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8-08-28

1988-08-28新闻联播 文字版

林为干教授倾心教书育人 指导三十四名博士生个个奋发成才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林为干教授倾心教书育人<br/> 指导三十四名博士生个个奋发成才<br/> 本报成都电 本报记者陈华、光明日报记者袁祥报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林为干今年招收3名博士研究生,报考者却达30多人。<br/> 据悉,自1981年以来,先后有34名有志青年求学于林为干,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在他的精心指导下,8人已获得博士学位,3人今年初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林为干因此有了“高产博士生导师”的声名。他带出的博士以高水平、高质量获得国内外的普遍承认,其中4人被聘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两人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作博士后研修工作。其他尚在学中的博士研究生无一厌学、弃学,都在勤奋学习,悉心科研。<br/> 林为干是1950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博士。从1956年当上教授后,他的工资就基本上没动过,但他始终如一地埋头学问、献身科学,衣带渐宽终不悔,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br/>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窦文斌回顾说:“林老师的言传身教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不读书无用。”<br/> 在学生的眼中,林为干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导师。他关心学生的疾苦,为他们的职称、待遇、住房奔走呼吁。尽管有时并不能解决多少实际困难,但温暖了大家的心。林为干的想法很朴实:“国家培养一个高级人才不容易,作为导师,应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br/> 林为干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一流的科研水平,虽已年近七旬,依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追踪着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他自己不“玩学问”,也不让学生“玩学问”。他给学生的课题,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是触及学科建设、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林老师是真正的学术引路人。

商品经济带来的困惑和选择——上海思想理论工作者谈“蛇口风波”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商品经济带来的困惑和选择<br/> ——上海思想理论工作者谈“蛇口风波”<br/> 本报记者 章世鸿<br/> 记者:本报8月6日发表《“蛇口风波”答问录》后,引起各地普遍的重视。据说,上钢三厂干部反应强烈,争相推荐,厂团委还复印不少份,供大家研究、讨论。思想工作必须改造,这看来没有多少争论,问题在于如何改造,改造到什么程度,标准和尺度大不一样。蛇口之争就是这样发生的。今天,希望打开天窗说亮话,各抒所见,目的是把讨论引向深入。<br/> 金志堃(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1月初,“蛇口风波”发生时,我也正在深圳。我是研究青年问题的,这件事不能不引起我深深的思索。<br/> 我们原有的一套思想工作办法是在战争年代形成的,当时也很有成效,但现在时代变了,不完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新形势。我以为,孤立地去形成一套思想工作体系,看来不行。我们年年在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加强不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症结就在这里。我到深圳大学调查过,那里确实比较彻底跳出了老圈子,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自立精神,这给人很大的启发。<br/> 当一个社会处于停滞阶段,老思想可以代代相传,如孔孟之道,传了几千年。当一个社会处于飞快进步时期,老的理论、思想决不可能代代相传,一定要变,而且要不断地变。因而,认为自己一套是最标准的,你说的,别人一定要听,其效果可想而知。我以为,做思想工作的,首先要在宏观上、根本上解决跟上形势的问题,随时进行自我反思。<br/> 周融江(上钢三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这场风波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重要。时间是1988年,地点是深圳特区。有人说,内地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未必如此,不过是迟早的事,如果改革深入下去的话。因而,这场讨论有全国性的重要意义。问题由蛇口地区先提出,这反映了那里改革的深度。<br/> 李燕杰同志还有曲啸、蔡朝东等同志的报告,确实牵动了千万人的心,感染力很强。记得1983年,李燕杰同志来上海作报告,我去听了,全厂也放了录音。他的广博的知识,火样的感情,富有诗意的语言,确实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这种“新式报告”打破了老的政治报告模式,他们的贡献很大。我们对他们是非常尊敬的。<br/> 但是,形势发展太快,人的思想变动太大。自“蛇口风波”发生后,我们陷入新的思索之中。我们认为,如果他们的报告还同几年前一样,那就显得不够了。恕我坦率地说,尽管他们进行了革新,但基本上还没有摆脱老的传统路子,这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从内容上看,没有触及1988年初青年的追求和问题,对现实的问题缺少深入的分析,甚至想避开一些敏感问题;二是方法上习惯于作大报告,不习惯于采用对话方式;三是观念上比较喜爱舆论一律,而不习惯于不一律。其中,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br/> 不同的经济体制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必然产生唯上、依赖、高度集中的意识。我们20多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老习惯不容易改。而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是商品经济冲击下产生的,这是一场非常深刻的思想革命。我们就这个问题曾经展开过全厂性大讨论,目的是使我们的思想不要落后于形势。在社会大变动时期,思想非常活跃,也有些混乱,这是很正常的。昨天的认识,今天就可能被认为有片面性,这也不奇怪,是社会进步必经阶段。因而,舆论完全一律,或者努力使它一律是不大可能的。作为思想工作者,对此应有思想准备,需要因势利导,而不是强求一律。过去,我们厂长对职工作报告,职工不大感兴趣,你说你的,他干他的。现在厂长不再这样,同职工平等对话,职工可以向厂长提出问题,厂长乐于答复,气氛就变了。这样,职工欢迎同厂长对话,双方关系改善了。看来,科学化、民主化是思想工作的方向,也是我们厂多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希望曲啸等同志能在作深层次探索后,在改造思想工作上作出更大的贡献。<br/> 董雅华(复旦大学团委干部):我认为,改造思想工作,要不断改造,改一下停了下来,思想又会凝固化,又会出现差距。改造思想工作,首先是改造我们自己的头脑,要害在于如何看待人。要承认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需求。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人的观念也不能没有误差。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才能同人交流思想,否则就格格不入。现在青年是不崇拜偶像的,你想树立一两个偶像,要大家向他看齐,这个办法不大有效,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这一点。青年自己会选择学习对象,这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复旦大学有一个比较民主的环境,这是因为校长、书记思想比较开放,不大干预学生。我们有一个“校长论坛”,一个月有一两次校长同学生对话,向学生汇报校内各方面情况,透明度较大,学生参加的非常多。校长讲完后,学生涌上台去围住校长谈心,台上台下没有一条界线。我以为,这是一种新气象。<br/> 毛恩(上海团市委研究室干部):我们团市委经常作调查,应该说,现在的青年善于思索,而且考虑的都是社会问题。我坦率地说,他们对改造思想工作的话题并不太有兴趣。当前的热门话题,是社会公平、机会均等、出国深造等,这同他们的前途有关。有些人老指责青年,但如果设身处地想一想,谁不关心自己的前途呢?你想用一种抽象的道理说服他们,这很难,因为现实问题确实存在,这并非他们有意同谁过不去。台上作一个精彩报告,可以感动人,但也很可能是一阵子,因为当他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惑时,事后,老的思路又抬头了。个人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求社会的进步。不少人想去深圳,想去海南,无非是希望有一个个人更有发展前途的环境。靠修身齐家治天下这套老办法不行了。思想工作需要有社会机制的变革作为前提,有赖于社会的深入改革并取得实绩。这样,思想工作才比较有效。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这样从宏观上看问题。<br/> 记者: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对青年们提些要求呢?他们是否也需要进行一些自我反思呢?<br/> 金志堃: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现在,许多青年都有些失落感,原因之一是对经济改革原来设想得太简单,对各种困难出现估计不足,有急躁情绪,接着产生失望情绪。文化素质高的青年,他们确实在痛苦地思索,研究如何改变社会的机制,研究治国之道,但也有消极情绪。一般青年则更多地考虑如何找到一条能使自己富起来的捷径。他们比老年人想得多,也敢想,因为他们的生活刚开始,向往未来,这是很自然的。但确实也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容易有偏激情绪,对客观条件要求高,而对自己要求不严;对生活上要求多,而事业心不强。面对这些情况,我想应该引导,使他们更现实更全面地去探索问题,更多地了解我国国情,分析中国落后的历史原因,从而理解中国改革难度之大及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真能抓住青年的思想脉搏,同他们交朋友,赤诚相见,我以为还是可以做些工作,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无所作为,听其自然,也是不对的。<br/> 周融江:在社会开放以后,青年们的思路比较开阔,思索能力强,这些都是优点。但相对说来,由于实际锻炼少,工作能力往往比较薄弱,思想与实践之间有差距,因而到了工作岗位,不大能胜任工作。这需要从教育制度上加以改进。青年人也应该看到这个弱点,并用奋发图强的精神,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br/> 本报讯 为配合新学期试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今天出版的《中国儿童报》刊登了国家教委编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全文如下:升国旗 要敬礼 唱国歌 要肃立 尊长辈 爱幼小 孝父母 遵教导 会使用文明语 遇外宾 要知礼 帮残疾 乐助人 不打架 不骂人 要诚实 不说谎损公物 要赔偿 捡东西<br/> 要上交 借东西 要归还 不挑吃 不挑穿 惜粮物节水电 爱整洁 常洗澡 勤刷牙 习惯好 不旷课 不迟到 对老师 有礼貌上课时 用品齐 敢发言 多动脑 做作业 写工整 按时完 卷面净<br/> 广播操要做好 炼身体 争达标①保视力 做眼操②三个一③要做到 集合时 快静齐做值日 要积极 个人事 应自理 家务活 要学习 衣和物 放整齐 学做饭会洗衣 过马路 走横道 乘车船 要买票 买东西 按顺序 看影剧 不吵闹保古迹 爱益鸟 护庄稼<br/> 爱花草 迷信事 要反对 坏书刊 不去瞧 烟酒赌不能沾 不玩火 防触电 好与坏 要分清 坏行为 敢斗争 好习惯 早养成有教养 益终生注:①达标:达到小学生各年龄组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②眼操:眼睛保健操。③三个一:读书写字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

回顾历史 泪眼放海空 展望未来 蓝色在其中 民办科技实业家开会一议程:看《河殇》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回顾历史 泪眼放海空 展望未来 蓝色在其中<br/> 民办科技实业家开会一议程:看《河殇》<br/> 本报合肥8月28日电 记者张振国报道:8月25日至昨天,中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首次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3天会议,有一项重要议程——27日上午观看电视系列片《河殇》。<br/> 把看电视列为会议正式日程,这并不多见。这天上午,几十位民办科技实业家带着现代出版社出版的《河殇》解说词走进会场,思绪很快就随着<br/> “反思古华夏文明命运,揭示悲剧性民族心态”的画面抽动起来。<br/> 人们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窃窃私语。有位老专家在影室中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导堵孰为上,人世几沧桑。铮铮科技汉,含泪看《河殇》。<br/> 《河殇》,对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浙江、上海、甘肃、新疆、辽宁、安徽等十多个省市区的50多位科技汉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来自北京四通集团公司的万润南总经理说,我们这些人最欣赏的是《河殇》中所展示的忧患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强烈的忧患之感,老停留在僵化的政治、经济模式之中,国际市场就不可能有你的份额。可是,我们这些人的忧国之情,又有多少能真正理解?据悉,就连他们这个创造了国家第一流高效益的民办企业,4年多来,平均每18个月,就要遭受一次大振荡。不是海淀区等有关部门支持,很可能已经殇去!<br/> 曾被国家领导人请进中南海作过客的安徽芜湖(民办)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张善宝,边看边洒着热泪。他忧国忧民,几年之中,已为国为民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可就在这次开会前夕,黄河边上有个见利忘义的单位告了他,要求查封他们赖以发展生产力的资产和账号。因此,张善宝不得不花去很多精力……<br/>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陈绳武告诉记者:当前科技实业家最需要的是理解,是保护。所以,我们带来这部电视录像,让大家再次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如果对目前全国20万民办科技人员能够起到一点推动的作用,目的也就达到了。<br/> 曾用英、德、俄、日、汉5种文字出版一部《齿轮用语辞典》的高级工程师钟诵泉,在看完最后一集《蔚蓝色》时,泪水已涌出了眼窝。他说,我们全国民办科技协会的会徽底色也是蔚蓝色的,因为它代表着生命。接着,他擦干泪水,赋诗一首,以抒情怀:黄土何须恋,泪眼放海空。莫嫌泥饭碗,蓝色在其中。

东北梅花鹿南迁神农架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东北梅花鹿南迁神农架<br/> 本报讯 东北梅花鹿南迁湖北省神农架地区驯养成功。前不久,在神农架陆续出生的东北梅花鹿的第一代后裔——7只幼鹿长得活泼健壮,其中6月出生的4只幼鹿的体型已接近成鹿。<br/> 神农架驯养梅花鹿成功,为驰名中外的“天然动物园”增添了新的物种。(炳虎)

北京举行国际会议论证成气新理论 我约蕴藏十万亿立方米煤成天然气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北京举行国际会议论证成气新理论<br/> 我约蕴藏十万亿立方米煤成天然气<br/> 本报北京8月28日讯 记者王溪元从今天在北京开幕的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在“煤成气”研究中不断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油气地球化学界1985年曾提出我国蕴藏10万亿立方米煤成天然气资源的估算,这些天然气的热值相当于100亿吨石油。由于近年来陆续在各地打出煤成气,使这种估算不断得以证实。<br/> 出席这次会议的15个国家的100多位科学家,将在3天之内就煤成气等最新研究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交流讨论。<br/> 石油地球化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沉积盆地中有机质向石油、天然气转化的地球化学作用,对石油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这种地球化学手段可以有效地确定生油岩、生气岩的情况以及盆地的含油远景。我国目前已经发现一批煤成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各陆相盆地中。<br/> 我国的煤成气研究自1983年列为攻关项目,工作进展较快,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次会议,中外代表将交流90余篇论文。

焦作云台山瀑布落差冠全国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焦作云台山瀑布落差冠全国<br/>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李海甫、张晓华)新发现的焦作云台山瀑布以它310多米的落差居全国之冠。<br/> 这一瀑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郊的修武县境内,由太行山南端丰富的地下水汇流而成,水质经化验为优质矿泉水。河南省已把云台山瀑布定为省级风景区,并开始拓修通往瀑布的道路。

电视系列片《西欧出版史话》开播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电视系列片《西欧出版史话》开播<br/> 本报讯 一部4集电视系列片《西欧出版史话》,8月2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分别介绍了法国、联邦德国、荷兰和英国出版业的历史和现状。(朱福铮)

我跳伞健儿夺一项世界冠军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我跳伞健儿夺一项世界冠军<br/> 据新华社巴黎8月27日电 (刘绍平)历时8天的第二届世界踩伞锦标赛今天下午在法国中部城市维希闭幕。中国踩伞队夺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本届锦标赛共设男子四伞循环、四伞连续和八伞速度造型3项比赛。<br/> 中国选手王永利、张林、韩亦强、陈力曾是前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首届世界踩伞锦标赛四伞循环造型赛的冠军。在本届锦标赛中,他们在比分一度落后的情况下,奋力直追,经过8轮的激烈争夺,终以累计12分48秒70的造型最短时间名列男子四伞循环造型赛榜首,蝉联冠军。列该项比赛第二、三名的是瑞士队和美国队。<br/> 另外4名中国选手毛军、段志强、叶勇、张怡泉在四伞连续造型的角逐中,他们以39分的造型总成绩为中国队夺得铜牌。法国队夺得金牌。

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在沪落幕 四枚金牌落入中国队之手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在沪落幕<br/> 四枚金牌落入中国队之手<br/> 本报上海8月28日电 历时5天的1988年“登喜路”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今晚在上海体育馆收拍。中国选手获得男女单打、男女双打4项冠军,南朝鲜选手获得混合双打冠军。<br/> 男子单打冠亚军之战,是在中国赵剑华和印度尼西亚选手阿迪·维拉纳塔之间进行。开局后,赵剑华左右开弓,使得维拉纳塔来回奔跑,扣球失误。15∶10,赵剑华先拔头筹。易地再战,赵剑华越打越顺手,以15∶8夺取最后胜利。<br/> 中国选手王朋仁和史方静在与南朝鲜选手朴柱奉和郑明熙争夺混合双打冠军时,以0∶2失利。比赛开始后,王朋仁和史方静打得拘谨,以6∶15丢了第一局。朴柱奉和郑明熙越打越顺手,以15∶5再胜一局。<br/> 其余3个项目冠亚军之战都是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李玲蔚以2∶1险胜黄华取得女子单打冠军;林瑛和关渭贞获女子双打冠军;李永波和田秉毅获男子双打冠军。<br/> (浦文)

中国足球队实施拉练式热身计划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中国足球队实施拉练式热身计划<br/> 本报天津8月28日电 中国足球队今天向天津球迷一展新姿,以3∶1打败实力不弱的天津队。这是中国队为了模拟奥运会比赛,实施津、晋、沪“拉练式”热身计划的首场比赛。尽管贾秀全、柳海光下月初方能归队,主力门将张惠康又因伤不能登场,中国队的良好竞技状态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br/> 中国队在上半场即由段举、唐尧东和李辉各攻入一球,以3∶0占尽优势。下半场,天津队奋力扳回一分。国家队今天比赛结束后即离津前往太原进行第二场热身。(白金贵)

奥运会前“购票热”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奥运会前“购票热”<br/> 第24届奥运会开幕之前,在南朝鲜出现了抢购比赛门票的热潮。据本届奥运会组委会的材料,汉城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各个项目的决赛的门票均已销售一空。柔道比赛全部门票已经售出92%。柔道是南朝鲜运动员最有可能夺取金牌的项目之一。受到人们欢迎的其它项目,如体操、自行车、游泳和花样游泳、乒乓球、排球等的门票均已卖出75%以上。组委会打算在开幕前几天把少量剩余门票包销给南朝鲜各大企业或减价售给各学校的学生。郭济

听学校体育专家一席谈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听学校体育专家一席谈<br/> 王占春,60岁,50年代曾参与编写我国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并有18年中学教学经验,至今仍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工作。记者在南京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找到他,就学校体育问题听了他的一家之言。<br/> 记者: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今年6月曾专门召集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负责人谈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您对此有何想法?<br/> 王占春:我们听了很是振奋。目前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最薄弱环节之一,学校体育的开展不如50年代。铁映同志是1956年北京101中学的毕业生,正赶上中学体育的黄金时代。那时,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课外活动相当丰富,班与班、校与校之间的小型活动非常多。课外训练的目的也主要是培养体育骨干以便更好地带动全校体育活动,学校很自然地涌现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体育尖子。<br/> 记者:您对当前的学校体育有何看法?<br/> 王占春:现在有些过分强调体育的功利,好像所有的比赛都是为一个奥运会战略,使得一些校长把体育理解成只是拿金牌。另外,还有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上缺乏对学校体育应有的重视。再一个就是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差,思想不稳定。改行和做生意的教师中,有相当数量是体育教师。<br/> 记者:难道80年代的学校体育完全不如50年代吗?<br/> 王占春:不能这么说,现在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活跃,不再固守一个苏联教学模式,吸收了民族文化遗产和外国的先进经验。个别学生的运动成绩比过去强,条件设备也有改观,但各地区情况相差悬殊。从国家教委到地方教育部门,体育经费仍然没有明确定额。<br/> 记者:今后学校体育急需解决哪些问题?<br/> 王占春:我看首先要把学校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明确学校体育的目标和方向,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能力较高的稳定的体育教师队伍,并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科研。本报记者 李北大 黄振中

走出低谷 再破难关——奥运会栾菊杰能否“两连冠”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大赛前瞻<br/><br/> 走出低谷 再破难关<br/> ——奥运会栾菊杰能否“两连冠”<br/> 1896年,起源于古代决斗的击剑比赛出现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从那以后,欧洲人便把国际剑坛做为自己的世袭领地。尽管在1984年,来自东方的剑手栾菊杰披坚执锐,在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连胜欧洲高手,夺得女子花剑冠军,仍不能改变欧洲选手称霸击剑比赛的格局。可以肯定,本届奥运会击剑比赛8个单项的绝大部分奖牌将被欧洲选手所得。<br/> 中国选手将参加女子花剑团体、女子花剑个人、男子花剑团体、男子佩剑团体和男子重剑个人五个单项的比赛。从实力看,我国的男剑客技不如人,夺牌拿分的希望在于女剑手。女子项目中,个人赛要比团体赛更有可能获好成绩,而在参加个人赛的栾菊杰、朱庆元和孙洪云三人中,又以栾菊杰是中国夺取奖牌的“希望之花”。<br/> 年近三十、一身伤病的栾菊杰,在上届奥运会上夺取女花冠军,赢得“天下第一剑”美名之后,慢性肾炎等伤病袭上身来,致使剑气大敛,水平下降。1985年成绩落到世界第25名,1986年排名仅为世界第十三。但是,这位以顽强和坚韧著称的选手不愧为一代名将,她在医治伤病的同时发展和丰富自己的技战术,用全面的攻防和独特的剑法来弥补体力精力的不足,终于使自己的成绩得以回升。去年和今年,她分别夺得了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的第三名,实力恢复到上届奥运会时的状况。栾菊杰在奥运年走出低谷,水平在两届奥运会之际呈现为高峰,可谓中国女子花剑队“应运而生”的选手。下月,她将代表中国乃至代表亚洲和全世界向欧洲剑手的一统天下发起挑战,引人注目。<br/> 欧洲女子花剑运动仍在发展之中,各国都在自己的民族传统基础上形成了技战术风格,如意大利选手步伐灵活,善于突然进攻;苏联选手动作规范,攻防抢三大技术全面;西德队随机应变,自由明快的动作;匈牙利选手防守稳固,手上技术细腻等。栾菊杰将遇到的主要对手都是近几年世界大赛中的佼佼者,如匈牙利扬诺什、罗马尼亚图凡、西德冯肯豪泽、菲舍尔、意大利瓦卡罗尼、拉扎菲等,险关重重。栾菊杰要想夺得奖牌以至金牌,势必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搏斗。<br/> 本报记者 温子建(附图片)<br/> 中国击剑女队加紧赛前练兵。 王洪俊摄

奥运会火炬抵南朝鲜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奥运会火炬抵南朝鲜<br/> 23日在希腊奥林匹亚村点燃的奥运会火炬,27日被运抵南朝鲜济州岛,受到当地群众和学生载歌载舞的欢迎。火炬将在南朝鲜境内进行22天、4167公里的传递后到达汉城,并于9月17日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盆。(据新华社)

日本获国际少年足球赛冠军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体育<br/><br/> 日本获国际少年足球赛冠军<br/> 据新华社东京8月28日电 (记者姜占国)历时3天的第二届世界少年(12岁以下)足球赛于今天在此间闭幕。中国南京队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以0∶1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队,列本届比赛第四名,墨尔本队名列第三。东道主日本队在最后决赛中以2∶0战胜南朝鲜釜山队,获得冠军。

供销社开办庄稼医院(图片)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br/>专栏:<br/><br/> 供销社开办庄稼医院<br/> 湖南浏阳县北盛区供销社创办一所庄稼医院,专门诊治各种庄稼病虫害。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已接待为庄稼“问诊”者4万多人次。这是庄稼医院副院长曹向贤在为庄稼“看病”。<br/> 新华社记者 张京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