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这里是野麦岭?
 ——天津宇华制衣实业公司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皮树义 张锦力
300名新工人进厂,呆了不到1个月,走了50人,有人撂下一句话:“这里简直是野麦岭?”
去年7月,300名青年男女成了天津宇华制衣实业公司的新工人。“宇华”是一家集体企业,专做出口服装,职工收入不低,牌子赫赫有名。新工人高高兴兴进厂,可是,呆了几天就怨声载道了。
“咳!管得太严了,动不动就要罚款。”
“哎!上下班要打卡,进厂像进监狱!”
“哼!别说迟到早退,连吐口痰、抽口烟都不行。”
新工人多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她们最不能接受的是:搽粉、抹红、涂唇膏不许进厂。
是的,宇华公司的严格管理在天津是出了名的。厂规78条,经济责任制103条,职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违反哪一条都要罚款。一些新工人喜欢宇华的牌子亮,待遇好,却受不了严格的约束,不到1个月走了50人。有人走时撂下一句话:“这里简直是野麦岭!”
啊,野麦岭!又是这句话。
宇华公司原是天津第15服装厂。1979年,原天津新华服装厂副厂长龚文林来这个厂当厂长。……龚文林上任后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一些工人颇有怨言,甚至有人写告状信说:“龚文林搞管、卡、压”“龚文林是资本家”。  
有一年,放映日本电影《野麦岭》。龚文林听说这是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压榨的片子,心想:好!让工人看看受教育,别老说咱厂管得严。厂里组织工人看了电影,没曾想有的工人刚走出影院就喊上了:“咱厂子跟野麦岭差不离儿啊!”一时间15厂是野麦岭的说法就传开了。不过,时间一长,多数工人对严格管理已经习惯了,“野麦岭”的说法也就销声匿迹了。
如今,“野麦岭”旧话重提。
 “宇华”严格管理严得出奇,大夏天车间里不准有苍蝇,有苍蝇就罚款。经理龚文林戏称:“宇华”的苍蝇也有价。
在“宇华”,食堂里发现一只苍蝇罚责任者1角,在车间发现一只苍蝇罚5分。这是原来的“价”,如今在食堂1只是2角,车间里1只是1角。龚文林开玩笑说:“现在物价涨了,苍蝇也得提价。”
偌大工厂,苍蝇难免,罚款是否多此一举?
出口服装不仅要求加工精细,还要求面料洁净,不能有一点污迹。苍蝇乱飞乱落,难免在布料上留下屎点。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有高度清洁卫生的环境,正因为如此,“宇华”才不准车间里有苍蝇,才不准职工进厂抽烟、随地吐痰,才不准女工搽粉、抹红、涂唇膏上班……
昔日脏、乱、差的工厂如今已是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地方。走进“宇华”的六层大楼,见不到痰迹、烟灰,墙面上没有污点、划痕,车间的地上也没有碎布、线头。窗外已是肃杀的冬天,楼内一盆盆鲜花带给人的却是融融春意。  怎样认识这种现象:电视监控系统的镜头对着劳动的工人。“主人”怎么能受监视?
车间里一台台缝纫机嗒嗒地响着,一排排工人埋头加工服装,墙上一架电视摄像机悄悄地扫描着车间的每个角落,工人的一举一动都出现在经理办公室的电视屏幕上。
“这不是资本家监视工人那一套吗!”1985年,公司安装了这套电视监控系统,愤懑也涌上了一些工人心头。
龚文林安装这套系统的本意,是提高管理效率,方便指挥生产。说来也怪,原来车间里时有发生丢失布料、服装的事,有的工人甚至把好好的布料偷偷剪坏。自从安上了摄像机,这类事居然没再发生,看来,这套电视监控系统也确实产生了“监视效应”。
“你们不觉得这摄像机在监视着你们吗?”我们问几位女工。“咳!啥监视不监视的,我们不偷不摸,怕那个干嘛!”一位青年女工爽快地回答。一位老工人说得更直截了当:“要说监视,监视的是少数人。有没有这个东西,多数人都一样干活”。
“监视这个词儿不好听,其实监视也就是监督。工人可以监督干部,干部也可以监督工人”。龚文林这样理解“监视”。
“宇华”的严格管理并不只是只对着工人,干部同样受到厂规的约束,就连龚文林本人也几次挨罚。一次,龚文林的自行车没有放在指定地点,一位保卫干部见了,二话没说,“经理,拿钱认罚吧!”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厂长、经理不是“野麦岭”的资本家,工人也不是卖命的“苦力”。要说是主人,同是企业的主人,但在生产系统内,工人作为劳动者必须服从厂长、经理的管理权威,工人的主人地位不是体现在生产中的不受约束上,而是体现在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上。
公司设有经理信箱,有定期的经理接待日;工会从职工中聘请了一批业余信息员,专门监督干部工作、反映群众呼声;职代会也定期讨论公司的大政方针。就说那些严格的制度吧,也是职代会讨论通过的,不是龚文林随心所欲订的。龚文林常说:我是按多数人的意志来实行严格管理。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而“宇华”的工人时常要加班加点。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工人们也理解。
出口服装的交货期雷打不动,延期1天外商就要索赔,为了赶交货期,工人时常要加班加点,一加就要几个小时。
服装工人多是女工,孩子要照顾,家务事要料理。因为加班加点,惹得丈夫们常发雷霆,有的竟要跟妻子离婚。也有的工人联名写信向上级告状。
是啊,劳累一天的工人谁不想早点与家人团聚。8小时工作制是工人的权利,社会主义企业理应保障工人的休息权。尽管宇华公司想了许多办法来减轻工人加班加点的负担,但是在现在的生产条件下,还做不到完全不加班加点。
对此,大多数工人是理解的。改革已使工人与企业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砸了“宇华”的牌子,也就砸了工人的饭碗。30岁的女工杨志宏对我们说:“工厂搞不好,工人有什么利益?对加班加点,我们能忍受。”
加班加点不值得赞美,更不必当成工人积极性高涨的证明,人们应当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但是理想与现实毕竟有差距。
“野麦岭”旧话重提,在宇华公司并未引起什么波澜。大多数职工这样看待龚文林的严格管理:严不怕,只要能给我们带来实惠就行。严格管理出效益。不到10年,宇华已从一个400人的工厂发展成有21个分厂、4000名工人的服装联合企业,职工的收入也成倍增长。
“宇华”不是野麦岭,龚文林也不是资本家。“宇华”3次民主选举厂长、经理,绝大多数职工都把票投给了龚文林。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纪律——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打仗要有纪律,生产同样也要有纪律。没有纪律,社会化大生产一分钟也进行不下去。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许多企业里却是管理不严、纪律松弛呢?为什么一些外国人在称我们是“懒惰的中国人”的同时,又送给我们一个“松松垮垮的中国人”的称号呢?
中国人天生就懒散吗?不!中国人本来具有勤劳刻苦、遵守纪律的传统,只是“大锅饭”的体制养懒了身子,弄散了心劲。“大锅饭”割断了职工与企业的物质利益联系。工厂发展,与我无关;工厂衰败,照样吃饭。长此以往,人岂能不懒,纪律又怎么能严明?
追求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劳动的最基本动力。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集体利益,而轻视甚至压制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对立起来,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没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成了空话;个人利益又离不开集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二者不是油水分离,更不是水火难容,而是水乳交融。改革应提出响亮的口号:建立命运共同体,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职工辛勤劳动追求自己的利益,带来企业兴旺;企业兴旺,职工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时的纪律就成了命运共同体的纽带。为了维护命运共同体利益,就必须有严格纪律。纪律往往是对少数不守纪律的人的约束,而是对大多数人的保护;纪律维护的是企业的利益,也维护的是每个职工的利益,纪律成了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职工就容易服从严格的管理,接受严明的纪律,正如“宇华”工人所说:严格管理我们不怕,只要能给我们带来实惠就行。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大锅饭”正在被打碎,职工与企业开始形成命运共同体,“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口号已被职工所认识。加速改革,严格管理,把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懒惰”、“松松垮垮”的帽子将不属于中国人。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省上下共同重视 多方寻找资金来源
甘肃制定支援农业新措施
本报讯 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最近强调,甘肃粮食生产还没有过关,必须针对农业基础条件差,投入少的实际,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争取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去年,甘肃粮食总产量达到57.5亿公斤,比上年净增5亿公斤。在连续5年稳定在52.5亿公斤的基础上,又跨上了新的台阶;农业总产值达5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普遍完成了年计划;甜菜、瓜果等已超过“七五”规划指标。农产品商品率达40%。全省已有650多万人口脱贫,贫困户占总农户的比重已由1986年的34%下降到20.61%。  
但李子奇认为,甘肃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食问题仍然没有过关。每年调进5亿公斤左右的粮食方能解决3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此,省里决定,从1989年开始,从全省预算外总资金中提出1%作为农业发展基金;乡镇企业税收增加部分的80%用于农业;从粮食经营环节提取技术改进费,用于粮食技术推广;已经开征的耕地占用税和收取的土地占用费的留省部分,全部用于农业建设;强化农林水特产税和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税收的征收工作,所征税金的80%用于农业建设,重点是扶持粮食生产。通过以上几种渠道,除财政和信贷资金外,全省争取每年筹集到农业发展基金6000万元。  
为了增加化肥、地膜的投入量,由省计委牵头,尽快使金昌12万吨磷二铵、白银磷一铵项目建设投产。积极争取扩建改造现有化肥企业,增加产量。适当提高平价优质化肥同定购粮挂钩的标准。      
  (王雁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民以地为宝 农以粮为本
泗洪县重视开发性生产
本报讯 记者颜世贵报道:江苏泗洪县采取坚决措施,稳定粮食生产,结束了30年吃国家统销粮的历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几年来,向国家提供商品粮83万多吨,相当于三中全会前29年向国家售粮总数的29倍。
泗洪县地处洪泽湖西岸,耕地面积大,荒滩荒地多。前些年有的地方出现了忽视粮食生产的苗头。县委、县政府教育农民从大局、从长远利益认识种粮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占用耕地,全县良田面积始终稳定在150万亩左右。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向荒山滩涂要粮,谁开发谁得益,三年内免征农业税。重岗乡的3400多亩荒山,经逐年开垦变成了良田。城头林场将8200亩的滩涂荒地,营造成粮仓。石集乡农民吴士玉,一家8口人,1982年开荒造田117亩,连续5年产粮都在4万公斤以上,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万多公斤。他的事迹上了《中国农业年鉴》。据统计,几年来,这个县扩大农田面积7万亩。
县领导在带领农民进行开发性农业生产中,注重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后劲。几年来,先后投资3250万元,用于修建水利配套工程;投资800多万元,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良种繁育两大体系建设。


第2版(经济)
专栏:

  《求是》杂志全文发表李鹏总理在全国计划
会议、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今天出版的1989年第1期《求是》杂志,全文发表了李鹏总理1988年12月5日在全国计划会议、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题目是:《把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切实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这篇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一)坚决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切实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确保1989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1988年;(二)当前必须着重把过大的社会总需求压缩下来,同时改善和增加有效供给,以逐步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大体平衡;(三)切实组织好市场商品供应,严格物价管理,安排好人民生活;(四)把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密切结合起来。


第2版(经济)
专栏:

  五十万吨吉盐亟待外运
在一些地方食盐告急的时候,记者在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场看到的却是50万吨盐亟待外运的景象。记者粗略算了一笔帐,这里已生产出来的盐,按全国十多亿人口一人一月0.5公斤计算,可吃一个月。走到盐场招待所,十几个省(区)的催货人争相向记者“诉苦”:工厂“揭不开锅”,市民排队买盐;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位催盐的同志告诉记者:他们盟年计划供应食盐2.9万吨,全靠吉兰泰盐场供应,如果有的旗县大雪封山前运不去盐,这些地方的牧(农)民新年或春节将“食无盐”!
吉兰泰盐场生产的“吉盐”素负盛名,年产量70万吨。到去年10月底已完成全年任务。11月下旬,精盐厂因为仓库爆满,准备停产。去年国家给吉兰泰盐场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是运销各种盐62.25万吨,场里同用户签订的供盐合同为72万吨,但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到11月14日为止,才运走51.8万吨,势必完不成国家调运计划。
吉兰泰盐场承担着13个省(区)、4600万人口的食用盐及数十家化工企业的原料盐供应任务。现在,盐化工企业无盐,人民群众缺食盐,导致土劣盐上市,危害人民健康,多少年来从未出现过的食盐黑市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事关国计民生,希望有关部门、特别是铁路运输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赶快采取紧急措施运盐!
                  (黄翊明 石 凌)


第2版(经济)
专栏:

  褚运安赚了钱投资办肥厂
本报讯 武汉市个体户褚运安经过几年的经营,积累近千万元资金。这笔钱怎样用呢?他想到农民买化肥难的问题,毅然拿出700万元,与澳大利亚和香港企业家合资在武汉办起年产近2万升的步云恩肥有限公司。李先念同志在一次听汇报时说,褚运安敢于向有关农业产业投资,很有眼光。办化肥厂,农民欢迎,增产粮食,利国利民。
恩肥是美国人发明的长效复合新型肥料,每亩实用70毫升,可增产10—50%,被誉为土壤营养精,无污染,能抗病抗灾,改良土壤,并且可以使谷物蛋白质提高2.5%、维生素提高80%。
这种肥料在北美和大洋洲已广泛使用,1984年在广州召开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会,恩肥被介绍到我国。褚运安为兴办恩肥厂,七去香港,四上北京,完成了生产技术可行性调查,与外商达成合资生产经营协议。与此同时,还购买了地皮、引进了设备,安排了人员培训。经过紧张施工,工厂很快全面投产,产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投放市场后,深受农民欢迎。现在褚运安计划在湖北云梦县再建一座恩肥厂。
                    (所国心)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北峰峰矿区管理乡镇煤矿有方
本报讯 记者刘燮阳报道:如何加强对乡镇煤矿的管理整顿,建立起大、小矿协调发展的矿业新秩序?河北峰峰矿区采取地方政府和国营煤矿联合管理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能源部的重视。
峰峰矿区是我国焦煤重要产地。这里既有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峰峰矿务局,还有185个乡镇小煤矿,年产煤240多万吨。前几年,由于对乡镇煤矿缺乏严格管理措施,乱采滥掘现象严重。仅1984、1985年两年间,大、小矿之间发生资源纠纷154起,经济损失达300万元,还严重影响大矿的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乡镇煤矿的管理,当地政府和矿务局联合成立了峰峰矿区地方煤矿联合管理委员会。
联管会秉公办事,对全区已开办的185个村镇小煤矿分类进行了清理整顿。现已关闭了5个不具备办矿条件和危及大矿安全的小矿,对24个符合开采条件的小矿划定了矿界、补办了手续。对乱采滥掘,不服从联管会决议的小煤矿,坚决依法治理,该罚款的罚款,该关闭的关闭。


第2版(经济)
专栏:

  “十年树木”征文启事
今年3月12日,祖国大地将迎来第10个植树节。10年来,一个全国性的植树造林热潮在各地展开,上亿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在我国森林资源危机发生的同时,新的绿色,为祖国大地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俗话说“十年树木”。10年前栽下的树,如今已经长大,其间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为了进一步激励人们的植树热情,让绿色更多地铺展大地,本报和林业部联合举办“十年树木”征文。征文以回顾10年来林业改革和建设的成就,研究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以及展望今后林业发展为主题,可写一人(绿化植树先进人物)、一地(先进单位、先进地区)或一事(新鲜事、新鲜经验),内容必须真实,体裁形式可多样,文字力求短小精练,一般不超过1500字。
征文从即日起到今年3月13日止。稿件一旦采用,即付稿酬。征文结束后,将由林业部和本报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来稿请寄“人民日报经济部”,邮政编码100733,信封注明“十年树木征文”字样。


第2版(经济)
专栏:

  冲破迷雾
  ——四川省发展开发性农业纪实
新华社记者 熊小立 王满
最近,在一次改革10年大事评选活动中,四川省作为全国率先进行农村改革的省份之一而名列所评10件大事的榜首。
但是,近几年粮食生产却进展不大,农业投入后劲不足,农用生产资料价高货少……这些,使人如坠十里雾中……
对此,四川省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惶惑过,徘徊过,但是更多的是坚毅的探索和开拓。
一笔账后的抉择
要在占全国耕地面积1/16的耕地上养活占全国1/10的人口,这便是四川省最基本的省情。
大量的剩余劳力可以继续向外流动,但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其发展受诸多条件限制;乡镇企业也在基础薄弱的前提下,难以在短时期内大量消化剩余劳力。
人们把眼光重新复归到脚下的土地:全省耕地虽少,但9500万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一半;还有宜林荒山3446万多亩,尚未利用的土地7485.6万亩,水面950多万亩,这些都是潜在的优势。如果在保证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开发上述“几荒”,就可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仅以3160万亩低产田的改造为例,如能提高到中产田的水平,全省每年就能增产31.6亿公斤粮食。
为此,四川省委和省政府迅速制定出“围绕优势搞开发,围绕开发搞改革”的农村发展方针,并颁布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明确规定稳定山林、水面、河滩等资源的承包责任制,坚持谁开发、谁经营、谁得益的原则;对开发非耕地从事种植业的,5年内可免交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等等。
上述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据统计,近两年来,全省每年至少有400万农村劳力投入开发性农业;仅改造低产田土一项就投工1.8亿个。
在新时空内创造高效益  
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断言:如果使农业成为有效益的产业,那么农民将是天才的经营家。
“粮田里的名堂大得很,就看你怎么弄法。”丹梭县石马村农民王文清、王国忠父子俩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利用收了水稻和种油菜前的两个月空闲时间,在田里种蘑菇获得成功。在0.4亩的田里,他们除收水稻200公斤、油菜18公斤、土豆250公斤外,还收蘑菇778公斤,收入1998元,折合亩收入共5470元。
王文清父子俩的实践正是四川省广大农民努力挖掘粮田生产潜力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去年仅实施“稻鱼丰产计划”就达105万亩,稻谷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同时还为市场提供3万吨鲜鱼,农民增收1.8亿元。 
位于高寒山区的宝兴县崇兴村在2400米高的山顶上开荒种药3750亩,去年可产药材60万公斤,总收入达189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达1860元;全村120户农民去年仅药材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就占1/3以上,全村一举脱贫致富。
乐山市13个县区的群众利用庭院搞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前年庭院经济收入约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3,其中20%的农户庭院经济收入超过总收入的一半。
一大批高效益的典型,吸引着四川农民在开发性农业中一显身手。近两年里,全省共种植果树289万亩,新建和改良草场190万亩,改造低产田212万亩,成片造林2000多万亩,陆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农业并不是没有搞头了,而是大有潜力可挖,只要肯把辛勤的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财富就在脚下!
投入,一靠挤二靠挖三靠拉
开发性农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与一些已有一定基础的行业相比,对基本投入的要求更高、更迫切。然而,在目前各方面都需要投入而国家财政又很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开发性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资金投入呢?
对此,四川省农村干部群众也有过苦恼和犹豫,但他们很快就体谅到国家的困难,不等不靠,以自己的力量解决开发农业投入这一难题,走出一挤二挖三拉的“三步曲”。  
所谓挤,就是农民从自身收入中尽可能多地挤出资金用于开发性商品农业。近年来,四川农民对开发农业投入予以极大热情,前年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369.46元,比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20.13%;可是四川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就达159.96元,比全国农户生产性投入的比重高6.31%。近3年间,全省用于种果、养鱼、改造中低产田的投入达1.5亿元,其中群众自筹部分占60%。
所谓挖,就是挖掘乡、村、集体组织的资金潜力,用于开发农业的配套服务。去年春天以来,四川省动员49万人对乡、村集体财务进行清理,初步把35.4亿元的集体资产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全省各地把农村集体资产中的资金融通,加上乡村企业的支农资金,统一建立农村集体合作基金会。全省已有147个县建立了合作基金会,占总县数的71%;筹集资金1.32亿元,其中一多半已投入到商品性开发农业中。
所谓拉,就是通过横向经济联合,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眉山县农民前年利用河渠纵横的优势,搞网箱养鱼2.6万平方米,产成鱼近80万公斤。国庆前夕,当一些农户用汽车载着鲜鱼去成都市的一些大企业卖鱼时,许多人被这些活鲜鲜的鲤鱼吸引住。鱼农说:“要吃鱼,有的是,就是要投点资。”去年,眉山县养鱼业从省、市、县机关和厂矿、部队及大专院校吸引来90万元。这些投资者有的与养鱼户利润分成,有的以鱼补偿,各方都受益。据乐山市农委统计,去年彭山、眉山、青神等5个区县的养鱼业就“拉”来资金203万元。全市集约化养鱼面积比前年增加1.45倍。
农民群众的创造,使四川省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开掘出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2版(经济)
专栏:

去年63天干旱使河南省南阳县痛定思痛兴水利。入冬以来,该县日出勤劳动力19.3万人,挖沟清淤,打井淘井,维修渠道,垒建筑物,并组织打井机械300多部,重点工程专业队713个,在自流灌区大搞井渠双保险工程。到11月底,全县已新修渠道919条长47.8公里,新挖排水沟1392条,长21公里,新打各种井1501眼。图为打井队在打机井。
史秉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