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河间农民棉花研究会有吸引力 被北京农大选作学生实习基地
本报讯 记者张敏求报道:河北省河间县的农民科研团体——国欣棉花研究会十分重视应用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它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带领群众致富,同时成了北京农业大学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和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课堂。
1982年,北京农业大学李丕明教授等正在研究棉花应用化学控制的新技术。当时,即使在科技界,知道这项新技术的人也不多。河间县卢村的植棉技术能手卢国欣,从一份专业杂志上了解到这个信息后,马上赶到北农大询问使用这项新技术的方法,取走了药剂,回去即试验。1984年,本县一些农民在卢国欣的带领下,成立了棉花专业研究会,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现在参加研究会的1300多个农户,种植棉花7000多亩,产量比一般农户普遍多一倍左右,平均每亩地的纯收入高出一倍多。
由于这个研究会对科技新成果十分敏感,北农大把它选作试验、示范、推广的基地。这几年,北农大将自己选育的棉花海陆杂交品系和北农一号在这里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北农一号由于优质、早熟,试验后迅速得到推广。用节缩安对棉花生长进行化学控制的新技术在研究会作了中试,这项新技术已在河间县推广应用。现在,又在作短季棉成套技术试验。科研成果通过研究会的试验、示范,加速了鉴定、筛选和转化过程。农民们说:“科研单位好比凤凰,研究会好比凤凰身上的羽毛,科研飞多高,我们就能飞多高。”
这几年,北农大派出多批师生去这个棉花研究会考察、实习。学生在这里协助做些技术工作,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等。去年,学生在实习时,棉田发生虫害。他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农民一起消灭虫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研究会对实习的师生热情欢迎,提供各种方便。1987年,北农大四年级学生去实习,研究会专门为他们买了自行车,缝制了新被褥,还给学生发生活补助费。学生亲身体会到农村迫切需要科学技术,自己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思想上有很多收获,坚定了为农业服务的决心。今年,又有一批毕业班学生到研究会实习。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记者来信

新疆人才涌向城市机关 甘愿学非所用令人忧虑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干部局今年初统计,从1983年起,分配到该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共计7万多人(包括计划外引进的),同时,成人教育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5万多人。这对于只有1300多万人口的新疆来说,确实是个不算小的数字。尤其是如此众多的人才几乎全部涌进地、州以上各单位,使那里的干部队伍平均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这确是可喜的。
但是,一个至今仍被忽视的普遍倾向令人忧虑:大量的专业人员所干工作和其专业严重“错位”,特别是越往上层机关,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越严重,学医的搞行政,学农的当团干部,学兽医的搞意识形态,学维吾尔语的搞汉语……据权威人士的保守估计:在新疆,专业不对口的人员比例,占整个专业人员队伍的40%左右。
更令人不安的是,众多专业人员对学非所用并不在乎,甚至还乐意。很少听说,在大城市大机关,或者在社会评价较高的行业工作的专业不对口人员,有要求专业对口的。反倒是相当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要求专业对口作为脱离艰苦专业、调往舒适环境的借口。近几年,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从条件比较艰苦的南疆、边远县镇,调到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大中城市,其中多数改了行,但本人毫无怨言。因为工资待遇不变。至于专业不对口,只要自己乐意,用人单位一般不会管这种“闲事”。有学历就是人才,专业不对口仍然算专业人员,这是时下许多单位用人的尺度。
当然,从整个社会需求上讲,要求所有专业人员一个不差全部各就各位,既不可能,亦做不到。目前,大中专院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严重“错位”,这是造成许多专业人员学非所用的客观原因,亟需在改革中加以调整。但大量的人为造成的学非所用倾向,至今仍被忽视并在继续扩展。
新疆每培养、引进一个人才,所花代价比内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高得多。在有限的经费范围内,宁可少培养、引进一些人才,亦要使人才各就其位,发挥其效益。这才是解决边疆人才匮乏的捷径。
本报记者 曾坤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一次以企业界为主的文化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企业文化开始受重视
本报讯 首次以企业界为主的企业文化研讨会,不久前在大连举行。这是一次民间学术活动,是大连市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的组成部分。
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多数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为取得在商品竞争中的地位,根据本民族和本企业的实际,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历史习惯、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这些因素物化和具体化的表现,包括企业精神、文化、技术素质、管理方法、人际关系、质量保障、企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在界定企业文化内涵的时候,有人表述了如下意见:首先,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划等号,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手段;其次,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划等号,因为企业文化包含生产中的物化部分;另外,企业文化建设不应与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相提并论,前者包括后者,但还具有更多的内容。
关于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会同志谈了凝聚、约束和辐射等。
多数人认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会议提到,近年来,大连的许多企业开始结合自己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企业文化风格,有的放在环境上,有的放在管理方法上,有的放在美学意识上,有的放在人际关系上,有的放在培养企业广大职工的竞争意识上,等等。
(钟祥斌)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可观可听亦可亲自演奏 曾侯乙编钟对游客开放
新华社武汉7月29日电 (记者罗辉、通讯员苏勇)在收藏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内,联邦德国商人朗德正兴致勃勃地敲打着可以乱真的编钟复制件。这个打击乐推销商正打算购买这些中国古代乐器的瑰宝。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出土的,共计64件。它们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出土时完好无损。有关方面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铸造出了复制品,经测试,其大小、音质、音量等性能与原件一模一样。
但即使是编钟复制件,过去也只能用玻璃罩住让游客观瞻。
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介绍说:自今年6月2日开始,编钟演奏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游客不但可以瞻仰编钟原件,而且可以亲手操槌击打复制件演奏一番。这里还设有经过训练的演奏队为游客服务。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获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水晶球奖
上海为《芙蓉镇》举行庆功会
本报上海7月29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芙蓉镇》最近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水晶球奖,这是近40年来中国电影首次在该电影节获大奖。这也是继《老井》、《红高粱》之后,中国电影又一次荣获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今天举行的庆功会上,著名导演谢晋回忆这几年往事,显得有些激动。他认为:影片成功首先是有小说的基础,要感谢原作者,也要感谢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的支持。他引用巴金的话结束讲话:检验一个文学作品,最后的审判者是人民。
在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温泉城市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电影节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两年举行一次。据悉,电影《芙蓉镇》将在苏联、东欧、法国等54个国家上映。在国内,《芙蓉镇》从去年4月影片上映以来,观众已突破1亿人次,发行收入达1500万元。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柳州“小天鹅”飞到北京 小演员歌舞充满地方情趣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 来自广西柳州市的“小天鹅”艺术团,今天在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为首都小观众举行首场演出。
这个艺术团成立于1986年6月1日,40多人都是6岁至12岁的中小学生。他们表演的舞蹈和音乐节目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蒋建科)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本报海外版召开留学生代表座谈会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 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澳大利亚的部分中国留学人员代表,今天上午来到人民日报社,与本报海外版工作人员进行座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是海外版最忠实的读者群”,留学生代表们怀着这种亲密无间的感情,纷纷对海外版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期望。这批由国家教委组织的留学生回国参观汇报团成员,高度评价海外版创刊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报纸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及时传播新闻信息等方面,不断改进创新,更好地满足海外广大读者的需求。对于如何改进和深化对留学生的报道,他们也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副总编辑兼海外版主编余焕春出席了座谈会。他们对留学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他们向广大国外留学生表示问候,希望进一步加强海外版与留学人员的联系,更好地为身在异邦的海外学子们服务。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泰山千岁古树多
据新华社济南7月29日电 (通讯员侯彦谦)古树研究专家近日在泰山山阴处谷山玉泉禅寺附近考察时发现了20余株古板栗。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些古板栗已有约1500年的树龄。此项发现,为板栗树的树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谷山玉泉禅寺又名谷山寺,当地俗称佛爷寺,最初创建于南北朝时期。今年5月,泰山文物管理人员在整理古代遗留的碑刻时,发现了金代天眷二年4月(公元1139年)翰林学士承旨中大夫党怀英的一座《谷山寺记》碑。此碑记述了当年寺庙的建设及鼎盛情况。碑文说此寺创建后,曾“植栗数千株,迨于今充岁用”。据碑刻记载,当时此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有关专家介绍,这些板栗树至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了。据介绍板栗树的最高树龄,目前国内尚找不到确切资料。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淄博一星火计划成果放异彩 百人小厂搞出进口替代产品
本报讯 一个百人乡办小厂——山东淄博塑料助剂厂,研制、生产的PVC加工无毒助剂,经专家鉴定,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
P VC即无毒聚氯乙烯。近年来,国内引进了大量的P VC生产线,但生产所需的内、外润滑剂却不配套,全部依赖进口。
1986年,淄博塑料助剂厂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润滑剂生产技术开发。在有关科研单位和工厂的协助下,开发成P VC加工用内、外润滑剂,并各安装了年产500吨的生产线。分别提前一年半和一年完成“星火计划”。
去年6月,国家科委委托山东省科委对此进行技术鉴定,认为该产品性能与国外进口产品相似,填补了我国P VC加工用润滑剂的空白。去年,国家科委主持召开技术交流推广会,到会的60多个塑料生产厂家一次订货400吨,总额达600多万元,仅此就可节约外汇200万美元。
今年7月,淄博塑料助剂厂又研制出几种新的加工助剂,并批量生产。P VC加工无毒助剂,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这个厂还被国家科委作为完成“星火计划”好的典型向联合国作了介绍。
(赵新法)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濒危动物在京驯养繁育后代
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赖云川、阎振国)今天,在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金丝猴愉快地度过了它的10周龄。中心主任熊万华告诉记者,这是中心成立以来繁殖出的第一只金丝猴。据了解,在这个中心里,红腹角雉、蓝马鸡、褐马鸡、白颈长尾雉、猕猴等也开始“生儿育女”。目前,已繁殖成活28只珍稀动物。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刻刀下的世界
——记许炯与金陵印社
本报记者 颜世贵
坐落在南京夫子庙的金陵印社,是新近令人驻足的去处。
不大的店堂,典雅古朴。墙壁上挂着的书画作品,与柜台内出售的文房四宝及各种印章,向进进出出的顾客展示出极大的魅力。
据创办人许炯介绍,这是一所学术性兼经营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开张不久,便名播海外,引起同道们的兴趣。1987年,金陵印社在日本东京成立分社,成为中国第一家有海外分社的印社。我来到许炯的寓所,想探访一下这位中年篆刻家和他的事业。这是一幢老式的二层楼房。属于许炯的是楼上靠西的两小间。书架和床头,堆满了书画篆刻资料。全国“首届爱国杯海内外书法篆刻大赛一等奖”、“神剑书法篆刻一等奖”等纪念品,陈列其中。
许炯成长在南京城里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爱在石块甚至随便捡到的瓦片上刻刻划划。后来他当了工人,始终握紧刻刀,上下求索,终于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从1978年起,他开始大量创作,作品屡见报端。几年间,竟达千余方。1987年,他出版了《金陵名胜印谱》一书。这是一部熔文学、历史、艺术为一炉的佳作,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也浸透着作者的多年心血。
他业余篆刻30余年,眼下虽说还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但想到南京文人荟萃,十里秦淮,又是吟诗作画刻印的好地方,为何不领头办一个印社,为同道们寻找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一封洋溢着爱国心和事业心的自荐信,给当时的市委书记程维高。
“好啊!在哪里能发挥你的才能?”程维高马上约见他。
“我想到工艺美术公司。”
“这个单位属二轻局,福利比你的公司差多啦!”
“越是穷的单位越要去,我不嫌国家穷,怎嫌二轻局穷?”许炯说,“我想搞事业,这个单位对口。”
“行!”程维高说。
一些书画家梦寐以求的、得到过陈毅和郭沫若关心的金陵印社,在小人物许炯手里办成了。1985年5月6日,正式打出了牌子。启功等名家担任了印社的顾问,许炯则被推举为印社社长。
方寸之间,大显身手。他登上了成功之道。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民主德国和西德游泳选拔赛连创佳绩
本报讯 前几天,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奥运会游泳选拔赛分别在波茨坦和卡尔斯鲁厄同时举行,双方每天的比赛项目都完全相同,真是一个巧合。在几天的比赛中,虽然未能改写一项世界纪录,但双方好手创造了一批好成绩。
西德的王牌、人称“信天翁”的格罗斯,在他拿手的200米蝶泳和自由泳中都功亏一篑,差点打破世界记录,并分别创造了今年的世界最好成绩。
民主德国的女将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奥托除了在100米自由泳上游出今年世界第二个好成绩外,在100米仰泳中亦取得了1分01秒10的优异成绩,此成绩亦为该项今年世界之最。自由泳中距离好手弗里德利希在200米比赛中以1分57秒87夺冠,差0.32秒未能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记录。蛙王赫尔纳在100米蛙泳中游出1分8秒74,这两个成绩在今年以来均无人企及。蝶泳名将拜根克亦以59秒65的成绩超过奥托而首撞终点,此成绩名列今年世界第二。
赫尔纳在女子200米蛙泳中虽然也名列榜首,但2分29秒17的成绩似乎使观众不太满意。因为这比前不久15岁的加拿大姑娘希格森创造的2分27秒27的成绩差不少。据一直在观看选拔赛的美国教练戴兰德认为,虽然22岁的赫尔纳经验丰富,直到最后都镇定自若,但到了奥运会上,在比她小好几岁的希格森和黄晓敏的冲击下,她的体力可能较成问题。 (陈鸿斌)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曾星玲超一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新华社长沙7月29日电 娄底地区选手曾星玲7月28日晚在湖南省青少年运动会女子举重67.5公斤级的挺举比赛中,成功地举起110公斤的杠铃,超过102.5公斤的世界纪录7.5公斤。
曾星玲今年16岁,1986年进入省体校边学习边练举重。去年11月,在美国举行的首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中,她一人获3枚金牌,并创造3项世界纪录,之后被评为湖南省1987年十优运动员之一。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黄海军营体育热
快艇在浩渺的黄海上向东疾驰。远方水天交接处的礁岩时隐时现。快艇驶进海洋岛的港湾。只见岛上峰峦起伏,怪石嶙峋,草木葱笼,几乎见不到平地。
可是,当我们乘汽车翻过一道山坡、驶进营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在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营房前,出现了“现代化”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应有尽有,单杠、双杠、跳马、沙坑样样俱全;篮球场内,一场比赛正激烈进行,掌声、加油声响成一片;单、双杠上,战士们矫健的身躯上下翻飞。守岛部队的张政委告诉我们,海洋岛总面积18平方公里,位于长山群岛的最东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适应海岛的艰苦生活,部队一直非常重视体育活动。近3年来,这个部队从自有收入中拿出7万多元,用于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投资。资金不足,官兵们就自己做篮球架、足球门等。
室内训练馆就在运动场的旁边,有六七百平方米大,里面摆放着乒乓球台、台球桌和各种健身器材。张政委说,这个馆是旧仓库改建的,每到冬季或遇恶劣天气,这里就是运动场。
来到石城岛守备连时,正赶上连里的军体训练课。全连战士表演的军体拳,队形整齐,动作刚劲有力,真是雄赳赳、气昂昂。
与连队干部、战士交谈,我们强烈地感到,他们对体育有一种特殊的爱。海岛地理环境独特,他们因地因时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冬天越野爬山,夏天下海泅渡,每天熄灯前,还要到连队小健身房去推推杠铃,开开拉力器,去年旅大警备区在岛上组织军事演习,全连在一天中跑了四五十公里山路,迅速准时而没有一个人掉队。
晨曦中快艇拔起了锚链,我们与主人依依惜别。
时间虽短,我们却看到了大海深处军营里的“体育热”。
新华社记者 李晴扬 本报记者 温子健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体育简讯
▲日本田径联盟二十八日宣布,一九八八年东芝杯东京国际超级田径赛将于十月八日在东京举行,在汉城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田径高手及一些世界名将将应邀参加这次比赛。据透露,日本方面已经向五十三名世界一流运动员发出邀请,部分运动员已答应参加这次比赛。其中包括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美国)和约翰逊(加拿大)、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舍贝里(瑞典)以及前不久创造女子一百米世界纪录的乔伊纳(美国)。
(据新华社)
▲谢苗诺夫二十八日在苏联全国蹼泳锦标赛上,以二分五十八秒零五的成绩,打破了男子四百米器泳世界纪录。他二十七日曾以六分十五秒十五刷新了他本人保持的八百米器泳的世界纪录。
▲北京奥美斯公司日前向我国参加奥运会健儿赠送了十台WS—多功能模拟人体频谱治疗机。这是一种新型治疗仪器,具有消除微循环障碍、调节和平衡植物神经系统、增进组织的恢复、消炎消肿、止痒止痛、安神入眠、活血通气等功效。(何方)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锻炼和爱护“心灵之窗”
——沈阳市老教师张国华谈用眼卫生
眼睛是心灵之窗,青少年学生要注意保护眼睛。这是沈阳市老教师张国华向记者发出的呼吁。他说,学校放暑假后,许多中小学生经常长时间守在电视机旁,视力明显下降,严重者视力下降1.0。得了电视近视症,还很难治愈。他认为这个问题要马上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保护好青少年的眼睛。
张国华是从事小学教育几十年的老教师,多年来进行学生视力的研究工作,并辅导兄弟学校的教师保护学生眼睛。他说,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不光是练肌肉和骨骼,还要锻炼和保护眼睛。他编出了一套深受学生欢迎的眼睛操,对预防近视很有效果,同时做完后眼亮、脑清醒,增强记忆。
张国华老师还介绍了做眼睛操、提高视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只要两手相握,劳宫穴相对,在眉上方轻轻地揉动,再按按额两边,就可使眼睛消除疲劳。他说,学生得近视眼,主要是由于用眼过度和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如躺着看书、离书很近,无休止地看电视等,使睫状肌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造成睫状肌痉挛而引起。
张国华老师通过记者告诉青少年学生,看电视的时间一定不要连续超过两小时,中间要停下来看一看远处,进行调节。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即: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阅读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读了近一小时书后,可把头抬起来,用眼瞭望远处的绿树,这样可缓解睫状肌的紧张。
最近,张国华老师在京同许多专家交流了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的经验。人们认为他研究出的一套学生眼睛操和近视眼治疗法,很有价值。
本报记者 黄振中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清华学生军训剪影
七月五日,清华大学一九八六级学生六百多人到北京军区某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从校园到军营,从书生到“军人”,同学们练队列、整内务、学射击、操火炮,摸爬滚打,一身汗水一身泥。军营甘苦,别有一番滋味。
(附图片)
上:热汽系女生不示弱,劲头赛过男子汉,30公斤的装备扛在肩头,男同学来换还不愿意呢!
下:热汽系的女生认真细心地操练导弹。
右:经管系同学肘头磨起了血泡,擦上药水后接着练瞄准。
图为射击训练间隙。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