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证券市场对人们的吸引力日趋增大
全国债券股票发行额已达900亿元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丁坚铭)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正在日趋活跃,继今年7月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1亿元股票后,8月份中国工商银行又向全国发行了27亿元金融债券。证券市场正在成为一个对人们有吸引力的市场。
行家认为,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自1984年开始有步骤地开放证券市场,允许企业通过发行和买卖债券、股票直接向社会筹集融通资金以来,国家债券、企业债券、企业股票、金融债券等发行规模日益扩大。据了解,目前全国债券、股票的发行额累计已达900亿元,其中股票发行额达20亿元,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券近2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债券、股票的发行额将突破1000亿元。
金融界人士评论说,证券市场已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单纯依靠银行储蓄筹集资金的状况,使一些手中有钱的居民和企业可以选择资金储存方式,从而使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转化成长期生产资金,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企业资金的需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打破过去只向银行贷款的单一的筹资渠道,走向金融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发行者也已从过去仅仅由小型集体企业,开始向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发展。
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并不仅仅限于筹集资金,同时还进行债券、股票等的流通买卖。1986年8月,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在全国开办了证券转让及买卖业务,同时开办了债券的抵押业务。一个月后,上海工商银行又开办了代理股票现货买卖业务。紧接着,北京、哈尔滨等城市也为股票、债券的交易提供了固定场所。尤其是今年4月,国库券交易市场开始在全国陆续开放,更给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近80个城市开办了有价证券转让业务,交易形式已发展到了公司买卖、委托代买代卖、债券签证、债券抵押贴现等,有价证券转让交易额已超过13亿元。
据行家评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虽然很快,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证券的流通市场与发行市场的规模极不相称,可供上市的证券种类数量太少。债券、股票的发行很不规范,有关法规也不健全。据悉,针对上述问题,作为证券市场主管机关的中国人民银行,从今年初开始在部分城市设立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证券公司,还成立了企业资信评级公司等。
目前,企业要求实行股份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推行股份制已势在必行。这预示着中国证券市场在近期内还会有较大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

憨人杆司令
兵带得多,才配称司令。这儿介绍的却是个“杆司令”。杆者,光杆也,何况还是个“憨人”。这些年憨人杆司令还真干了几件不可思议的“憨事”,人们不免有些遗憾:假如他能多带几个“兵”……
湖北 涂阳斌 涂阳文
在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柳李村长大成人的曾令斌,确也有一幅“司令”身材,膀阔腰圆,虎背熊腰,见了他,谁都会赞叹一声“嘿!好块头。”
麻烦就出在“好块头”上。70年代中期到钟祥县修铁路,一天,曾令斌凭着十八九岁的“毛”力气,挑起两块足有150多公斤的大石头,一步三摆地向前移,恰巧工地宣传员路过,见此情景,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忙从腰间摸出土喇叭,合着“啪啦啦”的竹板声叫开了:“同志们,这边看,……”宣传员这么一“吹”,曾令斌本想歇下的担子也歇不下来了,只得硬着头皮挑下去。等他挑到目的地时,只觉两眼发黑,一下子瘫在地上。当天晚上,他的一只眼睛充血,肿成了小“毛桃”。同伴们埋怨他:“真憨,挑不动就把你杀了不成?!”他抿抿嘴,笑笑说:“人家表扬我,我挑不到,那不为难别人?”
他怕为难别人,可命运却为难他了。不久,他的眼睛终因治而不愈,变成了“炸花眼”。从铁路上回到家后,他就做不了重活,只能在禾场上干点晒棉花、扬场、赶雀儿的小活,年底评工分,只能向老头儿们“靠”。日月如梭,曾令斌已快跨进30岁的门槛,还不曾有人提过亲,村民们便送他个雅号:“憨人杆司令”。他听了,不怨也不怒,认了这倒霉的命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后来经人撮合,娶了个哑巴姑娘成了家,从此,他也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话说1982年,村民小组召开承包会议,组长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方步,不断地叫喊:“排湖的24亩湖田离村远,又好渍水,每年每亩只要上交15元纯利,这个砣子甩给谁算了。”一遍又一遍,却总没人敢揭榜。
“组长,我每亩出三十块揭榜。”这声音虽低沉,但不亚于一声惊雷。大伙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原来是他:憨人杆司令。
“你是不是开玩笑?”组长惊异地问。
“哟,原来是‘杆司令’,真是个憨鬼,到时候交不了账,我看你三间小矮屋搭上个哑巴婆娘,怕也赔不起罗。”这讥讽的声音,引起了满堂的哄笑。
“不!行船不说破口话,到年底交不了账,我曾令斌去坐牢,当着大家的面,把合同订了。”“憨人”说“憨话”,掷地有声。不该办的事,憨人又办了,看他这台戏怎么唱下去。
曾令斌实实在在地干了起来。为了图吉利,他请村里那些使犁用耙的“老把式”喝了“开门红”酒。大家肉酒肉饭吃喝一完,抹抹嘴,吆喝一声,三下五除二,帮他把20多亩田好好地翻耕了一遍。接着,曾令斌和他的妻子在地里栽上了西瓜苗,还搭了“瞭望哨”——一个小窝棚。从此,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开了。没多久,“杆司令”的西瓜地里一片碧绿:上面一片金黄花,下面一色青皮瓜。收获季节到了。一天黄昏,太阳只留下一丝余辉,“杆司令”刚刚端起饭碗,他瞥见田里又有人在偷偷地摘瓜。对这种小偷小摸,平时他并没多加阻拦,有时还喊一声:“路边的果,田边的瓜,只许吃,不许拿。”可今日有些反常,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伙人来,乱踩乱摘开了。“杆司令”这下坐不住了,忙冲过去阻挡,一个“小胡子”却说道:“别不识相,大伙不同意你种,你能发这大的横财?!”“什么?这是横财?当初你为什么做‘缩头乌龟’?老子有胆子揭榜,就该老子发财!你看见老子‘吃肉’,没看见老子‘喂猪’?”争着,两人就动起手来,哑巴妻子在一边急得直跺脚。
就在这个时候,更大的危机爆发了。又有五六十人一起冲向瓜地,眼见刀起、藤断、瓜落,整个瓜田一片混乱,狼藉不堪。“杆司令”血往脑顶门一涌,大叫一声,昏倒在瓜地里。
遭此劫难,“杆司令”损失了六百元。尽管如此,除去投资,“杆司令”还净得了5000多元的收入,成了村里唯一的半个万元户。
常言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可曾令斌不怕,西瓜地一战,跟人打出了胆量,怕也无用。去年春上,他又在地里栽上了西瓜苗。后来,他骑着自行车,到附近几个乡、镇转了转,看到附近的西瓜地面积几乎是去年的十倍。回家后他扯了西瓜秧,撒下了芝麻种,唱了出“丢西瓜,捡芝麻”的滑稽戏。乡亲们见了,又骂他“憨”,说:“自古都是‘捡西瓜,丢芝麻’,你却来个‘倒扳桨’,这是念的哪本经?”“杆司令”笑笑,说:“念的是我曾家经,鬼叫有人抢我西瓜的,种芝麻,看你如何抢法?!”“杆司令”也学会了咄咄逼人。
到了收获季节,西瓜虽大,但供过于求,销路不畅;芝麻虽小,却是紧俏货,“油水”可不小。24亩田,收芝麻3600多公斤,纯收入达6000多元,比种西瓜增收1000多元。“骂”“杆司令”的人哑口无言了。
是啊!时代变了,“憨人”也变乖了。那天,听家乡来人说,曾令斌最近在盖起了小洋楼以后,已经把20多亩承包地推掉了,这究竟为了什么?我们还来不及去采访他。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业部与上海对话
各方携手共建“菜篮子工程”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规模宏大、涉及城乡多方的“菜篮子工程”,使工业大都市和农业部门更紧地握起手来。这是记者9月8日至11日在参加农业部与上海市领导间对话活动时的实感。
农业部不久前与北京、天津就保障城市副食品供应问题相继协商对话后,又在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就此与上海市进行磋商。至此“菜篮子工程”已在我国三大直辖市全面铺开。根据这项社会经济工程计划,在调动多方积极性的基础上,国家和有关方面将在大中城市建立一批新的较为先进的发展肉、禽、蛋、奶、菜的基础设施,以形成新的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
上海今年明确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市政府工作的突破口和农村工作的首位任务,规划从今年到1990年建设1002个猪禽蛋生产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投资建设311个项目。今年通过各种渠道筹措2亿多元副食品发展基金,市县财政的支农资金也达1.85亿元,比去年增10.7%。估计年内可多上市肉猪17.4万头,鸡蛋480万公斤。市委市政府还决定,从明年3月起,将原隶属财贸口的市蔬菜、禽蛋公司整建制地划归农口领导,以促进副食供应的产供销一体化。
农业部部长何康、副部长刘江带领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近日在上海“现场办公”,通过调查研究和对话活动,对上海“菜篮子工程”的有关设想、做法提出了建议。
记者注意到,“菜篮子大家提,菜园子大家建”已成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思想。上海计划在今后三年中为此工程投入7—8亿元。大多数资金来源于社会筹资和市县财政,中央有关部门的投入主要用于一些全局性基础设施,且投入比重不大。新建的副食品基金是通过向在沪工矿企业按职工人数借款、农行贷款等途径建立的。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北利用外资有新进展
本报讯 记者陈国琦报道:刚刚结束的河北省1988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暨出口商品洽谈会传来喜讯——河北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出口商品总成交额超过历届洽谈会的总和,签订正式合同总金额达6.33亿美元。
今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频繁与国内外客商交往,为这次洽谈会创造了条件。各地、市及一些县也解放思想,主动和外商联系,从而使这次会利用外资和现汇引进量大、面广,引进渠道和方式多样化,既有外国政府贷款,又有商业贷款,还有买方信贷。其中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利用外资和现汇数量大、项目多,这对加强河北省支柱企业的实力,促进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2版(经济)
专栏:

丘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战胜灾害 粮棉连年增产
本报讯 河北省丘县自1984年全面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以来,虽然连续4年遭受干旱,粮棉却连年增产增收,粮食增产3000多万公斤、棉花增产1000多万公斤。今年小麦又增产300多万公斤。
这个县旱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7%,是农业低而不稳的主要障碍。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把推广旱作技术,发展省水型农业作为主攻方向。首先,调整作物布局,多种耐旱作物。在基本稳定小麦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多种谷、豆类耐旱作物;小麦也引进了“昌乐5号”等增产潜力较大的耐旱品种。旱作技术主要采用纳雨蓄墒法,利用河渠、坑塘大量蓄水,做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伏耕和秋耕深耕蓄墒,增加土壤含水量以及耙轧保墒、抗旱播种法等。同时,多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耐旱能力。灌溉上,采取多种措施节约用水,全县仅塑料输水软管就已铺50万米。4年来,全县共节水6600万立方,扩大和改善浇地面积40万亩。此外还投资500多万元,在碱地种草万余亩,四旁植树211万株,农田林网发展到43万亩,改善了生态环境,达到了防风、固沙、调节田间小气候的目的。
(吴好奇 贾连军)


第2版(经济)
专栏:

铝锭短缺价格暴涨,企业怎么办?
东北轻合金厂靠挖潜力增效益
本报讯 在有的铝加工厂“无米下锅”、处于半停产状态的情况下,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却是另一番景象:生产蒸蒸日上,效益步步提高。截至8月底,产量已完成年计划69.99%;上缴利税4676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创历史新水平。
这个厂是我国大型骨干企业,全国40%以上的统配铝材加工由该厂承担。近两年来,由于各地盲目上铝加工项目,铝锭供应严重不足。今年,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缺铝锭4万吨以上。为了解决困难,这个厂千方百计挖掘内部潜力,寻找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途径。
——主动找米下锅。在厂内清仓查库,回收各种边角废料;在厂外和用户采取“带料加工”、“贴料加工”、“借料加工”等办法,解决铝锭缺口3万多吨。去年以来,他们对国内外废铝市场做了详细调查,发现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今年年初,厂长王果青带队到河北、北京一带考察,收购废铝电线、易拉罐、旧铝锅等8000多吨。5月,他又赴美和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收购废铝合同。
——把原材料用在“刀刃”上。近两年来,铝箔产品走俏,经济效益好。1吨铝箔的价格,相当于3吨铝板材。他们把大量优质铝锭投入到铝箔车间,在两个铝箔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劳动效率普遍提高。
——开辟新门路。他们利用本厂的技术、装备优势,帮助辽宁铁岭铝厂、云南铝厂安装、调试设备、培养技术人才,仅此就可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单商场积极组织货源
本报讯 记者潘岗报道:为丰富、活跃国庆首都市场,北京西单百货商场及早动手组织货源。
由于各种原因,今年部分商品货源偏紧,加上部分群众的盲目抢购,商品供需缺口较大。从今年4月起,西单商场就积极抓货源落实。几个月来,商场正、副经理多次带人去全国各地,走访厂家。仅8月份,商场就派出185人次,分赴天津、上海、广州、沈阳、大连、青岛等地,与320多个单位洽谈业务,签订合同。
这家商场还与厂家合作陆续举办商品展销活动,展销品种达1600多个,其中多为群众欢迎的名、优产品和适销产品。


第2版(经济)
专栏:三言两语

主动“找米下锅”好
燮阳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在当前铝锭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四面八方寻找原材料,这种主动“找米下锅”的精神,值得提倡。
主动找米下锅,关键在于“主动”。面对原材料不足的困难,愁眉苦脸、叫苦连天,无济于事。唯有发挥主动精神,开阔思路,才有可能冲出困境。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不正是这样做而且取得明显成效的吗?
巧妇是难做无米之炊的,但是“巧妇”与“拙妇”又有很大不同。“巧妇”能够动脑筋想办法,有米为炊,无米找米;而“拙妇”手笨腿懒,更不爱动脑,老是等米下锅,无米即断炊,甚至有米也做不出好饭来。我们应当提倡前者,而不是后者。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全部附件国产化的京保铁路光缆通信系统9月13日开通
作为北京至郑州铁路长途数字光缆通信系统的一期工程,北京—保定段长度为154公里,近期能提供1920个话路。与过去只有300路的小同轴电缆比,不仅通话容量、通话质量大大提高,而且降低费用2/3,单话线成本仅为小同轴电缆的1/10。据称,这种对长干线进行光通信技术改造工程,在我国运营铁路上还是第一次。(潘岗)


第2版(经济)
专栏:

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在西安通过国家级鉴定
这种样机的研制成功,不但填补了我国压缩机生产的一项空白,而且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这一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该机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胜利机械厂共同研制。
(张光强 孟西安)


第2版(经济)
专栏:

锌强化营养盐问世
锌有“生命之花”和“智慧素”的美称,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江苏省盐业公司南京分公司和华东工学院共同研制的锌强化营养盐,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据有关部门对19个省市进行的营养调查表明,60%以上的人缺锌,尤以儿童患者为多。锌强化营养盐在南京等市试销,深受消费者欢迎,近日将投放北京。(刘霄)


第2版(经济)
专栏:

制盐“将军”
——记全军劳动模范、空军1 114厂厂长任善纪
本报记者 崔秀芝
盛夏,人民大会堂。空军1114厂厂长任善纪向首都新闻界介绍说:“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将食盐用于调味了。近年科学研究表明,食盐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咸味剂,还是维持和促进人体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但是,由于盐中含钠,摄入过量又会危害人体健康。1981年在摩洛哥首都蒙特卡罗召开的有6个国家400多名医学专家参加的医学科学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过多地食用盐,会造成人体钠、钾比例失调,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近几年,国外已趋向于食用低钠盐。西欧、日本,低钠盐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品。”
任厂长操着山东腔,话锋一转从国外谈到国内。他说:1957年我国城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0.2%;到1985年就上升到44.37%。现在全国高血压病患者高达4700多万,居世界之首,成为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他希望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低钠盐,尽快进入千家万户。
在以后的几天里,不少报纸刊出了对低钠盐的介绍文章;低钠盐,摆上了不少首都副食店柜台。
被誉为制盐“将军”的任善纪,早在1980年就对低钠盐动了心。他想,7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普及食用的低钠盐,到了80年代,国内为何还不能批量生产?
从几年前起他开始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各种有关低钠盐的信息资料,在自己的厂子里试制,经科学配方,合理降低钠的含量,增加钙、钾、镁、碘等人体需要的多种元素。经空军汉口医院临床试验,高血压病人在不用任何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每天食用10克多元素低钠盐,降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 6.7%;对正常人做生理试验,能稳定血压,符合生理需要,无副作用。
空军1114厂在湖北省云梦县的偏僻乡镇上,是全国制盐行业唯一跨入国家二级企业的军办工厂。厂长任善纪还是全军劳动模范、军人企业家。
70年代初,任善纪这个山东大汉,军衣袋里装着三等残废军人荣誉证书,受命来到云梦办盐厂。
办盐厂,这对过去一直做军事和政治工作的任善纪来说,可是个新课题。没想到,第二年他就和战友用土法制盐积累的资金,建成了年产8万吨的真空制盐生产线,形成了规模生产。
国内井矿盐采用真空制盐法以来,加热室的换热管,历来使用碳钢管。由于材质耐腐蚀性差,管子破断,盐卤的跑、冒、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要经常停产检修,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一些实力较强的盐厂和科研部门,曾试用多种方法防护,均不见效。1973年,在全国第三届井矿盐技术交流会上,这个问题作为行业攻关难题,成为研讨的重点。
任厂长在会上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从获得的信息中加以分析,回厂后,即以更换材质为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解决了一项项难题,终于将全套设备中的500多根换热管,全部换为紫铜管,攻下了这个难关,使设备生产周期延长10倍多,热效率显著提高,各项指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114厂的新成果被誉为井矿盐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被誉为中华制盐业“将才”的任善纪,是个主攻型的军人。说实话,他有时也是被逼出来的。
1114厂的制盐设备,经过10年卤水腐蚀,千疮百孔,难以正常生产,1982年一季度亏损40多万元。企业发不出工资,职工人心浮动。
怎么办?守则死,攻则生。任厂长将压力变动力,提出改造设备的大胆设想:把全国最新技术、工艺、材料用来改造设备。可是一算费用要花240万元。不少人公开说道:真是异想天开!
任善纪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干成。全厂职工动员起来了,盐厂的人拚命了。要知道,这个举动,是重建半壁江山啊!任善纪自己担任设备改造指挥长,经过80个昼夜,完成130项改造项目,设备改造的工程终于成功了。面对白花花的盐,全厂职工欢欣若狂,任善纪这个硬汉子,却张着嘴,一个劲淌眼泪。该厂当年向国家上缴利润470万元。北京的一位专家吃惊地说:“这样的工程,半年完成也是高速度,你们用了80天,真是奇迹!”
17年来,爱卷袖子的任厂长,始终以军人的风采、南泥湾的精神、滚雪球的积累,带领着全厂职工,把小作坊式的企业,变成了国家二级企业,共向国家缴纳税利1.314亿元。任善纪这位军人企业家,被授予全军劳动模范称号。


第2版(经济)
专栏:

化肥何须过“五关”?
——关于河南部分县化肥厂实行产销见面的评述
本报记者 李杰
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南省原阳、临颍等14个县化肥厂相继改变过去传统的化肥销售办法,将供应的化肥票证逐级发放到农户,由农民持票证直接到化肥厂购买。这种销售办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据了解,这14个县每吨碳铵的平均售价是245元,比当地化肥零售价便宜45元—70元。若按这14个县化肥年总产量计算,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3827万元。河南全省有110个小化肥厂,年产碳铵500多万吨,如果能全部实行产销直供,全省农民每年可获利2亿元。这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无疑是有利的。
河南省原阳县根据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农民种粮缺乏积极性的新情况,通过协商,果断地改化肥出厂价为销售价,改多环节供肥为化肥厂直接供肥到户。据统计,自去年8月开始,至今年4月底,用这种直供办法,供应农民化肥共67500吨,使农民节省农业生产开支200多万元。由于改革了化肥供应办法,原阳县农民从小麦返青、拔节到抽穗,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肥可施。因此,今年这个县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一成以上。
临颍县化肥厂厂长杨立廷对记者说,近两年来,每天到化肥厂购肥者成百上千,厂长到了有家不能归,有厂不能进、有事不能干的地步。但真正种地的农民却买不到化肥。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采用产需直达供应的办法,终于解决了农民买化肥的难题。高价化肥市场不见了,专门倒卖化肥的“倒爷”也销声匿迹了。
与上述两县形成鲜明对比的淮阳县,则是另一番情景。化肥厂生产的化肥仍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经营,由于“倒爷”插手,农民根本买不到平价化肥。
省石油化学工业厅一位同志告诉记者,目前,绝大部分当地产的化肥都是经县供销社,到乡供销社,再到零售门市部,最后才到农民手里。淮阳县化肥厂一位副厂长对记者说,他们给县供销社的化肥是每吨270元,县社给乡基层社是每吨295元,基层社卖给农民每吨340元,而转到基层社自然门店,高的每吨卖到370元。这样,化肥从出厂到农民手里,层层加码,光中间环节就加价70—100元。化肥厂937名职工,去年辛辛苦苦干一年,生产5万多吨化肥,仅盈利90万元。而中间环节以每吨加价70元计,却净赚350万元。利润大多让中间环节拿去了,职工哪来生产积极性。正像人们说的:“现在是捆死化肥厂,搞活供销社,负担让农民背上。”
在河南省化肥工作会议上,一些厂长纷纷要求化肥产销见面。但目前改革化肥供应办法的阻力很大。厂长们认为,阻力主要来自流通部门和一些政府部门。
流通部门为什么不同意化肥实行产销直供呢?一位化肥厂厂长认为,实行产销直供,他们就不能从中渔利了。
最近,在河南省化肥工作会议上,省长程维高肯定了一些化肥厂实行化肥产销直接见面的作法,并要求各地市先试点,然后逐步推开。


第2版(经济)
专栏:

铁道部十六局二处三段九队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后,工人张小咪(右二)自荐当班长,把剩余人员组成一个“争气班”与其他班组进行同等条件的竞争。经过艰苦的努力,现在“争气班”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职工连连得奖。
朱洪山 李会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