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普拉蒂尼的荣耀
  韩少华
真要感谢电视荧屏上的那番情意了。一场“普拉蒂尼告别足坛国际表演赛”,竟醉了大半个地球。
普拉蒂尼还穿10号球衣。他就是身穿这“征袍”去为他的祖国问鼎于世界足坛的。而法兰西,也真称得起是个多情重义的民族。只举这场告别赛选在普氏家乡举行的构想,就可见一斑。
那简直是举国倾心的盛事。且不说全场沸腾般的气氛,且不说包括两代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在内的几乎会聚全世界明星于同一空间的盛况,只说终场前由那个稚气可掬的小普拉蒂尼,同样穿着10号球衣,替其父上场参赛的象征性场面,就足以令人泪落心痴……是的,展现给全世界的,是一个巨大的人与人之间温馨氛围的“场”。其感召力该是可以使亿万心灵在痴醉中得到净化而升入新的境界的。
法兰西大地不愧是近代先进思潮的故乡。
由此想到,一个民族之所以岿然立于世界,绝非偶然。仅从如何对待那些曾为本民族赢得荣誉的精英人物这一角度,也可略有所见。
我曾有幸在萧军文学创作50年庆祝会上,亲聆那位独具战士风格的老作家诵诗以明心志;也曾有幸在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的大厅里,目睹这位五四时代最后一名文坛元老正蓓蕾盈怀而微笑着面对世界。可说真的,欣慰之余,我似仍略怀歉憾,总感觉他们所获得的同他们所奉献的还不甚相称。联想到我们各级党政负责人士亲切会见优秀企业家即经济界精英们的荧屏盛况,这歉憾仿佛还不大容易消除似的。
不言而喻,开一代改革之风的企业家们是理应得到尊重的;但是,作为文学家的冰心,我们却只有一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那么已故的叶圣陶、朱光潜、宗白华和沈从文,还有健在的巴金和钱钟书呢?
真正的民族精英,不管其贡献侧重于物质还是侧重于精神,一旦成为国宝,他们的存在就已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时代,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界名人获得了由外国国家元首或国际权威机构授勋颁奖的殊荣,就是佐证。而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历经劫难且又力图振兴的民族,是应该也能够找到各样美好形式(倒不一定都搞授勋颁奖),以其对待精英人物的相应行为与风度而有助于再造一种跟民族大业相适合的心理氛围和心灵境界的——宽宏,理解,尊重,乃至安定团结,寓意尽在其中了。
只是这各样形式中,不要多是待其身后往葬礼上送花圈之类才好——尽管那也常是真挚的,甚而是虔诚的……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第8版(副刊)
专栏:

  生活的折光 深远的追求
——评《无名高地》〔2〕和《交响乐世界》
  张弦
随着近几年通俗音乐新的创作群体的崛起,苏越的名字已为人们所熟悉。《血染的风采》之后,他又有《黄土高坡》等佳作问世,乐思源源不竭。《无名高地》〔2〕,(又名《苏越作品专辑》);收录了苏越的十一首歌曲,展示了作曲家的才华。
《无名高地》〔2〕表现了一种总体的精神和气韵。大联唱《国魂》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音乐深沉、博大,倾诉了对祖国的一片痴情。《黄土高坡》是一首优秀的通俗歌曲,西北人的纯朴、粗犷、坦荡的性格跃然歌中,使听众吁叹和思索。苏越撷取了西北高原上古朴、苍劲的民歌素材,成功地与摇滚节奏相融合,亲切、新颖而又独特。
这盒磁带也可看作是现实生活的折光。年轻人情感丰富、敏感,对生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能不断探求人生的价值。磁带中的很多歌曲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当代青年的心态。如对故乡的怀恋(《梦回故乡》);对童年的回忆(《寻路》);爱的期待(《真诚的爱》、《漫长的故乡路》);失恋的惆怅(《不是你的错》);对历史的严峻思考(《圆明园》)。
《梦回故乡》汲取了西北民歌的音调柔美、深情,富于韵味;《寻路》则纯洁、真挚;《圆明园》以二胡的支声部衬托主旋律,绵绵情愫,令人遐思不已。
词作者甲丁、陈哲以敏锐的感觉和相当的功力,将亘古不变的主题——爱与恨赋予深刻的含意。苏越的作曲技法圆熟、考究,构思上乘,而歌手王虹、王迪、胡月、孙国庆、刘欢、屠洪刚的歌唱,特色鲜明,风格浓郁。
听后感到不尽人意之处的是,磁带中有些歌曲似曾相识,旋律的走向形成老套,似乎总在一种情调中来回盘旋,突破的地方稀少。
交响乐以其庞大的结构、丰富的音响、深刻的内涵,成为音乐的一种高层的表现形式。对于许多音乐爱好者来说,交响乐似乎可望而不可及。近年来,有不少音乐家奔走于基层,向群众介绍交响乐。在这种形势下,《交响乐世界》(Ⅰ)、(Ⅱ)便应运而生了。
音响和解说相结合的《交响乐世界》共有四册,每册存有四盒磁带,并附一册书,现已出版前两册。从交响乐最基本的结构开始,分别讲解交响乐的每个乐章的结构和曲式。之后,再逐一回答了群众在欣赏交响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先后介绍了海顿、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交响乐大师的代表作。
编著者薛金炎以严谨的态度、精粹的选材、深入浅出的文字,带领听众步入交响乐艺术的长廊。《交响乐世界》以解说和音响相互补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了这套教材的系列化和完整性的优点,体现了作者的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套教材的价值是值得推崇的,一定会受到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此外,编辑和出版者能够不顾及眼前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把目光放在对民族未来的文化素质的建设上,花重金出版这样的磁带,这在目前的环境中也是极为可贵的。
但是,感到遗憾的是磁带讲解过多。作者用心良苦,总想多给予听者以启示。但讲得多了,特别是把所谓的“内容”告诉听众,应该说是欠明智的。须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束缚了听众的思维和想象力,影响了对音乐的理解。再者,解说时,音乐作为背景,音量小些无可非议,但音乐独立存在时,音量就太小了,交响乐的宏伟就无从表现了。据说,《交响乐世界》的后两册将深入细致地介绍舒伯特、柏辽兹、舒曼、李斯特、柴科夫斯基、马勒、西贝柳斯、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作品,我希望在这两册中解说和音乐欣赏的比例关系能有所调整。
比较优秀的封面设计可推《无名高地》〔2〕了。它的文字的总体色彩和构成显得协调大方,尤其是封底选用的照片(帽子罩住双眼的女人头像)很有趣味——多少复杂的情感,就在那双没有露出的明眸里闪现。(附图片)
  《无名高地》〔2〕封底
   设计:王彦军 张锡堃


第8版(副刊)
专栏:

编者的话
历时三个月的风华杂文征文明天(三十日)截稿了。
已经收到的七千余件征文,凝聚着众多作者的心血,反映出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尤令我们感动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谨向所有作者、读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将继续刊载征文到十月底。我们希望在截稿之后,仍然能收到各位作者的新作。《大地》副刊这块百花园地,一天也离不开大家的辛勤耕耘和浇灌。
另外,我们殷切期望广大读者,能提出您对大地第一次征文活动的印象、意见和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
多谢!


第8版(副刊)
专栏:历史文化名城漫步

  南阳自古多名士
  王幅明
三面环山,南阳像是镶嵌在盆地中央的一颗明珠。
从市容本身看,古城已无多少“古”意,二千年前兴衰的遗迹,几乎荡然无存。
远古时代,地处中原的南阳就有我们的祖先劳动和生息。1978年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云阳猿人前臼齿化石,便是明证。史料记载,南阳最早出现在周朝初年,当时申、吕两族诸侯的封地即今日的南阳一带。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国互相争霸,楚国灭申而据南阳,并在申的附近建筑城郭,称宛城。秦昭王置南阳郡,治宛城。到了两汉,宛城已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重要城邑。
我们来到位于小城东北部的汉代宛城遗址。古老而清澈的白河从旁侧蜿蜒而过。这里仅残存东北一隅及一段护城河。遗址土层内发现了汉代陶片,附近散落有无数汉代的砖、瓦、陶器等残片。游客的遐思由此绵绵而生。这座故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汉代宛城有两重,郡城(大城、郭城)为外城,小城为内城,在郡城西南隅,两城互相连结。那时宛城是全国18大城市之一,有4.7万多户。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发迹于南阳,因此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到南阳不参拜宛城二祠——医圣祠和武侯祠,如同到北京不去看天安门和故宫。
医圣祠建于南阳市的东郊,是东汉时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长眠之地。张仲景一生以为民祛疾治病为己任,撰有《伤寒杂病论》流传于世,被后人尊为“医圣”。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名相诸葛亮而修的,在南阳西郊的卧龙岗上。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武侯祠”由此而来。诸葛亮并非南阳人,曾在南阳郡的隆中隐居。也许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的缘故,抑或诸葛亮曾在南阳生活过,人们为他修建了这所祠堂。
“南阳自古多名士”。春秋末年的政治家范蠡,即是一个。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越国大夫,在越败于吴之后,曾作为人质赴吴两年。回越后,他帮助勾践刻苦图强,最后灭了吴国。两汉时期是南阳的盛世,出现过不少杰出的人才,最著名的除张仲景外,还有张衡。他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大科学家和文学家,世界上最早的大天文学家之一。“浑天仪”、“地震仪”、“侯风仪”的制作,是了不起的创造。我国第一部天文论著《灵宪》一书,即出自他手,里面记录了2500颗恒星,并绘出我国第一张星图。他花费十年心血反复修改而成的《西京赋》和《东京赋》,曾脍炙人口。为了纪念张衡的杰出贡献,1956年,人民政府在南阳市北部的石桥镇重新修了张衡墓。郭沫若为之题辞:“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杞千龄,令人景仰。”南朝时宋人史学家范晔,取各家史书之长,著《后汉书》。遗憾的是,书尚未完成即被杀害。这部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回顾历史,有些现象不免令人思索。南阳的知名杰出人才,大多都出在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也以秦汉为界。唐时仍有余波,不少文人慕名前往。但后来渐渐衰落了。刘秀称帝,虽建都洛阳,南阳仍是他的根据地。之后不少皇亲巨族封在这里,骄奢淫乐。这些成了南阳的包袱。城市没有再发展,人才也极少再出现。这一切灵验了司马迁当时曾预见过的“物盛而衰”……
南阳曾居住过多少达官贵人?恐怕谁也难以说清。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名字已被人们遗忘。


第8版(副刊)
专栏:

  忧思录二题
  杜运燮
  忧水
  人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
  从水里爬上来
  才学会生篝火,编瞎话,搞小动作
  挥霍公共财产
  但人,永远跳不出水的掌心
  水,就在你血液里
  随时能念紧箍咒
  尽管你能垂直升空,翻筋斗遨游
  用铅管编织水帘
  营造摩天楼的大森林
  在荧屏上万亿变化
  身怀窃听、窃摄的神技
  但只要忘乎所以,忘恩负义
  紧箍咒就照念
  越狂妄,越愚蠢
  就箍得越紧
  你就会哀号,拚命弯曲身体
  变成臭鱼,沙粒
  忧文明
  在幼儿园,
  跟着阿姨合唱过:
  您好!谢谢!对不起!
  当时没有挂标语。
  现在,热闹多了,
  到处贴“礼貌用语”。
  可是街上,
  那么多人只对外国人说“谢谢”,
  对祖国同胞
  却开不了口,或者学不会,
  或者不愿讲。
  曾经以为,
  学会了,就算是长大成人,
  所有中国人都会说,
  只有小朋友还不会。
  如今才知道,
  还有好多亿大朋友
  需要从头学起,
  或者复习再复习。
  看来,
  还要学习好多年,
  比幼儿园长得多。


第8版(副刊)
专栏:

  都市
(摄影)
丰明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