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戈尔巴乔夫同西方政治家谈苏外交经济政策
苏经济将同世界经济一体化
新华社莫斯科1月18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在会见一批西方政治家时阐述了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对苏联经济走向世界的考虑。
他在回答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苏联同中国关系的“五项原则”与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原则有何区别的问题时说,“我们同朋友国家的领导人认真地交换了意见,总结了多年的合作,确认关系将建立在友好基础上,建立在平等、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上,将在普遍有利于社会主义并考虑到各国利益的情况下发展互利合作。我想,这包括了‘五项原则’,但由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实际关系,又超出了‘五项原则’的范畴,当然,同时又不违背上述原则中的任何一项。”
戈尔巴乔夫指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变化。双方都开始了探求现实政策的进程。应当从新的角度看待和平共处思想。每个制度都可以证明自己适应新现实的能力,把差异看作是交流和协作的动力。他承认,苏联对资本主义在新条件下适应和发展的能力估计不足。
他认为,在国际关系的经济方面,需要使相互交往的机制国际化。没有世界经济关系的现代化,就无法指望国际关系的充分健康化。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应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
戈尔巴乔夫还谈到使苏联经济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骤:苏联实现科技进步。使工业基础的整个技术结构现代化;在更加开放和利用新的经济联系方式的基础上改变对外经济政策,根除军工生产同民用生产脱节的现象。这样,苏联的商品水平就可以使它解决卢布可兑换的问题。苏联将在近几年内接近这个目标。
他希望西方予以响应,适应苏联这个伙伴,利用企业之间直接联系等经济合作方式。他透露,苏联领导准备在苏联同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关系方面作出原则性的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党决定对自身进行改革
十中全会通过对雅鲁泽尔斯基信任投票
据新华社华沙1月18日电 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革新事业,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对党的本身进行深刻的改革。
这个决定是在今天凌晨通过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十中全会决议中作出的。波通社今晚播发了决议的全文。
波党中央政治局去年12月向十中全会提交了关于《党内改革是革新和改革战略取得成功的条件》的提纲。这次十中全会续会对前一阶段讨论作了总结,并通过了决议。
根据决议,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改革将包括下列内容:
——坚决地改变自己的任务、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以便有效地发挥党在波兰多元化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不再包揽国家权力、行政和管理机关的工作,通过党员在这些机构的工作来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
——在党内有效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即在寻求纲领性方案、在讨论或争论时应最充分地发扬民主,而在采取行动、执行决议时应最严格地遵守纪律;
——要求所有党组织在作出重大决定前必须在党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并在党外进行协商;
——完全采用民主方式更换或选拔党的干部,把竞争机制引入党内选举工作;
——发挥议会和地方人民会议的作用,扩大联合执政的范围;
——加强波兰统一工人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联合执政,与各种社会团体联合行动,团结一切主张改革、遵守法律和维护波兰国家利益的社会力量,以促进民族谅解;
——落实信仰自由的政策。
新华社华沙1月18日电 (记者汤德乔、董福生)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在今天举行的波党十中全会秘密会议上,赢得了与会者的信任投票。
据波通社报道,雅鲁泽尔斯基是由于一些中央委员对政治局提交中央全会的两个文件表示异议之后而要求全会举行信任投票的。政治局提交全会讨论的两个文件涉及到波兰统一工人党的自身改革以及对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问题的立场。
秘密会议从昨天晚上8时举行到今天凌晨3时。雅鲁泽尔斯基在会上曾2次发言,解释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思想意图。最后他提出了举行“信任投票”的问题。他声明,如果得不到中央全会的支持,他就辞去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以及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同时他还被委托宣布,另外几名政治局委员,其中包括总理拉科夫斯基、内务部长基什查克和国防部长西维茨基,如得不到信任,也准备辞去他们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
在雅鲁泽尔斯基坚持要求中央全会进行表决的情况下,除4人弃权外,全会对以雅鲁泽尔斯基为首的中央政治局一致表示信任。随后,全会一致通过会议决议。但是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问题的文件则在反复修改后才得以通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西德美国间一场争执的背景
本报记者 江建国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与西德围绕利比亚一座有争议的化工厂而展开的唇枪舌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目。
西德和美国这场争执的症结是,利比亚的这个工厂是否化学武器工厂?西德是否向它出口了生产化学武器的物资?美国和西德是盟友,本来可以通过内部交换情报和配合调查而取得一致。然而,美国却绕开外交渠道,它的新闻界则用“奥斯威辛集中营”、“见利忘义”这样的字眼指责西德,这就显得极不寻常了。此间报刊分析认为,西德同美国的这场争执有着更深的背景。
首先,西德和美国在对待利比亚的政策上有分歧。西德曾经表示,应该鼓励利比亚已经出现的与西方接近的趋势;美国则视利比亚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行动上,虽然美国敌视利比亚,西德却同它保持贸易往来,据报刊透露,西德从未把利比亚列入它的禁运名单。美国在地中海上空击落利比亚飞机之后,西德教育部长正打算去利比亚访问。利比亚提出由国际社会视察该工厂,美国立即拒绝,西德外长根舍却表示支持。所以,美国打破它去年11月与西德商定的保密调查的约定,将分歧公开,反映了美国对西德在对待利比亚态度问题上感到恼火。
其次,涉及到苏联东欧国家和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纽约时报》援引一个高级官员的话说,这个事件关系到西德与美国关系中一个“经年历久的问题”,关于西德对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出口,美国政府过去两年至少向西德提出过15次外交抗议。这家报纸还透露,美国情报机关早就断言“大多数技术强盗出自西德”。另外,西德在巴统内一再为放松禁运与美国争辩。所以美国对西德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更为不满。由此看来,化工厂事件只是能打痛西德的一个机缘。
还有,美国担心西德的所谓“中立化”倾向。《法兰克福汇报》的社论说,西德认为美国政策多变,难以适从;而美国则认为西德乃至西欧“利己主义”严重。双方近期出现的分歧有:西德拒绝向美国引渡恐怖嫌疑分子、一再回避在欧洲短导问题上表态、对北约空军在西德的低飞训练啧有烦言,有人甚至议论美军有“占领军特点”,抱怨西德“缺少主权”等等。尤其是西德近几年来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态度热情,美国对西德的不信任情绪更加严重,利用利比亚化工厂问题向西德发难,恐怕此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此间舆论认为,美国与西德围绕利比亚工厂事件的争执是双方之间存在许多分歧的一种反映,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美关系。西德一位负责官员16日在《世界报》上呼吁德美双方“多用对方的眼光和思想去看世界”。但是,这一点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德总理府部长朔伊布勒承认
利化工厂与西德公司有干系
本报波恩1月19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西德总理府部长朔伊布勒昨天下午在联邦议院就利比亚化工厂问题表态说:“根据情报机关了解的情况,我们必须从这一点出发,即拉布塔的设备是适于生产化学武器的”。他还说,根据目前的调查,存在着西德公司卷入兴建这个设备的线索。
朔伊布勒披露了西德对拉布塔化工厂早有怀疑的某些情况。
他说,早在1987年8月西德情报机关就根据卫星图片等提供的线索,认为拉布塔附近出现的工业设备,“极可能是一座新的化学武器工厂”,但当时并不知道西德公司卷入了这一设施的建设。1988年5月美国驻西德大使馆向西德外交部递交了一份文件,表示对西德公司能卷入这一工程感到忧虑。5月25日这一情况通报给了经济部和财政部。1988年9—10月间西德情报局得到线索。10月20日,西德总理被告知了某些情报。11月15日,西德总理科尔在华盛顿与舒尔茨和美国情报机关首脑谈话时,对方提到此事的线索。
此后西德即在国内开始调查。
朔伊布勒说,西德政府将加强外贸出口控制,对违法者的惩罚和罚款将更加严厉。他说,化学武器是一种非人道的武器,必须阻止它的研制和生产。西德政府愿意采取措施,防止西德公司和西德人参加到化学武器生产中去。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7日向美国发出严重警告说,利比亚将以暴力来对付暴力,对利比亚拉布塔工厂的任何袭击将是广岛悲剧的重演。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博丹伊17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一直在市场上购买苏联旧式战斗机和武器,以检查其性能,并用其训练美国军队。
△西撒人阵17日发表一项公报说,西撒外长穆罕默德·西达提上周在卢萨卡举行的一次讨论非洲和美国关系的会议上,呼吁美国支持国际社会为谈判解决西撒冲突所作的努力。
△利比亚国家通讯社18日发表一项公报宣布,阿拉伯工会国际联合会中央理事会决定从2月1日起的一周内在阿拉伯的港口和机场停止为美国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的任何服务。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否认生产生物武器
美国对生物武器扩散表示关切
新华社巴格达1月18日电 据伊拉克通讯社今天援引伊拉克新闻和文化部发言人的话报道,伊没有生产生物武器,因为国家的防卫不需要这些武器。
这位发言人是在否认外国新闻界关于以色列通过美国向伊拉克提出警告,要袭击伊拉克一家生产生物武器工厂的报道时说上述话的。
这位发言人说,伊拉克反对通过新闻媒介和其他方式来影响伊民族安全的任何企图。
这位发言人说,伊拉克遵守所有国际法和协议,并积极参与一切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努力。
新华社华盛顿1月18日电 美国国务院今天说,美国对世界上生物武器的扩散表示“深切关注”,并要求所有国家履行禁止这些武器的协议。
《纽约时报》今天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伊拉克正在研制能引起伤寒、霍乱和炭疽病等疾病的生物武器。
国务院发言人雷德曼说,美国已经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起签署了两项国际协议。这两项协议不仅禁止生物武器战争,而且还禁止生物武器的研制、贮存、拥有或转运。雷德曼指出,伊拉克是签约国之一。
新华社开罗1月18日电 据来自特拉维夫消息,以色列今天否认它曾威胁要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一家工厂,如果这家工厂被证明生产生物武器。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在否认西方新闻媒介关于此事的报道时说:“关于我们威胁伊拉克的报道是不真实的,以色列没有要求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转达这一警告。”


第6版(国际)
专栏:

  捷共总书记雅克什表示
捷克斯洛伐克将裁军
新华社布拉格1月18日电 捷共中央总书记雅克什表示,捷克斯洛伐克正准备采取裁军措施。
据捷通社报道,雅克什是在今天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社会党中央总书记阿里·萨利姆·比德举行会谈时讲这番话的。
这是这位总书记第二次谈到捷克斯洛伐克将进行裁军的问题。他在1988年12月3日向西德广播和电视台记者发表的谈话中强调,捷克斯洛伐克不仅支持苏联从捷撤走一个坦克师的决定,而且自己“也正寻找途径削减本国的军事力量”。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对布什政策作民意测验
多数人对苏美关系前景乐观
新华社莫斯科1月17日电 据塔斯社今天报道,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年前在俄罗斯联邦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苏联人对美国新总统布什所持政策的看法。
接受询问的共800人,其中多数希望布什奉行和平政策,同苏联发展经济、科学和文化联系。85%的人认为,苏美关系的发展对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十分重要。但相当多的人对苏美关系现状表示不满,认为苏美关系良好的人仅占15%。多数人对苏美关系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有1/3的被询问者认为,在对苏关系方面,布什将会继续执行里根的政策。在定期举行苏美最高级会晤问题上,人们意见最为一致,93%的人认为这种会晤是适宜的。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布什就职盛典揭开序幕
新华社记者 黄泳
今天下午,5万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汇成了一个浩瀚的海洋,在音乐和焰火的交响中,盛况空前的美国第41任总统的就职庆典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在美国一些第一流的音乐团体精彩的表演之后,5名跳伞队员从空中飘然落下,只见21架喷气式战斗机翱翔于苍穹,向布什新政府致以敬礼。
美国当选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当选人丹·奎尔及其家人参加了这个盛大的庆典。
参加庆典的5万人中,有2万名观众每人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只微型手电筒,这象征着布什在竞选总统时所强调的思想,那就是无数的美国人在为之献身的事业中所发出的星星点点的光和热。
傍晚时分,布什宣布,“使这千万点光比以往照得更亮,是我总统任期内的雄心。”他点燃火炬,于是,千万只手电筒的光芒射向漆黑的夜空,此时,空中开满了缤纷的礼花。
庆典将进行5天,包括宣誓就职、晚宴、舞会及露天表演等70个项目。整个庆典将耗费3000万美元,这个数字创下了美国历届总统就职庆典费用的最高纪录,资金大部分将来源于各类活动的票房和出售纪念品的收入。
大部分的活动向参加者收费。参加今晚的两场宴会每人必须付1500美元,星期四晚上布什的就职仪式,参加者订一个包厢需付2万美元。
这次庆典昂贵的开支受到了一些救济穷人和无家可归者组织的批评。在举行就职晚宴的大楼外面,一个慈善机构颇具戏剧性地为今晚的无家可归者安排了一个“汤宴”。              (新华社华盛顿1月1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墨西哥通讯

  墨西哥人
(一)民族篇
本报记者 郭伟成
墨西哥城喧闹的卡德纳斯大道一隅,有一个闹中取静的“三文化”广场。现代化的外交部大厦像巨人一样俯瞰着一座16世纪的西班牙式教堂,破败而不失威严的阿兹特克遗址旁,古树把如盖的华荫,投在环绕着晶莹喷泉的一泓池水上。这就是寓意组成墨西哥文明的三个来源:印第安土著文化、欧洲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就在教堂与废墟之间,矗立着一块石碑,碑文是这样的:“1521年8月13日,曾经被夸乌特莫克英勇捍卫着的特拉特洛尔科陷入埃尔南·科尔特斯之手。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这碑文中包含着深刻哲理及高度的现实精神。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了解墨西哥民族。从上述碑文可以看出,墨西哥人并不认为16世纪初西班牙人对墨西哥土著人的征服是什么人的失败与耻辱或者胜利与光荣,因为如果没有那一段的历史,就不会有今天的墨西哥民族。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后,由欧洲人与当地印第安人的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被称作“梅斯蒂索”的混血民族。欧洲的文明使墨西哥走出了原始、封闭的社会状态,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现代墨西哥人引为自豪的,仍是土著人创造的印第安文明,并把这称作墨西哥的民族性。画家玛尔菲是典型的印欧混血种人。他的曾祖父是富有的欧洲后裔、祖母是印第安人。他对我说:“我为自己的印第安人血统感到自豪”。抱有这种认同感的不在少数。因此,这个混血民族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印第安文化及其宝贵的遗产。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胡文西奥解释说,因为墨西哥脱胎于一个农业社会,在感情、观念与习惯上带有浓厚的农民意识,这更接近于印第安人,接近于东方的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在处理社会关系中,墨西哥人也往往是遵循传统、讲究实际、而不是拘泥于原则。因此,人们认为,欧洲人仅仅占领了这个混血民族的躯壳,而印第安人控制了这个民族的思维与情感。此外,墨西哥人认为其血缘来自大约3.5万年至5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大陆的东方人。正是来自东方、后来成为美洲大陆土著居民的这些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灿烂的印第安文明、发达的农业社会。
墨西哥是个重历史、重传统的民族。他们并不因为国家的发展落后于发达的邻国——美国而自卑。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与阿兹特克文明、18世纪的独立战争、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与反法战争、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与30年代的石油国有化运动,都是墨西哥人值得骄傲的经历,并不断地向后代传播、向世界展示。
他们用历史事件、英雄诞辰,规定了国家的庆典,在全国各地竖立了英雄的塑像,用英雄的名字、重大历史事件的日期命名了建筑与街道。
时至今日,当外域人来到墨西哥,他首先感受到的依然是墨西哥人强烈的民族性。历史的力量曾使三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这儿撞击,融合,创造了一个勇于开拓又富有传统的民族,一个具有多种文化的民族。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南国防部长会谈
新华社罗马1月17日电 意大利国防部长扎诺内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正在此间访问的南斯拉夫国防部长卡迪耶维奇,并同他就达成消除中程核武器协议后的东西方关系、地中海局势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1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斯托克顿一名持枪暴徒闯入一小学,开枪打死5名学生,打伤30人后,自杀身亡。图为人们在抢救一名受伤儿童。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