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共(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
南布迪里巴德当选为总书记
新华社特里凡得琅(印度)12月31日电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第13次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结束。
12月27日开幕的这次大会选举了埃·马·桑·南布迪里巴德为党的总书记。这是他第4次连任这一职务。
选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当场向南布迪里巴德表示了赵紫阳总书记对他的祝贺。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把政治局委员的人数由10名增加到12名。
根据今天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党决定成立书记处处理日常党务并协助政治局执行党中央的决定。书记处的5名成员今天已经选举产生。大会还通过了一项政治决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应普雷马达萨总统要求
印军开始分批撤出斯里兰卡
新华社科伦坡1月1日电 鉴于斯里兰卡省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的顺利进行,印度驻斯里兰卡的部队已从去年11月底开始分批从东部和北部省份撤出。
这是印度驻斯里兰卡高级专员署在今天发表的一项新闻公报中宣布的。
印度高级专员迪克西特在回答记者问时说,印度是应斯里兰卡当选总统普雷马达萨的要求,在他1月2日就任总统前宣布撤出部分印军的消息的。但是,他拒绝透露撤出部队的具体数字,他只是说,目前留在斯里兰卡的印军大约是4.5万至5万人。
迪克西特说,印度总理拉·甘地与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上周在巴基斯坦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上讨论了印度撤军的问题。
印度军队是根据1987年7月29日达成的印斯和平协议进驻斯里兰卡的,其使命是帮助结束当地的种族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安理会推迟审议向西南非洲派兵
联合国安理会12月31日在讨论如何实施435号决议的会议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有关在联合国监督下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的问题将由今年元月新组成的安理会重新审议。
安理会15个成员国目前的分歧焦点在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派驻问题上。美国、苏联及其它常任理事国出于缩减经费的考虑,反对在目前西南部非洲局势改善的情况下,在纳米比亚驻扎一支为数900多人、每年耗资达6.5亿美元的联合国部队。
可是,在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占多数的不结盟国家对南非能否履行国际义务持有疑议,因而要求保持435号决议提出的联合国部队的派驻规模。
 (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尼加拉瓜政府宣布延长停火一个月
尼加拉瓜政府12月31日单方面决定把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停火期限再延长一个月,以便为结束内战创造条件。
上述决定是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宣布的。他说,停火期限延长到1989年1月底。
他还呼吁尼反政府武装和美国政府在延长停火期间要采取行动,同尼政府举行对话,寻求政治解决历时8年的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局势已恢复平静
由于连续3天发生群众示威游行和罢工而陷于瘫痪的苏丹首都喀土穆,12月30日局势已经恢复平静。
这次示威游行和罢工事件是苏丹政府12月26日决定提高主要食品价格和征收新税后发生的。苏丹政府已于29日晚宣布取消了这一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以色列统计局公布以人口逾四百万
据以色列电台12月30日广播,以色列人口到年底已达447.2万人。
电台援引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的数字报道说,在这些以色列人口中,82%是犹太人,14%是穆斯林,其余的是基督教和朱斯教人。同去年相比,以色列今年人口增长了5%。以色列人口的数字通常包括东耶路撒冷和在被占领土定居点的居民人数。以色列在被占领土建立了120个定居点,约7万犹太人居住在那里。


第6版(国际)
专栏:

  里根听取美机爆炸调查结果
布什正研究一份“严厉的反恐怖报告”
本报华盛顿12月29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在得悉一枚炸弹爆炸造成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机毁人亡后,美国政府今天保证,将竭尽全力查清这一悲剧的制造者及其动机。国务院发言人奥克利还表示,美国将对机场和乘客登机程序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
里根总统今天在加利福尼亚州休假地听取了103航班失事原因的调查结果汇报。联邦调查局局长表示,不管破坏者是出于恐怖动机还是犯罪动机,该局将深入调查这一事件的每个细节。
据报道,在103航班258名全部遇难者(包括15名机组人员)中,第一批5具尸体已从英国运抵纽约。一些美国遇难者家属要求对制造这一恐怖活动的破坏者施加报复。
新华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说,总统当选人乔治·布什目前正在研究一份在反恐怖主义方面“迄今为止措辞最为严厉的报告”,该报告要求对恐怖主义分子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强硬措施”。
里根警告说,上述这份报告应该“足以使某些人从现在起就睡不着觉”。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存在对亚洲侨民的歧视
新华社东京1月1日电 《东京时报》今天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日本社会中存在着对外国人,尤其是亚洲侨民的偏见和歧视。
这项调查是该报对50名侨居日本的外国人进行的。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半数的人说自己遭到偏见待遇和歧视。尤其是亚洲人,有这种遭遇者的比例高达61.5%。据报道,亚洲侨民在日常交往、居住、教育、劳动就业等各方面往往遭到歧视。这项调查是在去年10月中旬和下旬,采取面谈方式,对侨居在日本25个都、道、府、县的外国人进行的。这50名外国人属于23个国籍,其中亚洲侨民26人,欧美、大洋洲和苏联等非亚洲侨民24人,男性28名,女性22名。


第6版(国际)
专栏:法国通讯

  法国“最低限度服务法案”之争
本报记者 张启华
近几个月来,法国罢工浪潮不断。参加罢工的人数不多,但影响极广。罢工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100亿法郎以上。12月历来是商店生意最好的月份,可是今年,一些大商店的营业额大幅度下降,小饭店也叫喊顾客少了两成。一些人还申诉法院,要求邮政、公交公司赔偿损失。
近几天,巴黎地铁各线陆续复工,市民们松了一口气,但围绕罢工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几天前,罗卡尔总理表示,政府将拟订一项“最低限度服务法案”,提交议会讨论,法案将规定,公共部门在罢工中必须保证最低程度的服务,不允许因罢工而全部停止工作,否则将以“不合法罢工”论处。这个意向立刻引起激烈的反响。赞成者说,这是好主意,不能让多数人因少数人罢工而蒙受损失。反对者说,这违反人权,限制了罢工的权利。政府则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同时仍准备用立法手段,治理社会环境。
法国的公务员队伍庞大,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3。根据法律,军队、警察和司法人员没有罢工权,但对于其他公务员,却无明文规定,只要求行政首长采取措施解决,而实际上谁也没有承担处理罢工的责任,结果公共部门的罢工问题无章可循。罗卡尔总理认为,公共部门的某些罢工是“破坏性”的,他愿意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政府此举旨在维护经济形势出现的好势头。1988年法国经济预计增长3.5%,通货膨胀约3%,失业开始得到控制。罗卡尔要求罢工者顾全大局,不要图眼前而牺牲未来。他说,钞票发多了势必引起通货膨胀,并使失业再趋严重。
一位官员说,法国经济不如西德,原因之一就是法国的罢工太多。另外,人们对某些公共部门的效率也提出怀疑,要求进行改革。这对于迎接1992年的大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期望,“最低限度服务法”能推动公共部门的改革。
据报道,美国的公务员是无权罢工的,每个人必须宣誓承诺做到这条。在联邦德国,相当一部分公务员也无罢工权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家也都明文规定公务员不准罢工。看来法国打算参照这些国家的做法。
此间舆论认为,要实现“最低限度服务”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束缚,还要遭到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反对。从最近的罢工情况看,罢工人员并不全是为了增长工资,不少人对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市场的到来,心中无数,他们担心1992年以后的日子会更困难。要求改善工作条件,保障未来,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本报巴黎12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Δ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十二月三十一日报道,匈牙利共和国主席团三十日审查了一百七十四名因参加一九五六年事件而被判刑者的案件,决定对其中一百二十人解除政治上的限制。
Δ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在平壤二·八文化会馆同平壤市上千名少年欢度新年。
Δ黎巴嫩外交部十二月三十日就以色列飞机空袭黎南部地区通过它驻联合国大使拉希德·法胡里向安理会提出控告,抗议以色列的侵略。
Δ巴解组织将派五人代表团访问美国,向美国解释中东形势的发展、巴勒斯坦事业的背景和被占领土地区的起义情况。
Δ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十二月三十一日,发誓要揪出炸毁泛美航空公司飞机的那些人,并愿同美国情报部门合作。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新年祝词
美苏首脑相互致词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互致新年祝词,双方都坚信两国关系在新的一年中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戈尔巴乔夫在通过此间电视发表的新年祝词中说,“过去一年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给两国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了许多极好的机会。”苏联主张在苏美两国人民之间建立起最广泛的联系;苏联方面以乐观的态度关注着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
里根在新年祝词中说,“我深信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将沿循过去一年所走过的道路,继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他还说,他同戈尔巴乔夫在人权、裁减军备、地区冲突和双边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已加深了相互之间的谅解。金日成:
建议举行朝鲜北南政协会议
本报平壤1月1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金日成今天发表新年贺词,建议尽快举行由朝鲜北南各党派及各界领导人参加的北南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实行北南联邦制的统一方案,并向南朝鲜民正党、平民党、民主党、共和党总裁及各界知名人士提出了正式邀请。竹下登:
强调新一年是日本政治改革元年
新华社东京1月1日电 日本首相竹下登今天在首相官邸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说,在国会通过了税制改革法案后,日本国内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政治改革。他表示要把今年作为日本政治改革的“元年”。乔森潘:
号召柬人民支持五点和平计划
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民主柬埔寨副主席乔森潘1月1日发表新年贺词,号召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支持西哈努克亲王去年11月7日提出的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五点和平计划。瓦西利乌:
号召希土两族携手共建统一国家
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塞浦路斯总统瓦西利乌在昨天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号召土耳其族人和希腊族人在新的一年里携起手来,为建设一个统一的、21世纪的塞浦路斯而努力。戈尔巴乔夫:
要求通过改革使经济好转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31日电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晚发表新年献词指出,1988年苏联经济的发展情况好于1987年,但商品匮乏等经济困难未能克服。1989年要通过经济核算、租赁承包发展合作社和扩大经营自主权,使经济形势显著好转。
他在谈到国际形势时说,国际关系中的死结开始松开,“冷战”开始退却,苏联将同各国人民一起,争取使人类进入和平时期。雅鲁泽尔斯基:
预言波兰可能出现社会大妥协
新华社华沙12月31日电 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雅鲁泽尔斯基今晚发表元旦祝词时说,在新的一年里,波兰“有可能出现社会大妥协”,谁也不会因妥协成为胜利者或失败者。他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波兰将保持国内安定,保证社会和谐,为民族谅解奠定牢固的基础,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使经济改革取得更大成绩,使人民生活得好些。密特朗:
呼吁法人民为欧洲一体化担风险
据新华社巴黎12月31日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今天发表新年祝词,呼吁法国人民“继续忠于共和国的理想,承担起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风险”。科尔:
表示西德要促进欧洲统一
新华社波恩12月31日电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今天在德意志电视台和德意志电波电台发表1988年除夕讲话表示,联邦德国要同欧洲,尤其是要同法国一起,共同完成当前伟大的任务,使欧洲共同体为进入21世纪作好准备,并要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促进欧洲的统一。多斯桑托斯:
欢呼和平协议开辟了新前景
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在新年前夕发表的贺词中说,政府的外交努力和军事胜利导致了西南部非洲和平协议的签署,从而开辟了本地区稳定的新前景。
文告呼吁因种种原因被迫离开家园的安哥拉人返回祖国,团结一致,为国家复兴而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喀布尔政权宣布停火四天
阿抵抗力量拒绝停火建议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阿富汗喀布尔政权领导人纳吉布拉宣布从今天开始对抵抗力量实行4天单方面停火。他还警告说,如果他的政府军受到进攻,则将予以还击。
纳吉布拉说,他的这项决定旨在支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近提出的在阿富汗停火的建议。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1日电 阿富汗抵抗力量七党联盟已拒绝了喀布尔政权前天提出的停火建议。
阿富汗通讯社今天援引七党联盟的一位领导人的话说:“只有建立了伊斯兰政府,并取代现在的喀布尔政权,阿富汗才有真正的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著名评论员鲍文展望今年大事
中苏高级会晤将居苏外交大事之首
新华社莫斯科12月31日电 苏联著名评论家鲍文把中苏最高级会晤、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和华约同北约谈判削减常规军备称为明年的三件大事。
他在今天的《共青团真理报》上指出,在苏联对外政策的轻重缓急中,中国应高于美国。苏中都不希望恢复同盟关系,也不会用改善关系向美国、日本等第三国施加压力。
他认为,苏联终于明白了,每个国家的人民应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改变他国事态进程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痛苦的真理比鼓舞人心的欺骗好”,应把阿富汗问题上的错误告诉人民。
鲍文的看法是,欧洲常规裁军比苏美削减一半战略武器更重要,因为有关后者的谈判已走上正轨,而新的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首先来自常规军备。


第6版(国际)
专栏:苏联通讯

  反思 探索 革新
——苏联人回顾一九八八年
新华社记者 盛世良
莫斯科街头积雪压弯了树枝,广场上一棵棵新年枞树彩灯闪烁,“冬老人”和“雪姑娘”从商店橱窗里向行人招手,出售礼品和年货的街头商亭前排起了长队,孩子们把刚买到的塑料吹气蛇贴在红扑扑的脸上,到处充满了迎接新年的气氛。
普希金广场上《莫斯科新闻》报栏前像往日一样围满了读者,来这里的人最爱议论天下大事。
“今年有哪些令人高兴的事?”记者问。
“我们从阿富汗撤军,苏美开始销毁中程导弹,第19次党代会提出了政治改革措施,经济改革深化……对了,同我们伟大的邻邦——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一位教员不慌不忙地列举了苏联内政外交的成就。
“照我们中国的说法,龙年大吉呀!”
“可是照苏联人的说法,闰年是多事年”,一位穿中国羽绒服的技工接过话头,“光是劫持飞机就发生两起,外高加索民族冲突,爱沙尼亚闹独立,亚美尼亚地震……改革也不顺利,没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
苏联人如今在回顾即将过去的1年时,已经不喜欢像过去那样透过粉红色眼镜看现实。这一年,苏联对过去的政策和行动进行了深刻反思:一系列历史冤案得到平反;意识到武力解决不了阿富汗问题,下决心撤军;懂得了国家强盛主要不靠军事威力,决定单方面裁军50万;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并不是“一大二公”;1年内,个体劳动者发展到60多万,合作社产值几乎增加10倍;苏外合资企业从几个发展到160多个,还建立了自由经济区;改革前的15年农业产值的净增额还不及农业投资大,决心靠政策,靠改变生产关系来振兴农业,解决食品问题。
在探索过程中有时也走了些弯路,如执行国营企业法时国家订货安排不当,变成了变相的指令性任务,反酗酒斗争过了头产生副作用等,但都及时纠正了偏差。
苏联社会在反思和探索中不断革新: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党政分开,立法与执行分权,限制领导职务任期,给地方以更大自主权,连过去神秘莫测的外交部、克格勃和内务部也开始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增强了透明度。亚美尼亚地震的救灾工作也打破常规:美国军用飞机未经苏联人领航把救灾物资送到苏联,西方抢险队员无需签证登上苏联国土,允许亚美尼亚籍士兵临时探家,提前复员……
在红场旁的国营百货公司门前,为买巧克力排了一小时队的一位外地工人说:“供应不见改善,不少地方肉与糖凭票供应。”排队买皮靴的一位妇女抱怨说:“价廉物美的东西少了,像样的女靴要花费半个月以上的工资。”
用《消息报》政治观察家鲍文的话来说,“经济形势好转姗姗来迟,今年是在希望和失望间走钢丝的一年”。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说得更形象:“这是因为我们要爬的坑比预计的深,坑壁比设想的陡。”
怎么办?苏联人在思考、争论。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军人说得好:“不能没完没了地翻历史老帐、辩论、开会、示威。你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行,实打实地干!”
“照你们中国的说法,蛇年好不好?”一个小伙子问记者。
“苏联汉学家说了,蛇是智慧的化身。”
“好,我们在1989年会变得更加聪明,会想出更妙的改革措施!”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改善印巴关系的良好开端
本报记者 任毓骏
1988年底在伊斯兰堡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四届首脑会议期间最令人瞩目的新闻是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和印度总理拉·甘地的首次会晤。他们审时度势,为改善印巴关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2月31日下午,印巴两国签订了《互不攻击对方核设施》、《避免两国贸易双倍征税》和《两国加强文化交流》等3个协定。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两国领导人献给两国人民乃至南亚地区人民的新年礼物。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的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两国有密切的历史和地缘联系,两国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自独立以来,两国在领土、种族和宗教等方面的矛盾时有发生,这无疑牵制了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巴基斯坦新的民选政府产生之后,印巴两国领导人都表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良好愿望。印度总理拉·甘地在贝·布托就任总理时发来了热情的贺电;为给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印度取消了一年一度的在印巴边界举行的冬季军事演习。贝·布托也多次表示希望改善两国关系,并主动邀请拉·甘地在南亚首脑会晤后延长访问时间,以便进行双边会谈。会议期间,印巴领导人除参加议程中的多边会晤外,每天都举行一轮双边会谈,签订的3个协定就是这些会谈的积极成果。两位总理在签约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都表示要为改善印巴关系尽自己的努力。拉·甘地对贝·布托说:“自从你父亲和我母亲签订西姆拉协议之后,这次是印巴之间第一次签约”,“我希望我的来访有助于实现印巴关系正常化。”贝·布托也说:“我们举行的会谈非常重要,我们已为改善巴印关系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步子。”
印巴两位领导人坦率地承认,两国之间还存在诸如克什米尔问题、星峡冰川问题、种族和宗教冲突以及军备竞赛等问题。拉·甘地表示,印巴两国的有关部长已经就这些问题开展对话,两国政府支持这些积极的接触。南亚各国是平等的,南亚各国人民的交往和合作将有助于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贝·布托也说,我们双方都没有低估面前的困难,但我们将从解决争议较小的问题开始,逐步解决两国之间的历史纠葛。“我认为和平的进程已由此开始。”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解决南亚问题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和平合作,则南亚地区安定繁荣;两国发生冲突,则南亚地区随之受损。这两个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曾携手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今天,人们寄希望于两位由民选产生的新一代领导人,但愿他们能解决上一代人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真正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为两国人民乃至整个南亚次大陆的人民造福。
        (本报伊斯兰堡1月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欢聚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英国青少年和他们心爱的“动物”一同欢呼新年的到来。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