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谈镜花水月
孙犁
凡是文艺,都要取材。环境有依据,人物也有依据。但一进入作品,即是已经加工过的,不再是原来的环境和人物了。这就像镜和水月一样,多么逼真,也不是原来的花月了。有些读者,不明此义,常常按图索骥,已近于庸俗社会学。而有些人却听信传言,在文艺作品中,去寻找自己,这不只有悖常识,也常常流于庸人自扰的混乱之境。
文学作品,当以公心讽世为目的。以暴露人家的隐私为目的作品,被称为黑幕小说,作品、作者,都不足道。明白人更不必去过多注意它的内容,从中探索自己的影子。
曾孟朴的《孽海花》,人物多有依据。书中有实可指者,近二十人。显宦包括张之洞,名流包括李莼客。但在当时以及后来,没有听说有谁,或是谁的后代,出来抗议,说书中某某人,写的就是他,或是他的祖先。因为谁都知道,人物一进入小说,便是虚构,打破镜子摘采花朵,跳进水中捞取月亮,只有傻瓜才肯那样去干。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赛金花。她不只承认写的就是自己,而且把作家夸大的部分,虚构的部分,都包了下来。因为,这对她来说,都没有坏处,倒有好处。
老实说,近些年,确有一些熟人、朋友的个别事迹,写入了我的文章,但也只是摘取一枝一叶,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全部评价。朋友仍然是朋友,熟人照旧是熟人。当然也有的从此就得罪了,疏远了,我是没有办法挽回的。
过去,当政治风雨突然袭击时,有些人对同志,对朋友,无中生有,造谣污蔑,不只使当事者蒙不白之冤,也使他的家属,有血泪之痛。这称之为乘人之危,投井下石,毫不为过。但这种做法,人们习以为常,他本人也会轻易地忘记。
而在太平盛世,天晴气朗之时,别人偶然描绘了一下类似他的嘴脸,伤不了他的半根毫毛,好官自为之,名人自当之,却忍受不了,以为别人不够朋友,刻薄无情,从此要绝交,要打句号。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奇异现象。
其实,目前的环境,周围的关系,绝不会因为他的某一特点,被某一作者采撷了去,会对他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例如,我曾写入杂文“谈迂”中的那个人物,在后来整党的时候,就竟然当上了领导小组的成员。当时在场的人,都还活着,不以为怪。
我有洁癖,真正的恶人、坏人、小人,我还不愿写进我的作品。鲁迅说,从来没有人愿意去写毛毛虫、痰和字纸篓。一些人进入我的作品,虽然我批评或是讽刺了他的一些方面,我对他们仍然是有感情的,有时还是很依恋的,其中也包括我的亲友、家属和我自己。
我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有很多弱点。一生之中,长期漂流在外,对家庭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做过的错事、鲁莽事、傻事,都曾使亲人焦虑、感伤。到了晚年,时常自责并无掩饰地写出来,作为临终前的忏悔。
对于别人,交往也好,得罪也好,我已没有什么希求。我从来不愿得罪人,甚至不愿得罪院里的猫和狗,但我不能不写东西。
我过去所写的小说中,也有坏人吧?现在看起来,都很概念。晚年对世事体会深了,偶一触及,便有入木凿石之感,但确实也不愿再写多少了。
一生之中,我得到过的东西很多,有些过分。当然失去的也不少。现在,我已经进入了无欲望状态,不想再得到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害怕失去的了。有人说,老的一代,必都有一种失落感,那恐怕是一些人的推测之词。
1988年春


第8版(副刊)
专栏:

四库全书的老账
黄裳
最近报刊上又有了一种争论,该不该重新影印《四库全书》。书店要印,说这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汇”,“阅读研究,无不适宜,实用价值极高”的宝贝书;反对者则指出,这不过是清代统治者“寓禁于征”巧妙而恶毒的手段的产物,不只收书远非完备,而且人为的删改与本身的错谬都极严重,实际上正是毁灭中国文化的东西,在今天的条件下,没有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印的必要。我记起鲁迅先生曾经对此发表过意见。在《准风月谈》中有《四库全书珍本》一文。重读一过,觉得时间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先生的发言仿佛正是针对目前的争论而发的,真不禁使人感慨系之。
影印《四库全书》的倡议,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提出来了,随之也起了应否印和怎样印的议论。学界的主张与官商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不应迷信库本,如有更好更古的善本,就应该用以代替库本,至少也要做出校勘记来,用以显示库本与旧本的异同。后来由商务印书馆印出了一套《四库全书珍本》,是见于四库而别无传本的231种古书,算是一种妥协。影印本一依“钦定”的原样,并未照学者的建议整理加工。使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以汇印“四部丛刊”著名的校本学者张元济,也主张照印库本,采取了与平日主张相反的立场。表面看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只要想想张元济是学者,同时也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所长,在做出怎样印的决策时,起决定作用的就只能是出版家的利益。要印就要快,从这里才能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学者的意见虽好,但不免迂远,不利于商业的经营,只能放弃了。
关于《四库全书》怎样删节篡改古书的原貌,鲁迅先生也做过有力的揭露。那意见就见于《病后杂谈之余》。先生根据的就是张元济主编的“四部丛刊续编”和张氏所作的跋文。鲁迅在结语中有“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的话,看见过的人想来不会少,也不会那么快就忘记的,包括力主印行《四库全书》的出版者在内。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是咬定这是一部“阅读研究、无不适宜”的宝书呢?理由也很简单,从“经济效益”出发而已。
影印古书的风气,近来是盛极一时了。因为部头大、定价高,不必花多少加工的力气,只要开动印刷机,就万事具备了。连标点都没有,影印哪里算得是整理?二十四史已经有过百衲本,中华书局的新标点本,却还要将“武英殿本”拿来重印,有什么必要呢?除了借皇帝的威光,使谬种流传之外,别无任何好处。只要拿一本书,和库本核对一下,就会发现“库本”往往是改得面目全非了,包括无意的错字,有意的删改在内。有一种传说,不知道确否。当年“全书”写好进呈时,往往要在开卷第一行第一字留下错误,以便皇帝易于发现、改正,这就是所谓“钦定”。皇帝又哪里有那么多功夫,于是来不及一一“御览”的错字,就在“钦定”的招牌下,“合法”地留下来了。乾隆自己的评论也有该书“草率讹谬,比比皆是”的话。将这样的“宝书”,草率地加以重印,推荐给广大读者,结果只能是“更能使善本湮没下去,将来认真的读者如果偶尔得到这样的本子,恐怕总免不了要有摇头叹气第二回”(鲁迅)。
据报道,《四库全书》的影印本已经开印了。人们虽有意见,能否阻止这一“极蠢笨的举动”(顾颉刚语)的继续进行,也还是未可逆料的。
但愿鲁迅沉痛的告诫:“因为‘将来’的事,和现在的官商是不相干了”不再适用于今日,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索尔兹伯里:长征与新的长征
陈明仙
在广安只能住一个晚上。县的领导人晚上便宴时介绍了情况。次日去小平同志旧居和曾就读过的学校参观。在旧居附近还访问了两位亲属和一位老农。索尔兹伯里围绕家庭背景、小平同志青少年时代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次和随后在重庆的几次采访,他不仅充分显示了一位老记者的阅历、机敏和洞察力,更发挥出作家特有的观察与捕捉人物特性及生动细节的本领。难怪他笔下的人物那样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其实他从小的理想原就是当作家,他中学时代投的稿是诗和散文而不是新闻。只是他从1930年起就当上了职业记者。至今他除大量通讯报道外,还出版了26本书。他获得了几乎所有有关报道性质的奖励,包括国际通讯普利策奖,获得了许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又曾担任过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席。应该说,作为记者和作家,他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由索尔兹伯里来采写长征,也是件很自然的事。他本人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何尝不是充满着艰险?他在二次大战期间深入前线,遍访苏联各地,写出《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后来将注意力转向中国,但还不得其门而入。他和夫人曾绕中国周围和边疆旅行,到过“西伯利亚草原,戈壁沙漠,蒙古,印度,喜马拉雅山区,新疆广袤的土地,以及从拉萨通向加德满都的崎岖小道”。他们曾被热带季风雨围困在荒无人烟的喜马拉雅山中,也曾被洪水禁锢在乌兰巴托的旅馆里,整个城市停水停电,还断了粮……
他写作的勤奋和毅力也是罕见的。一台从二次大战起开用的旧打字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有空就坐下来打字。他夫人在《长征日记》里多处记载着诸如“晚饭后,哈里森马上回房间打字”,“尽管电灯时亮时灭,哈里森点着蜡烛,还在噼噼啪啪打字”等内容。他告诉我,由于长期当记者的缘故,他在任何条件下都可写作。有一本书就是在一个还比较干净的猪圈里打成的。
当我们返回重庆乘轮东下,与我们又会合到一起的美国作家们在船上观赏三峡风景、谈天或休息时,满头银丝、年岁最长的他,又坐在船厅的长桌边飞快地打起字来。他详尽地整理着此行的采访笔记,不时向我询问或校对一些数字。我发现,他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对一些专有名词和难懂的方言,既写下解释又标出汉语拼音,尽最大可能为以后写书留存准确的记载。
经常和大量地打字,无形中成了他很好的健身运动。问他还有什么养身之道,他答以不抽烟(因一次感冒戒掉已达四十年),游泳,走路。还有,夫人给吃合适的饭菜,只让做对身体有益的事。
提到夫人夏洛特,他从不掩饰自豪的感情。他俩结婚二十多年来,他在亚洲和苏联所作的多少万英里的艰苦旅行,都是在夫人陪伴下走过来的。他为夫人的书写的序言中描写道:夏洛特在长征途中“轻易地骑着马,就像早年她还是个姑娘时在田野里骑着小马驰骋那样。我们在途中庆祝了她的七十岁寿辰,她用头顶地倒立,……不但轻而易举,而且姿态优美。当我生病时,她每晚都在医院陪床。中国人夸奖她是一位‘模范妻子’”。夏洛特在同他结婚前从未写过书,而现在她出版的旅行日记已达第7本,其中4本是关于中国的。不过她说她的兴趣仍在栽花种草,操持家务。她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足够全家人吃的蔬菜,自己动手做罐头,烤面包,织毛衣,做针线活。他们两人过去的伴侣都去世了,双方的子女加起来有6个,孙子辈12个,假期中聚到一起,大家都感到很快活。
索尔兹伯里先生在夫人的陪伴下全身心投入事业。他们走完了自己的“长征”,目前正踏上新的征程。这位八十老人不避困难,不知疲倦。我以敬佩的心情等待着读他的新作。
(下)


第8版(副刊)
专栏:

歙砚
陈所巨
切龙尾山石
切大大小小的长方正方
切许些许些神肖形似的
蟠龙卧虎伏牛蹲蛙
切好些桑叶荷团
与献寿的双果
黑如朔夜的石头
细腻如肌肤的石头
复活动静,以古歙州灵气
轻巧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然后,以石头的语言复述
辉煌荣耀与辛酸旧事
然后,再以一汪清水
再以一顶香墨
再以一注文彩神思
慢慢磨砺
古今文章
和沉重的二十四史……


第8版(副刊)
专栏:

黑人女诗人布鲁克丝
申奥
美国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丝年逾古稀,但她的朝气和政治敏感仍不减当年。当她从南非的广播中听到两个黑人男孩互相询问:“你被拘留过吗?你被拘留过多少次?”她不禁义愤填膺,挥笔写下了诗歌《约翰内斯堡近郊的男孩》,痛斥南非种族主义者迫害天真无辜的孩子的罪行。这首诗在美国流传很广。目前她在写一首长诗,献给南非的自由女战士温妮·曼德拉。她虽然没有到过南非,但她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中,体会到南非黑人所遭受的苦难。
布鲁克丝出生于1917年,她还在襁褓中时举家从康萨斯迁往伊利诺斯,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芝加哥度过的。13岁时她发表了第一首诗。1945年她的第一部诗集《布朗兹城的一条街》出版,受到评论界的赞扬。1949年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安妮·爱伦》,叙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黑人姑娘的成长,描绘了由于肤色使她在精神上和社会上感到孤独。这部诗集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使她成为获得这种荣誉的第一个黑人作家。以后她陆续出版了《波斯顿人》、《诗选》、《在麦加朝圣》、《骚乱》、《家庭肖像》……这些诗反映了美国当代黑人的生活以及他们日益增长的民族觉醒。她还写了一本中篇小说《茅德·玛莎》,记述芝加哥一个黑人姑娘的爱情故事。
布鲁克丝非常注重技巧,不断修改,精益求精。早期她爱写格律诗,特别爱写14行诗,但近20年来她转向写自由诗。她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她是美国国会图书馆1985—1988年度的诗歌顾问,在许多大学任教。她特别爱访问幼儿园。她说:“在孩子们中间是最快活不过了,他们会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使你眉开眼笑。”她特别为儿童写了一本书《布朗兹城的男孩和小姑娘》(1956)。


第8版(副刊)
专栏:

宝琴立雪(中国画)  蔡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