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表声明或谈话
欢迎两伊实现停火
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宣布两伊从本月20日开始实行停火并进而进行直接谈判的消息,获得了举世热烈的反响。连日来,一些国家和组织纷纷发表声明,对两伊实现停火表示支持,呼吁两伊在正式停火之前保持尽可能的克制。它们还呼吁两伊重建兄弟友好关系,并支持确保海湾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一切措施。
欧洲共同体11日在雅典发表声明,欢迎海湾停火协议并呼吁两伊在8月20日正式停火之前保持“尽可能的克制”。
声明说,共同体12国欢迎伊朗和伊拉克开始直接谈判,以履行联合国第598号决议的决定。声明还赞扬了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实现两伊停火中所起的作用。
声明说,欧共体12国“将继续支持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为全面、公正和持久地解决这一冲突所作的各种努力,结束冲突必将导致恢复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科威特埃米尔(国家元首)贾比尔10日致函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呼吁在海湾地区建立安全与稳定。
据德黑兰电台报道,贾比尔在信中说,他希望伊朗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成为在该地区建立安全的开端,并希望其他海湾国家对此予以合作。
这是自1980年两伊爆发战争以来,科威特第一次对伊朗作出友好表示。
阿曼外交部10日发表一项声明,对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伊朗和伊拉克停火日期表示欢迎,并赞扬秘书长为调停两伊停火所作的努力。
海湾合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等也分别发表声明,对联合国秘书长宣布的两伊停火和直接会谈的日期表示欢迎。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发言人9日说,阿尔及利亚对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两伊停火日期表示满意,并赞赏伊朗、伊拉克两个兄弟国家果敢、负责和放眼未来的态度。
土耳其总理厄扎尔10日发表一项声明,对两伊接受停火和直接谈判表示满意。他说:“土耳其愿为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作出贡献”。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捷克斯洛伐克认为所达成的协议只是两伊之间走向持久、公正和平的第一步,捷将继续支持为确保海湾地区的和平而采取的一切措施。
保加利亚外交部发言人10日发表声明说,保加利亚祝贺伊朗与伊拉克政府关于停火并进行和平谈判的决定。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电台11日广播的一篇评论指出,阿尔巴尼亚人民欢迎两伊实现停火并进行直接和平谈判。
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在打给联合国秘书长的电报中表示,支持在海湾建立永久和平。
巴基斯坦总统哈克在一项声明中说,两伊停火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
印度一位官方发言人指出,印度一直寻求早日结束两伊冲突。他说:“我们期待着就战后重建问题和伊朗、伊拉克进行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祝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十周年

抚今追昔开创未来
——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
本报记者 冯朝阳 刘迪
今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记者为此采访了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请他就中日关系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发表看法。
孙平化首先感慨万端地说:“10年前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使两国友好关系用政府间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现在双方又一致同意已经期满的条约继续延期。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之际,竹下首相即将访华。两国关系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实在来之不易,值得庆贺。”
他指出,中日两国尽管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但毕竟有过那么一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从1952年起中日间开始民间交往,其后经过20年的长期努力,中日两国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进而又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这意味着战后一个时期仍处于敌对状况的中日两国变成了友好邻邦,同时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具有深远意义。
孙平化强调说,现在反思中日关系发展史,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且也可以吸取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的历史教训,以此作为发展今后中日关系的动力。
谈到近年来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孙平化高兴地指出,邦交正常化及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来,两国官方、民间两条渠道畅通,相辅相成,形成了中日友好关系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尤其是中日间几乎遍及各个领域的广泛民间交往,这在世界各国间还是不多见的。在此深厚的基础上,中日经济关系也从一般的贸易往来发展到资金、技术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中日双方都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总的来看是好的,这决非是套话或外交辞令,而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接着,孙平化坦率地指出中日间还存在一些妨碍友好关系健康发展的、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障碍。他认为,目前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如何对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亚洲的那段历史。尽管这是世人皆知的历史铁案,但在日本,由于战后对此没有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清算,时至今日竟连是否是侵略还时有争议,这不能不严重伤害曾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中国人民的感情;二是台湾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最大障碍,在中日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本来应该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但近年来日本仍有人在台湾问题上作文章,使之继续困扰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三是关于社会体制的老观念问题。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两国已明确成为友好国家。但是,日本还有一些人抱着50年代冷战时期的老观念不放,硬是坚持划分早已不复存在的所谓“共产圈”,抱有很大戒心,以至出现对华政策上的矛盾。
孙平化指出,近年来中日间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较大的具体问题,实际上或多或少地都与上述三方面障碍有关。他强调说,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之际提出这些问题,目的正是要促使中日关系更加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展望中日关系的前景,孙平化充满信心。他说,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关系,是毛主席、周总理生前确立的方针,现在可以说已成为中国的国策;而日本近几届政府也都把发展日中关系作为日本外交的重要支柱。另外,当前朝着缓和方向发展的世界局势,也有利于中日友好下去。只要中日两国继续按照建交原则和条约精神,根据和平共处5项原则发展关系,就能不断克服新老障碍,实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并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祝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十周年

珍视友好 向往和平
——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
本报记者 于青
东京永田町,日本国会参议院会馆516房间。步入室内,见两面墙上各挂着一幅中国友人赠送的书法条幅。一看便知,主人与中国有着深广的联系。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的前夕,记者来到这里,访问了日本国会参议员、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
长期担任日中友协会长的宇都宫先生是日本著名的资深政治家,曾10次当选日本众议员、两度当选参议员。他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与已故周总理以及邓小平等我国领导人有着深情的交往。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他多方奔走,曾发起成立“促进恢复日中邦交议员联盟”,是中日友好的“掘井人”。邦交正常化后,日中友好协会在宇都宫会长领导下,广泛团结各阶层希望日中友好的人士,为深入发展友好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和人员往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谈起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和日中关系,宇都宫先生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日中两国有长达2000多年的传统友谊,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两国人民都经历了一段苦难的日子。日本给中国造成那么多的不幸,而中国在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如此宽宏大量的胸怀,日本国民是不应该忘记的。现在中国搞改革、发展经济,日本理应积极给予合作,这也是报恩的机会。”
他接着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也是发展日中友好关系的新起点。10年来,日中友好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冷静地估价和认识日中友好关系仍然是需要的。日中友好不仅有利于日中双方,而且有利于亚洲的稳定和世界和平。日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亚洲的稳定和世界和平这个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应该珍视日中友好关系。”
正是宇都宫先生总是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待日中友好关系,每当日中关系中出现一些障碍时,他总是率先站出来主持正义。他不无感慨地说:“近年来,日中之间也发生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例如光华寮问题。日本政府在日中联合声明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又如奥野发言,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认为是不值一驳的。有些年轻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宇都宫先生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让我看其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青年,文中写到:“奥野辞职是理所当然的。不可理解的是那种‘应该承认存在各种历史观’的发言。也许可以说,允许有自己的历史观,但是事实只有一个。旧日本军队去了中国大陆,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宇都宫先生提笔签名,把《裁军问题资料》杂志送给了记者。这是先生自费出版主办的月刊杂志,从第22号开始,宇都宫先生每月一篇纵论世界和平问题,迄今已达6年之久。据说宇都宫先生长期把“和平与正义”奉为信条,日本有人赞扬他是“和平与正义的卫士”。最近拜读了先生新著《扩军无用》,对先生不顾82岁高龄笔耕不止、伸张正义的精神钦佩不已。
约定的采访时间很快过去了,但先生的谈兴正浓。从门缝中望去,看到下一批约见先生的人等在那里,便起身告辞。记者感到,目前良好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来之不易,人们应当加倍爱护。但友好的道路上不都是鲜花芳草,还会有荆棘,又需要人们去铲除。宇都宫会长正是以其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不断开拓的可信赖的朋友。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又派化学武器调查组赴伊朗
阿盟为结束两伊战争开展外交活动
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哈拉提今天说,由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派遣的一支新的化学武器调查小组将于明天抵达伊朗。他说,调查小组抵达目的地后将立即着手进行调查。
8月4日,伊朗曾向联合国抱怨说,伊拉克战斗机在伊朗西北部的城镇投掷化学弹,杀死杀伤1000多伊朗平民。伊朗还要求安理会采取措施,禁止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阿拉伯联盟10日起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为最终结束两伊战争做努力。
一个由伊拉克外交国务部长哈迈迪和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艾哈迈德率领的阿拉伯七国委员会代表团10日离开巴格达,前往莫斯科访问。哈迈迪说,代表团将向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解释与598号决议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及该委员会的立场。
同一天,由约旦外交大臣马斯里率领的一个阿拉伯联盟代表团离开约旦首都安曼前往法国访问。
据约旦通讯社报道,这个有突尼斯外长和阿盟秘书长卡利比参加的代表团也是阿拉伯七国委员会的一部分,它还将访问英国。
阿拉伯七国委员会是由伊拉克、约旦、科威特、摩洛哥、阿拉伯也门、沙特阿拉伯和突尼斯七国外长以及阿盟秘书长组成的。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所罗门群岛附近10日发生里氏7.3级强地震,但未造成伤亡或损失。
△南非国防部发言人10日说,南非军队当天已开始从安哥拉撤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奥克利8日重申美国既反对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也反对以色列单方面吞并被占领土。
△萨尔瓦多总统杜阿尔特在美国接受医生检查治疗后10日回国。
△苏联8日同南朝鲜签订了苏联芭蕾舞团和协奏团到南朝鲜演出的合同。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乔森潘致函穆加贝指出
不结盟五国会议不可能公正解决柬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民主柬埔寨副主席乔森潘8月1日致函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指出,不结盟运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5国委员会中把挑起柬埔寨战争的越南侵略者包括在内,是不可能为公正解决柬埔寨问题作出贡献的。
他指出,对于这样的5国委员会,人们怀疑它在谋求解决柬埔寨问题上能起什么公正的作用。
乔森潘说,越南现在没有从柬埔寨撤军的诚意。越南企图继续控制和吞并柬埔寨。
乔森潘在信中呼吁不结盟运动恢复民柬的席位。
不结盟运动的津巴布韦、印尼、印度、古巴、越南5个国家将于8月15日在哈拉雷再次召开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抗议伊拉克侵犯其领空
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 伊朗今天强烈抗议伊拉克军用飞机飞越伊朗5座城市的上空,侵犯了伊朗领空。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哈拉提今天晚上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并对伊拉克侵犯伊朗领空一事提出“强烈抗议”。这是自联合国秘书长星期一宣布停火日期、两伊同意停止敌对行动以来所报道的第一起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伊讨论边界和安全问题
新华社科威特8月8日电 科威特内政大臣萨利姆·萨巴赫同来访的伊拉克内政部长阿卜杜勒·瓦哈卜今天在这里举行会谈,讨论两国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两国间的边界争端。
科、伊之间的边界争端早在1961年科威特独立之时就形成了。
据科威特通讯社报道,会谈后,两国领导人视察了边界。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米尔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
新华社贝鲁特8月10日电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以色列总理沙米尔今天宣称,以色列将用铁拳来回答任何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企图。
他在以色列议会特别会议上说,以色列将以最坚决的方式阻止任何企图建立巴勒斯坦政府的主张。
这位以色列鹰派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说,“以色列寻求与巴勒斯坦人的对话,但绝不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
他说:“从地中海到沙漠,只有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犹太人国家,而没有别的国家,一个阿拉伯国家和它的首都在约旦河东岸。”
他谈到约旦断绝与约旦河西岸的关系问题时,沙米尔说,这一决定将危害巴勒斯坦居民而不是以色列,以将继续保持对西岸的法律和安全控制。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日成主席希望发展朝日关系
朝鲜报纸敦促美国实现朝美国会会谈
新华社东京8月10日电 据日本外务省官员今天透露,西哈努克亲王向日本政府转达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希望发展朝日友好关系的口信。
昨晚在日本外相宇野宗佑为西哈努克亲王举行的晚餐会上,西哈努克转达了金日成的口信。金日成表示,朝鲜真正希望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同时,他还表示,朝鲜半岛可以建立不同制度共存的高丽联邦共和国。
朝鲜方面以这种形式向日本政府转达口信迄今尚属首次。
西哈努克今天在此间还会见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
新华社平壤8月11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评论,敦促美国早日实现朝鲜美国国会会谈。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7月20日通过致美国国会的信,建议朝美国会代表举行会谈,讨论在把朝鲜停战协定改成和平协定方面双方国会合作问题和改善两国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但美国方面对此尚未答复。
评论指出,美国不仅在南朝鲜常驻庞大的武装力量,而且掌握着南朝鲜军队的统率权。美国是过去朝鲜战争的交战一方,是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实际当事者。不通过朝美直接对话,就不可能消除朝鲜的紧张局势。美国绝对不能回避自己在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和解决保障和平问题方面应负的责任。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宇航员列夫钦科逝世
新华社莫斯科8月10日电 据苏联《消息报》今天报道,苏联宇航员列夫钦科因患脑瘤于8月5日逝世,并在今天举行了葬礼。
列夫钦科在去年12月曾与宇航员季托夫、马纳罗夫一起乘“联盟TM—4”号载入宇宙飞船上天,并进入“和平”号轨道联合体,然后于12月29日返回地面。在降落器着陆后,列夫钦科立即去驾驶客机,以考验飞行员经过失重状态后驾驶飞机的能力。
列夫钦科是苏联英雄和功勋试飞员。《消息报》说,他本来很有可能在不久以后成为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的机长。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仰光继续骚乱有九十二人伤亡
缅甸首都仰光十日继续发生骚乱,被治安部队射击死亡者达三十三人,另有五十九人受伤。
电台广播说,骚乱制造者破坏国家财产和火烧警察局等,还打死了三名警察和一名士兵。
根据这条官方报道,十日在仰光又有一百一十三人被拘留。
里根签署赔偿美籍日本人法案
美国总统里根十日签署了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美国政府拘留的美籍日本人中的六点二万名幸存者每人将得到二万美元的赔偿费。
这笔总计为十二点五亿美元的赔款将从一年以后开始分十年付清。里根说,这项措施是为了“纠正过去犯下的错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大约十二万美籍日本人被赶出家园,关进了拘留营。
巴拿马老政治家阿里亚斯逝世
曾三次担任过巴拿马总统的真正巴拿马主义党主席阿努尔福·阿里亚斯·马德里十日在美国迈阿密住所中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享年八十七岁。
阿努尔福·阿里亚斯是一位老资格政治家。他曾在一九四○至一九四四年、一九四四至一九四八年和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二年三次担任过总统职务,但因多方面原因,三届都未能任满。因年老多病,他于今年二月到迈阿密接受治疗。
一名前纳粹分子被引渡回西德
最近被意大利宪兵捕获的一名德国前纳粹分子安东·马洛斯十日被意大利驱逐出境,并将他引渡到西德。
马洛斯是在本月五日在意大利北部同奥地利接壤的小镇谢纳被逮捕的。
马洛斯一九一二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一九三九年参加德国军队,并取得德国国籍。二战期间,他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泰雷津纳粹集中营工作。马洛斯被引渡回西德后,西德方面将对其在纳粹时期的活动重新进行审查。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加拿大通讯

加拿大购买核潜艇的争议
本报记者 郭文福
加拿大国内有关各方正在为是否应给加拿大海军购买一批核动力潜艇的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从去年6月开始,目前已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其结果将会对加拿大的防务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牵动加拿大同一些国家的关系。
加拿大政府去年6月发表的国防白皮书提出,为了增强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能力,政府决定出资80亿加元从英国或者法国购买10至12艘核动力潜艇。一次耗费这么多的钱购买军事装备,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的第一次。此间舆论认为,这也将是战后加拿大历届政府所作出的最为重要的决定之一。
加拿大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边是北冰洋,海军在整个防务中具有特殊作用。加拿大国防部的官员解释说,拥有10至12艘核动力潜艇是防卫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履行北约义务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拿大无需求助于别人而保卫其北极疆域的唯一途径。
当前,加拿大的海上防务能力,特别是在北冰洋的防务能力比较弱,许多时候还要借助盟国,主要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对于这种状况,大多数人认为,加拿大需要潜艇。但在购置什么样的潜艇,购置多少,以及购置潜艇将会带来什么问题,各方的看法严重分歧。
主要的反对党自由党和新民主党主张购置常规动力潜艇,而且反对一次动用那么多钱购置那么多潜艇。他们认为现代化的常规动力潜艇造价低,又能达到预期的增加防御能力的目标,但支持政府的专家们则认为,常规动力潜艇在航速、活动范围和水下持续活动的时间等性能方面都远不及核动力潜艇,而且在北冰洋这种海域,由于不容易找到浮出水面的地方,核动力潜艇几乎是唯一合适的防务工具。
此外,政府方面还另有一种意图,即这批潜艇有一半多的建造工程要在加拿大完成,因此,将使加拿大的造船业复兴,并得到由此转让来的高技术,增加许多就业机会。而且从长远综合的观点看,装备核动力潜艇的费用并不比购买一般潜艇高。因此,加拿大政府竭力保证,从技术上看核潜艇是安全的。但一些反核组织还是对加拿大建造和拥有核潜艇的安全系数提出异议。
不仅如此,所有的争议还或多或少同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有着联系,即这个购买核潜艇计划将会给加美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加美两国政治关系密切,军事上有着共同防务协定。但两国在加拿大西北北极地区北冰洋上的通道问题上存在着主权纷争。尽管今年1月双方达成协议,加方允许美方在事先通报的前提下使用这些通道,但其主权问题仍悬而未决。长期以来,在北极和北冰洋地区军事活动的主角是美国。而依据许多评论家的分析,加拿大此次之所以执意要购买核动力潜艇,其主要用意就是增强其北冰洋的军事力量,在行动上证明加拿大对西北海上通道的主权。这就不能不对加美两国在这一地区的防务合作关系产生微妙影响。美国的高级官员多次就加拿大购买潜艇问题表示这样的观点:加拿大或者其他任何盟国的潜艇没有必要到北极海域去,那里的事情一向是由美国负责的。加拿大的潜艇出现在北冰洋无疑将是对美国人的一种挑战。
当然,加拿大购买核动力潜艇针对的主要目标不是美国,而是苏联。近年来苏联核潜艇经常出没于加拿大海域,引起了加拿大的不安。特别是在同苏联直接对峙的北极地区,大国日趋激烈的竞争,显然对加拿大的安全是一种威胁。但加拿大的这项计划同戈尔巴乔夫去年提出的北极无核区的建议是不合拍的,因此,对加苏关系也将会有些影响。加拿大政府本定于今年3月就此问题拿出最后决定,但至今经历13次争论仍迟迟未决,可见问题之重要和复杂。
(本报渥太华8月10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10日,参加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的加拿大成员正打点行装,准备奔赴两伊监督双方实施停火。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