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联新经济体制开始发挥作用
工业消费品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
实行完全经济核算的企业生产明显好于其他企业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23日电 (记者盛世良)今年上半年苏联经济形势有好转。
从今晚此间发表的上半年苏联经济公报看,新经济体制开始发挥改善经营效果的作用,工业中消费品增长速度多年来第一次超过生产资料增长速度。但是,苏联经济在调整比例、改善经营和满足人民迫切需求方面仍面临艰巨任务。
苏联近年来重视满足人民对消费品、食品和住房的需求,一连几年作计划时都规定使消费品增长率高于生产资料增长率,但几年均未实现。今年上半年出现了转折,生产资料增长4%,而消费品增长6%。非食品类消费品增长1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两位数增长。增长势头最猛的是彩色电视机、录像机和录音机。
肉、奶、油、糖、饮料、罐头等主要食品全部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
国营企业法今年起生效。60%的工业产值由实行完全经济核算的企业提供。这些企业生产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企业,如劳动生产率提高6.4%,1—5月份利润增长12.8%。其他企业分别为4.2%和10.2%。
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虽然企业利润增加,但亏损企业仍占总数的13%。职工平均月薪已达213卢布,比去年同期增长6%,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5.5%),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第7版(国际)
专栏:

捷经济形势好于前两年
仍有部分企业未完成上半年生产计划
据新华社布拉格电 今年上半年,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形势好于前两年,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年度计划,但仍面临不少困难。
捷联邦统计局副局长贝洛·博萨克2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部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指标上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博萨克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增长2.8%,基建工程量尽管未达到年度计划要求,但仍增长3.5%,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3.2%,商品零售额增长6%。
农业生产因受今春干旱少雨的影响,粮食产量将低于去年,达不到计划要求。
捷经济部门虽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将近1/4的企业未完成上半年的生产计划,生产成本依然很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更新换代的速度达不到国家要求,不少企业经济拮据;某些食品和工业品的供应还存在短缺现象。


第7版(国际)
专栏:

生物技术的新浪潮
卢继传
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给蛋白质的研究以巨大冲击,近年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又涌现了新的研究领域——蛋白质工程。国外科学家们称它为生物技术的新浪潮,也被誉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它愈来愈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所谓蛋白质工程是一门从改变基因入手,制造新型的蛋白质的技术学科。它与用细菌生产药品的基因工程技术不同:后者是通过基因拼接方法,改变细菌的遗传性,使其大量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品(如胰岛素等);蛋白质工程则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来生产新一代的药品。
蛋白质工程已显示出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据外刊报道,当今世界上已经发现并鉴定了数千种酶,但真正有商业价值、一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不过十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方面酶的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由自然界来源的酶或蛋白质的性质不尽随人意。蛋白质工程却可以生产、制造那些自然界所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从而可以设计制造天然酶不能催化反应所需要的酶。
目前,美欧和日本各公司正在竞相开发蛋白质工程。美国科学遗传技术研究公司正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来生产新一代比较稳定的酶。这家公司每年在设计新蛋白质方面的开支近五百万美元,约占其研究预算的一半。一九八七年三月,这家公司已开始出售第一种工程酶,准备在今年再生产几种人造酶。它预计:“十年或十五年后,人们将能够设计制造工业上使用的几乎任何一种酶”。
包括“杜邦”大公司在内的美国许多公司也急切投入这场竞争。“杜邦”公司正在研究蛋白质工程如何作为制造农用化学制剂、塑料和纤维的手段,并探索可以制成塑料复合材料、人造骨和人造血管的蛋白质。遗传公司(Genex)制定了一项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的五年研究计划,投资一千六百五十万美元,研制商业产品、人生长激素,以及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蛋白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到一九九五年,以设计制造蛋白质为基础的产品,在美国的市场销售额可能达到十亿美元。
欧洲的科学家联合创建了蛋白质工程学会,以组织力量攻关。英国有六个化学和医药公司组成了一个蛋白质工程俱乐部,以资助英国大学进行有关的研究。日本通产省和一个财团公司已为蛋白质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的十年计划投资一亿一千三百万美元。
科学家们把现阶段称之为蛋白质工程研究的“兴旺时期”,并认为这项研究的前景十分诱人。首先,人们将生产一批性能优良的蛋白质工程制剂在医药、工业、农业等方面应用;另一方面,如果通过蛋白质工程来控制和设计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那么,控制遗传、改造生命将有可能达到人们预想的好效果。
(附图片)
美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试制植物疫苗,取得了初步成功。图为科学家在为玉米作抗毛虫疫苗接种。右上图为科学家彼得·卡尔森(左)和约翰·B·亨利在检查接种疫苗后的玉米生长情况。


第7版(国际)
专栏:埃及通讯

人口钟不断警告
本报记者 林皎明
一座普通时钟模样、却以埃及人口增长率作为递进单位的人口时钟,12日由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代表赠送给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人口钟12日晚6时显示:埃及人口总数为50308171人。3个小时之后,时钟告诉人们,埃及人口净增了383人。
穆巴拉克总统指示埃及电视台每天两次将人口时钟显示的数字报告给全体埃及公民。用令人吃惊而又实实在在的数字,敲响“人口爆炸”的警钟。
尼罗河畔的埃及,在过去100年中,人口两次翻番。1897年,埃及人口不到900万。50年后,人口翻了近一番,达到1600万。只隔30年,1976年高达3800万。据计算,埃及人口到2000年,将突破8000万。
埃及人口膨胀速度惊人,而且布局极端不均。99%的居民密集在占全国面积4%的土地上。仅4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大开罗市人口已超过1200万。每4个埃及人就有1人住在开罗或亚历山大市。由此产生的食品供应、住房建设、教育设施和社会福利等压力已接近极限。就拿埃及人顿顿吃的大饼为例,为保障5000万人吃上低价大饼,埃及政府每年要付近10亿美元的食品补贴,把全部经济增长所得“吃光了”。埃及《十月》周刊总编辑算过一笔帐:到2000年埃及中小学生将达到1600万。为让这些孩子能上学,埃及从现在起每天要再建65间教室。政府拨款维修现有教室尚力不从心,新建如此数额的新校舍,谈何容易?埃及知识界把这一局面直呼为“可怕的人口癌症”。
埃及新闻媒介最近调查表明,尽管埃及政府早在10年前便开始“组织家庭”(计划生育)工作,但至今收效不大。报告说,99%的埃及人听到过“组织家庭”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宣传,但仍有1/4的家长盼望多子多孙,半数的家长要女儿在20岁前披上婚纱。更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只有10%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家庭”有悖于伊斯兰教规,而今年持此观点的人增加一成。对此,宗教界人士站出来解释,要教徒们相信伊斯兰教义从来不反对“避孕”。社会学和人口学界则指出,埃及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水平低下是人口膨胀的社会土壤;而人口膨胀又加深经济困难和教育水准下降,以致造成恶性循环。
人口时钟每天两次出现在埃及电视屏幕上,不断提醒埃及公民:密切注意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
(本报开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试管婴儿技术面临伦理学挑战
据新华社伦敦7月24日电 (记者王国瑞)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今年已经10岁了。10年来,英国至少出生了2000名试管婴儿。但是,由已故英国科学家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发明的试管婴儿技术,在它前进的道路上现在正面临着伦理学的挑战。
试管婴儿技术简单说来就是:从卵巢中取出卵,在实验室中放在试管里受精,再移植到子宫里。用这种方法使输卵管有缺陷而不能正常受孕的妇女有可能生儿育女。但是,用试管婴儿技术使妇女生孩子的机会据统计不到9%。
全世界不能生育的夫妇约占12%。伦敦惠灵顿休马纳医院生育和产科研究所所长伊恩·克拉夫特教授说,对不育的原因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提高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率。他说,一种叫“配子输卵管内移送”的新技术将来可能有希望。这种新技术是:把从卵巢中取出的卵连同经过特殊处理的精子同时放进输卵管。这种新技术使用的对象是不育原因在医学上还无法解释的妇女。
试管婴儿技术要继续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就涉及用胚胎做实验。科学家认为,胚胎实验对揭开不育之谜极为重要。这就引起了在伦理学问题上的辩论。
英国保护未生儿协会正在开展一项运动,要求禁止胚胎实验,理由是,任何可能的长期后果只有在孩子长大后才能明显地看出来。
这个协会的会长菲利斯·鲍曼说,“路易丝·布朗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她其实不过是一个供科学实验的东西。”
英国议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就究竟该批准还是该禁止胚胎实验的问题上作出决定。


第7版(国际)
专栏:

未来的污水处理厂
传统污水处理工厂往往采取使水氧化及化学处理的方式加以净化,运行成本较高。最近,一种利用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在美国南方小范围投入使用。
康奈尔大学的农业工程师建造了一个日处理1万加仑污水的系统,该系统分两步处理污水,第一步是用微生物来净化污水,第二步是将水抽入一温室的水槽,水槽中运用水栽法种植大量水生植物,这些植物的根系在水中形成致密的垫子。污水在水槽的前1.2米中尚混浊而臭气熏天,在水槽尽头,水质已如溪流一般清澈,水中生长着大量小蜗牛之类动物,以上是室内水栽法。为了使水可以饮用,还须在户外运用水栽法进一步净化水质。这种污水净化系统还因为能产生天然气而获得收入。      ·黄晴·


第7版(国际)
专栏:外论摘要

世界经济与技术变革
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在《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世界经济与技术变革》的文章,论述了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对世界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现将其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生产方式、贸易状况、交流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等,以致无法再期望像从前一样管理人类的事务了。
技术的多方面变化对世界经济发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多地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能有效地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把这种技术引入生产过程的速度,而不是其它的自然因素,如生产原料来源和劳动力成本。每当新的技术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时,生产成本的结构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撇开汇率不谈,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距在决定生产地点和建立工厂时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技术可以及时运送物资、提高自动化水平,从而减少或全部抵消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技术变化也使世界贸易发生变化,贸易量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断增长。当前,服务业也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项目,生产要素不再像从前一样固定,知识的洪流迅速在各国传播,新的竞争对手迅速涌现,农业产量和生产率的提高,初级产品代替物的出现,多国公司的兴起及其在各个领域利用技术的优势,技术的迅速扩散及其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影响,所有这些已经改变了现今世界所必须面对的种种贸易问题。
如果这种关于迅速的、革命性的技术变化已经使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永久性的变化的理论是有根据的,那么我们将走向那里呢?我们将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来作出国家范围的和国际性的决策呢?有没有对当今的需要能够做出积极和富于建设性的反应的现实可行的道路呢?
电子革命必然引导出如下的结论:技术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再是单个国家经济实体有效地组成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技术变化给我们的生活、行为以及行为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和后果。
因此,我们应该为管理国内和国际经济事务确定一个大胆的、全面的、新的哲学依据,即一种新的世界经济观,它公开承认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我们应逐步建立一个与当前技术现状更加密切适应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总体结构,应该承认有必要考虑各种经济问题的相互依存性以及它们对多数国家的影响。
无论事关贸易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前途,还是欠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与发展问题,无论人们关注的是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新发展的经济情况,各国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都必须学习和接受技术变化所提出的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