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美国贫困状况的新特点
戴增义
美国经济尽管保持了8年的持续增长,但美国的贫困问题仍在继续发展。
据美国官方统计、民间调查和一些报刊揭露,美国当前贫困状况的新特点是:各类贫穷人数增加,社会贫富悬殊更大,少年儿童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贫困的人数实际上在进一步增多。据美国官方材料,1978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为2450万人,1988年增加到3250万人,即贫困人数由占总人口的11.4%增加到13.5%。但据美国社会问题专家估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可能有5000万,即占总人口的约1/5。这是因为:(1)在官方列为贫困者以外,还有400—800万来自拉美的非法移民,这些人的收入远低于贫困线。(2)美国的失业队伍据官方统计是660万,实际上在官方统计的失业者之外,还有约150万因谋职绝望而放弃找工作机会的“失去勇气的人”,另有500万在业人员是打短工的,迟早将加入失业大军。因此,美国失业者实际达1300万,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
结构性贫困化和政策措施造成的贫富悬殊扩大。西方报刊认为,美国社会经济不平等是里根政府的一项“遗产”。据美国众院筹款委员会说,从1978年到1987年,美国家庭中最穷的1/5中,有8%变得更穷,而最富的1/5中有13%变得更富。目前美国干体力活的人的收入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处于196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反,在收入最高的人中,9年来实际增加了21%。
美国工会组织认为,工会传统作用的减弱加剧了贫富悬殊。1960年美国大公司老板挣的钱为普通工人的41倍,1988年,这种差距扩大为93倍。工会在劳资谈判中不能有效地维护工人利益,助长了老板遏制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
美国经济界认为,世界经济的竞争趋势,推动着美国企业结构发生变化,即大公司常常把生产基地转到劳动工资低的第三世界,从而给美国国内企业压低工资创造条件,又减少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
此外,竞争还推动美国产业界重视依靠分析技能、研究设计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使掌握这些技能、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相反,制造业、服务业工人的收入相对地下降。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赖克指出,这一切的影响集中起来就是受教育多的美国人同受教育少的人之间收入差别拉大。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里根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增加了穷人的困难。仅在1981—1982年度,社会福利开支就减少350美元,大批穷人失去了领食品券的机会,穷人原来享受的医疗保健补助被削减,这种对穷人的打击,也是扩大贫富悬殊的重要因素。
贫困儿童的问题更加广泛而突出,贫困儿童是美国社会制度下特有的概念,指的就是在低收入和无收入家庭中的儿童。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贝恩和埃尔伍德的调查表明,全美有20%的儿童生活在官方的贫困线以下。1987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儿童中,有30%居住在农村,28%居住在近郊区,9%居住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
贫困儿童增多的原因在于:单亲家庭的数量增加,双亲家庭的收入下降和贫困家庭率上升。
(附图片)
最近,近10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立即给我住房”的游行和集会,要求政府解决日趋严重的“无家可归者”问题和低收入者住房短缺危机。 新华社记者 韩居策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从缺粮到余粮
——捷建立种子经营管理新秩序
1988年捷克斯洛伐克粮食总产量达到1182.2万吨,人均占有粮食约800公斤,跨入世界前列。而15年前,捷克斯洛伐克每年却要进口粮食近200万吨。
捷能在不长时间内振兴农业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着是建立种子经营管理新秩序和种子选育、繁殖、加工、储运、销售、推广一条龙新体制。
首先,建立严格的种子检验制度。培育一个优良品种,一般要由育种专家付出七八年的辛勤劳动,要使育成的良种能保证在繁殖过程中不致混杂和退化,必须建立严格的种子检验制度。捷在两个共和国建立了专门的种子检验鉴定研究所,分别负责两个共和国的种子检验与鉴定工作,并联合制定统一的种子质量标准。从种子试验田、示范区开始到大规模繁殖,都必须经种子检验鉴定研究所专家到田间检验认可。脱粒、干燥、清选、拌药、包衣后的成品种子,最后还要作发芽试验,质量合格的才发给销售、推广许可证。由于在种子繁育和加工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把关秩序和检验制度,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纯度,避免了种子因经营不善而混杂退化。
其次,全国实行了种子专营和统一管理。根据联邦政府的规定,种子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农业食品部分属的“奥塞瓦”和“斯洛伐塞瓦”两家种子公司专营、统一管理,实行“三化”、“五统一”。“三化”是:种子工作规范化、商品化、一体化。“五统一”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制种、统一鉴定、统一销售、统一推广。
这两个种子公司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成体系的生产经济实体,也是融科研、生产、贮运、供给、销售于一体的联合体。
 (梅金芳)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老挝吸引外资工作正在起步
文丛
一九八六年老挝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扩大与外国的经济、科技合作,吸引外资、技术和设备,发展日渐凋敝的本国经济,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老挝政府公布了外国在老挝的投资法,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又公布了关于实施投资法的细则,并于三月十二日成立了外资管理委员会,由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亲自主持。一年来,不少国家的企业家、商人、投资家已表现出对老挝投资的兴趣,相继前往老挝访问,希望在老挝的农林业、工业、加工业、探矿、进出口贸易以及旅馆、旅游设施、运输、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方面投资、合资或联合经营。据老挝《人民报》报道,到今年九月中旬外商已提出一百二十四个投资项目,其中已经老挝外资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大约有六十多个,有些已开始投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由泰国亚洲成衣有限公司与老挝合营的棉毛衫厂,自去年投产以来已开始向西德出口来样加工产品,每月平均八千件。万象现代缝纫厂今年头八个月已向西欧、美国、加拿大出口长裤创汇十三点三万美元,今后还将与澳大利亚TTC公司合作生产毛皮服装出口苏联。今年九月初,老挝与英法两国的石油开发公司签订了由该两家公司出资在沙湾拿吉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协议,勘探期八年,一旦探明有开采价值,将由英法两国公司投资开采二十年。同月,老挝还与亚洲银行签订三千八百万美元的贷款协定,拟经国际招标兴建万荣至琅勃拉邦二百三十公里长的公路。
但是,老挝目前吸引外资的工作还有不少弱点,老挝外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对外贸易与经济联络部部长炮·本纳喷总结说,一是接受投资还处于被动状态,老挝方面还没有能够主动拟定并提出吸收外资的项目计划,已获准的项目都是由外商提出的;二是老挝的各种法律规章还很不健全,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安全感;三是分级管理还不很明确,各地各部门接受外资各行其是,国家的宏观管理没有跟上;四是对投资工作的组织管理还软弱无力,没能有效地为外商牵线搭桥,也提不出供外商参考的必要资料。
为此,老挝政府目前正在按照部长会议的二十七号决议进行投资管理组织工作的整顿和调整,加紧完善各种法律规章,拟订各项开发计划,筹集各种必要的文件资料,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希望能继续大量吸引外资,集中发展效益高的中、小型项目。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东京的垃圾处理与问题
刘迪
今年9月末至10月初,日本东京湾沿岸出现了大规模的苍蝇群。经调查,卫生当局发现蝇群产生于东京港中央防波堤外侧的垃圾填埋地。对此,日本舆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一种“不祥的前兆”,并说这是“大自然的报复”。
目前,日本的垃圾处理在国际上处于较先进的地位。例如垃圾回收、卫生的处理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的焚烧炉、余热发电及供应热水系统等均较发达。仅东京都的垃圾焚烧炉余热发电量就达3.7亿千瓦,产值14亿日元。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京的垃圾排放量猛增,1988年度,东京都的23个区共排放垃圾480万吨,比1983年度增长了100万吨。1988年度,东京都排放的352万吨可燃性垃圾中,仅有280万吨得到焚烧,其余直接运往填埋地,这是造成东京湾发生“蝇灾”的原因之一。
东京都垃圾排放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有:随着办公室自动化的发展,复印用纸大量增加;快餐业一次性餐具增加;家庭中各种瓶罐及废纸未得到回收等。此外,许多尚可使用的家电、运输工具等也被废弃。
由于东京垃圾排放量激增,本来预计可使用到1995年的东京中央防波堤外侧的垃圾填埋地再过三年就将“爆满”。面对上述严峻的问题,日本舆论认识到,以往那种“垃圾处理是行政管理的范围,与己无关”的看法已行不通了。
现在,有人提出实行倾倒垃圾按量收费制度的问题。因为这样肯定会抑制垃圾排放量。一旦实行这种制度,许多人会把过去扔掉的萝卜叶子吃掉,把柑桔皮做成“柑桔茶”;如果家里有院子,会将某些垃圾埋入土中增加肥力;习惯扔掉的容器也可得到回收。但是实行这种制度,也会有人担心这是偏向富人,是否有钱的人就有权利多排放垃圾呢?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环保对策:各据一理的三种观点
地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酸雨现象、臭氧层流蚀和温室效应、以及森林毁坏、海河污染等方面。近年来国际上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关于臭氧层流蚀和温室效应,可以说是“热点”中的“热点”。对于温室效应,臭氧层流蚀采取何种对策,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状况,各抒己见,总的说来,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抑制型”、“适应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
“抑制型”观点认为,臭氧层流蚀及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因此现在应该严格限制二氧化碳、氯氟烃等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北欧各国大都执此观点。
“适应型”的观点认为,石油、煤炭是现在能源的核心,要抑制此类能源的消耗不仅极其困难,而且也会极大地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致力于研究如何采取措施以适应地球不断的温暖化,这样做付出的代价会小一些。许多观点表面上看来是“抑制型”,若究其本质,仍属“适应型”。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中,执此观点的较多。
居于“抑制型”与“适应型”二者之间的,即是所谓的“中间派”。中间派认为,人们担心“地球温暖化”的理由,有许多因素并未得到科学上的证实。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控制废气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要加快环保科研,根据地球温暖化的情况寻找适应的政策。日美等国均属此派观点。 (孙兵)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卢布同外币比价将贬值
苏联国家银行行长格拉先科10月28日对《真理报》发表谈话宣布,从明年初起,在贸易业务中,卢布同外币的比价至少将贬值一半。现行的卢布同外币的官方比价是28年前确定的。目前,仍是0.60—0.65卢布兑换1美元,但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
按新比价,从明年年初起,1.20—1.30卢布兑换1美元。即使这样,同目前苏联黑市上的比价——10至15卢布兑换1美元相比,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前报道,苏联从11月1日起,将非贸易业务的卢布同外币的比价由原来的0.6—0.65卢布兑换1美元改为6.27卢布兑换1美元。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阿巴尔金10月28日说,新的比价实行后,外国公民或在国外工作的苏联专家可按新的比价出售外汇,苏联公民因私或因公出国则需用近2000卢布(原先是200卢布)兑换300美元,这样可部分限制出国人数。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塞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塞浦路斯中央银行高级官员索弗克勒斯·米歇尔里德斯最近说,塞浦路斯致力于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的经济。这位官员说,为了鼓励外资的流入,塞浦路斯采取了各种优惠和刺激措施:允许资本、利润和利息自由汇出;对于新产品的生产10年内免于征税;设在工业自由区的外资企业享受进出口免税待遇,对在工业自由区工作的外国专家减收所得税。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