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下一个奇波伦是谁?
  仓立德
露丝·奇波伦,一位普通的美国家庭妇女,生前大概做梦也不会料到,在她去世4年以后会成为一场全国瞩目的诉讼案的中心人物;她的姓名及肖像还能反复出现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
奇波伦16岁便开始吸烟,每天一包半。1966年以前,她喜欢利吉特公司的“切斯特菲尔兹”牌,此后改吸洛里拉德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产品。1984年她死于肺癌,终年58岁。5年前在她病入膏肓时,她和丈夫安东尼尼奥联名向法院起诉,要求上述3家公司为她的不治之症负责。今年初新泽西州联邦地方法院才正式开始审理。4个半月后,由6人组成的陪审团于6月13日裁定:原告对吸烟及其后果负有80%责任;被告之一利吉特公司承担20%责任,应向原告赔偿40万美元损失费。裁决宣布后,立即轰动了美国舆论界,烟草股票市场当天暂告关闭。有人认为,这是“美国烟草业衰落”的标志,“一个没有吸烟的时代即将来临”。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裁决。它首次从法律的角度判定,烟草公司对吸烟致病、致死者至少应负部分责任,这就为以后类似的烟草官司开创了先例,其意义远远超过40万美元本身。
为了在这场官司中一决输赢,3家烟草公司曾不惜血本,全力以赴。有人估计,它们在5年中先后为延聘律师等花费5000万美元巨款。被告辩护人力陈烟草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不应置疑,因为烟草生产者生产卷烟虽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它们并没有强迫消费者非吸烟不可。尤其是当吸烟者在明知吸烟会危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继续吸烟,其后果不应由烟草公司负责。因为这叫“周瑜打黄盖”。事实上自1954年以来的314起控告烟草公司的官司中,烟草公司一场未输,分文未损。
奇波伦夫人的首席律师马克·埃得尔,是一位坚定的反吸烟分子。他指出,奇波伦“从未得到警告”。她被“由吸烟招致的可怕疾病非常缓慢地吞噬掉了”,烟草公司难辞其咎。它们以各种手段使公众曲解吸烟对人体带来的严重损害。例如利吉特公司在50年代的广告中称,对吸烟者经过彻底检查,包括X光照片,其香烟对鼻、喉等器官没有害处。另一被告洛里拉德公司则吹嘘其“健”牌香烟过滤嘴“安全、有效,曾被选用来过滤医院手术室的空气”。
埃得尔迫使被告第一次公开了烟草公司的数千页内部机密文件,从而证实了烟草公司有意隐瞒吸烟对人体的伤害。因为早在40年代科学家即发现了吸烟的危害;195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利吉特公司香烟的煤焦油可导致老鼠皮肤发生癌变。但被告有意不将这一结果告诉消费者。
奇波伦案裁决后,原告、被告都表示不服,要提出上诉。但与此同时,双方又均称获得“胜利”。
被告虽被判支付40万美元赔偿费,但比起烟草业的巨额收益来毕竟只是九牛一毛。美国烟草公司每年生产五六千亿支香烟,年销售额达350亿美元。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即达76亿美元,获净利27亿美元。况且,在这场官司中,洛里拉德和菲利普·莫里斯两公司已被开脱。
原告宣称,使烟草公司首次在法律上为其产品所带来的疾病与死亡负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而且,它仅仅是烟草公司“大堤的决口”。此案裁决后第二天,又有人控告烟草公司。目前美国还有90起有关6家烟草公司的未决讼案。许多律师已表示要援引奇波伦案例打赢官司。
无怪乎《华盛顿邮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使用的标题是:
“下一个奇波伦是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青年居住综合体与住房改革
  张小元
住房问题是困扰着许多国家的一个难题。苏联在1987年初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4.9平方米。但总的来说,大城市住房依然紧张,许多青年结婚后一般要等六七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分到住房。
苏联计划到2000年每个家庭都有一套单门独户的住房。这就是说每年至少要新建1.6亿平方米的房屋。而近几年,平均每年建房实际只有1亿—1.1亿平方米。因此,戈尔巴乔夫提出,“要把扩大住房建设当成一项全民性的任务”。
为了解决住房紧张的难题,苏联政府鼓励企业、合作社多建房,特别是居民个人投资建房。对个人建房提供优惠贷款,贷款额为住房造价的80%,归还期限为20年,年息仅0.5%;国家还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
一些公司、企业、合作社有钱有地皮,只缺建筑工人。对此,苏联允许在职青年工人自己动手建住宅。凡无房青年,经所在单位同意都可参加青年住房合作社,半脱产学习3—5个月建筑技术。这期间拿基本工资,然后当建筑工人,直到住宅完工为止(约1年时间)。由于是为自己造房,不少人主动加班,另外还有亲朋好友前来帮忙,所以建房速度快,质量也有保障,而且室内装修可根据个人爱好设计。以这种方式建住宅在苏联称为
“青年居住综合体”。
自己动手建住宅的做法,很快赢得了广大居民的欢迎,特别是青年人更为乐意。为数众多的青年居住综合体相继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中城市涌现出来。青年居住综合体也越来越讲究成龙配套,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乐园、妇女俱乐部、运动中心、影剧院、图书馆、医院、商店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青年居住综合体的出现,对苏联放弃墨守成规的建房和住房分配制度是个很大的推动。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波波夫博士提出:“现在苏联公民所付的房租很低,几乎是国家免费提供住房。因此,必须彻底改变70年来一成不变的住房分配制度,不应再是国家向公民分配住房,而应是公民用卢布向国家购买住房。”看来苏联在住房改革上也在摸索新路子。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埃及重建古代图书馆
  邵叶仙
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极负盛名,它是亚历山大博物院的一部分。博物院是个巨大的研究机构,曾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在那里工作。图书馆藏书丰富,仅古典书籍就有数十万册之多,包括希腊古典哲学、自然科学、文学等书籍的阿拉伯文译本。
可惜的是,建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公元前47年遭凯撒军队劫洗后,又几经战乱破坏,最后毁于战火,成了废墟。
现在埃及决定重建亚历山大图书馆。不久前,穆巴拉克总统为这项工程奠基。工程预计需要3亿西德马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担其中的一半费用。新亚历山大图书馆计划于1995年开放,但整个工程的完成需更长的时间。据说将来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量可达800万册。现在闭藏在一些清真寺里的善本秘册,和为私人收藏的数千册尚未鉴定的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珍贵书稿,都将在那里与广大读者见面。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盲人部落与矮人国
  张旭平
盲人部落 在墨西哥西马德雷山区的原始森林里,隐居着一个约有300人的原始部落。那里的村民不仅生活方式原始落后,而且全部都是盲人。原因何在?经过一些科学家的考察研究发现,“盲人族”居民的失明,是由一种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尾线虫引起的。这种尾线虫以黑尾蝇做传播媒介,叮咬人体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人的眼球也是尾线虫集中繁殖的部位,因而造成眼球晶体混浊,视神经毁损,最终导致失明。事实上这个部落的新生婴儿都不是瞎子。如何使“盲人族”改变这种悲惨状况,目前尚无良方。
矮人国 说到矮人,人们总会想到非洲原始密林中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匹克米族人。但近年来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莫迪洛涅斯山谷密林中,发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矮人国”。这些尤卡斯族矮人身高在80—120厘米间,仅为一般成年人身高的一半。
这些尤卡斯人个子虽矮,体格却很健壮,肌肉发达,过着同非洲矮人相近的生活:吃野兽肉、玉米、菜豆,穿的是树叶、兽皮。他们无首领无政府,也不信任何宗教。尤卡斯人有自己的语言,少数人也懂点西班牙语。矮人部族是怎样形成的,尚无科学答案,据说与他们赖以生活的热带环境有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花的“语言”
科特迪瓦人爱花,不仅在院子里栽花,在室内摆花,逢年过节或遇吉日良辰,还爱互相赠花。但在选送什么花上十分讲究,弄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恋人初会,送上一束白丁香,标志着爱情已经萌生。但不可误送了紫丁香,因它代表友谊,那是伙伴们之间才相送的。若遇别人的结婚纪念日,可送白石竹(祝爱情忠贞不渝)、红玫瑰(祝夫妻情深意笃)或茉莉花(祝愿永久幸福)。若是自己的结婚纪念日,夫妻互敬一朵蓝蝴蝶花,意即(愿我们永远真诚相爱)。
黄水仙表示希冀,花石竹表示亲吻,秋海棠表示友情,大竹花表示感激,百合花表示心灵纯洁,郁金香表示倾吐爱情,毋忘草乞求“毋忘我”,紫罗兰则表示“我永远爱你”。热恋中的人最忌收到绣球花和水仙花,因为前者表示犹豫,后者含意冷漠;更怕收到银莲花,因它等于宣告爱情破裂……
·汝生·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艺苑

  世界级歌唱家多明戈
  李南友 朱晓燕
最近,世界著名歌唱家普拉契多·多明戈同西班牙萨苏埃拉精英团访华演出,受到首都观众极其热烈的欢迎。每当多明戈出场,一曲唱完,掌声、欢呼声长达十几分钟。整场演出结束时,人们拥向舞台,把他团团围住,请他签名,向他表示敬佩之情,使这位见过大世面的歌唱家激动万分。他一再表示:“中国观众的情意我永远不忘。”“我有机会一定还要再访问中国。”
多明戈1941年1月出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由于父母都是歌唱演员,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环境的熏陶。1955年,多明戈进了墨西哥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指挥,后改学声乐。
1959年,多明戈进入墨西哥国家歌剧院。在那里,他与女高音歌唱演员玛尔塔相识并结合,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从而使他“真正进入歌剧生涯的起点”。他俩艺术上配合默契,在1962—1965两年半时间 里,共联合演出280场。在这个时期,多明戈的演唱在吐字、收音、运气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并进而创造出高亢激越、甜润宏亮、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1960年,他首次扮演《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他的表演细腻,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充分地显示了艺术才华。多明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英、法、意、西班牙四种语言唱歌,所以他很快风靡西班牙、墨西哥、美国各地。
1984年,在纪念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多明戈演唱了由著名剧作家瓦格纳创作的歌剧《罗恩格林》。这是一出多年来没有演出过的名剧。多明戈的演出,为他的歌剧表演艺术揭开了新的一页。1987年5月,多明戈在埃及古城卢克索,主演了被人誉为现代艺术史上创举的著名歌剧《阿伊达》。
现在,多明戈成了世界级歌唱家。他演唱过80部歌剧;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他已演唱了1600场以上。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赢得崇高声誉。他演唱著名歌剧,有时也唱通俗歌曲,甚至经常到农村、到十字街头为普通群众演唱人们所喜爱的通俗歌曲。当墨西哥发生大地震时,他赶赴救灾现场,为灾民们义演。近年来他又致力于把歌剧与古老的民间戏剧融为一体的创作活动。这次他和萨苏埃拉剧团同台演出,就是他这方面创作的一个尝试。他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创造新一代听众所喜爱的歌唱艺术。因为,时代在发展,听众的喜好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歌唱艺术也应该有所发展与变化。
多明戈跻身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列,但他从不自满,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和对演出的严肃认真态度,实在令人钦佩。他在北京人大会堂演出的那两天,本来白天都安排有参观游览名胜古迹的活动,可是,为了保护嗓子,以最佳状态演出,多明戈宁可放弃了白天的各种参观活动,为晚上的演出作准备。更可敬的是,这位世界级歌唱家成名之后并不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对人傲视阔步。他常说:“我甘愿献身给音乐事业,向我的听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歌曲。因为艺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在北京的演出期间,处事热情诚恳,平易近人,毫无著名歌唱家的架子。
多明戈在艺术上的成功,与他妻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玛尔塔在歌剧艺术上也很有造诣,但是为了培养两个孩子和更好地照顾多明戈,她中止了自己喜爱的歌剧生涯。多明戈十分深情地说:“我的妻子所做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事业上,她是我亲密的合作者,在生活上,她是我忠实的伴侣。”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南极冰山,世界最大淡水库
  柯宝成
随着各国科学家的合作深入发展,南极科学考察又传出喜讯。其中最令人鼓舞的,是每年由南极大陆飘下来的晶莹冷峻的冰山,约有十二万余座。一些科学家作了估算,这些冰山所含的淡水,是当今世界五十亿人口年均淡水用量的四十五倍。
沙特阿拉伯是贫水的典型,雨量极少,农田和森林仅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三。这里的居民用水就属贵如油一类,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用水靠海水淡化。沙特长久以来就在考虑把丰富纯洁的冰山从南极拖回国来,供人们饮用和农田灌溉。他们估算,每座六千立方米的冰山运输费用高达八千万美元。
南美洲的智利得近水楼台之便,近年一直在取南极冰山,但规模很小。这既有技术原因,也有成本高昂的因素。其他缺乏淡水的地区和国家,都因上述原因而只能面对南极“望冰兴叹”。但是,科学家们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冰山化为淡水的研究。有关设想和方案也不断问世。其中以苏联科学家提出的一个方案最有吸引力,并已受到联合国有关专家和官员的重视。
苏联科学家认为,体积为长五百米,宽三百米,高三十米的冰山,最适宜于长途运输。他们设计的方案是,当通过卫星选定冰山之后,用几只首尾相连的遥控自动船顶在冰山后腰,推着冰山前进。冰山前进的速度由电脑控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来决定,以冰山消融量最低为选择最佳值。据有关专家估算,采用这一方案,用三个月时间运送千座冰山,距离为七千公里,包括卫星探察,遥控运输在内的各项费用,大约只要二十三至二十五亿美元,是淡化等量淡水费用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南极冰山是地球上宝贵的固体水源,约有二千四百多万立方公里之巨,相当于江河湖水总量的一百一十多倍,它足可使大洋洲百分之八十三的“旱地”、非洲百分之五十三的“焦土”、亚洲百分之三十八的缺水区、我国四亿亩盐碱地和十六亿亩“戈壁滩”变成云梦泽国。因此开发南极冰山,前景相当乐观!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大街放牧——开罗一景
大街,不是草原,但却有人放牧。这奇特的现象,就见之于埃及首都开罗。
大街上放牧,羊吃什么?——垃圾。
垃圾,是废物,所以人们把它“扫地出门”。这些垃圾,日复一日地堆放在街头巷尾,结果成了猫狗觅食的好去处。
垃圾能养猫狗,是否也能养羊?以草木为生的羊群,到了城里,口味就变了。因为垃圾堆里有大量被抛弃的大饼和面包,这总比吃青草强吧。
垃圾堆里为什么有大饼和面包呢?原来,大饼和面包是埃及人的主食,由国家大量补贴,价格极便宜。于是有的人吃不了就随便扔,垃圾箱和马路旁便成了“牧场”。
大街上牧羊的大多是年青妇女和姑娘。她们穿着传统的长袍,骑在驴背上,头顶烈日,赶着羊群,到处走动。有时羊奶胀了,就挤在容器里,随时卖给需要的人。由于大饼和面包价格低得极不合理,“大街放牧”就成为在其他大都市难得见到的开罗一景。
·周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菲律宾“夏都”——碧瑶 (中国画)   劳崇聘 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