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两伊重建“战”方兴
陈功
伊朗和伊拉克终于一致同意罢战言和。这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还长的战后十分激烈的局部战争眼看就要偃旗息鼓了。就在人类额手称庆之时,殊不知,另一场“战争”在那里又“烽烟”渐起。不过,不是兵戎相见,大动干戈,而是工业国为经济机会你争我夺。
两伊交火八年,两败俱伤——耗费掉5400多亿美元的财富,伤害了数百万人的性命,岌岌乎毁掉了用石油滋润起来的富庶经济……劫后的两伊,满目疮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
这对实业家来说,则意味着大大小小的机会突然降临。有人已经在盘算着:被破坏的码头、港口、发电站等基础设施需率先重建;炼油厂、石化厂、石油集散中心需要复原,输油管道有待重新铺设,此乃经济复兴的财源“龙头”;石油业的振兴势必牵动海运业的重振旗鼓。据说,巴基斯坦和台湾的修船厂可望有40艘陈旧失修的油轮进坞修理,而伦敦的一大船舶经纪商则预言世界市场需再添10艘特大原油油轮(总载重量为310万吨),船运公司也会因海湾的货运量大增而有横财可发;和平能使两伊对消费品的需求猛增,进口的膨胀将是必然的趋势;一些因战争而束之高阁的大规模开发计划也迟早会提上议事日程;甚至连军火商也坚信有利可图,他们认为,停火后可能出现的冷战和互相猜疑时期将导致两伊或明或暗的军备竞赛,争相购买最新武器以形成自己可靠的威慑力量,这就正中军火商的下怀……
机会再多,却非无限,得看谁捷足先登。西方人有句谚语说得好:“早鸟得虫食”。
两伊重建家园,别的国家似乎更着急,都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两伊停火消息一出,代表意、英、日、澳、西德的使者便接踵而至,踏上了德黑兰或巴格达的土地,争揽重建生意。日本的估算也出来了:伊朗和伊拉克分别需要用30年和10年的时间、花费885亿美元和628亿美元的巨资来恢复各自经济。据悉,一项类似二次大战后由美国出钱振兴西欧的作法——重建两伊的“马歇尔计划”正在工业国之间酝酿着。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聚首伦敦、巴黎,筹划10年内为两伊贷款1000亿美元。伊斯兰的
“兄弟”大方点,寻思着20年提供2500至300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沙特及海湾的“石油大亨”兴许能更阔气,正合计着索性慷慨解囊,白给两伊1000至1500亿美元的赠款呢。如都能兑现,洋洋5000亿,其数可观!
在制订两伊战后复苏策略方面,主动参与、尽早参与意识最强烈,方针最明确,行动最神速的,当首推日本。它的方针已定:协助两国复兴,以双边合作为主,也积极对待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合作。还早在8月8日德奎利亚尔秘书长宣布两伊同意停火之前,日本外相的特使就已于5日风尘仆仆赴两伊,探讨日本的作用问题。日政府还琢磨着:视情况需要由外相出访两伊,与它们首脑会晤,磋商复兴大计。
日本商界和产业界动作快,胃口大,两伊刚决定停战日期,他们便蜂拥而上,瞄准了大型项目的订货。
——三菱商事等5家贸易公司与新日本制铁公司等5家钢厂合作,联合举行商业谈判,先声夺人,向伊拉克“第二条战略输油管”(由北部基尔库克至南部鲁迈拉,全长约650公里)钢管项目投标。(据悉,金额在1.7亿美元上下),与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对手展开了竞争。
——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与意大利人联合向伊朗阿巴斯炼油厂计划投标,若得手,又是20亿美元的生意。
——争夺已在多条战线同时展开。日本产业界正遍伸触角,向伊拉克巴格达近郊炼油厂(约12亿美元)、摩苏尔化肥厂(约6.5亿美元)和伊朗阿拉克炼油厂(约12亿美元)等项目提出投标。
——丸红公司、鹿岛建设公司、日本电气公司、三菱电机、川崎重工、日本车辆制造公司等各行业的大企业更具胆识,组成日本联合公司,觊觎德黑兰的地铁计划。这个项目早年由法国规划,只挖了不到3公里就因革命而中断。伊朗现虽已恢复工程建设,但全部完成约需50亿美元,独力难支。日方不失时机,已决定于9月派员去德黑兰,作实地考察,目的是“为了明天的合作”。
刀兵之乱,只有输家。在“干戈化玉帛”后的这场经济机会“争夺战”中,谁又能独操胜券呢?就序战看,似是隔壁东邻长袖善舞。


第7版(国际)
专栏:

超级电脑
最近,美国萨迪拉电脑设计院声称已成功地设计了一种“超级电脑”。它由1000余台普通计算机并联而成,每台计算机各负责“大问题”中某一个部分,因而适宜计算种种极其繁复的运算。例如,超级电脑对某项运算需时一星期,则普通电脑便需20年,人脑(以1天24小时计)则需1000年,这就是说,“超级电脑”的运算速度是一般电脑的1000倍,是人脑的50000倍。·伊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马雅可夫斯基自杀之后
许宏治
30年代初,在苏联发生过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突然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心脏,自杀了。诗人之死,在苏联文学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但其内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无人提及。
最近,在“公开性”日益广泛地推行的情况下,7月22日,《真理报》公布了当年几位文学界头面人物写给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一封信,并同时发表文学评论家阿·米哈伊洛夫就此事撰写的文章,披露了一些真相。
20年代至30年代初,苏联文学界存在若干派别。它们都在探索创造新的文学艺术的途径,意见经常相左。其中势力最大的是
“拉普”(“俄国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缩写)。它的领导人颇有点“唯我独革”的味道,自认为是无产阶级精神和愿望的唯一代言人,有权对各种文学观点作出最后裁决。
非无产阶级出身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起初是“左翼艺术阵线”和“革命艺术阵线”的领袖,在一系列问题上与“拉普”有矛盾,因而受到“拉普”的攻击。马雅可夫斯基在逝世前不久突然脱离自己的派别,要求加入“拉普”,这使“拉普”领导人感到惶惑。“拉普”领导人之一列别金斯基后来承认:“我们担心我们的破船会因为这头大象上来而遭殃。”但是不接受马雅可夫斯基入会也很难,因为他当时已是享有盛名的大诗人。
马雅可夫斯基正式加入“拉普”,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诗人逝世前几个月,他的剧本《澡堂》由梅耶荷德执导上演。《澡堂》对当时严重官僚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触动了官场的神经,因而为某些领导人所不悦。“拉普”上层善于见风使舵,很快便对《澡堂》发起攻击。首先发难的是批评家叶尔米洛夫。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看过此剧,只是根据报上登过的片断便否定剧本的主题,指责剧中主要人物“令人难以容忍地虚假”。此后,批评文章接踵而来,顷刻间形成了对马雅可夫斯基的围攻。
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是他的最优秀剧作《澡堂》遭到如此粗暴的对待,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马雅可夫斯基之死引起了全苏震动。许多人直言不讳地赞扬诗人的伟大,有的报刊还“把马雅可夫斯基塑造成无产阶级作家的理想典型,革命战士的典范”。“拉普”的领导人当然对此不能容忍。如果这样,那他们该往哪里摆呢?
1930年4月17日是马雅可夫斯基安葬的日子,《真理报》刊登了“拉普”会员佐宁撰写的文章《纪念马雅可夫斯基》。“拉普”领导对刊载这篇文章大为恼火,当天集会并作出决议,认定佐宁的文章是一个“政治错误”。
接着,“拉普”领导人阿维尔巴赫、叶尔米洛夫、列别金斯基、法捷耶夫等七人又联名上书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说
“相当一部分作家”“迷失方向”,说有人吹捧已故的马雅可夫斯基是为了借此攻击“拉普”领导。信中甚至还说,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是一个例子,说明作家必须改造,而这种改造是多么困难。
这封信受到了当时最高领导的肯定。于是,随后不久,报上就出现了只是抽象地肯定马雅可夫斯基是革命诗人,而实际上否定了他的大部分优秀作品的文章。此后,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从报刊杂志上销声匿迹了。
但是5年之后,事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35年,斯大林出面肯定马雅可夫斯基仍然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诗人。斯大林表态不久,报上便发表了布里克的信,信中忿忿不平地说,马雅可夫斯基这位革命诗人、苏维埃时代的诗人,现在被遗忘了,他的著作现在不再出版了,也没有人写文章介绍他了。
随后,马雅可夫斯基的声誉重又青云直上,而诗人死后所发生的那场风波却只字不提,渐渐被人们忘却。
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这段公案才被重新提起,这当然绝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目的显然在于以史为鉴。
《真理报》在公布上述事件的有关材料时还发表了编者按,说现在在如何对待文艺创作的问题上,与行政命令方式格格不入的列宁主义态度得到了肯定。在这种情况下,“理解这场斗争的实质”显得格外重要。编者按指出:“将个别集团的利益置于文学的利益之上,这种做法会给文学带来很大的危害。”


第7版(国际)
专栏:

墨西哥奇树
黄云龙
在墨西哥有一种奇树,古人叫它“提比·休提”,而拉丁语则叫“密木扎”。说它奇,是因为它具有治愈烧伤的特殊功能。但多少年来,对此却鲜为人知,直至1984年才开始引起欧美国家医药专家的注意,并被墨西哥定为珍稀宝树加以特别保护。
1984年11月,墨西哥发生天然气管道设施大爆炸,造成1500多人死伤。当时,医院暴满,大批重伤员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恰巧有一位医生听说过,西亚巴斯区有一种树皮具有治愈烧伤的
“神奇功能”。于是这位医生很快设法弄来了这种树皮,在未经加工的情况下让患者自愿接受试验。果然,不几天奇迹就出现了:疼痛消失,伤口开始愈合,新皮开始生长。这对医生们来说,简直是一次意外的胜利。
后来,墨西哥发生大地震,这种奇树再次施展了它治愈外伤的本领。大批前往援助的外国医疗人员也了解了“快速治愈重外伤”的奇树之秘。
今日,墨西哥、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约30多个研究机构或公司、实验室已对这种树做了化验,证实了它能够治愈烧伤的特殊作用。据墨西哥红十字会统计,自1982年以来,用这种树皮加工的药粉已经治愈2700多例患者。化验结果表明,这种树皮含有两种抗生素和镇痛、纤维再生物质。除对外伤特别是烧伤具有奇特疗效外,这种树对溃疡和龋齿也有治疗作用。


第7版(国际)
专栏:

海岛奇趣
张夏
新婚者之岛
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岛”,是新婚夫妻度蜜月的理想旅游地。这个岛上除了秀丽的风光、温暖的气候、迷人的海滨、神秘的珊瑚礁之外,还极有人情味,使人感到这里像是一个人间小天堂。不少外国的新婚者都向往到这里度过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就是新喀里多尼亚岛东南的库尼埃岛。
库尼埃岛原名派恩斯岛,意为“松”岛,其实岛上并没有松。一七七四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发现了这个小岛,因为岛上生长着非常茂密的“松”,所以起了这个名字。正是这些针叶树形成了岛上独特的风景线,看上去像寒带风光,却又是充满热带情调的奇异的融合体,给人以一种清新感。
库尼埃岛以其优美而幽静的异国情调,为新婚者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爱情再生岛
日本冲绳古时有一个传统,想要离婚的夫妇必须到公海上一个叫“死亡礁”的小岛上生活一段时间。
“死亡礁”上荒无人烟,气候条件恶劣,连吃水都很困难。上岛的夫妇为了生存,只得依靠双方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大自然的威胁。等这些共患难的夫妇们回家时,不少人早已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因此,该岛被日本人称为爱情再生岛。
猫儿岛
印度洋上有一个小珊瑚岛被当地渔民们称为猫儿岛。早在一八九○年,希腊一艘商船在此触礁沉没,仅有一名幸免于难的老水手带着四只猫游到了这座孤岛。没过多久,老水手就病死了。从此,这四只猫成了小岛的主人,它们靠捕捉小鱼生存下来。经过几十年的繁衍,该岛现在已有近万只猫了。
兔子岛
坐落在南极海域的麦凯利岛周围总是浓雾弥漫,所以,这里经常发生船只触礁事故,麦凯利岛也就成了遇难者暂时栖身之地。为了保证不幸者能有东西吃,几年前,澳大利亚有关部门往岛上运送了一群兔子,以供遇难者捕猎充当食物。可是,他们忽略了兔子极强的繁殖能力,现在这个岛上满山遍野都是成群的兔子,以致影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因为,岛上生长的唯一植物就是兔子的食物—草。据澳大利亚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再不马上采取应急措施,麦凯利岛不久就会被兔子啃成“秃岛”。


第7版(国际)
专栏:

为使儿童暑假轻松愉快
位于联邦德国多特蒙德威斯特法的“儿童活动中心”是欧洲最大的儿童游乐场所,每年暑期专为6至13岁的儿童开放3周。据统计,来这里聚会的儿童每年约有8万多。
这个“儿童活动中心”的游乐项目多达40个。如绘画、跳舞、体操、划船、球类、骑马、沙盘演习等。在众多的游乐项目中,学开车、手工制作特别吸引儿童。许多活动项目结合儿童的特点,将知识寓于娱乐,将科学寓于玩耍之中,使娱乐和教育并行不悖。更重要的是许多知识是儿童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
1987年这个活动中心的费用就达23万马克。为了使儿童能过上一个轻松、愉快的暑期生活,“儿童活动中心”举办足球、民间节日等活动,将其收入作为儿童的活动经费,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也主动捐款。·步青·


第7版(国际)
专栏:

“山下将军财宝”之谜
张国成
圣地亚哥要塞坐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北。它是19世纪时由西班牙人修建的,是菲律宾著名的古迹之一。今年2月,一项挖掘工程在这里开始了。工程指挥名叫查尔斯,是总部设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国际贵金属公司”的成员。此人越南战争期间曾是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大尉。挖掘工人是在当地招募的约40名菲律宾人。菲律宾政府还派遣总统府警卫部队警戒现场。挖掘是在极端秘密的状态中进行的。
2月22日,挖好的巷道突然塌顶,两名工人当场毙命。查尔斯不得不在事故发生后举行记者招待会,这才使挖掘工程的真相公诸于世。原来,他们是在寻找传闻已久的所谓“山下将军财宝”。
所谓“山下将军财宝”,是传说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东南亚掠夺、搜刮的金、银、宝石和当地货币的总称。由于侵略东南亚的日本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官是号称“马来之虎”的陆军大将山下奉文,故人们将这笔财宝称为“山下将军财宝”。山下其人战后作为战犯已被绞死在马尼拉。那座圣地亚哥要塞战时是日本宪兵宿舍,因此,它被视为最有可能埋藏着“山下将军财宝”的地方。
其实,着手寻宝并非自今日始。早在1975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就曾委托美国“国际贵金属公司”经理罗伯特·卡奇斯等4人来菲律宾寻宝。当事情略有进展时,他们听说马科斯要杀人灭口,于是烧掉标明可能隐藏财宝的172个地点的地图,逃回了美国。1983年马科斯宣称,已经在圣地亚哥要塞挖出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宝,不久将公布证据。马科斯此举无非是想让怀疑此处埋宝的美国人死心。实际上直到马科斯下台,也未见着任何“财宝”。
据查尔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们这次行动得到了当局的同意,并商定好,挖出的财宝按3∶1分成。菲方得大头,小头归“国际贵金属公司”。这个说法也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发言人的证实。他说,菲律宾政府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允许这种挖掘活动。包括“国际贵金属公司”,迄今菲律宾政府已批准了87件要求挖宝的申请。政府的这一作法在议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议会上院通过要求“国际贵金属公司”立即停止寻宝的决议。但这个决议没有约束力。在菲律宾也有人认为目前国家经济状况恶化,外债高达290亿美元,且无力偿还,如果借助外国力量真能找到“山下将军财宝”,对振兴菲律宾经济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持这种观点的人自然对政府此举的苦衷表示谅解。
但是,现在问题不在于同意不同意外国人来挖宝,而在于这个“宝”究竟存在与否或有多少。战后40多年来,有关这笔财宝的传说扑朔迷离。时而甚嚣尘上,活灵活现;时而又销声匿迹,若无其事。关于财宝的数量,有人说价值1000亿美元,有人说比这多得还要翻一番。一位美籍日本人50年代曾为此事调查过300多名有关的日本人,并到菲律宾进行过现场调查。他认为,即使有财宝,其价值充其量也只有1亿多美元。还有人干脆宣布“山下将军财宝”纯属子虚乌有。
但从菲方的态度看似属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多,不信其少。因此,挖掘还将继续下去。“山下将军财宝”之谜,短期内尚难得其解。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因兹的广场富有情趣”,这是当地人的口头禅。图为联邦德国美因兹的广场集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