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推动资产存量流动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论企业之间的承包、租赁和兼并
孙效良 郑竞贤 张骥
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像现在这样,资产存量不能大规模流动,仅仅靠资产增量投资的配置调节来优化结构,其效能是很有限的。因此,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资产存量流动,促进结构优化。实践已经证明,企业之间的承包、租赁和兼并,是推动资产存量流动的有效形式,应当把它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两大难题和一个后果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要素配置上有两大难题:一个是企业只能“生”,不能“死”。一个企业一旦建立,从此便长“生”不“死”,即使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也自有各级政府通过补贴,维持生存。
二是每个企业的资产存量只能增加,不能流动。现在,大约有33%的固定资产闲置,不能发挥作用;同时又有不少企业需要发展,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资金闲置与不足并存的局面。
这两个问题产生一个后果,就是生产要素很难重组,使得现有结构失去了再塑性,严重凝固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生产总规模的扩大,更需要结构不断优化。前者主要是量的变化,后者更能带来显著的飞跃。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才可能有经济的更好发展。
从客观规律来看,结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等,都应当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现在我们的结构并不合理,需要调整;调整后也不能一成不变,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由于我们的企业只能“生”不能“死”,资产存量只能增加不能流动,因而只能靠资产增量的配置来调整结构,而资产存量不能流动,又从两方面限制着增量配置调整结构的效能:一是增量配置只能支持需要发展的企业,不能淘汰不需要存在的企业,而需要淘汰企业的继续存在,又从整体上影响着结构优化。二是维持不需要存在企业的生存,需要一定的资金,而这些资金本来可以用于支持需要发展的企业。这样就使资产增量至少是有一部分用在了不应当用的地方,在结构优化中不但不能起积极作用,反而起了消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企业承包经营,实际上是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就造成资产增量的使用也迁就现有的格局,不仅不能改变现有结构,反而固化了现有结构,甚至使已经不合理的结构进一步恶化。事情已经很清楚,深化改革必须形成促进资产存量流动的机制。这个问题不解决,生产要素重组就不可能,结构优化也很难实现。
经营一体化和资产一体化
在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企业承包(租赁)企业、企业兼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入股经营,是推动资产存量流动的有效形式。
企业承包企业和企业租赁企业,是在一定时期内被承包(租赁)企业把经营权让渡给承包(租赁)企业,实行统一经营,即经营一体化。在经营一体化的条件下,承包(租赁)企业就可以调整被承包(租赁)企业的产品方向。这时,被承包
(租赁)企业的资产存量虽然在空间上并没有流动,但实际上是把生产某一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为生产另一种产品,实现了资产存量在使用方向上的流动。例如,沈阳一家变压器厂承包了一家起重电器厂,根据两厂的条件统一规划,把生产起重电器的能力调整为生产变压器,这就是资产存量在使用方向上的流动。如果不是企业承包企业,仅仅靠起重电器厂实行承包经营,是很难办到的。
在多数情况下,调整产品方向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厂房、设备和人员的调整,即生产要素的重组。仅仅是经营一体化,由于双方还各自实行独立核算,还都是独立法人,不可能实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要实行要素重组,就必须实行资产一体化,即双方企业的资产融为一个整体。这样,资产存量就不仅可以在使用方向上流动,而且可以在空间上流动。这是更深层次的资产存量流动。
通过资产一体化实现深层次的存量流动有两种方式:企业兼并和入股经营。企业兼并,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者购买另一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通过资产所有权的转让实现资产一体化。入股经营是指劣势企业的所有者把企业的资产存量作为股金,向优势企业入股。这时,资产所有权并没有转移,但是通过入股形式实现了资产一体化。
综上所述,资产存量流动有深浅两个不同的层次:浅层次的存量流动是经营一体化,其实现形式是企业承包企业和企业租赁企业;深层次的存量流动是资产一体化,其实现形式是企业兼并和入股经营。从要素重组和优化结构的需要来看,资产一体化要优于经营一体化。但考虑到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现状,不一定强求一步实现资产一体化,把经营一体化作为一个过渡步骤,可能更实际一些。
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
对每个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可以改进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获得个体效应;企业之间的承包和兼并,则可以形成推动资产存量流动的机制,从而获得群体效应。这种群体效应,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群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一方面有一大批企业亏损,造成经济效益损失;另一方面,又有一大批企业需要发展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承包经营即使搞得好,也只能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解决问题;而企业之间的承包和兼并,则可以同时解决两个企业或几个企业的问题。既可以为那些走投无路的企业找到新的出路,转亏为盈;又可以为那些需要发展的企业创造条件,增产增收,这就提高了群体的经济效益。
第二,群体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包括物质技术条件和企业文化。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技术装备和人员水平等因素。企业文化是指长期养成的风气、作风、精神状态,以及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等因素。企业承包也会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但只能解决单个企业的问题。企业承包企业和企业兼并企业,却可以同时提高双方的素质:一是承包或兼并后,优势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注入、影响和改造劣势企业的企业文化;二是劣势企业的资产存量可以流入优势企业,原来用于维持劣势企业生存的资金也可以转而用于优势企业的发展。
第三,总体上结构的优化。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的企业,承包或兼并不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的企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企业,承包或兼并生产滞销产品的企业,可以优化产品结构;管理和技术水平高的企业,承包或兼并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可以优化技术结构;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实行承包或兼并,可以优化规模结构,如此等等。从总体上说,企业之间的承包,特别是兼并,使资产存量从劣势企业流向优势企业,可以实现资产的集中,使企业在合理规模上经营;可以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还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改变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化倾向。
观念转变和政策支持
推动企业承包企业,特别是企业兼并企业,离不开观念转变,更离不开政策支持。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只有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观念转变才能给予政策支持。
第一,要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企业兼并。企业兼并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优势企业“吃掉”劣势企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二是不同企业优势互补,变个体优势为群体优势。这两种结果,无论什么经济形态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需要的。过去,企业兼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确实也不曾有过,但那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现在情况不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竞争,竞争的结果也必然会导致企业兼并。因此,必须丢掉恐惧和排斥企业兼并的心理,把它看作是一种正常状态下的正常现象。在这样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才能积极研究并提出推动企业兼并的政策。
第二,要从总体上理解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总体上讲的。事实上,在结构需要不断调整,特别是在目前结构还很不合理的情况下,不可能、也不需要将所有的企业都搞活。有些企业,或因其产品不对路,或因其素质太低,或因其没有达到经济规模,或因其经营不善,或因其本来就是不应有的重复建设,继续“活”下去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害而无利。对这几种企业,不是增强活力的问题,而是被兼并的问题。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承认,企业应当有的“活”、有的“死”,有的发展、有的消亡,才能支持优势企业“吃掉”劣势企业;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承认增强企业活力并不是对每一个企业的普遍要求,才能积极支持企业兼并,从总体上增强企业活力。现在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在这种新的认识基础上研究和制定新的政策。例如,对经营性亏损的企业,在政策上就不应简单通过补贴去“救活”,而应让其被兼并。对于有一定优势同时又有一定劣势的企业,在政策上就不应支持其填平补齐,而要支持与其它企业入股经营,做到优势互补。对于没有达到经营规模又属重复生产的企业,在政策上就不能支持它扩大规模,而要支持它与其它企业兼并,以达到适度的经营规模。
第三,要拓宽固定资产投资的内涵。按现在的思想观念,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基本建设投资;二是技术改造投资。出现企业兼并之后,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可以买卖,因此,在思想观念上应当明确,购买企业产权的投资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相适应,在政策上应把购买企业产权的投资视同其它投资统一进行管理,享受同等待遇,而且由于它较好地体现了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要求,还应实施优惠政策。
第四,要创造条件形成产权转让市场。现在的企业兼并,大多是由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具体组织实现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兼并受到地区和部门界限的限制,实际上是一种初级形态的企业兼并。要打破地区、部门界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兼并,没有产权转让市场是不行的。因此,在思想观念上要明确,除了发展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外,还应当建立企业产权转让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形成产权转让市场。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评介
韩忠本
张风波博士新著《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探索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做了定量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开拓性,它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在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综合地运用了历史分析、结构分析、计量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例如,作者通过投入产出法、最优规划模型法、系统动态分析法、经济计量分析法等进行定量分析,对某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得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在我国投资对物价上涨的影响问题上,有人认为物价上涨是投资造成的,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作者经过定量分析得到了明确的答案:在传统体制下,投资基本上未直接导致物价上涨;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加强,投资成了推动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消费、金融、外贸等有关因素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通过计量分析,还可判定各因素对物价上涨影响的程度。这类问题如果只靠定性分析是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答案的。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我国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财政赤字及其产生原因、货币发行及货币需求的发展趋势、物价上涨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农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投资及投资政策、外贸的经济效益及对策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得出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作者在对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主要因素和构成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计量模型,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最基本的关系,从静态分析上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和各构成部分以及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这一模型,采用动态分析的各种方法,可以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对模型体系的变量和结构做适当调整后,这一模型系统便可对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等进行分析。这个总体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决策和实践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总之,这是一本具有独创性的专著,值得关心经济问题的广大读者阅读。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生产力标准问题讨论综述
5月中旬,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西安召开年会,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现将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涵义。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在社会领域中衡量生产关系以及与之互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标准,归根到底是评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步与否的标准,是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衡量其进步性的、共同的、最高的标准。这个标准要回答的问题是:被评价(衡量)的客体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它不回答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是质和量的统一。质的规定性是指生产力自身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内在规定性,它包括相对稳定性、突变性和决定性。量的规定性是指生产力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程度、规模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可分为3个层次:直接标准(自身物质因素发展水平)、间接标准(精神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对生产活动中效率、效果的评价)。第三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指: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一个客观的物质标准。其相对性指:在发展生产的目的上、具体道路上和一系列政策上都是有条件的。第四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客观标准、道德标准和历史进步标准的统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道德准则,还是衡量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根本准则。它是内在尺度(劳动者创造性、文化素养、自由程度、物质精神生活状况)和外在尺度(民主、利益满足、经济效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环境和谐等等)的统一。第五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应具备如下几种特性:客观物质性、全面系统性、历史进步性、共同根本性、连续永恒性,等等。
二、生产力标准检验的对象。
①生产力标准衡量的是整个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路线、政策、群众活动、社会性质、阶段等等)。②生产力标准衡量的是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状况(社会形态、发展阶段),除生产力标准外,衡量社会进步的还有其他标准,但都是由生产力标准派生的。③生产力标准衡量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体的价值取向及其由此而决定的价值选择。生产力作为手段,其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把公正原则与效益原则统一起来,公平与效益相统一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④从主体角度,即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这一主体活动的角度看生产力标准,它检验的对象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从客体角度,即把社会历史看作是高级物质有规律的自己运动的角度来看,生产力标准检验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社会制度及其具体体制在内。
三、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
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深化和发展,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实践所包含的3种形式中找出了最根本的生产实践;二是在过去只把生产力标准当作个别原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把它当作最根本的标准,当作一切工作的行为准则和指导思想;三是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里的具体化,它在社会领域中同样起着检验人们认识真伪的作用。另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标准,不是同一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理由是:①这两个标准在马列著作中都有论述,不产生于今天。②实践检验的是认识的真假(对错),属于认识论命题;生产力标准检验着善恶美丑,是历史进步与否的价值尺度,属于唯物史观的论断。
(林建公 张海赴 郑弘波)


第5版(理论)
专栏:

拓展管理哲学研究的新收获
萧体焕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行为,但把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特别是从哲学角度去开展管理哲学的研究,这还是不久前的事。我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如果从1984年在苏州召开的“管理哲学与改革”会议算起,才只有4年的时间。但在这有限的期间内,我国管理哲学的研究,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需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新近出版的肖明等同志著的24万字的《管理哲学纲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新成果。
管理哲学是一种门类哲学或称部门哲学,它是基础哲学与管理科学联系的中介。由于在学术思想史上,管理哲学诞生较晚,国内外没有多少现代的管理哲学体系可以借鉴。面对建构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体系这一崭新的课题,在方法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一是横向展开,运用基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和理论中的具体问题。二是纵向展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种管理活动和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哲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和规范,分别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提出各种管理活动和理论中共同的哲学问题。《管理哲学纲要》一书的作者,认为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他们独特地开辟了第三种研究途径,即横纵向交叉展开。书中综合以上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根据管理和哲学共同的内在逻辑,进行管理——哲学的交叉、综合的思考,建立起具有自身内在逻辑结构和独特内容的理论体系。由于这样,该书避免了门类哲学研究容易犯的或拘泥于基础哲学,或拘泥于专业科学的弊病。做到了体系展开挥洒自如,管理和哲学水乳交融,在管理中见出了哲学,在哲学中见出了管理。
《管理哲学纲要》整个内容的次第展开,比较自觉地坚持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在开头介绍了管理哲学研究的一般问题之后,书中依次对管理的特点、要素和形式,管理的辩证过程,管理的一般方法,管理哲学的基本矛盾范畴等问题的论述和分析,都展示了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所派生,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如管理和社会基本矛盾一章,行文演进既从逻辑上深入剖析了管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的作用,又从历史上论述了管理活动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产生和发展。它用事实说明了逻辑是认识历史的总结和概括,认识的历史及其逻辑概括,又都是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反映。因为如此,人们阅读此书,会觉得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一定的历史厚度,内容较为充实、丰富。
该书的另一特色,是面对我国管理落后的实际,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来说明问题。书中不仅注意到各种管理活动历史和现实的比较,而且注意到国内外管理思想的比较,并从比较中吸收外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理论的合理因素。它所论述的定量分析、系统、信息、心理行为等管理方法,提出和分析的管理哲学11对基本矛盾范畴,如管理的集权和分权、有序和无序、竞争和协调、有效和无效等,都不乏新意。这为改革中更新管理观念,进一步提高管理认识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史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史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从7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上届代表大会后五年来史学界的情况和经验,研究了历史科学的发展趋向,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历史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认为,史学界应该主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历史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会议选出了第四届理事会,戴逸当选为会长。 (清)


第5版(理论)
专栏:

《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
彭卫 孟庆顺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对目前流行的五种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方法、心理分析方法、计量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口碑记述方法)的内容、特点、功用以及局限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对国外当代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析。
(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