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蚯蚓现象
孙越生
少年时代,爱好钓鱼,在挖掘和饲养蚯蚓时发现,切断了尾巴的蚯蚓会再长出一段尾巴来,切断了头的蚯蚓会再生出一段头来。当时只觉得环节动物门的这种生物本能现象如魔术一般神奇,而并未多加深究遐想,后来事过境迁,也就淡忘。等到不惑之年过半,快近知天命之年,那正是老九们干校田园生活的末期,我在重新亲近蚯蚓之余,不由得联想起官僚政治来。谁料经过人间和自然一对照,才恍然大悟造化的妙不可言,原来人科动物的官僚政治属这种奇怪的高等“生物”,居然也有“蚯蚓现象”:以首生身,以身生首,且两千余年来累试而不爽。
谓予不信,请看历史。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野心最大的“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的专制君主。他统一六国之后,集军政财税大权于一身,始皇帝从此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权威和无上的尊严,他的命为制、令为诏,而分受其治权的大小官僚皆得仰承其鼻息,用命受上赏,不用命受显戮。于是,中国就出现了第一个典型的官僚政治。所谓典型,就是百官不对人民负责,只层层向上级负责,最后皆向最高最大的官僚——帝王一人负责。只要搞好对帝王的关系、对上级的关系,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图其私利,鱼肉人民,形成封建官僚为一方,人民为另一方的对立的格局。所以,只要有了专制君主这个“龙首”,就一定会长出官民对立的典型官僚政治这个“龙身”。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天子也好,地龙也好,换姓何其多也,但换来换去,都有一个与专制“龙首”相匹配的大同小异的官僚政治“龙身”自然地生长出来。
专制君主“替天行道”的最大威势和最高特权所起的这种偶像作用,正是官僚们据以鱼肉人民、满足剥削欲与权威欲的张本。所以,封建社会的大小特权者,必然会设法造出一个最高最大的特权者来充当他们特权的偶像。所谓“三月无君,则遑遑如也”,这并不是为了什么忠君爱国,或行什么鸟道,而无非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压榨。君不见,历史上除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大王雄风外,“拥戴”风、“劝进”风,不也刮个不停吗?不但权奸如曹操、伪仁如刘备有众多谋臣将士加以劝进,就是乳臭未干的小儿、弱智低能的白痴、荒淫无道的登徒子,只要他们能起“群龙之首”的偶像作用,也会在一夜之间“黄袍加身”、“登继大极”,当上皇帝或大总统、元首或执政的。
历史上“蚯蚓现象”,没想到在十年“文革”中那样引人注目。
想当初,那几个小帮派,为了当“共产主义女皇”或其他什么“龙首”,把个人崇拜、个人绝对权威或一元化领导体制推进到了多么荒唐的地步:人人挂忠字牌子,个个戴表忠像章,家家立像,户户供佛,条条街道漆成“四个伟大”的红海洋,个个机关树起新式门神或照壁。那个“最高指示”一下达,举国若狂,涕泪横流,半夜三更起来敲锣打鼓、游行庆祝,比对待皇帝的圣旨还要疯魔万倍。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十亿个脑袋一下子不许再有自己的思想。如把这些编一部百科全书,世界上任何百科全书都将黯然失色,自叹弗如其洋洋大观。
从“蚯蚓现象”我们难道不应该得到些什么经验教训吗?比如说,是不是应该认真克服制造“龙身”现象的动力,即要削弱神化长官意志无所不渗透的一体化倾向和科学、教育、文艺、法制、道德、宗教等皆为政治服务的依附化倾向?同时,是不是应该认真克服制造“龙首”现象的动力?即要反对各级领导凭一己好恶任意“枪毙”、指斥文艺作品、学术观点、科学思想的积习和随便干预党纪国法的执行,甚至知法犯法、执法违法、制法毁法而不受惩处的特权倾向?而产生过超级专制官僚政治的旧人治体制,是不是应该成为改革的首要目标?
当然,个人之言可以不予理睬,但是历史的无情规律不能视若无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8版(副刊)
专栏:

汉江寻源记
刁永泉
夏天一日,考古者G和小说家W,约我同去寻汉水源。我想:汉江颇有来历,古人今人都看重它,在外国也有些名气。这一个“汉”字就了不起——大汉天子、汉朝、汉人、汉学、汉字、汉文化……都从这河里流出来的,可见它非凡,应该去走一趟,就去了。
出汉中城,溯河上行一百里,秦岭巴山挤拢来,便是南栈道口,接金牛道。汉江在这里变样了:东去,河面宽,淌得懒,水大了,也深了,因为养了平川村镇,养城养人养史,就显了老气,水声小,人声大,人倒淹了河;往西直到源头,是天地养山水哩,山青、水也俊,水声大,人声小,人声也如水声一般清。
古籍《孔传》上载:“嶓冢之山,沔水出焉,东流至于汉。”G君解释说:“汉中以上,河分三段:河源一段,叫漾水;沮水汇流后,经过沔县一段,叫沔水;褒水汇流后,才称汉水;汉中以下,便叫汉江了。”查了《宁羌州志》曰:嶓冢山在烈金坝北十五里。
于是越沮水、大林河、玉带河,走金牛道、奔烈金坝。
坝子不大,四面山围了二三十户人家,是个三岔路口,往东一条,顺水下汉中、出安康、抵汉口;往西到阳平关,接了宝成铁路;往南越五丁关、过宁强,奔剑门关,就入了川。河水从五丁关宛转流下,浅浅地弯向东去,没名没姓,问人,说:就叫“河”,再问,便茫无所知。
三人来到一棵大树下,那里有块碑,夸这树是个文物,大禹发现了水源而栽的,叫“禹宫古桂”。禹王宫前些年给破了旧……树东侧有条山溪,冲进河滩去了。本地人只叫它山沟,木讷地说:“跟河往北上,七八里就到嶓冢山”。
溪谷并不深,山坡不陡也不高,长些树、草、刺,低处有玉米地和稻田,走着走着,路就没了,只好爬高下低,极累,不如下水。水尽从岩石上流,岩石绿,水也绿,清碧诱人,就想变条鱼。一脚踩下去,湿了半截裤子,刺骨的冷。
谷口的水不太急,它跑着流;越往上山势稍陡,就跳着流;再往上,就站起来流,便知道快到源头了。再走,水不见了,面前却站了一座山,莽苍苍壁立天外,堵死了山谷,分明是山宗峰祖。山岩下一面斜坡,半里多宽,乱蓬蓬长满刺丛和杂树,把溪谷蓬严了。顺溪钻进去,黑洞洞一片,摸索三二十步,见一个石洞,二尺阔,水从石洞里吐出来,把喧声填满了山谷。
这准是嶓冢山啦!可山里人没听说过嶓冢山,说叫汉王山,这溪叫汉王沟,汉王来拜过水;说水从石牛洞出来,唤了一个妹子领我们爬石牛洞。洞在山岩下,洞口一块平地,两丈多宽窄,长些荒草,书上说是古人的祭坛。洞有两丈高低,丈余深,岩顶嘀嘀嗒嗒渗水,滴成些石钟石乳,黑糊糊绣一层青苔。洞里一块溶石,便是那头朝里尾朝外的石牛了,而古书称是“禹王碑”,禹王刻下八个字,有人拓了,寄给郭沫若,他也不认识。古人曾以《禹贡》上的文句猜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我摸摸石头,滑溜溜的,冰沁骨髓,也不见古字,据说也被破了旧,只剩两个半字。《汉中府志》载:“嶓冢……山内有洞,宽数丈,深里许,为汉水发源地,水从下涌出……”看来很不实在。洞顶上渗出一串水,如手掌宽,薄薄地洒下来,积成浅浅一盏,渗入树丛去……不大像个源头。
其实,西边另一处山岩上,高高地挂下一条瀑布,二尺来宽,白花花落下三四十丈,想必崖下潜有大深渊,直通到半坡上,从石窟流出山溪的,只是隔了一片野藤乱树,丛丛莽莽,旷古无人近前。而这瀑布之上是谷是渊、通向哪里?恐怕自古没人去看过,也不知后世轮着谁去探看!
我只好叹口气往回走,如来时一般茫然无所知,觉得那个“汉”字依然神乎乎地在心里打坐。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读志录二则
黄良正
作注的要旨
作注也叫注释,即用浅显的文字解释书中难懂的字句,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作注方法甚多,有篇末注、脚注、类注和直注。最近,笔者浏览了一些新编的县志,发现有些注释未能抓住要旨,例如“赤脚医生”,有脚注为“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村医生”,有直注为“即乡村医生”,这两种注释,都没体现出此词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卫生部在1985年1月就决定不再使用这个名称,对考试考核达到相当医士水平的称乡村医生,达不到医士水平的改称卫生员。作注不抓住“准确、易懂”之要旨,会造成后人的理解混乱。
再如“三支两军”、“黑五类”、“五七干校”、“516分子”等名词,在志书中屡次出现,这一大串政治色彩浓厚、历史背景复杂的术语,不作注难让后人看懂,但注释不准确,就有“画蛇添足”之感,甚至曲解本义。当然,今后若有人编出一本中国政治运动名词典,这些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明创造的政治术语有处可查,那就更好了。虽然注释在志书中的分量微不足道,但志书是“传世之作”,千万莫在作注上“大意失荆州”。
教训的记述
翻了多部正式出版的新县志,发现都存在着一个弱点,就是对历史教训的记述不够注重。其它的不说,就说正文中的机构沿革、工作进展等,记到“文革”时,大体上仅点上一笔“因文革被撤销”或“文革开始,被迫停止”,再补几条“大事记”,就找不到别的记载,而且这方面的记述重政治略经济。这种一笔加几条的方法,几乎是我所看见的几部县志记述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统一模式。
新志以经济记述为重点,但已出版的新县志却极少把历史教训的记述与经济损失有机联系起来。“文革”经济损失估算5000亿,若加上大跃进三年损失1200亿,两次折腾,差不多相当于从新中国建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年国家基本建设的总投资。历史的曲折不仅表现为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域的动乱,更表现为国家经济的停滞乃至濒临崩溃。血的教训寥寥数语又怎能反映出来呢?我以为志书若把建国后几大历史教训记“活”,能让读者从中找到为何“梦里已步入共产主义,醒来还在社会主义”的答案,以加深对我国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理解。
志书有资政之功用,记成功经验是供后人借鉴,记失败教训也是供后人吸取,然而功好记而过难书。对过去已久的事尚如此,若涉及当地的特别是涉及现职领导在一段时期指挥失误所造成的挫折,敢不敢记,如何记,这就要看撰志者是否具备敏锐的眼力和超人的胆魄。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棵树
姚振函
老远老远就看见它了
那棵树在这一带
在村庄与村庄之间
它是人们公认的一个标记
唯有它代表这块贫瘠的土地
它也看重自己的这个身份吗
一年一年
它不事声张地伟岸屹立
像一位身材高大的父亲
这块土地因它而没有最后绝望
方圆百十里地
自然是它第一个感受气候
但它的激动是另一番景象
毕竟它的根须扎得深
在雾天气里没有惊慌过
它的特长是善于等待
并长久影响土地的收成
因此人们学会观察它的表情
它决定了人们
人们也决定了它
一条谚语的来源长期神秘着
但它是一棵树啊
不是别的
它在夜晚就成为一位老人
只是不知它失眠的时候
想了些什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苗山斗马乐
蓝阳春
聚居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中的苗家,每一个节日都举行必不可少的“斗马”活动。
斗马在距离节日活动中心场地较远一些的坡边地坪或田块间进行。中午一点钟,斗马开始。只见主裁判——一位身着苗装的乡干部一手拿着系有红绫子的马鞭,一手拿着记录本,宣布开场,两位主人便牵着马匹走向场地中央,相距二十来步远时,便停下,把马缰绳全部脱掉,然后同时喊声“呼哧”,做让马往前冲斗的手势,两匹马便相向奔来,蹄急如飞,一眨眼便相遇。一对“对手”的鬃毛、耳朵竖起,全身紧缩,同时举起前脚,像人一样高高“站”起,头对头,嘴对嘴,双前脚对双前脚互相冲击、踢抖,发出“的的达达”的像敲边鼓一样的急促的声音;同时嘴巴又龇开,发出“高频率”的“哦丫”“哦丫”的声音对吼,或撕咬拨弄。这样大概进行了一二十秒钟,两方力有所减,便把前脚放下,停止吼叫,算一个回合完了。一般的马打斗三四个回合也就见高下,劣势者见事不妙便主动退下,调头逃跑,裁判便判逃跑者为败。最精采的是经过“初赛”、“复赛”中优选出来的那三四匹“特级选手”的争斗。这些势均力敌的良骏烈马,交锋一个回合要持续好几分钟,整个比斗过程需要半个多钟头。那阵势真是各不相让,越战越猛,一会儿这匹被对方用力猛推往后退,一直退到围观的人群边,歪歪斜斜像要倒地的样子,人们便慌忙散开;可谁知这匹马一下又用劲反攻,使得对方歪歪斜斜往后退,站在另一方的围观群众又险些被马踩着,躲闪不叠……
斗马,过去是苗胞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苗寨饲养的马匹不断增加,涌现了不少养马专业户,人们把马喂养得更加强悍有力。在香粉乡的斗马场,担任斗马裁判的乡干部告诉我:过去闹斗马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而现在要大半天还闹不完,原因是现在各寨子送来的马“选手”成几倍增加。根据苗胞的意愿,为了使养马事业更加兴旺,融水苗族自治县政府从去年起,将每年自治县成立的日子——11月26日这天定为“斗马节”。斗马的场面还被艺术家再现成雄奇的雕像耸立于柳州市飞鹅一、二路的交叉道口,这是力的象征,又是美的体现,更体现了一个民族奋发、竞争、向上的意识!


第8版(副刊)
专栏:

巴山三月(中国画) 王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