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墨西哥通讯

“第二课堂”
  ——墨西哥大学生暑期生活剪影
  本报记者 郭伟成
加布里埃拉握手的姿势挺特别。这是我在瓦斯科旅馆见到她时的第一印象:身体站得直直的,手指伸直了放在对方的手心里;微笑着,和善地注视着对方。画家玛尔塔带我去参观这家富有传统的旅馆,值班经理请加布里埃拉给我们导游。她领着我们穿堂过院,看旅馆的各种设施,介绍旅馆的情况,有问必答,口若悬河。我真的以为她是服务台的领班,但她微微一笑说:“我是来学习的。”
原来,加布里埃拉是夸乌德拉旅店管理学院的学生。暑假开始,她就来到瓦斯科旅馆当上了见习服务员。全班同学,只要本人愿意,都由学院联系安排到各家旅店见习。这一天是星期日,加布里埃拉照常上班,接待客人。两个月的假期里,她都将在这儿实习。她告诉我:“我已经读了一年旅店管理专业,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总觉得不很实际。譬如,旅客心理,课堂上讲的只是一般的、普遍的情况,但是,四方来客哪能都一样呢。在实习服务中,我接触了各地和各国的客人,从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获得了实际的技巧,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我想,在下一年的学习中,我会更有选择地研究一些问题。瓦斯科旅馆真的成了我第二课堂。”
加布里埃拉当然不是绝无仅有的。画家玛尔塔告诉我,墨西哥的社会风气在变化中。过去,学生们放假一般都休息、度假。现在,不但一般的家庭,就连一些中产阶级的子弟,甚至富有阶层的子弟,也都利用假期寻找一份工作。
维洛尼卡和莫尼卡是另一种类型。暑期开始的那一天,就在我们住处前的马路边贴出一张小小的告示:“暑期儿童班”。维洛尼卡是国立人际关系学院的学生,莫尼卡在洲际大学公共关系系学习。维洛尼卡说,她和莫尼卡都对儿童教育感兴趣。在预科(高中)读书时,维洛尼卡每逢假期都去商业中心工作。进了大学,对从事幼儿启蒙教育发生了兴趣。原来,维洛尼卡是研究“畸形教育”的,她介绍说,这就是“对聋儿童进行听觉和语言启蒙”,开发聋儿的说话功能。她抓起一个小玩偶,“你瞧,我拿着这玩艺对聋儿说,muneca(玩偶),让他瞧着我的口形变化,慢慢模仿,试着发音。她认为,在学习、研究期间,应找机会多与儿童交流,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要。
于是,维洛尼卡和莫尼卡就招了一群从5岁到11岁的孩子,在莫尼卡家里办了一个暑期儿童班。她说,我管小班,她教大班。每天安排不同的课程。星期一做纸工,星期二烹调,星期三是体操、跳舞,星期四绘画,星期五认识社会。上星期去了蜡像博物馆,这星期去技术博物馆。“我想,这对家长们是一个帮助,对孩子们是帮助,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帮助。”“现在,我体会到一种满足。我选择了畸形教育专业,我喜欢孩子们,他们需要爱和友谊,需要理解和交流,并不是所有的人包括孩子们的家长都真正懂得这一点。在暑期儿童班里,我懂得了这一点,也懂得了将来我该走的路。”
维洛尼卡比划着,说着,一会儿把脚盘到座椅上,一会儿蹲到小茶几边,模仿着小孩学习的情形,瞧她一本正经的神情,我觉得,在“暑期儿童班”这个第二课堂里,她也长大了。


第7版(国际)
专栏:美国通讯

  面对人生的挑战
  ——美国大学生暑假生活点滴
  本报记者 仓立德
“暑假”,对上过大学的人来说,是诱人的字眼。它意味着你可以暂时忘掉紧张的学业,或者轻轻松松地与亲友团聚,或者无忧无虑地结伴旅游……然而,就记者最近接触到的一些美国大学生而言,暑假对他们却有更多的含义。
美国大学生的“而立”之年似乎来得很早。他们有强烈的独立精神,不以依赖父母或他人为荣,假期往往成为他们谋求经济上自立的好时机。在华盛顿市美国大学的宁静校园里,手持书本、步履匆匆的罗杰斯告诉记者,他在国际服务系读二年级,现在,他白天为国会参议院处理信件,晚上赶回学校学习。“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他说,“一方面,我了解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我得到的报酬基本够学费和生活费。”
的确,美国上大学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乔治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四年级学生莱斯丽告诉我,这里的学费每年1.6万美元。这位大眼睛的黑人女大学生笑着说,“我算是幸运的,每年有1.4万美元奖学金。即使这样,我每年假期都要打工。”历史系学生托玛斯可没有莱斯丽那样的福气,他的大部分学费是从政府贷款银行借来的,毕业后要如数归还。他今年暑假给一位国会议员当文书,每天工作8至10小时。
乔治敦大学在波托马克河边,离市中心很近,是座有200年历史、环境优美的私立学校,在美国颇有名气。每年夏季,学校利用其完善的服务设施,为成千上万前来首都观光游览、进修学习、开会或谈生意的国内外客人提供食宿及活动场所,许多学生都参加接待工作。会计学专业三年级学生路德每年暑假都回老家芝加哥干活儿,头一次是当建筑工,第二次在谷物交易所打杂。而今年他从5月底开始,便和其他100多名学生一道为来校客人安排住宿,打扫卫生,维修客房,还要经营小商店,周末也难得休息。
美国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自谋职业,在这个竞争性很强的社会里,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非易事。一些文科大学生对记者说,除法律、经济等个别专业外,他们不如工程学科的学生受欢迎。所以,他们要充分利用暑假,增长社会实践经验,扩大社会联系,为将来寻找理想的出路打基础。
记者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台阶上遇见国际关系专业女学生丽多。她说,“我快毕业了,现在正赶写论文,同时给一个私人国际问题咨询机构做点事,比如打打字,准备研究资料等。在那里我接触到不少国际问题,这对我将来的事业大有帮助。”乔治敦大学行政管理系三年级学生科尔巴克暑假为一家投资公司接洽客户。这位来自俄亥俄州的青年认为,这段经历对他毕业后求职是很宝贵的。
从这些青年人身上,记者看到,暑假对他们同样是一种学习机会,他们为走向社会迈着坚实的步伐。


第7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能登半岛的欢聚
  ——日本首次国际留学生交流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于青
在日本西海岸风景宜人的能登半岛,趁着7月下旬的暑假,举行了日本首次国际留学生交流大会。来自日本各地的370名外国留学生,其中有107名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度过了三个难忘的昼夜。
当地报纸《北国新闻》的朋友告诉记者,在日本,80%的外国留学生集中在大城市。留学生们平时为学习和生活奔忙,难得有机会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日本人的普通家庭。为此,交流大会特意安排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
让留学生们住进普通日本人家庭,住进日本民间风格的小旅馆——民宿,置身于拉门相隔的房间,在既是“地”又是床的“榻榻米”上盘腿而坐,用日语和普通的日本人促膝交谈;
热情的当地居民,露天支起锅灶,烹调出美味的日本菜肴——烤鸡、烤海鲜、炒面、紫菜饭团和打糕等,请留学生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海海滨,当地人拿出只有在大型节日才表演的节目:抬起高大的花灯、点燃祈愿丰收的松明、敲响御阵乘大鼓同留学生们共享欢乐;
在轮岛市,留学生们步入闻名日本的大型早市,体察这一乡土气息浓厚的胜景,参观当地名产漆器的制造工艺,揣摩日本人钟情漆器的独特心理……
据日本文部省统计,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约有22000多人。近来,外国留学生是日本新闻界报道的热点之一。平时,难有机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听到留学生的声音。交流大会特地创造机会,让留学生们当着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新闻界人士的面,倾诉自己的感想和愿望。
留学生们毫无顾忌,一吐为快。他们既谈到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热心人的帮助,也谈到日本的高物价给生活造成的困难,希望日本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留学生创造安心学习的国际化环境;谈到平常和日本人接触的机会不多,希望能同更多的日本人进行坦诚相见的思想交流,而不是局限于客气的问候寒暄。
谈到对交流大会的感想,就读于名古屋大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对记者说,这种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在中外留学生中结识更多的朋友。
除此之外,令人钦佩的是,作为主办者之一的当地政府和经济界的远见。他们把交流大会作为当地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国际化的动力,并通过新闻界对交流大会的报道,扩大本地方的影响,这种善于追求多重效益的作法,也是值得称道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联大学生的暑期生活
  周象光
在由莫斯科开往西伯利亚的旅客列车上,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姑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篮子走进卧铺车厢,轻声地向乘客兜售食品,“谁买奶酪、鱼罐头,谁买甜面包!”她那略带腼腆的表情使人看出,她不像一个正式的列车售货员。原来她是来自莫斯科的一名大学生,名叫娜佳,为了使暑期过得更有意义,经铁路部门同意,来到列车上打短工。
娜佳说:“我生长在莫斯科,从小就向往西伯利亚的风光,到列车上当临时工,既可免费旅行,实现多年的愿望,又可以赚点零用钱,虽然钱数不多,但毕竟是我自己劳动赚来的。”
苏联幅员辽阔,遍布各地的山川湖海和著名的旅游胜地对许多青年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长途旅行毕竟花费太大。现在苏联的大学生自立意识较强,虽然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但也不愿过多依赖父母。因此,像娜佳那样到铁路和航运线上“半工半游”,就成了很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度假方式。
最近,一家名为《对谈》的青年周刊向学生们提出倡议,撇开热门的旅游路线,到最普通的农村去,既可了解农村社会,又可以通过劳动赚钱。倡议得到许多大学生和部分中学生的响应。
还有一些青年希望假期生活具有历险的色彩。他们纷纷结伴徒步旅游。有的深入山区,有的沿河而行,有时风餐露宿,有时投宿村舍。由于这种旅行需要一些花费,他们往往要在途中停下来,打几天短工,以补旅费的不足。
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今的苏联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他们的父辈。这一代的青年人向往独立自主,渴望有丰富、充实的暑期生活,以具有时代特色的方式锻炼自己,表现自己。


第7版(国际)
专栏:编后

  学习自立的本领
  在我国,不少青年学生,步入大学生活以后,还是习惯于事事依赖父母、依赖学校。在思维方式,尤其是生活能力等方面缺乏自立意识。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注意,大学生们也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本版介绍了一些外国大学生的暑期活动,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自立的生活态度。我们希望我国的大学生们能够从这里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海海滨和当地居民欢度良宵。


第7版(国际)
专栏:

捷克斯洛伐克的学生利用暑期开展采集草药活动。待到新学年开始,他们把采集的草药带到学校进行分类,然后送交国家。学生们每年采集的草药占国家收购草药的一半左右。 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
专栏:

匈牙利韦伦采湖畔是学生们举办“鸟类观察者”夏令营的好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观察湖区各种鸟类生活习性,学到关于鸟类的大量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