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治理环境与发展经济
本报记者 张亮
如何看待和处理“治理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广为议论和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久前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第44届年会也表明,各国政府一致认为,全球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以致整个人类的生存,因而治理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近年来,全球环境恶化程度之深令人震惊。根据世界银行新近发表的关于环境问题的专题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100万公顷森林遭到毁灭,如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下个世纪亚洲的大部分森林可能会消失;由于土壤流失,每年减少2000万公顷耕地;严重缺水和水污染每年夺去2.5万人的生命;在20年内可能有1/5的动植物在地球上绝迹;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温变暖,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以及酸雨大面积扩散等等。此外,有的发达国家还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包括有毒废料在内的工业垃圾,甚至还试图将其核废料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造成全球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贫困,因为贫困迫使人们滥用自然资源。譬如,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燃料、粮食和住房等燃眉之急,往往任意砍伐森林。但是森林的毁灭又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阻碍农业发展,加剧饥饿问题。加之人口急剧膨胀,给自然资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是,发达国家对造成全球环境严重污染负有主要责任。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造成了跨越国界的大面积酸雨,使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更为严重的是,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温变暖。据科学家们预测,到下个世纪中期,全球气温将普遍升高华氏4至9度。他们还认为,气温变暖会造成水位升高,破坏海岸结构和淡水的咸度,导致强烈风暴、季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温室效应的废气大多出自发达国家,其中1/4是美国排放的。
许多国家日益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治理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的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如果继续滥用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是经济发展受挫并严重危害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治理环境已刻不容缓。国际上众多的有识之士认为,治理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就发展中国家来说,除自身的积极努力外,国际社会应帮助它们尽快摆脱贫困,同时在治理环境方面给以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发达国家则理应承担主要责任。毫无疑问,只有国际间的密切合作,人类才能实现既治理好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的双重目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美国加速研制太空飞机
本报记者 仓立德
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目前正在加速研制可自由往返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的特超音速飞机,并在技术上取得了不少进展。据《纽约时报》透露,如能克服资金及其他技术障碍,首架太空飞机将于1997年升空,比苏联、西欧、日本的同类飞机领先3至5年。
按照设计要求,这种太空飞机与普通飞机一样能在地面机场起降,以每小时2.7万多公里(即25倍于音速)的速度冲破地球的引力,环绕地球一圈只需90分钟。太空飞机兼具军事、民用两种功能。它能将卫星或其他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可在地面与空间站之间穿梭飞行,也能携带炸弹,以洲际导弹的速度深入敌方领土。与航天飞机相比,虽然太空飞机的载重体积只及前者的一半左右,但起飞重量仅为航天飞机发射重量的1/10;维修人员可由前者的1.5万名减至100名,因此费用较廉。
目前,太空飞机在技术上的重要突破是:
——可耐1600摄氏度高温的新型材料已经研制成功,可保护飞机顶端在往返大气层时免遭高温损伤。此外,通用动力公司正在研制另一种新型碳—碳耐高温涂层。
——可覆盖机身外层的高温度轻质钛合金薄片。洛克维尔国际公司已在过去6个月中,生产出700多公斤钛铝合金,麦道公司也在发展另一种以钛为基础的新材料。
——5家公司运用新型超级电脑,测算了空气压缩机在超高速飞行时的工作情形;在现有大部风洞中均无法实验的一些部件,用电脑模拟也取得很大进展。由洛克维尔公司承建的世界最高速风洞将于明年在加州竣工。
另外,有关科学家已设计出可在大气层上部吸入氧气的特殊发动机——超音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并研究了在特超音速飞行时大气层化学变化对飞机的影响。参与这项计划的工程师说,有了上述进展,他们在制造实用太空飞机方面已接近一个“大的技术跃进”。
尽管如此,太空飞机在技术上仍面临不少难题。主要为:一是在地面无法模拟飞机在太空飞行的所有复杂条件;二是无法在风洞中全面实验这种特殊发动机在产生特超音速推力时的工作状况,也就是说,只能使用未经充分地面实验的喷气发动机。这在飞机制造史上还是头一回。
目前这项计划已落后于原定时间表,预算也大大超过。飞机设计和主要部件研制起步于1986年,当时总预算为40亿美元,首次试验飞行定于1993年。
现在耗资已超过20亿美元,至首次飞行估计还需50亿美元。美国当局希望能于明年在5种设计方案中选定1种,着手制造两架试验用飞机。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野生动物的乐园
——扎伊尔维龙加国家公园记趣
本报记者 杨汝生
一天,记者从戈马市下飞机乘吉普车北上,车子在布满火山岩渣的道路上颠簸前进。穿过火山区,又进入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愈往前走,人烟愈加稀少。当抵达维龙加公园内的尔万迪旅馆时,已是暮色朦胧了。
“维龙加”在当地土语中是“偏远的山脉的意思”。公园始建于一九二五年,主要是为了保护珍稀的高山大猩猩。这座公园长三百公里,面积八十万公顷,经过了一九三○年和一九三五年两次扩建,才具现在的规模。这里的大自然得到最完整、最良好的保护,看不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它的北部和西部是绵亘起伏的米通巴山脉,东部是碧波粼粼的阿明湖和高耸入云的鲁文佐里山,玛格丽特峰巅有罕见的“赤道雪”。南部是一片火山区,其中的尼拉贡戈火山一九八六年还喷发过。东南部还有鲁丘鲁河大瀑布。有人说,这块土地是“山和水巧夺天工的组合”,它荟萃了大自然的各种奇观。这里,还有上百种野生动物,有大猩猩、狮子、大象、河马、野牛、疣猪、鬣狗,等等。
翌晨,公园的导游叫我们出去看狮子,他说有三头巨狮,就在旅馆旁边的草丛里。我们跟着导游走到那里时,只见狮子已往山谷的灌木林中走去。据导游说,公园里共有狮子五百多头,它们在夜里饱餐一顿之后,太阳一出来,便躲起来休息去了,所以不易见到。
早晨是观看动物的最好时光,我们未吃早饭,便兴致勃勃地出发。在途中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羚羊,有的低头吃草,有的抬头四处张望,有的互相追逐嬉戏。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羚羊常常是猛兽的美味佳肴。据导游说,一头成狮每天要吃二十公斤肉,若按一头狮子每天捕食一只羚羊计,一年下来光被狮子吃掉的就有八万只。维龙加公园羚羊之多便可想而知了。
据了解,维龙加公园的动物除有五百多头狮子外,还有两千头大象,三万只河马,一万五千头野牛,五千只疣猪,二百五十只大猩猩,河谷密林里还栖息着豹子。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猴子和狒狒,它们经常拦截汽车,勒索食品,有时竟成群结队地跑到旅馆的院子里来,稍不留心,它们便会钻进汽车,或闯到屋里,弄个乱七八糟。维龙加公园的河马更是不计其数,它是世界上河马最为集中的地方,几乎每条河里都有。有一年河马竟将一条河道堵塞,至使河流上游泛滥成灾。
凡来公园的人,若是见不到大象,将会感到莫大的遗憾。我们转了大半天,仍未见大象的影子,只好颓然而归。我们回到旅馆不久,导游来说发现了象群。我们忘却一天的疲劳,又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当驱车来到一片坡地上时,看到一群大象正从河谷往山上缓缓走来。我数了一下,足有八十多头。非洲象比亚洲象个头大,力气壮,牙也长。在宾馆接待室里,陈列着一对大象牙,每根七十三公斤重。据说扎伊尔最大的象牙现在在美国,每根有一百一十七公斤。大象长了这么一对宝牙,也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成了偷猎者捕杀的主要对象。前几年,公园的大象已明显减少,由于近年加强保卫措施,大象的数目才开始回升。在与偷猎者的斗争中,共有三十五名公园看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公园入口处不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块洁白的石碑,上面镌刻着烈士们的名字,凡是经过那里的游人,都自觉地停下车子,在墓前献上一束小花,以示悼念。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学与健康

激光治癌有效手段
最近,世界医学专家在芬兰埃斯波举行的国际激光会议上指出,激光技术在今后几年内将成为治疗癌症的一个有效手段。
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始应用激光技术治疗癌症,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用激光可以治疗那些无法用外科手术摘除的恶性肿瘤。激光疗法大大减少了癌症手术和放射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芬兰还使用激光治疗耳疾、肠胃和妇科疾病。专家们还指出了用激光来清除尿道结石和治疗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学与健康

男性生育最佳年龄
法国一科学家经调查研究后认为,男子30岁时是生育的最佳年龄。因为这时男子的精子质量最高,所以此时生育的子女,其智力要比其他年龄父亲生育的子女智力发达。
这位科学家是在对1713名作父亲的青年调查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学与健康

器官移植抗排异新药
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器官移植抗排异新药,可望取代目前使用的抗排异药物——环斯坡任。
这种名为“FK—506”的新药已用于肝脏移植手术。病人术后8个月之内产生排异反应的只有2%,比原来降低了68%。FK—506是从土壤内一种真菌中提取的。有了它,有可能实现同时移植几个器官,而且能把动物器官移入人体。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海拾贝

一种新型奶牛培育成功
泰然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畜牧系培育成一种个头小、食量少、产奶量高的新型奶牛。这种奶牛是该系教授和专家们在瘤牛的基础上,经过了20年的刻苦研究才培育出来的。
这种新型奶牛的最大特点是:个头小。普通奶牛在出生时体重为40至80公斤,而这种奶牛则只有4至7公斤;普通奶牛在成年产奶时体重为800至1200公斤,而这种奶牛则仅有130至200公斤;普通奶牛在成年期身高为1.8至2.0米,而这种奶牛则为0.6至0.9米。食量少。在正常情况下,养活一头奶牛需要1.0至1.5公顷土地,而同样面积可养活8至10头经培育改良后的新型奶牛。产奶量高。目前新型奶牛已达到了与正常奶牛每头产奶量相同的水平。繁殖率高。利用这种奶牛的卵通过体外催熟和体外受精的技术,就可获得25至30个胚胎。由于这种胚胎体积很小,一头普通牛的母体一次就可移植4个胚胎。
此外,这种新型奶牛具有耐热、抗寒的能力,而且不挑食,很适宜在不同地区一家一户地饲养。
尽管这种新型奶牛有不少优点,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抗病能力。墨政府对这项科研工作极为重视,准备拨专款支持对这种新型奶牛的培育,并计划于2000年在全国大批量地发展这种奶牛。
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已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畜牧业研究部门的重视。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盲人个人阅读机
在70年代末,美国雷蒙德·库兹韦尔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盲人阅读机——一种光学扫描器,被称赞为自19世纪初发明布莱叶盲文以来最重要的进展,可是它有严重的局限性。
最近,库兹韦尔和他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开办的计算机产品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盲人“个人阅读机”,它的工作情况与其前身很相似,但是比其前身体积小得多,功率大,价钱便宜。
个人阅读机主要由4部分组成:一个电子装置内有专用的字符识别软件以及一个声音合成器和一个18键的键盘;一个平板扫描器(看上去很像一台便携式复印机),供阅读整页材料用;一个手动扫描器,供阅读短块文本用;一个磁道“跟踪辅助器”,它帮助使用人直线移动手动扫描器,对文本逐渐进行扫描。顾客可使用较大的平板扫描器,或者使用它的手动扫描器,或者两个装置兼用。
据称,这个产品是面市的唯一不用个人计算机帮助而能工作的阅读机。个人阅读机能处理由激光和一些墨喷印刷机印制成的书籍、杂志和文件以及阅读一些报纸。
由于该公司的装置能在其200万字节存储器里储存大约20页文本的内容,因此使用人能随意调出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使用者可选择9种不同音响的声音中的一种,并改变声音速度。据说,这个系统不久将能用5种语言(除英语外)——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讲话。
(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西德汉莎航空公司设在汉堡的技术服务中心以优良的服务赢得信任。全世界有180家航空公司到这里检修飞机,其中67家长期客户。图为技术员及工人正在检修一台发动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