给茶壶里续水,见岳父微靠椅背儿,浅袖着手,静候对方把悬在半空里的那颗子儿落定了,才含笑伸出两个指头;仿佛世间万事万物都在这指头底下的棋盘上明摆着呢——那神情,那意趣,是我从没在这老人身上见过的。
可十来年间,连这几位老棋友也相继去世了。老人每问起来,我总得遮掩几句。先说是“人家换着新房搬走啦”,后又说“人家老闺女成了家,跟过去享福去啦”。老人听了只叹口气,渐渐也不再问了。
近两年,岳父又长了白内障,棋子儿也越换越大。老人的儿孙们都忙。偶尔来陪着下下棋的,只剩下最小的孙子了。棋子儿在孩子手里显得更大,老人却还是常走错,急得直擂自己的脑袋。等缓过神来,见小孙子吓得发愣,又忙笑着哄了一句:“这副棋,你拿去玩儿吧……”
此后老人屋里竟不怎么出声儿。连半句“我好比”也难再听见。
我的几位内兄,一直忧虑着老父亲的心境,商量着为老人治眼睛的事。说还是接回那边家里去好一点儿,重孙子们也都可以绕膝笑闹着凑趣儿。
好不容易盼到医院同意收治,家里才松了口气。手术前几天,小孙子把那副大棋子儿找了出来,细细地擦着。
“等爷爷出院,准不用爷爷再让我半边子儿了。”
老人姓冯名儒林,字翰亭。因为这“翰亭”跟某“有历史问题”的重了姓名,那几年竟挨了审查,弄得连棋都戒了一阵子。每提起来,老人还耿耿于怀,仿佛这就是一辈子里最不称心的事情了……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远看陆文夫
吕锦华
和他见面的机会虽不少,但几乎每次都匆匆而过。更多的时候是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印象中他每次开会总喜欢偏旁,不愿居中;迫不得已发言时才稍稍移向中间。每次说话,语言简短而精彩,常使听者欲罢不休,回味无穷。
前年初春,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陆文夫来北京参加人大会议,某日晚上学院请他来讲课。我想,他一定会对我们这些虔诚的学生大大鼓励一番。然而,一登台他就给我们“泼冷水”,劝我们不要着急,要多读一点书。他说,人生就像在海滩上走路,谁都不能留下永恒的脚印。大海的潮水会把一批又一批的脚印抹去。要不,海滩边印满了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海滩还有啥看头?
也是前年,金秋时节我去盐城参加“丹顶鹤散文节”。全国各地来了许多著名作家。陆文夫也来了。盐城的接待是空前隆重的。但连续几天的参观访问,总不见陆文夫的身影。问其他同志,才知盐城是陆文夫受难时落户的地方。这块贫瘠而广阔的土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勇气;这里的人民用烈性的白酒和粗茶淡饭温暖着他疲惫的心;他随不得“大部队”行动而匆匆去看望久别的乡亲了。
去年5月,宜兴举办第二届陶都散文节。北京来了几位作协领导和著名作家。陆文夫也来了。我几次相遇看到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听说活动中夹杂了一点不愉快的插曲。归途中我搭陆文夫的车,他仍闷闷地一言不发。不会掩饰自己也不愿掩饰自己,不会摆布别人也不愿受人摆布;这,也许又是陆文夫的一点特色吧。
《苏州杂志》创刊号的茶话会上,我又见到了陆文夫。这时的他跟前几次不同,有点兴奋,又那么诙谐。他告诉大家,《苏州杂志》“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但说不定哪天又没有了,世间的事情嘛,总是有兴有衰、有启有闭的。他说,当年武训尚能行乞修学,因此我们也只好不怕难为情向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化缘”,为苏州人民做点好事。为办这份刊物他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的。
陆文夫身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但他在苏州很少有兴师动众的讲话或活动。更多的时候,他是以一个默默的、普通的公民出现。他生活俭朴,虽然他曾经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美食家》,然而,许多好友登门拜访,常常见他家的饭桌上摆着一碗青菜、一碗酸辣萝卜和一砂锅汤。1985年春节刚过,陆文夫躲到常熟乡下去写《井》。在把徐丽莎、朱世一等人物脱胎出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在招待所几乎天天是方便面,外加一罐子配合吃粥的玫瑰腐乳度过的。58岁的生日也是单身一人在琴南乡的一家乡办招待所度过,吃的也是方便面。
近年来,陆文夫几乎每年都要出国访问。每次回来约他撰写文章的信函纷至沓来。但我很少读到他关于国外见闻的文章。不是没有印象和感受,而是不愿把浮光掠影的东西仓促成文。他是冷峻的,严肃的,极认真,极真诚的。他轻易不下笔,他力求奉献的每一部作品都为人们所喜爱。我至今没有拜访过他的家,也没听他长谈过。他是那么忙,我不愿为写这篇小文而去打扰他。我只是像所有敬重他的人一样,远远地关注着、打量着这位瘦瘦的作家。


第8版(副刊)
专栏:

  惠安女子
周所同
在远离你的地方想象
你咬着头巾听那笛声
踝足淌过咸涩的海水
想象那位诗人搁下笔
垂着深深的忧伤
黄昏的情绪漫过来
掩去我高原上那盏冬夜的小灯
走近你时已近盛夏
你的头巾爬满无名的野花
那顶斗笠比太阳大些
正好忧郁你的眼睛
而黑裤子是海风做的
咸咸的
我想起我的母亲
就这样擦肩而过
我们都没说些什么
当你俯身亲你孩子小脸的刹那
仿佛有谁轻轻唤我的乳名
我才知道沉重的苦难
为什么总是缀满美丽的花朵


第8版(副刊)
专栏:

  路
牛其峰
那么,让我躺倒为路吧
告诉车轮
凝固的目光竖起
成为可靠的路标
但,躺倒决不就是遗憾
这条河不是已被我的身躯劈断了吗
如果有涛声轰然而至
那一定是颂歌
叙说某个时刻的悲壮
我以最勇敢的姿势倒下
将青春的生命昭示天空
伸展一个顽强的意志
举起手臂 像旗帜
呼唤旅人在我的胸膛之上大步前行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蛙声狐声及其他声
莺莺塔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塔。元朝的王实甫以它为背景写成《西厢记》。有趣的是,在这座塔里面,或者站在塔的周围,人们便能听到从塔内传出来的蛙声、锣鼓声、狐狸叫声等声音。现在,科学家们经过录音测试和频谱分析,找到了莺莺塔产生这些奇特的声学效应的原因,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在这个谜被解开之前,人们又是怎样来看待它的呢?我没有到过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不知道自从清朝乾隆年间《蒲州府志》记载了这一现象以来这里究竟发生过多少不寻常的事情。但是,据推测,不外乎这么三种情况:一是诚惶诚恐,抱迷信态度。塔内传蛙声,尚可有“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情画意;一旦到了狐狸声若隐若现的时候,那“仙气”就来了。二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事不关己,敬而远之;身临其境,玩玩而已。三是采取不承认主义,自谓“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既不调查又不研究,以为一切与迷信沾了边的统统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把戏,却忘记了迷信也常常借助于人们暂时还不认识不理解的事物来招摇过市。
人们吃亏就常常吃在这种盲目的“彻底”上。一看这东西可能与迷信有牵连,马上就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迷信的对立面,来个彻底的否定。殊不知自己可能连“看”也没有“看”到过,更谈不上“看”清楚了。这种盲目的警惕性,常常使人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说这是资本主义的,马上就口诛笔伐,连它的祖宗八代也骂下来,似乎这样才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实际上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却未必清楚,甚至对它一无所知。试想,倘若科学家们对莺莺塔内的蛙声、锣鼓声、狐狸声充耳不闻、不屑一顾,人们不是还要对它或则奉若神明、或则熟视无睹下去么?                         项东


第8版(副刊)
专栏:

雨后 〔水彩画〕 胡君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