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侯赛因国王发表广播讲话宣布
  约旦断绝与西岸法律行政关系
新华社安曼7月31日电 约旦国王侯赛因今晚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全国宣布,约旦将断绝与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法律和行政关系。
据约旦通讯社报道,侯赛因国王7月30日签署一项法令,解散了议会下议院,下议院的60名议员中有一半人来自约旦河西岸。7月28日约旦内阁还宣布取消了一项投资为13亿美元的西岸社会和经济1986—1990年5年发展计划,以满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意愿”。
约旦河西岸在阿卜杜拉国王时期于1950年归属约旦。1967年以色列占领西岸后,东西两岸议会仍存在,直到1974年拉巴特阿拉伯首脑会议作出巴解为巴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决议后,侯赛因国王宣布解散两岸议会。1984年约巴进行政治协调时又宣布恢复两岸议会,暗示两岸领土的统一性。在约巴1986年中止政治协调之后,约旦宣布要投入资金帮助西岸进行经济建设,西岸一些舆论又认为约旦此举意在收买西岸人心。
侯赛因国王在解释采取以上行动的原因时说,约旦不是巴勒斯坦,而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一旦获得解放,那里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他要求区分巴勒斯坦血统的约旦公民和巴勒斯坦人。
侯赛因国王说,约旦永远不会放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直至他们达到他们的民族目标。他将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他们在被占领土所进行的起义斗争。
据西方通讯社援引约旦一位官方人士的话说,约旦将不会停止向西岸的1.8万名教师、医生、行政工作人员发放工资,也不会关闭西岸同外界之间的唯一通道侯赛因桥。
据外电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侯赛因讲话之后立即在巴格达举行紧急会议,讨论约旦的决定。
据认为,侯赛因国王断绝约旦与西岸的联系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推动美国和以色列就被占领土问题与巴解组织直接进行谈判。另一方面,他公开宣布约旦放弃对西岸的主权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巴解组织的希望。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31日表示,尽管约旦断绝了与西岸在法律和行政上的联系,但侯赛因国王仍是中东和平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侯赛因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以色列现在将被迫与巴解直接会谈。
另据报道,以色列当局对侯赛因国王的决定感到惊讶,表示将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
  希望实现朝美国会会谈
本报平壤8月1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社论指出,目前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只能激化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为解决保障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朝美关系必须改善,朝鲜半岛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必须缓和。实现朝美国会会谈,不仅可以缓和目前的紧张状态,而且有助于促进朝鲜北南对话,并为改善朝美关系带来转机。
社论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提出的朝美国会会谈建议,是维护和巩固朝鲜及亚洲和平、为朝鲜的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的和平方案。
社论指出,目前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根本障碍是朝鲜军事分界线两侧庞大武力的尖锐对峙。多年来,朝鲜北南虽然进行过多次接触、来往和对话,但都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朝美处于敌对关系,刀枪相对。
社论说,美国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一方,对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保障和平负有责任。目前和平解决分歧、缓和紧张状态是时代趋势。美国既然可以同别国实现裁军,改善关系,那么就没有理由继续坚持与朝鲜的敌对关系。
社论希望美国从真正和平的立场出发,响应朝鲜北方提出的建议,开拓朝美关系的新篇章。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是于7月20日致信美国国会、提出举行朝美国会会谈建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将停止袭击海湾商船
  近8年来有540艘商船在海湾遭到两伊的袭击
新华社开罗7月31日电 伊朗副外长比沙拉提今天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对记者发表谈话说,伊朗将停止袭击海湾的商船,所以科威特现在不需要用美国船只为自己护航。
自伊朗7月18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以来,伊朗和伊拉克已基本上停止了对海湾商船的袭击。
据统计,在近8年的两伊战争中,有大约540艘商船在海湾遭到伊朗或伊拉克的袭击。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据德黑兰电台7月31日广播,伊朗已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地对地导弹。
电台援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部长杜斯特的话说,伊朗将大批量生产这种射程为160公里的导弹。
今年早些时候,伊朗和伊拉克向对方人口稠密的城镇互射了许多导弹,几百人在这场导弹战中丧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参加下一轮南部非洲问题四方会谈
  安哥拉和古巴代表团赴日内瓦
  美国代表抵达日内瓦将主持会谈
新华社罗安达7月31日电 由安哥拉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安东尼奥·弗兰萨中将率领的安哥拉代表团今天离开罗安达前往日内瓦,参加下一轮安、古、美、南非关于和平解决南部非洲问题的四方专家级会谈。
代表团基本上是出席7月11日至13日纽约四方专家级会谈的原班人马。
根据纽约四方会谈公报,下一轮四方会谈的目的是讨论把纽约会谈通过并得到各国批准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南非洲问题的原则”文件落实为全面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下一轮四方会谈还将讨论西南部非洲的军事形势,安古美南非四方军事代表已于7月22日和23日在佛得角的萨尔就此问题交换了意见。
参加下一轮四方会谈的古巴代表团今天也由罗安达前往日内瓦。古巴代表团团长、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阿尔达纳30日在罗安达受到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接见后向安哥拉新闻界表示,尽管四方会谈的问题复杂,但古安方面确信有可能找到承认有关各方合法利益的解决办法,安古代表团将努力争取取得有益结果。
新华社日内瓦7月31日电 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罗克今天抵达日内瓦。他将作为调解人,主持有安哥拉、古巴、南非参加的新一轮关于安哥拉和平与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会谈。
克罗克将于今明两天与正在日内瓦的苏联外交部副部长阿达米申就南部非洲问题举行会谈。
由四方参加的新一轮会谈将在8月2日正式举行。各方将在这轮会谈中就古巴军队与南非军队撤出安哥拉的时间表以及纳米比亚独立问题进行讨论。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哈努克亲王抵达平壤
新华社平壤8月1日电 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一行今天乘专机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短暂访问。
朝鲜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金永南和外交部副部长金亨律到机场迎接。
西哈努克亲王在金永南的陪同下检阅了朝鲜人民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民主柬埔寨驻朝鲜大使宋春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庭延和一些国家的驻朝鲜外交使节等到机场迎接。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德外长根舍结束访苏
  双方对欧洲常规裁军立场接近
新华社莫斯科7月31日电 (记者盛世良)联邦德国外长根舍同苏联领导人的会谈表明,双方在发展双边关系和尽快开始裁减欧洲常规武器谈判等问题上立场有所接近,但在西欧军事一体化和欧洲常规武器不平衡问题上看法不一。
根舍外长今天在结束访苏回国前在这里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是29日抵苏访问的,昨天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根舍还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了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会晤。
戈尔巴乔夫担心西欧军事一体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会影响裁军和东西欧合作。根舍解释说,“统一市场”是开放性的,欢迎同其他国家合作。苏联表示无意为自己的利益而疏远西欧同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根舍则强调,西德同西方盟国和西欧国家的可靠关系是西德同苏联可靠关系的基础。
根舍同苏联外长讨论了裁军和军备控制问题,尤其是裁减欧洲常规军备谈判的准备工作,双方阐明了各自的立场。根舍对华约国首脑会议最近提出的裁减欧洲常规军备的建议表示欢迎。


第6版(国际)
专栏:

  舒尔茨愿同伊朗外长进行会谈
对美伊关系正常化抱有希望
新华社华盛顿7月31日电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今天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次采访中说,虽然美国和伊朗目前没有开始直接谈判,但他对两国关系正常化抱有希望。
他说,美国方面准备同伊朗进行直接会谈,他本人愿意与正在纽约同联合国秘书长讨论实现两伊停火的伊朗外长韦拉亚提进行会谈。
他还说,美国目前通过第三国的代表同伊朗保持接触,美国正设法通过伊朗的“官方渠道”同伊朗政府对话。
舒尔茨说,如果伊朗停止同伊拉克的战争,停止卷入恐怖主义和停止利用人质,美伊关系走向正常化就有希望。
伊朗7月18日同意接受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联合国598号决议之后,美国同伊朗恢复正常关系出现了希望。
美国总统里根上星期说,现在是美伊进行会谈的时候了,伊朗议长拉夫桑加尼第二天就对里根的呼吁作出了反应,他要求美国解除对伊朗资产的冻结以换取扣押在黎巴嫩的9名美国人质。
但美国拒绝了伊朗的要求,并坚持在人质问题上不作交易。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国在黎巴嫩人质获释有望
新华社伦敦7月31日电 英国教会发言人今天说,英国在黎巴嫩被劫持的人质将有希望获释。
这位发言人说,塞浦路斯和海湾教区主教约翰·布朗受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朗西之遣,于本月27日秘密前往黎巴嫩,去帮助寻找1982年7月被黎巴嫩天主教民兵劫持的4名伊朗人。
伊朗官方今年6月曾对英国许诺说,如果英国帮助寻找在黎巴嫩失踪的伊朗人,伊朗就将对劫持西方人质的黎巴嫩亲伊朗组织施加影响。
据报道,约翰·布朗主教已说服黎巴嫩天主教领导人去帮助寻找失踪的伊朗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耗巨资进行战争 屠生灵数量惊人
  南非13年战争中花费300亿美元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月27日电 在最近13年中,南非用于南部非洲战争的开支约达300亿美元。
这是南部非洲研究中心的一位名叫科林·达奇的研究人员在坦桑尼亚阿鲁沙举行的关于南部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国际会议上提供的情况。他说,这笔开支可能上升到500亿美元。
他说,战争使南部非洲有关国家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估计在1975年至1986年期间南非的颠覆政策导致的战争使安哥拉丧失了10万生命,损失了40亿美元。
安哥拉、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在1980年到1988年期间,用于对付南非支持的反政府武装的费用达75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人员和物质的损失在内。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拿大加强对南非的制裁
本报渥太华7月28日电 记者郭文福报道:加拿大外长克拉克7月27日宣布,从本月底开始,所有南非的运动员都不准进入加拿大。这是加拿大近年来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所采取的又一制裁新措施。
根据1977年英联邦国家的一项协议,加拿大已禁止同南非的体育往来,但诸如网球和高尔夫球等所谓不代表国家的运动员仍能进入加拿大。
英联邦关于南非问题的外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8月2日至3日将在多伦多市举行。加拿大政府在会前采取上述行动,显然是要表示加拿大反对南非当局推行种族主义政策的坚决态度。
英联邦关于南非问题的外长委员会是根据1987年英联邦国家温哥华首脑会议的决定而成立的,加拿大外长克拉克任主席。
近年来加拿大政府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向南非当局施加压力,要求它放弃种族隔离政策,包括对南非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
马尔罗尼总理还在多次讲话中表示,如果上述制裁措施没有效果的话,加拿大政府准备实行全面制裁,甚至同南非断交。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防部长卡卢奇访苏
新华社莫斯科8月1日电 (记者竺承军)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今天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
据塔斯社报道,卡卢奇访问期间将同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举行会晤,并将参观苏联的一些部队和军事项目。
今年3月和5月,两国国防部长分别在伯尔尼和莫斯科会晤过两次。前些日子,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访问了美国。今年以来双方交往之频繁已创造了战后两国军界首脑接触的纪录。
由于苏美两国长期以来互不信任,互相猜疑,特别是军事上互为对手,所以眼下的这些接触更多带有互相摸底的性质。彼此讨论的主要是关于双方的军事理论、军事接触以及防止在两国军队之间发生事故的一些军事行动准则等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在最近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决定:明年秋季解散“总评”并实行整个劳工界的统一。
△印度首都新德里1日上午受到大雨袭击,低洼的地方水深至膝,车辆行驶缓慢,人们上班迟到,正常生活陷于瘫痪。
△英国从1日起实行新的移民法,将对移民入境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7月28日发布法令,重新任命阿卜杜勒—加尼为总理并授权他组织新内阁。
△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郊区一家快餐店7月30日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一人被炸死,57人受伤,其中9人伤势严重。
△非洲统一组织第5届泛非贸易博览会历时15天,于7月31日在扎伊尔首都金沙萨闭幕。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抵抗力量包围坎大哈
新华社伊斯兰堡7月31日电 据阿富汗通讯社今天报道,阿富汗抵抗力量已经从3面包围阿富汗第2大城市坎大哈,并切断坎大哈同首都喀布尔的陆上交通。
报道说,阿富汗游击队已经占领许多阵地,并在城市周围修筑工事。
目前,坎大哈市的武器弹药和食品的供应完全依靠从与伊朗接壤的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通往坎大哈的公路。苏联和喀布尔政权的飞机仍在坎大哈市东部的机场起飞降落。
报道援引游击队负责人的话说,游击队目前的战略是缩小对坎大哈市的包围圈。在苏军从阿富汗撤离的最后阶段,坎大哈将会有一场激战。
坎大哈距首都喀布尔450公里,是首都通往西南边境的战略要地。
阿富汗游击队和喀布尔政府军一直为控制这个地区进行着战斗。


第6版(国际)
专栏:

  突尼斯执政党代表大会闭幕
新华社突尼斯7月31日电 为期3天的突尼斯民主宪政联盟(执政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今天在这里闭幕。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继续任该联盟主席。
本·阿里任命了联盟政治局,其成员包括:联盟副主席赫迪·巴库什(总理)、总书记阿卜杜勒—拉希姆·祖阿里、司库阿卜杜拉·卡利勒(国防部秘书长)以及哈比卜·阿马尔(内政国务部长)、阿卜杜勒·哈米德·埃谢赫(外交部长)和伊斯梅尔·哈利勒(中央银行行长)。大会选出了由200人组成的联盟中央委员会。
在对外政策方面,大会重申决心建立一个阿拉伯大马格里布,以实现阿拉伯团结。大会还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反以抗暴斗争,支持非洲解放运动,支持伊拉克为结束两伊战争所作的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孟两国加强经济合作
本报伊斯兰堡7月30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据悉,正在孟加拉国访问的巴基斯坦财政部长马哈布布·哈克与孟加拉国有关方面经过多次会谈,商定两国将进行范围广泛的一揽子经济合作计划,其中包括巴方向孟方提供5000万美元的低息长期贷款。双方谈妥的“特别贸易协议”规定,在今后两年内双方贸易额各自将达到5000 万美元。此外,应孟方请求,巴方将提供3万吨糖和10万吨水泥的紧急援助。


第6版(国际)
专栏:墨西哥通讯

  海上油城
  ——墨西哥“石油黄金带”纪行(之二)
本报记者 郭伟成
我们从坎佩切州的卡门城前往海上油田。直升机从坐落在丛林中的墨西哥石油公司专用机场展翅升空后,只三四分钟就飞临海上。岸边椰林迎风摇曳,碧绿的海水镶着雪白的沙滩。在阳光下,墨西哥湾闪动着鱼鳞般的碎光,煞是好看。约摸20多分钟,远远地就看到右前方的云与水之间,燃烧着一团火。腾起的烟柱燎绕着蓝天上的云朵。渐近了,1团、2团、3团,燃着火炬的平台一座连着一座,俨然一座海上油城矗立在万顷碧波上。
我们的座机在“阿卡尔—J”平台顶上降落。实际上,这里有7座平台连在一起,同属一个企业。平台负责人里卡多工程师说,坎佩切海上油田目前共有72座平台,分属4个海上石油联合企业。“阿卡尔—J”是其中的一个。在印第安玛雅语中,“阿卡尔”是“水眼”的意思。然而,在这深深的海洋里有着无数的“油眼”。过去,这儿是传统的渔业区。渔民们在这儿打鱼捕虾,常常发现有油花浮在海面,起先还以为是过往的船舰排出的废油。后来发现没有船舰的踪迹也有油花、油泡。70年代的海上勘探,证实了从“水眼”中冒出来的是石油与天然气,而且储量极为丰富。于是,钻机伸进了大海,矗起了一座座平台,取出了黑色的金子。从平台顶上沿着扶梯走下去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成群的旗鱼从
“水眼”深处游过来,留连在平台周围。
在钻探平台,里卡多工程师介绍了联合企业的生产情况。他风趣地说:“钻探平台是整个联合企业的‘母亲’。在这儿,矗起了第一部钻机,然后把油管打入50米深的海底,钻透海底表层,还要下钻1500到3000米,才能进入油气层。第一层是天然气,第二层才是原油。”这时,他指着井台上“石油树”的阀门说,“我们在这儿封住井喷口,把油气引入第二座‘连接平台’,用以控制生产;紧接着建起3600吨重的‘生产平台’,把油气分离后输往‘压缩平台’,然后通过海底油管把原油送往80公里外的陆地”。“阿卡尔—J”联合企业共有10口油井,日生产能力为60万桶原油。我们造访的这一天生产了56万桶。整个坎佩切的4个海上联合企业日产原油200万桶。“不夸张地说,这不仅是墨西哥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之一。”里卡多说这话时,流露出得意的神情。墨西哥海上石油在早期钻探时,曾经借助了外国的技术力量,许多设备也是进口的。但是,随着海上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现在从钻探到平台建设,开采、生产、储运,全部“墨西哥化”了,90%以上的设备也都是墨西哥本国制造的。这,也是里卡多和他的伙伴们引以为自豪的。
在“阿卡尔—J”,里卡多是“长者”,今年才38岁,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都比他小,平均年龄才24岁,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全部250人中,工程师22人。他们分两班作业,14天在平台工作,14天上岸休息。每天工作12小时。“走上平台,我们就忘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里卡多说。“阿卡尔—J”的7座平台中,中间的2号平台是“生活平台”。在这儿,工人们度过海上作业的业余时光。我参观了第二层的一间工人宿舍,那儿住着3位“快乐的单身汉”。屋里的彩电是他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位小伙子解释说,“这样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节目”。在生活平台上,不仅有供应全体人员必需的海水淡化装置、发电照明、微波通讯系统,还装备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50吨污水。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会有成群的旗鱼环游在平台边上。
站在平台顶上,迎着海风,听着生产平台那边冲天火炬燃烧的呼呼声,脚下似乎感到微微的颤动,仿佛觉着海底深处原油的躁动和钻机的运动,黑色油流滚滚流动。 (全文完)(附图片)
坐落在墨西哥湾坎佩切的“阿卡尔—J”海上石油联合企业。 本报记者 郭伟成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苏联卡塔尔决定建立外交关系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和卡塔尔八月一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苏联驻法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克里沃诺戈夫和卡塔尔驻巴黎特命全权大使阿卜杜勒·哈马德,八月一日分别代表自己的政府在巴黎签署了两国建交公报。
美国务卿舒尔茨开始拉美之行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八月一日开始为期十天的拉美之行,以推进受挫的中美洲和平计划。他将在危地马拉城会见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的外长,讨论尼加拉瓜局势。美国指责尼政府最近破坏了同美国支持的尼反政府武装的停火谈判。
舒尔茨还将访问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玻利维亚。这是舒尔茨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拉美之行。
巴解抗议美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阿联酋《宣言报》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的高级顾问萨拉赫·哈利夫最近发表声明,抗议美国国会决定把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哈利夫说,美国的这一做法是敌视所有阿拉伯人民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又一表现。他指出,这是美国国会作出的反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最危险的决定。
菲苏海运办公室发生爆炸事件
据菲律宾军方人士七月三十一日说,菲律宾—苏联海运办公室三十日晚间发生一起强烈爆炸事件,窗户上的玻璃被震碎,但无人伤亡。这个办公室位于大马尼拉市内一幢公用大楼的第五层,是菲律宾和苏联联合办理海运业务的地方。军方人士说,爆炸发生时,两名苏方官员正在办公,但他们安全逃出。
法国《环球》杂志社编辑部被炸
设在巴黎的法国《环球》杂志编辑部七月三十一日凌晨发生爆炸,房屋与办公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一名消防队员受伤。
报道说,爆炸原因不明,该杂志领导人贝纳姆透露,两年以来,《环球》杂志曾多次受到“来自种族主义分子的威胁”。他认为,这是破坏法国政治气候的危险标志。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7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政府官邸会见前来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