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两伊战争:回顾与前瞻
李红
笼罩在两伊边境的战云虽然尚未彻底消散,但人们终于盼来了结束这场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的曙光——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8月8日宣布,两伊一致同意于8月20日正式停火。海湾地区和平有望,举世为之称庆。
纷争的由来 伊朗和伊拉克地处西亚大陆,互为比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但长期以来两国在界河、领土、教派和民族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和争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1975年3月,两国曾举行会谈,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决定在1913年边界议定书和1914年划界委员会会议纪要的基础上划定两国陆界,并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两国河界,这一协议,曾使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分歧未能解决,矛盾渐趋激化,终至在1980年9月爆发了一场持续8年的恶战。
战争的惨祸 邻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分歧和争端,应当通过谈判协商,以和平的方式求得解决,而不应该遽尔兵戎相见,诉诸战争。不幸的是,两伊之间的这场战争,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空前惨烈的两邻相残。8年来,两伊在战争中双方伤亡达160余万人,其中死亡60多万,被俘人数八九万;边境城镇几乎化为焦土;300余万难民流离失所;两国许多经济设施毁于战火。以伊朗为例,战前石油生产每天超过500万桶,近期降至200万桶。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也遭受类似损失。伊拉克战前人均收入近3000美元,外汇储备达370亿美元。而战争使它每月耗费军费约10亿美元,不仅外汇储备近乎枯竭,且债台高筑,由“福利国”变成了债务国。
两伊战争也使海湾地区陷于动荡不宁,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受到殃及,收入锐减,一些阿拉伯国家之间存在的某些分歧也因而表面化。
大国的插手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后以来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纷争,几乎无不招致外部势力特别是超级大国插手渔利。海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早为超级大国所垂涎,它们在此地区的明争暗斗波澜迭起。两伊战争之前和战事爆发以后,超级大国先后或明或暗地分别向两伊提供大量军火,这无异于给两伊战争火上浇油。它们继而以给油轮“护航”为名,派遣军舰进入海湾,特别是美国的大批军舰在海湾集结“护航”,更直接引发了同伊朗的多次军事冲突,甚至发生了美军摧毁伊朗石油钻井平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使290人全部罹难等震惊世界的惨剧。战争的延续,使超级大国得以借口介入并坐收渔利,这无疑是发人深思和值得记取的又一教训。
和平的前景 两伊战争使两国人民遭到极其惨重的祸害。两伊广大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解决两国争端不能诉诸武装冲突,而应通过罢战言和,寻求解决的途径。经过世界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和政府一再呼吁和促进,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多方奔走后,终于导致两伊一致同意于8月20日起正式停火。喜讯传出次日即8月9日,德奎利亚尔又宣布两伊将于8月25日在日内瓦举行“不低于外长级的”直接谈判。当天两伊前线炮声沉寂。人心思和,由此可见。
两伊和平前景在望,双方倍应审慎行事,而绝不应让战火重燃。何况历史的积怨,加上8年战争,要从停火走向两国持久和平,难免还会经历曲折崎岖。但是,只要双方痛定思痛,珍惜已出现的转折,以更大的明智耐心协商,互谅互让,终能逐步排除困难,消除分歧,进而达到永久睦邻友好。两伊得天独厚,资源丰富,只要和平相处,就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和则两利,真正做到化干戈为玉帛,前景就是光明的。


第7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

国际组织的调解及第598号决议
问: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为促使两伊战争停火作了哪些工作?请介绍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具体内容。
答:近8年来,为促使两伊战争的和平解决,国际社会作了一系列的调解努力。联合国、阿拉伯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等国际组织曾先后提出过不少和平解决两伊战争的方案或建议,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八项决议,表明了国际社会对结束两伊战争的关注。
联合国安理会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停止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军事行动,并立即把一切军队撤回到国际承认的边界内,作为迈向谈判的第一步;请联合国秘书长派遣联合国观察员,以核查和监督停火与撤军,并请秘书长与当事双方磋商作出必要的安排;要求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促请两伊双方在实施本决议中与秘书长合作,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办法;敦促所有其他国家尽力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行动;请秘书长与伊朗和伊拉克协商寻求委托一个公正的团体对冲突的责任进行调查。
第598号决议公布后,立即获得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普遍欢迎。伊拉克7月22日迅即表示赞成,而伊朗则认为第598号决议没有考虑到伊朗的要求,因而不愿遽尔接受。9月11日至13日,联合国秘书长访问了伊朗和伊拉克,分别与两国政府就第598号决议内容交换了意见。今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第598号决议。联合国秘书长于8月8日宣布两伊将在8月20日正式停火。
·伟源·
(附图片)
联合国终于能做它该做的事了。
原载日本《读卖新闻》
8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在安理会上宣布两伊同意8月20日实现停火。这场持续8年、给交战双方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的战争终于迎来了和平曙光。这组照片是交战双方损失的一瞥。两伊实现停火,不仅符合两个交战国人民的愿望,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上图:1980年9月23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了德黑兰国际机场,数架飞机被毁。
左图:1980年9月29日,巴格达一个发电厂被伊朗空军击中起火,有10人死亡,85人受伤。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
专栏:

两伊战争大事简述
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11月初,伊拉克占领伊朗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两国部队在伊朗边境城市阿巴丹、霍拉姆沙赫尔等地激战。
1981年5月,伊朗开始转入反攻,收复大部分失地。
1982年6月,伊拉克实行单方停火,其军队全部撤出伊朗领土。7月伊朗发动“斋月行动”攻势,打入伊拉克境内。
1983年4月—10月,伊朗先后发起4次“曙光行动”攻势。
1984年3月,伊拉克在哈尔克岛附近击毁7艘油轮,两国开始了“油轮战”。
1985年3月,两伊第一次互袭对方首都,“袭城战”开始并升级。
1986年2月,伊朗攻占伊拉克唯一出海口法奥港。
1987年1月,伊朗发动“卡尔巴拉—5”攻势,向巴士拉市推进。
4月,苏联派两艘驱逐舰进入海湾。
5月,苏联油轮在科威特海域首次触雷。伊拉克导弹误击美国导弹驱逐舰“斯塔克”号。这是第一艘美国军舰在海湾遭袭击。
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
7月22日,伊拉克表示赞成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
同日,美国开始为11艘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护航。
7月24日,美国护航的“布里奇顿”号油轮触雷。
10月8日,美国直升机击沉击伤3艘伊朗巡逻艇。伊朗称这是美国“向伊朗宣战”。
10月19日,4艘美国军舰摧毁了伊朗两座海上采油平台。
1988年4月17日,伊拉克发动“斋月行动”攻势,18日夺回法奥港。
4月18日,美国出动6艘军舰和直升机摧毁伊朗两座海上钻井平台,击沉击伤伊朗6艘炮艇。
7月3日,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射导弹,击落一架伊朗民航客机,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290人全部罹难。
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
8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宣布两伊将在8月20日正式停火。
·明河·
(附图片)
两伊战争示意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