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屈原与庄子美学理想的异同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第1期刊载郭维森教授题为《屈原与庄周美学理想异同辨》一文。作者认为,(一)庄子和屈原都肯定一种纯粹的“美”,屈原追求把内在美与外表的美统一起来,以“纯粹”为理想,屈原所要求的“纯粹”具有实用的内容。而庄子则以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主观幻想憧憬着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美。(二)庄子和屈原都歌颂崇高,屈原的诗表现了对崇高的不倦追求,在腐朽势力的压迫下,这种追求充满了悲剧精神。而庄子虽也致力于标榜十分崇高的形象,却以相对主义抹煞了崇高与渺小、善与恶的区别,从而破坏了崇高美。庄子怀疑一切的思想不可能产生悲剧精神。(三)庄子和屈原都具有追求和谐美的理想,但在现实斗争中,屈原对这一理想有所突破,而庄子则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混世态度,实际上放弃了和谐美的理想。作者指出,学术界在赞扬庄子文章的同时,不要忽视其思想的消极影响。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类生死关的震荡
对于“安乐死”的争议,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赞成者推崇备至,给它戴上“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桂冠;反对者则指责它是“伦理道德的扭曲”,“是一种犯罪的行为”,甚至诉诸法律。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成立“无痛苦致死学会”,一些国家还提出过有关法案,但均遭议会否决,不少国家的法律,如荷兰的法令全书中明确规定“安乐死”是犯罪行为。但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安乐死”的态度也逐步改变。据美国全国民意研究所的调查表明,赞成“安乐死”的人在1947年只有37%,1973年已达51%,1983年增加到63%。最近,英国民意测验结果有72%的人赞成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安乐死”。今年1月,《美国医学会杂志》首次刊载医生为一位临近死亡的癌症病人注射吗啡施行“安乐死”,引起了全社会热烈反响。赞成者认为,对那些病情危重而又无法治愈的病人,应让他们有死的权利,以摆脱残酷的病痛折磨。对一些不可治愈的脑死亡病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他们成为无意识的“植物人”,实在是劳民伤财。反对者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今天视为“绝症”的,明天可能有办法治疗,“安乐死”使医生不再研究“绝症”,不利于医学发展。有的还认为
“安乐死”不道德,并要求进行法律调查。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已涉及医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和广大群众。多数人认为,人有生的权利,也有死的权利。既要研究“优生”,也要研究“优死”。他们还提出“安乐死”三原则:一是绝症,二是靠人工维持生命,三是本人自愿。
(摘自7月30日《科技日报》 朱大钧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费根鲍姆和紊乱学
打开自来水龙头,泻出一股平稳的水柱,不一会儿,水花四溅;烟头上一缕青烟袅袅上升,突然变成了一团烟雾,四处逸散;华尔街股票市场星期日还是人头攒动,生意兴隆,第二天却股市暴跌,从而引起全球股票市场的动荡……对诸如此类自然界和社会发生的现象,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物理学家米切尔·费根鲍姆才悟出奥秘。
1974年,费根鲍姆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始流体动力学的研究。费根鲍姆在用袖珍计算机求得一些与湍流有关的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时,注意到一个引人注目的规律。于是,他埋头于电子计算机进行反复验证。他终于发现,不同的数字方程式经过处理,先产生一长串规则的数字,继而数字变得不规则了。1978年,费根鲍姆发现的模式在法国的一次流体实验中出现了。这时,科学界开始为之震惊。因为紊乱学第一次真正揭示,从表面上看自然界处于不同的紊乱状态,但走向紊乱的模式并不多,紊乱自有紊乱的规律。只要认识了这种规律,就能乱中求活。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对紊乱学十分重视,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研究中心”,来协调紊乱学和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工作。
(摘自《世界经济导报》第402期 曹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气候对寿命的影响
近年的医疗气象研究发现,人的寿命长短除与许多因素有关外,还受气候条件的左右。
科学家们调查了世界上一些闻名的寿星诞生地,如苏联东南部的高加索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克什米尔地区的克什米尔谷地等,发现这些地方并非温暖和湿润,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气候都很平稳,气压、气温、湿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不大。
瑞士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科学工作者调查了巴塞尔市老年人对气候的敏感性,他们发现不同年龄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岁以下的青年人只有20%对气候变化敏感;20~60岁的中壮年敏感性为30%;60岁以上的老人敏感性达40%。两性中女性比同龄男性要敏感得多,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妇女。老年人的死亡率也受气候的影响。在1~3月老人死亡率达到高峰,在同年的9月份老人死亡率处在底谷。就一天而言,老人常常在早晨5点钟至7点钟这段时间去世。
近年来,日本科学家对成年人主要死因的一些疾病的患病率与出生季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统计东京医学院毕业生出生月份中得到:1890年以前,出生在5~7月份的男子比出生在其它季节者死亡率较高,年龄在70岁左右。从他们研究的结果中还知道,65岁以下的脑血管异常引起的死亡者中3~5月份出生的显著的多,12~2月份出生的少。
上面的研究说明,人的寿命长短与气候及出生季节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因这方面的研究者还不多,其中的原因以及气候影响寿命的生物物理机制还不清楚。
(摘自《中国医药报》第376期 王金宝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历史上对“阿拉伯”的称呼
我国历史上最早称阿拉伯为“条枝”。这个名称最初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汉书》也有此名称的记载。“条枝”又作“条支”。唐代,称阿拉伯为“大食”。“条枝”和“大食”这两个名称,都源于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不同音译,原是波斯一个部落的名称。唐代,又称阿拉伯为“亚俱罗”。“亚俱罗”一名见于唐代杜环《经行记》。名称源于阿拉伯城市“库法”(AI—Kālah)一名的叙利亚语名称“AKula”(亚俱罗)的对音。库法曾是阿拉伯帝国(萨拉森帝国)的首都,因而用首都名做国名的代称。唐代,还以衣服和旗帜的不同颜色来区别阿拉伯王朝。称伍麦叶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为“白衣大食”(因崇尚白色而得名),称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为“黑衣大食”(因崇尚黑色而得名),称法忒麦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为“绿衣大食”(因崇尚绿色而得名)。
宋、元时代,称阿拉伯为“回回”。这一称呼是从维吾尔族的古称“回纥”或“回鹘”演变过来的。
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称阿拉伯为“阿刺壁”或“阿刺必”。《海录》一书称“阿里敏番”。中国元、明时代的古籍中称阿拉伯为“天房”或“天方”。“天方”可能是“天房”的异译,是麦加圣寺内一座方形殿的名称。直至近代,我国才统一采用阿拉伯之称。
(摘自《地名丛刊》第4期 邓鸿飞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有特异生理活性的饮料——温开水
温开水是新鲜开水凉至20—25℃的“凉白开”。它所具有的某些特异生理活性,是许多高级饮料无法比拟的。
炎夏酷暑或剧烈运动时,体表温度约38—39℃,胃肠道粘膜的温度高达40℃。温度在10℃左右的冷饮(特别是冰镇饮料)骤然进入高温状态的胃肠道,会使局部血管痉挛收缩,粘膜缺血,轻则引起腹痛腹泻,重则诱发炎症、溃疡急起。喝温开水就没有这个弊病。
酷热烦渴时,人们都以为清凉冷饮最能解燃眉之急。殊不知,冷饮不仅温度低,而且含糖较高,渗透压接近或高于组织液。酷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出汗较多,失水大于失盐,使组织细胞处于高渗脱水状态。冰冷的高渗饮料进入胃肠,局部粘膜遇到冷刺激,血管痉挛、收缩,大大影响了组织吸收水分的速度。更主要的是,由于高渗饮料渗透压较高,因而不仅水分进入组织细胞的速度十分缓慢,甚至会使细胞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不良循环。
温开水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促进疲劳的消除,同特异的生理活性有关。美国生理学博士约翰发现,温开水能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因而有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习惯喝温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较高,消除肌肉中的乳酸积累较快,人不易疲劳。
(摘自8月3日《中国体育报》 薛谓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细胞也可以焊接
不久前,生物工程学家发现:高压电脉冲能够把细胞焊接在一起。
为了焊接活细胞,首先必须将细胞用具有粘性的有机液体或高频率电流,使细胞膜相互挤压并排列成链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膜被击穿而出现一个“大”洞。洞的直径大小可由调节电压决定。生物工程学家通过孔洞向细胞遗传物质中植入别的基因,就可以创造出大自然中没有的新生物。有趣的是,一旦别的基因植入,细胞膜的空洞便自行愈合,简直“天衣无缝”。
目前,这门技术常用于焊接植物细胞,以获得具有新特性的杂交品种。生物学家们正在进一步探索高等植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以及动物细胞的焊接。一旦“焊接”成功,高等植物与微生物细胞“焊接”培育出来的植物,就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而不必施氮肥。动物细胞焊接,可以把数百个红血球焊接成一个大细胞,然后向里注射药剂,输入到病人血管中去。这样,药物便可一路畅通无阻地到达病灶部位治疗疾病,在医学上将会产生一系列奇迹。
(摘自《中国机械报》第806期 章建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全国有流动人口5000万
据公安部治安局统计,目前,全国约有流动人口5000万。全国23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日均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1000万人。其中,上海183万,北京115万,广州110万,天津86万,武汉80万。估计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流动人口当中,务工、经商等从事经济活动的占总数的2/3以上,其余的则为外出旅游、探亲、治病、投亲靠友以及因公出差者。过去流动人口多居住在旅馆、招待所或居民家中,逗留时间较短。现在,他们还居住在建筑工地、私人出租房屋、农贸市场、个体旅店、自己开的店铺、摊位内,有的甚至露宿街头、车站、码头、公园。逗留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
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加速了城市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调节了城市产业、商业结构的不足;加强了技术、信息和文化的交流。但一些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间,乘机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1987年全国共抓获流窜犯罪分子55843名。而且近几年流动人口的犯罪率是逐年上升的。
(摘自《人民公安报》第336期 郅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头顶重物的奥秘
千百年来,非洲人习惯于头顶重物行走。尤其是东非卢奥族的妇女具有头顶庞然大物的奇特本领,使广大旅游者叹为观止。
专家们使用仪器对这些妇女在头顶重物时的呼吸情况进行仔细测量,以便搞清能量消耗实况。根据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很容易标出顶物行走时的需氧量,然后用需氧量求出耗能值。经测定和算出平均值,卢奥族妇女可头顶相当于自身体重70%的重物,而且行走自如。如果体重是72公斤的话,那么头顶重物是50公斤,这时需氧量约增加50—60%。如果头顶重物只占自身体重的20%,能量的消耗和空身走路时的消耗几乎没什么差别。
为了进行对比,对士兵进行了同样的测量。结果,这些士兵背负背包的重量达到自身体重的70%时,则耗氧量要增加一倍;而背包重量是自身体重的20%时,对于卢奥族妇女根本无影响,士兵的耗氧量却要增加13%。显然,头顶重物的能量消耗大大低于背负重物。
怎样对头顶重物可以减少能量消耗进行解释呢?我们知道,人向前走步时,身体总要产生一高一低的波状运动,能量主要就消耗在迈步时使身体抬高上。生理学家把测试仪器放在人身上的几个部位进行走步测试,发现人在行走时头部上下波动的幅度比身体其它肢体动幅都小得多,而这又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以保护脑子少受振动。特别是富有弹性的两头微弯的脊椎,更在起着一种弹簧的作用。习惯于头顶重物的民族,恰恰是利用了人在走路时的这一特点,从而减少了搬运重物时的能量消耗。
(摘自《中国青年》第7期 李荒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西德一研究人员声称:他破译了玛雅文字
150年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在试图解开古代墨西哥玛雅文化之谜,如今一西德研究人员声称,他破译了其中的密码。
那些被翻译出来的碑文并没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秘密,它们大多是描述继承遗产的规则和玛雅人历史上的冲突事件。
以前人们对玛雅文字的解释是很不完全的,其依据是未经证实的假设。但是,42岁的考古学家沃尔夫冈·戈克尔相信,今年秋天在西德北部希尔德斯海姆镇举行讨论会的玛雅专家们将会承认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突破。
戈克尔专门研究古代南美洲文化。他将在讨论会上宣布这一研究成果。
他认为,现时所谓玛雅文字的“译文”,只有大约一半是正确的。
语言学家曾断言,只有用一种更古老的所谓原始玛雅语才能解释这些碑文。但是,戈克尔否定了这种说法。
戈克尔认为,这些碑文就是通用于公元300—900年的古典玛雅语。他说,他能用类似于16世纪印第安人方言的语汇和文法结构来辨认这些碑文。
托马斯·杨和让·弗朗索瓦·桑波里昂曾借助于罗塞达碑(1799年在埃及罗塞达城郊发现的古碑,碑文用象形文字、古埃及俗语和希腊文三种文字写成)重新发现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戈克尔模仿了他们使用的方法。
戈克尔是从已知的玛雅统治者的名字着手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
此外,他还依靠已知的数字符号和几个常见的短语,并按照一位苏联埃及学家克诺罗索夫提出的关于玛雅语符号代表音节的想法,着手翻译玛雅文化的神秘文字。
(摘自8月3日《世界科技译报》 王进译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