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小社会:我国企业组织中的一大弊病
我国企业每吸收一个职工,所需的固定资产费用为1万元;而所需的福利设施费用为5000元,占总费用的1/3。国家对企业留利的使用有着这样的规定:其50%可用于福利性支出,这也就是说至少留利的半数被福利吞噬了。福利性支出的这种巨大比重,是由于我国企业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所导致的。众多大企业不仅有职工住宅、学校、医院、托儿所、俱乐部、文体活动场所等,甚至有自己的副食品基地、劳动服务公司等。总之,一个职工一旦进了单位,他及其家属子女的许多费用就都由企业承担下来了。“都市里的村庄”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描绘。这种把企业办成小社会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以下弊端:
第一,它带来企业规模的虚假高度和领导、管理机构的膨胀。我们的企业在资金量上,多达1/3的比重不是用于生产过程,却用于福利设施支出;而职工队伍中至少有15%是非生产性人员。这种企业规模显然是不能反映出真正规模效益的高水分规模,有时甚至是“倒置的金字塔”。
第二,它是非生产性建设资金和消费基金膨胀的主要根源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新建企业总是要在形成生产能力之前先行大量投资于福利设施,而且主要是由于福利与生产交融在一起,使得生产资金极易流向生活福利方面。这也就是近年来消费基金和非生产性建设资金双膨胀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第三,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妨碍了劳动力流动、企业产权转让和生产组织重组。劳动者想流动,但身后却背负着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切身的问题;企业想辞退职工,但却不知这些职工失业后的生计如何得以保障;企业想转产,却又受到职工构成刚性的束缚;国家想让长期亏损的企业破产,但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却是这些职工的安置问题。
第四,强化了经济过程的非货币化倾向。把福利纳入企业之内,给实物分配和物物交换大开了方便之门。
第五,给企业家全神贯注地运营企业带来了桎梏,给职工积极性发挥带来了羁绊。福利问题掣肘生产已成为我国目前普遍的现象。
第六,带来了企业内部因福利争执而产生的内耗。在福利的分享中,领导者的特权享受是职工意见最大的,职工间在福利分享上的矛盾,则在更广的范围内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和冲突。
             (1988年11期《社会》 王忠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人士透露
当前经济犯罪活动有八大特点
一、重大、特大的贪污、受贿案件仍很突出。1986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受贿案件3.96万件,占立案总数的80%;1987年立案侦查2.8万件,占立案总数的75%;1988年1至10月立案侦查1.6万件,占立案总数的71%。
1987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重大、特大经济犯罪案件5392件,占立案总数的17%;1988年1至10月立案侦查2400件,占立案总数的16%。有些地区重大、特大经济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
二、粮油系统发案率升高。1986年银行、供销系统发案率较高,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数量,一般占立案总数的70%左右;1987年以来,这两个部门的经济犯罪减少了1/2,而粮油部门发案数却成倍增长。
三、作案人员出现低龄化。据安徽省黄山市和重庆市中区检察院统计,今年1至8月立案侦查35岁以下经济案犯30人,占全部犯罪人数的53%。
四、共同作案、内外勾结作案现象严重。1987年至今年9月,就发生共同作案14件,作案人数达63人,平均每案有5人之多,有的一案涉及100余人。
五、国家干部作案比例上升。江西省新建县检察院1987年至1988年9月,立案查处的89名案犯中,有31人是单位的负责干部,占作案总人数的35%。
六、作案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以往,经济犯罪分子作案主要在帐目上做文章,现在多在帐外做手脚,或利用电脑作案。
七、作案后携款潜逃情况严重。仅广州、温州、蚌埠等地检察院统计,今年以来,经济案犯逃跑的有38人,有的携款逃往国外。
八、赃款去向多用于挥霍。主要是购买高档消费品、大吃大喝,或进行赌博。
          (1988年12月15日 《经济日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为全人类利益保护气候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剧增,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含量迅速增加,抑制了地球表面热量向太空散逸,形成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温升高。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50多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也在急剧增加,从而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构成了促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森林的大面积消亡。据统计,历史上,地球的森林总面积曾达76亿公顷,到1985年只剩下39.2亿公顷了。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消失。
我国气象部门的资料表明,我国气候同全球一样也出现异常,以进入80年代以来最为明显。
1980年,长江流域的梅雨期较常年提前了1个星期,随之而来的便是南方广大地区持续不断的暴雨。江淮、黄淮地区出现了百年来未见的“凉爽的夏季”。与此同时,北方则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大范围严重伏旱与秋季“卡脖旱”。农牧业生产受到30年来从未有的损失。进入10月,全国各地的气候又全然反了过来。从东北至广东,气温普遍较常年偏高2—4摄氏度。
从此以后,“春寒,夏凉,秋冬暖”的气候现象一直徘徊在我国土地上。据统计,1986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达1.8亿亩。河南甚至发生200万人饮水困难。
目前,我国年排尘量2800多万吨,森林资源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爱护环境,保护气候,在我国也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1988年12月1日《中国环境报》 要培中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学生关心的十大问题
笔者用两个月时间,对北京市三十余所学校中不同年龄、性别的四百五十名同学,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以下十个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
一、大学毕业将不包分配。
一九八七年国家教委宣布:一九九三年开始,大学生毕业将不包分配。是继续考大学,还是走向社会?许多中学生犹豫不决。
二、勤工俭学难。
中学生正掀起一股勤工俭学热。但同学们反映,假期找份工作比入团还难。
三、教师任课制改革。
某些学校实行了由学生选择任课教师的做法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它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教与学之间常有的某些矛盾。
四、早恋烦恼。
早恋早已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可至今却没有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仍有增多的趋势。
五、经济意识进入校园。
中学生中既有在农贸市场卖菜蔬水果的小摊商,也有倒烟、倒酒倒服装的“小倒爷”。此外校园也出现了另一种经济交往:如A给B讲解一道习题,便要收B多少钱。这种经济意识是新观念、新做法?还是资本主义金钱观?至今争论不休。
六、学生干部任选的改革。
同学们希望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对干部的委任实行招标竞选等制度。
七、普遍存在的吸烟现象。
初次见面递支烟已成为许多男生社会交往的必然程序。
八、课余生活贫乏。
中学生业余时间比较富余,业余爱好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能为他们提供业余活动的场所却很可怜。
九、学校巧设名目乱收费。
丰台区某校学生统计自己交费情况,结果是半个学期中每人共上交各种杂目款项一百一十六元。
十、人身安全受威胁。
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无业青年搭帮结伙,公开到各个学校门口拦截学生,强要钱物;调戏女生,强交朋友。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青年报》 刘哲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民意测验太滥 干部战士反感
1988年12月13日《解放军报》报道:“希望机关到基层少搞一点民意测验”。这是南京军区某团一名战士的呼吁。据他本人统计,截至11月14日,他1988年接受各级机关的民意测验已多达51次。
根据战士们的反映,最近,笔者对民意测验问题作了专门调查,某团1至11月,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意测验就有124次。在一些单位,往往是这个部门搞了,那个部门又搞;同一个题目,上半年搞了,下半年又搞。据某团一位排长反映,今年以“你课余时间喜欢看哪些书刊”为题,机关的几个部门竟先后搞了4次“测验”;有时为了统计几个数字,也要来一次“测验”。民意测验一多,也就“测验”不到真正的“民意”了。战士们毫不隐瞒地说:“有些测验,我们仅仅是敷衍了事。”有的同志还反感地在民意测验表格上写道:“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测验”。
基层一些干部战士认为,造成民意测验多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机关图省事。为了在材料上写一笔;二是赶时髦。近年来,民意测验似乎最能体现领导民主姿态,于是有人便乐此不疲。   (罗建平 陈宝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深海动物的生命之谜
由于潜水技术的提高,海洋科学家在深海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生命现象。
太平洋东部3000米深的海底透不进阳光,完全是一片漆黑,水温又低,按理说是不会有生命现象的。可是近年来却在这里发现了巨大的蛤类、贝壳类、蠕虫类等动物,有些蠕虫竟长达3米。科学家们以为这些动物的聚居地靠近海底火山的熔岩,水温比同一深度的海水要高,并含有较多的矿物质。这一带的动植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生命系统,在无法直接得到太阳能的不利环境中,能把火山里的热能转化成生物能。还有人认为,生长在这里的贝壳类和蠕虫类动物,体内有一种细菌能分解海水中的硫,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
在墨西哥湾离佛罗里达州西面220公里的地方,海底没有火山,水温很低,可是也发现了上述动物。什么原因?原来佛罗里达州有几处地方发现过渗出地表的硫,那么墨西哥湾的海底也可能冒出这种矿物质,为深海动物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源。     (1988年12月13日《科技日报》 心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苏美不少科学家认为——
发射航天飞机得不偿失
航天飞机发射成功,是人类太空科技的杰出成就。然而,苏美也有不少科学家指出:航天飞机消耗掉大量本应用于基础科学的费用;航天飞机载人飞行,对大部分科研并无必要。
航天飞机价值多少?据报道,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两年前机毁人亡后,美国为了改装“发现”号就花掉25亿美元。12月2日发射的“阿特兰蒂斯”号,仅机上的军事卫星就价值5亿美元。苏联的“暴风雪”号造价是100亿美元。因此,苏美有些科学家认为,现在发射航天飞机得不偿失。
苏联著名科学家萨格德耶夫认为,苏美实施航天飞机计划,是超前的代价高昂的错误。他说:“航天飞机是21世纪的技术,为什么我们要把用在20世纪的钱花在21世纪呢?”
(1988年12月8日《羊城晚报》 国兴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谨防陶瓷餐具中毒
美国药物管理局最近从美国各百货公司回收意大利制造的各种高级彩色陶瓷餐具。其原因是,在使用这些瓷具的美国人中出现了头晕、头痛、疲乏、记忆力减退、关节酸痛等铅中毒症状,更严重的是西雅图市有人因使用意大利咖啡杯而险些中毒死亡。
据测定,这些意大利陶瓷餐具的含铅量比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标准高出50倍。
与此同时,美国还回收了12种来自匈牙利、西班牙、台湾、泰国的有毒餐具。
含铅量高的陶瓷餐具,在接触牛奶、咖啡、啤酒、果汁、菜汤等酸性食物时,其颜料中的铅会一点点地被溶蚀出来,当进入人体的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铅中毒症状。
科学家调查了3000名儿童和青少年,发现血液中即使有少量的铅也会影响孩子的听力、降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血液中含铅量高于一定限度,会造成贫血、脑受损、急性铅中毒而死亡。
为了预防铅中毒,科学家们建议人们不要选购那些黄色、蓝色、红色等颜色鲜艳的陶瓷餐具,而应选购那些内里不带色彩的,或彩色花样疏简,或表面透明、光滑的陶瓷餐具。因为这些餐具含铅量少,而且又经过高温烧制,使用这种餐具就比较安全。
      (1988年12月6日《北京青年报》 钱黄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美术史上某些传统结论有待修正
中国早期卷轴画讲究细节描写,工笔画法成为皇家的审美标准,并极大影响着整个社会。史家们说只有到文同、苏轼才一反常规,提倡与院画相对立的写意画法。
唐代铜官窑瓷绘的写意画风初见倪端;宋代磁州窑则把写意画风推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度。早在文同、苏轼之前,磁州窑的民间画家们已经另立“中央”,以另一种审美标准与宫廷唱对台戏,画起写意画了。甘肃博物馆有个瓷枕,对讨论可提供有利的论据。枕面写着“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宋代明道元年即公元一千零三十二年。该年文同才十四岁,苏轼五年后才出生。这个纪年款可说是研究中国美术史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枕上的墨(料)竹,比文同的疏简多了,是地道的写意。史家认为不加勾勒的墨竹始自文同、苏轼,说这是他们的“一个较大的革新”,事实上,早在他们之前磁州窑的画工就已经“革新”并普及到社会上了。这创始之功在民间艺术家,青山道人他们才是先驱者。
此外,唐铜官窑瓷绘中有大量写意花鸟传世;溶书法笔意入绘画早自铜官窑瓷绘开始;大写意画法也始见于民间瓷绘。将一些美术史著述和瓷绘实物对照,发现不少著述中的论断与史实出入较大,感到对某些公认的传统结论,有必要进行修正或重新改写。
      (香港《美术家》一九八八年总六十五期 毕克官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