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化雨春风
林默涵
嬴枫和郭淑兰同志编了一本《艺坛春秋》的书,是介绍我国从事艺术教育的许多位知名艺术家的事迹的。这些同志不仅在艺术创作上蜚声中外,而且为造就一代或几代新人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才智。他们自己是艺术家,又是新的艺术家的培育者;是百花园中的花朵,又是甘作泥土的护花人。
这些艺术家,许多是我国新的艺术教育的开创者。他们从外国学习了某种艺术回来,或者从事艺术教学,或者千辛万苦地办起了各种艺术学校,例如徐悲鸿先生、庞薰琴先生等。他们的工作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没有他们的艰苦创业,就不会有今天的艺术繁荣的局面。
他们不是为办学而办学,而是为了社会进步的需要。他们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这些人在推动艺术变革、提高人民的精神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不仅教学生怎样搞艺术,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而且教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愿把自己的艺术献给人民的人。艺术不应该是罩在玻璃罩子里供少数人观赏的玩意儿,而是为广大人民服务,帮助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
近几年来,我们的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主要由于清除了“四人帮”加给艺术教育的种种拘轭,同时也纠正了我们过去对艺术教育的许多错误的要求与限制,明确了艺术院校应该以教学为主,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广大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教育和创作才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突出的艺术人才,这是过去所没有过的。许多年轻的艺术学生,在国内外的各种比赛中一鸣惊人,得了奖。这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之外,很明显地是由于有经验的老师们对他们的热情关注和耐心教导。许多老师几乎是怀着悲壮的心情,来从事这项工作的。这不能不令人感动。当胡晓平获得国际声乐比赛奖时,一些外国人问她的老师是谁?是不是从意大利学的?她回答:“我的老师是中国人,叫高芝兰。”这很使问者惊异。真是,“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我们的艺术教育战线上,像高芝兰那样默默无闻地、取之甚微而付出极大,把自己的全部才智和精力都贯注给自己的学生的老师,决不只是她一个人。


第8版(副刊)
专栏:

发人深思的艺术警号
——看《失去的童年》有感
王正
一个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母亲,仅仅因为儿子的考试成绩少了几分,就将她含辛茹苦哺育11度春秋的爱子活活地打死了……
这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失去的童年》,以炽热的感情将这个故事展现于舞台之上,表现了艺术家们对如何教育子女的深刻思考。
这个戏被确定为“少年社会问题悲喜剧”。作为一个科学的定义,这也许还值得探讨。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剧作家邵宏大、高峻山思维的出发点和轨迹。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些不安于现状的父母往往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要求孩子全部予以实现;孩子稍有不合他们要求的地方,就认为是自己理想的损伤和破灭。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奉献给孩子,奉献给理想。当他们发现孩子不如自己理想之完美时,就把他们历来积累的因现实的不平而感到的痛苦和因不能改变自己命运而产生的怨恨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极端自私的爱会演变为疯狂的恨,到头来他们压根儿就从来不懂得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意愿、独立的生命。这是一个封闭的、专制的社会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新的时期,它显得更为畸形和扭曲。戏里有个女孩子叫王晓雅,穷得叮当响,还摊上个病老娘,“我昨天又帮卖烧鸡的拔了一宿鸡毛,挣了5块钱”,给母亲买药。这样就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又加重了母亲的病情。这真是一种恶性循环,一个11岁的女孩怎么能解决如此重大的人生难题?!小主人公夏斐的母亲就更是一位苦行僧了。她是一位普通的女工,因为没有文化,所以社会地位低下。她甘心吃尽人间苦,就为了让夏斐将来成为“人上人”。她从自己的食物里一分一毛地抠出钱来供夏斐上学,自己顿顿吃干馒头咽咸菜。她攒了3块钱准备给自己买张月票,因为夏斐学校里开运动会要每人交2元,修院墙要每人交1元,她就把一个月的车钱给了孩子,自己起早贪黑地多走路。学校里还要做校服,夏斐心疼母亲,不愿意做,母亲生气了:“你敢!我打死你……妈再吃苦,也不能让你比别人家孩子缺着、亏着!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希望夏斐的分数“满堂红”,但夏斐为了帮助王晓雅温习功课,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成绩,语文和算术各得80多分,这就酿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这都是一些在苦境中挣扎的好人,他们的悲剧引人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崇高情感,既同情,又痛心,从而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一种深沉的反思。
值得提及的是,导演以作品为依据,将现实生活的场面和仙境、幻觉的场面相互交织,并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用中性服装、道具、布景和表现主义表演方法使全剧颇富感染力。我觉得难度最大也最具匠心的,是夏母打死夏斐的一场戏。夏母发现成绩单,怒不可遏;夏斐惊恐万状,跪地求饶;老师和同学前来劝慰(或围观),被丧失理智的夏母轰走。停顿。当夏母转过身面对夏斐时,她的脸上戴了一个狰狞的面具,高高举起一根棒子:“我不是你妈!”夏斐绝命地惨叫,舞台上出现混乱的灯光……。这里,面具的运用,震撼人心,有强烈的表现力。即使是儿童观众,也能理解并受到感染。


第8版(副刊)
专栏:

美在流动中
曹禺
中国戏曲演员的艺术是难以说尽的。怎样把中国完美的戏曲表演,在一刹那捕入影相里,袭进人的心灵,使之保存永恒的活力、真淳的灵气和深厚的功底,是戏曲摄影家多少年的难题。这需要勤奋与天赋、永不间歇的实践,才能摄出隽永耐看的剧照。
中国的戏曲演员是凭那神奇的表演与歌唱,创造出天上人间的悲欢离合,无穷尽的人物世相。仅用一只相机就能深入事物与人性的灵魂,产生飞天似的神姿,煽起我们的幻想,召唤我们的记忆,使我们一再沉醉于许多艺术家的魄力,这是可能的吗?舞台上出神入化的动作与歌声是不可能再现的。
然而青年摄影家吴钢却通过他的努力实践做到了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很难做到的事。那一张张不能想象的美妙神态,似乎在纸上仍跃然而动,歌声盈耳。
一张好画流动着音乐还很难,何况剧照。
我与吴钢相交颇久,他的创作看过不少,其中的一张,尤其精美,我各悬一张在京沪两地家中,它使我常常想念。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大约,吴钢的眼睛常会发现美。但表现出他所发现的美,他又是极其严酷地对待自己的。为了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京剧中的节奏、韵律、流动的音乐感,他不惜在舞台的灯架上爬上爬下,有时悬在10米高的吊杆上,向下俯拍,而那灯箱的灼热与架子的摇晃,随时可以使他由高空摔下,丧失生命。但我现在想从另一角度简单提一个他异想天开的拍摄方法。为了表现武生扔戟、接戟、转身、翻身、亮相五个系列动作由虚到实,由动到静的过程,他选用了多次曝光的方法,随着“四击头”锣鼓,仓—仓切—仓—切—仓!按动五次快门,摄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传达了表演过程的流动美,又凝固了静止的瞬间美。
这个展览将同时在北京和台北开展,这是值得庆贺的。
(附图片)
丑(手、眼、身、法、步) 吴钢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野营的日子
于最
曙色里涌流着黎明,
人们跳出星星编织的梦境,
牵着霞光去追寻旭日,
趟过草地去觅取芳馨,
林中朝露
缀满探求者目光的晶莹……
一条条清澈银亮的山溪,
是缀在林间的明镜;
照着近处深绿的花树,
照着远处浅黛的山岭,
照着捉野兔小伙的敏捷,
照着采蘑菇姑娘的温馨……
——一群大自然之子的身影!
在苍老多情的悬崖上
留下青春的脚印,
让逶迤幽远的小路
喧腾起世纪的歌声,
那些无名小花开得最鲜最艳,
于亢奋的寂静中
说着生命的永恒!


第8版(副刊)
专栏:

张宽先生的艺术悟性
金克浚
张宽先生虽年逾花甲,并长期经受挫折而壮心不已,他的作品,不仅笔墨苍润、章法谨严、意境高雅,而且每幅都充满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气氛,例如《春光明媚》,描绘满树盛开的紫色泡桐花,一群春燕游乐其间,生意盎然。《古松生辉》,通过生长在苍劲粗壮的主干中的一支新枝,上面长满了盛开的松花,生机勃勃,象征着祖国新的崛起,也反映他自己获得新生的喜悦,此外如“为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的《墨梅》、《傲霜》等,都抒发了他坚强不屈的精神。
我赞赏他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有些题材是前人没有画过的,例如《冬荣》(见左图)。他在画上题着:“古人写冬景,多为枯木寒鸦萧瑟之情,今以楝果作冬荣,尚有新意否?”楝树是南方很普通的树,果实小又不能实用,从不入画,而张宽先生独具慧眼,以其冬天不凋,满枝累累,以示繁荣,加以鸟雀飞穿其间,以增生气。
但是,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他创作的目的和追求,他常把烈士闻一多的诗句“我爱祖国的花,我更爱如花的祖国”为座右铭,“为祖国四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点贡献”这是他常常提到的宿愿,画如其人,画为心声,有这样良好的目的和追求,才有可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喜爱,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附图片)
冬荣〔中国画〕 张宽


第8版(副刊)
专栏:

当年上海的“立达学园”
巴淑
20年代初,曹锟贿选总统,吴淞中学的校董当了“猪仔议员”,一部分老师不愿与“猪仔”为伍,慷慨辞职,相率来到白马湖春晖中学。
湖水是澄碧的,荷塘的月色是美好的,校内的气氛却是混浊的。学校主持人一切唯教育局的命令是从,教育局也以经费补贴为手段,钳制住学校的一切行动。
不行!这样的教育绝对不行!教师们决心办一所自己的学校。
谁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丰子恺先生卖了他在白马湖那万绿丛中的住房,得800元,买来别人拆房下来的砖瓦木石,在匡互生先生的组织下,盖起了四座简陋的房屋,办起了一座学校,名为“立达学园”。
校舍有了,其它的费用呢?教师们在江湾办起了鸡场和蜂场。学校的一切开支都精打细算。
立达学园分文、理、艺术三科。老师们不但改革管理制度,而且改革教材内容。刘薰宇、周为群、章克标以新的体系编了算术、代数、几何……一整套教材,后来全国各校都广为采用。数学如此,英语亦然。朱光潜、方光焘、林康元、李味农等共同精心编选了内容新颖的读物。夏丏尊、许钦文、唐弢等教语文,从不让学生浪费精力去背“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等,他们主张多读,不仅读所选范文,还读其它好的作品。
他们还让学生会把所办的“习作园地”扩大开来,在园地后面设立一所“文章病院”。好的习作送到园里去展示;有病的送进“医院”去治疗。
教师们还热心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新学说。高觉敷先生教心理学,他就详细地介绍弗洛依德的心理学——“潜意识”。这个学说那时刚传入我国。高老师自然不光是介绍,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周予同先生教文字学,除了讲述我国文字的起源、发展等等之外,着重提出了自己对文字改革的设想:汉字简化。教几何的老师们给学生讲授“四度空间”,那时“太空”学说才在我国萌芽。
艺术科由丰子恺先生主持。先生的品德和艺术造诣深受绘画界的尊敬。所以,一直给鲁迅著作作封面画的陶元庆,还有名画家陈抱一、关良和日本图案画家渡边素川都来义务教学。
绘画需要用模特儿。这在60年前真是谈何容易!教师们冲过一道又一道难关,聘请了一个年轻女子来当模特儿。
模特儿初来时,校内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去扒画棚窥视。夏先生对他们说:“中国有句老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法是不错的。‘美’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情操,要学习,要培养才能发现。能够发现‘美’,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美’、‘丑’不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他这样说了以后,再也没有去扒窗缝的了。
学生会的行动,老师不加任何干涉。在1927年前后那乌云翻滚的日子里,学生们争着读鲁迅先生的书,还两次去请鲁迅先生来演讲。鲁迅先生也欣然接受邀请。第一次在校内,第二次学生们要扩大鲁迅先生的影响,借了劳动工厂的车间厂房作讲坛,暗中通知了淞沪沿线学校的学生。前来听讲的几乎挤破了门窗。
就这样,蓬蓬勃勃过了八年。
1932年1月28日,日寇侵略上海,我十九路军奋起反抗,战场就在大场和江湾。敌机大肆轰炸,立达学园的鸡场、蜂场全被炸毁,学园校舍也被炸去一大半!不久,匡互生先生病逝,一些教师相继去了海外……“立达学园”从此不复存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