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令人艳羡的职业
刘啸
时下“倒爷”最能挣钱。在现代生活、新潮商品的诱惑下,不少人羡慕倒爷的收入。
不过,我不怎么羡慕“个体倒爷”。一次在北京站,偶然接触到一个票贩子,他晒得黝黑,一脸油泥,贼眉鼠眼,惊魂未定,哪有一点“爷”的味道?按相面的书来套,纯属短命鬼之列。不久,从电视里看到他真露脸了,参加了一个为亿万人注目的大型社会活动——公审大会。只是精神欠佳:耷拉着头,耸着肩,手上还戴着个铁箍。散会了,他却不走,还要到那小窗口的房子里去住二年。这营生,我实在不羡慕。
我羡慕的是“官倒爷”。他们白净白净的,双人床式的大办公桌,后面立着能转悠又能枕住脑瓜的高背靠椅,那才是“爷”的派头。不过,他们通常并不坐在靠椅上,而是躺在旁边的大皮沙发之中,左边是茶几、电话,右边是整箱的易拉罐饮料。他们的基本功就是在沙发中抱着脉冲电话按键钮,能把化肥、薄膜、建材、汽车(以前有名烟名酒)等名词搞清楚就行。没事了,去趟海鲜酒楼,酒由小姐酌着,汤由小姐舀着,放松够了,临走,捎上一条洋烟,提上一瓶开胃且不伤身体的干白葡萄酒,此刻神态怡然,心安理得,反正帐上有钱,且是自己挣的。
武汉市查处了75家倒腾农业生产资料的官倒。我反倒增加了对官倒爷的羡慕,从各报消息中找了半天处理官倒的方法,发现只有两句话,一为督促有关违法单位给农民退还资金,二是没收非法收入。接着电视台又报道了广东倒汽车的官倒,仅仅说了有这么件事,如何处理,对不起,一个省略号!
要说为富不仁,为富不法,官倒与票贩子一类的个体倒,性质是一样的。但官倒的影响面要大得多,恶劣得多,也舒服得多。在查处中,对个体倒的打击是实实在在的、严厉的——没收、罚款全是个人的,有执照的立即吊销,还有拘留,公审以致判刑。而官倒爷呢,投资是公家的,亏本是公家的,没收罚款是公家的,唯独赚了钱可以化公为私,可以总结汇报,“鸣鞭放炮”。无论你如何查处,国家的工资他照领,公家的房子他照住,一家老小的医疗费他照报,这次查了下次接着再倒,好像官倒爷的政治生命也都在保险公司注过册一样。
这里,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既然“公司泛滥”,“查处”那些祸国殃民的官倒,何不来个“查封”?当然,这里有个“政策”界限问题:是偶尔倒一次,还是一贯倒?偶尔倒一次,就加以查封,或许严了点。那一贯倒的呢?为什么不能以查封处之?大概会遇到很多麻烦吧,查封一个公司或许等于查封了该公司上级某局某厅某部门的福利来源,打破了一个能由权变钱的宝葫芦。还有,如果查封了75家公司,上级局又批了85家贸易中心,你还封不封?如果被封的75家公司又揭发了750家,你还封不封?
吊销一个个体倒爷的营业执照,顶多由一个一般干部一拍桌子就成,干净利落!而吊销一家国营公司的营业执照,等着瞧吧,首长们,机关之间,扯皮去吧。你们这边先扯着,那边沙发照卧,电话照拨,易拉罐照旧啪啪乱响。
官倒爷哟,怎不令人羡慕欤?!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建筑急需理论
陈志华
1988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了两次小小的聚会,一些哲学、文艺学和其它领域的人文学者同建筑师们一起讨论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这也算得上新鲜事。也许过多少年后,我们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跟文化思想理论工作者的横向交流,对建筑的发展有多么大的意义。
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思想家们不谈建筑,建筑匠师们不谈理论。说起来真教人难以相信,我们祖先造了几千年的房子,建筑艺术水平不能说不高,可是竟没有写过一本建筑学的著作,连一篇文章都没有!有的只是几本工程技术规范和一些反映封建等级制的典章制度。建筑理论是完全的空白。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游学欧美的建筑师回国之后才结束了这种状态。
马克思说过,一个不进行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出息的。整个民族的事不好说,就建筑来说,马克思的论断是不幸而言中了。几千年里,我们的建筑进步很小,始终没有创造出可以获得比较宽阔的内部空间的结构方法来,始终没有摆脱天然的单根木材的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局限。这种局限甚至规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必然以四合院为基本组合单元,从住宅到宫殿,千篇一律。我们的建筑历史遗产是颇为贫乏的,而且它们因为僵化,已失去了生育能力,从它们是发展不出现代建筑来的。
这种贫乏未必是理论空白的直接后果,但二者却有共同的根源,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在过去不大善于科学的思维。
欧洲的情况则很不一样,它的大思想家一般都很关心建筑。古罗马的小普里尼,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再晚一些的歌德、黑格尔、赫尔岑、叔本华、雨果、拉斯金、丹纳等等,都曾经对建筑发表过很有价值的见解,它们已经成了建筑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被建筑界普遍接受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这样生动而又深刻的话,都是由思想家们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家们的卓越见解,对于提高建筑在历史文化结构中的层次起了很好的作用。
欧洲建筑师们的理论著述之丰富也是惊人的。古希腊就有了建筑专著,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已经形成了建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使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仍然有方法严谨的建筑构图著作的残本流传下来。文艺复兴以后,经过17、18、19世纪,建筑学的著作有千千万,现在连目录都看不过来了。这些著作拓展和加深了对建筑的认识,积累了研究成果和创作经验,并且对形成流派纷呈的局面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上半叶为现代建筑的诞生而进行的建筑革命中,建筑理论不但为摧毁旧传统猛发重炮,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树立了一系列的路标。
理论的活跃,促进了欧洲建筑师创新的自觉性。一部欧洲建筑史,就是以风格样式的丰富多采为基本特色的。而且这些风格样式的变化又经常和结构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和内部空间的扩大和复杂化联系起来。因此,欧洲建筑有很强的生育能力,能够生生不已。它的现代建筑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了国际性的了。
我们国家的现代建筑,是以欧洲现代建筑为蓝本的,几十年来,成绩很大。为了使我们的建筑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其中关键性工作之一,毫无疑问是要繁荣我们的建筑理论。用科学的、朝气蓬勃的、富有进取精神的理论去打破传统观念对建筑师的束缚,使我们的心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跃跃欲试地要干前无古人的工作。
可惜,我们的建筑界到现在还没有专门培养理论工作者的系科,也没有专门从事理论工作的机构和组织。只有寥寥几人,凭着热忱和干劲,在理论阵地上呐喊。既是自生,也很容易自灭。有谁为这种情况发愁?
实践催逼着理论。但理论的建立和提高很难仅仅由建筑师来完成。因为我们的教育和工作体制,使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有太多的局限。因此,1988年上半年两次不显山不显水的聚会,哲学家、文艺学家和其他文化领域里的专家同建筑师共同讨论中国建筑如何走向世界的聚会,就更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第8版(副刊)
专栏:

时间
马砚田
少女的笑靥
被她的针儿缝成
老奶奶胡核桃般的皱纹
男儿白杨树似的身骨
被她的砧夯成
一张好弯好弯的弓
不要指望她会忏悔
不!她从不怜悯谁
不会秃顶不会胃疼
不会患癌症
所以不要再徒然浪费
因年轻而过剩的热情
那不过是时间
手里捏着的
一枚小小的古玩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牺牲者》的牺牲
袁进
作为一个上海市民,我对潘汉年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他是上海解放后第一任副市长。过去,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受到残酷迫害。近年来,随着一批回忆录的发表,我才知道他早在20年代,就投身于新文学事业。20年代初,他曾在《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发表诗作,《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发表杂文;20年代后期,作为后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编《A11》,编《幻洲》的“十字街头”,主编《战线》;30年代初,他是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最近,花城出版社出版了陈子善、王自立搜集编辑的潘汉年文学作品集,分为小说、杂文、诗歌三卷,名为《牺牲者》,使人们得以窥见潘汉年文学作品的特色。
潘汉年虽然称不上是文学大家,但有着令人钦佩的文学才华,这种文学才华尤其表现在他的小说中。从《牺牲者》所收的14篇小说(包括了他全部的小说创作)来看,它们显示了丰富多采的文学面貌,《无聊人的半天》运用“日记体”的形式;《苦杯》则采纳了“书信体”,它的直抒胸臆的方式和哀伤绝望的情调都明显受到郁达夫的影响;《求爱》则是“对话体”,小说对“爱情至上”的揶揄颇有一些幽默感。《她和她》用倒叙式的开头,一下子引起读者的注意,而《情人》那欧·亨利式的结尾,陡然一转,出人意外而又合情合理,更体现了作者对小说写作技巧的多方面探索。这些短篇小说都是“横断面”式,撷取一个场景,精雕细绘,“人生的全体因之以见”。甚至连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牺牲者》也是“横断面”式的连缀。这些小说尽管还不够成熟,但已显示了作者杰出的才华与抱负,他要博采众长,熔铸一家。有这样的良好开端是可喜的,只要假以时日,潘汉年无疑会成为出色的文学家。
然而对潘汉年来说,还有比文学更重要的革命工作。随着岁月的推移,他小说中对写作技巧的探索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早期构思别致的小说,不再见诸他后来的作品,而对革命的歌颂,对反动派的抨击则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尽管他有着文学家的浪漫气质(这从他的爱情观中可以看出),他还是为革命牺牲了他的文学生涯,转而成为政治活动家。一直到他沉冤20载,身陷囹圄,感慨“堪叹莫须有,一脉贯古今!”身上的文学细胞依旧,却无法从事创作了。
我觉得《牺牲者》的书名起得很好,作者正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牺牲者”。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护林
贺林画
李青松诗
远方是森林
森林的远方还是森林
冬天顺着粗糙的木梯
一格一格爬上去
瞩望成深深浅浅的雪
小木屋朴素地站立
厚实的阳光
孵出片片诱人的绿意
温存的眼睛睁开之后
原野顿时暖暖了
岁月顿时暖暖了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斯戴里亚戏剧中心
连鹰鹤
凡是到南斯拉夫参加过戏剧节或观赏过他们的当代戏剧的人,都会感到今日南斯拉夫的戏剧,是自由开放式的,吸收了当今世界各种戏剧流派之长。南斯拉夫当代戏剧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一特色,与各戏剧团体同世界各国戏剧界进行广泛而又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是分不开的。在众多的戏剧团体中,“斯戴里亚戏剧中心”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部门。
约万·斯戴里亚·波波维奇是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重要作家之一,塞尔维亚戏剧事业的奠基人,素有“南斯拉夫的莫里哀”之称。1956年,为了纪念这位戏剧大师诞辰150周年,在著名的文化古城诺维萨德成立了“斯戴里亚戏剧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和繁荣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各个地方的戏剧创作和表演艺术,加强和促进南斯拉夫戏剧工作者同世界各国戏剧界的友谊与合作,以便使赋有光荣传统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戏剧事业迅速走向世界,成为当今世界戏剧的一部分。
每年,南斯拉夫全国72个专业剧团,在50—60个剧场里演出60—70个本国作家创作的话剧。到了4月中旬,当戏剧演出在全国各地结束时,“斯戴里亚戏剧中心”从全国上演过的剧目中选出6—10个最好的戏,在诺维萨德举行为期一周的戏剧汇演。汇演结束后,共评选出最优秀的作者、导演、演员,以及其他各种戏剧工作者11人,授予他们“斯戴里亚奖”。
在南斯拉夫戏剧界,“斯戴里亚戏剧中心”的声誉和影响颇大。如今,4月13日戏剧汇演开始这一天,已被宣布为“南斯拉夫戏剧日”。这一天,各剧团都要演出本国戏,同时还要发布某一杰出的社会政治工作者或有名的艺术家致全国各剧院的意见。
不过,“斯戴里亚戏剧中心”的职能,远远超过本国剧目汇演的范围,因为各种异常生动活泼的戏剧、文化活动,终年与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要出版每年得奖的剧本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的杂志《舞台》。通过翻译本国剧本,发表关于南斯拉夫戏剧的信息资料和评论文章,使南斯拉夫戏剧事业享有国际声誉。在南斯拉夫戏剧家的头脑里,开放的意思不仅是吸收,而且还要输出。另外,该戏剧中心每三年还要在汇演期间同时组织国际戏剧评论和戏剧学术讨论会,迄今已举行过六次。更为有趣的是,该中心还定期举行有世界上许多文化悠久的国家参加的戏装、剧照、海报、广告展览会,以扩大戏剧工作者和观众的视野,推动南斯拉夫舞台艺术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