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友谊塔抒怀
施大鹏
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朝中友谊塔,矗立在平壤牡丹峰北麓的山岗上。它是朝鲜人民为了永远颂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而建立的。
1984年10月25日前夕改建和扩建完工的友谊塔,塔身用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砌成,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的日子——10月25日。
塔顶上,镌刻着象征胜利和光荣的大金星,周围环绕着月桂枝。塔身正面,镶嵌着“友谊塔”三个镏金大字,背面的大石碑上刻着几行苍劲的碑文:“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同我们一道在这块土地上打败共同敌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留下的不朽业绩和用鲜血凝成的朝中人民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我国繁荣的疆土上永放光芒。”
友谊塔座东西两侧,各有一幅花岗石浮雕,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同打击侵略者的情景,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建设的光辉业绩。
走进塔内,是一个用大理石筑成的圆形石室。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涵。这里保存着10大本精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同我前去瞻仰的小朱同志细心地翻阅名册。原来他在寻找父亲的名字。他诞生时,他的爸爸作为志愿军的一员,正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后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妈妈把他拉扯大的。上大学时,他选择了朝语专业,矢志要在父亲奉献年轻生命的国度为发展中朝友谊而努力。终于,他在名册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石室墙壁上的三幅大型壁画,气势礴磅,再现了中国人民把优秀儿女送往朝鲜战场、朝鲜军民热烈欢迎他们的动人情景,描绘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黄继光、杨根思为夺取胜利而英勇牺牲和罗盛教、朴在根舍己救人的国际主义崇高形象,以及中朝两国战友在长津湖、上甘岭等重大战役中并肩奋战的英雄业绩,也歌颂了志愿军指战员投入战后恢复建设、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的情景。
朝鲜同志说,朝鲜人民为使友谊塔上每块石头和每件饰物都能倾注自己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爱,动员了最好的美术技工去西海岸龙岗、东海岸金策和平壤附近的江西郡开采最好的大理石和花岗石。在扩建友谊塔过程中,每天有成千群众到工地劳动,产生了多少动人的事迹啊!友谊塔周围栽种了蟠桧树、红梅、牡丹等1.9万多棵花木,构成一座洋溢着中朝友谊的万古常青的花园。
在朝鲜工作期间,每当走到友谊塔前,我总心潮起伏,联想翩翩。30多年来,中朝两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支持,友谊与日俱增,传诵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我记得,一次去访问咸兴荣誉军人塑料品厂,那儿,许多曾同志愿军并肩战斗过的职工同我们欢聚。一位战争中双目失明的同志三次高呼:“朝中友谊万岁!”那声音,多么感人肺腑!一位因在1211高地同志愿军共同打击侵略者而失去双手的残疾军人,依靠残腕为我们演奏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访问靠近军事分界线的351高地时,曾同志愿军并肩作战的英雄连队的战士给我们送了他们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草秸贴制成的金刚山风景画、用金达莱根和从中国移植的竹子作成的烟斗。它们寓意中朝人民永远连结在一起。
如今,朝鲜停战协定签订35周年临近时,许许多多朝鲜朋友的形象和言谈,又映现于我脑际,回响在我心头。我增添了更加强烈的信念:只要彼此心里屹立着一座坚不可摧的友谊塔,我们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兄弟深情就会世世代代流传、发展……
友谊塔啊,愿你,中朝人民友谊的化身,永远矗立在两国人民心坎!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家庭计算机发展新趋势
李亨
你相信吗,你作为一名读者,却可以参与一部小说的创作;你可以在一个高师指点下为自己或为你的孩子编写教科书;你的生活计划、食品配制,以及医疗诊断等,将有一个高参为你出谋划策;你还可以像个预言家似的对各种政治与社会问题作出高明的判断和评价。这一切靠的是谁?它就是家庭计算机。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场空前规模的家庭计算机革命正在悄悄兴起。它指出,80年代末期是计算机大量渗入美国家庭的开始,而90年代将成为家庭计算机市场的黄金时代。
早在70年代中期,计算机开始进入人们的家庭,最先涉足的是家庭文化娱乐领域。种类繁多的电子游戏不仅吸引了儿童,而且许多成年人亦沉醉于此。然而现在计算机游戏已不再是一种粗浅的玩艺儿,其方式正在不断升级。例如有一种称为“相关小说”的计算机程序,读者本人亦被卷入到小说中充当各种角色,可以是侦探、牧师、船长等等。读者的思维分析可以随时送入计算机以获得验证或影响情节的发展。这种小说不仅没有消灭书写的文字,而是把纸上的平面图像发展成一种立体图像,读者由被动的阅读变成主动的进取。这对于未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形式。
计算机游戏的发展正趋向寓学习于娱乐之中。计算机在家庭教育中正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人们估计在未来10年中,家庭将花费几倍于在学校的费用来进行计算机教育,家庭将占领70%的计算机教育软件市场。因为家庭可以根据个人知识兴趣,专长,学习速度,接受能力等自由选择教育软件,甚至可以自己编写教科书程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计算机教育将使人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语言处理、数据分配、管理等等。未来教育的重心很可能由学校而转向家庭。
家庭计算机对于人体健康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人的生命期待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用信息,其中生活行为信息占50%,环境信息占20%,先天遗传占20%,日常医疗占10%。计算机是十分杰出的信息管理者,它将教会你如何按照生命周期节律安排生活计划、体育锻炼、食品配制、医疗诊断、情绪控制等等。无疑,这将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导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通讯现在已成为计算机的一个主要用途。家庭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与外界电讯系统联网,目前在美国约30%的家庭计算机已安装这种设备。据估计,到1990年60%以上的家庭计算机将安装调制解调器。拥有通讯手段的计算机家庭增加将导致信息使用量的激增。由于计算机的帮助,千万户家庭变成像知识丰富的专家,铁面无私的法官一样,可以随时检查政府官员的政绩,检查评价市场物价对家庭产生的冲击,甚至可以对国际冲突对于国内形势的影响作出评价。这时,家庭的作用将深入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政府将受到人民更有效的监督,并对政府的政策产生影响。
目前是家庭计算机发展调整时期,人们正在研制更多家庭使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家庭计算机革命已成为必然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人们不仅要从技术方面,而且要从社会政治方面作好准备,迎接这场革命到来。


第7版(国际)
专栏:

杜卡基斯与希腊小镇
最近,在远离美国的一个希腊小镇——佩勒皮发生了一起饶有兴趣的事情,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竟成了该镇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红人”。
佩勒皮是希腊的一个偏僻村镇,居民只有650人,主要以放牧和养蜂为生。而杜卡基斯生于美国东北部名城波士顿,在美国长大和受教育,那么,杜卡基斯何以能成为佩勒皮镇的“红人”呢?
原来杜卡基斯祖籍希腊,佩勒皮是其父的出生地。不过已故的老杜卡基斯15岁就去了美国,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土耳其的毗邻地区度过的。但是,佩勒皮镇的居民对杜卡基斯格外“偏爱”,不管这位马萨诸塞州州长与佩勒皮镇的关系是多么淡薄,他们认为该镇应该是杜氏的故乡。佩勒皮镇镇长动情地说:“即使他不是生在这里,他也属于这村镇”。5月,佩勒皮镇入口处新立了两块路牌,上面用希腊文和英文写着:“欢迎来到迈克尔·杜卡基斯的故乡”。6月中旬,该镇一条主要街道也改名为“迈克尔·杜卡基斯大街”。
杜卡基斯1976年携夫人访问过这个小村镇,不过只呆了4小时,对镇上的人也没认识几个。可现在有不少人却声称他们与杜卡基斯有过直接交往。对杜氏的举止言行各有各的描述。镇长说,如果杜卡基斯11月当选美国总统,他计划给杜颁发“大奖”。他说:“如果他获胜,我们要给他一块地皮,并为他建一座房子。这样,他就可以夏天回来,看我们了。”
杜卡基斯能否赢得美国总统宝座,还有待分晓。不过总统还未当,已名扬“故乡”,这倒不能不算是杜氏的福气。
·王如君·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副刊

这儿一切慢悠悠
之卓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以南约1000英里的茫茫太平洋上,有一个被称作“欧洲世外桃源”的马德拉群岛。该群岛是公元1402年时由葡萄牙军官发现,随后便成了葡萄牙管辖的海外领地。自那时起,葡萄牙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年年都要到这四季如春的马德拉群岛度过舒适的冬天。然而近年来,马德拉群岛声名更噪——游客中有西欧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甚至日本人。
吸引如此众多国际游客的原因自然是马德拉群岛的温暖气候和旖旎风光。但最使西方游客神往的是马德拉人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这里的农人依然遵守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老作息制度,草地上少年们悠闲地放牧牲畜,大街上的行人个个脸带笑容、步伐从容,农田里听不到拖拉机的轰鸣,公路上也看不见汽车的影子。花农和果农辛勤劳作,人人显得从容不迫,一边劳动一边唱起舒缓悠长的歌谣。马德拉群岛生产的葡萄酒因略带辣味而驰名欧美,但传统的酿酒方法耗时长达3年。马德拉人制作的家具和工艺品异常精致引人,这也是他们崇尚的“慢工出细活”信念的结晶。妇女精于刺绣,慢条斯理地穿针引线。她们没有指标,也不讲时效,她们的座右铭是
“别急,做不完还有明天哩!”
有趣的是,正是在这种与西方“快节奏、高竞争”社会大相径庭的“一切都是慢悠悠”的氛围中,西方游客惊异地发现,自身的心弦得到了最大的松弛,情绪也变得宁静又安定。也许,这便是马德拉群岛吸引西方游客的最大魅力吧!


第7版(国际)
专栏:

装卸工(铜雕) (比利时)康斯坦丁·麦尼埃


第7版(国际)
专栏:

北海惨案
陈宏智
7月6日,天晴气朗。入夜,轻柔的海风吹拂着英国北海宽阔的海面,疏疏朗朗的星斗缀在同海一样湛蓝的天幕上。在苏格兰滨海石油城阿伯丁以东197公里处的海面上,巍然矗立的帕尔波·阿尔法石油钻井平台灯光闪闪,远远望去,灿若溅落海面的群星。
9时31分,值班技术员德里克·埃林顿聚精会神地在控制室里上班。突然,一阵嘶嘶作响的声音传进埃林顿耳朵。“不好,天然气泄漏了”,埃林顿失声叫道。他话音刚落,就听见轰然一声巨响,接着平台上燃起熊熊大火,并接连发生爆炸。火势迅速蔓延,顷刻间,就吞噬下层平台,并向平台上层生活区席卷而去……据事发后前去营救的皇家空军机组人员说,他们从130公里外看见,天边被火焰染成一片橘红色,好像整个海面都在燃烧。直升机驾驶员在离现场1.5公里以外就感到灼热的气浪向他们袭来。
此时平台上共有230人,上白班的工人在睡梦中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惊醒。被烈火包围的工人们惊呆了。死里逃生的50岁采油工詹姆斯·麦克唐纳后来回忆说:“我知道发生了爆炸,我和同事们试图逃离,但无数条火龙猛烈向我们袭来,挡住去路。”随即平台钢柱被烧红了,钢板熔化下塌……此时摆在工人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坐等救援人员营救,一是跳海逃生。可是跳海也有很大危险。因为北海水温只有14摄氏度,人在水里泡几十分钟就会冻僵而被淹死。
麦克唐纳选择了后一条路。“我决定逃命”,他说,“不能坐等烧死”。他使劲穿过当时被人挤得水泄不通的楼梯口,不顾一切钻过一个个火堆,来到钻机平台。他抱住一根管子向下滑去,在离海面几英尺的地方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
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后27分钟,阿伯丁海岸警备队从平台附近的“奥兰德·卡瓦利尔”号补给船得到了平台失事消息。又过了4分钟,即晚上10时零2分,海岸通信部队军官约恩·克尔收到了阿尔法平台发出的唯一的也是最后一次告急电报:“电台室已经着火,我们就要放弃平台。”之后,空军直升机、侦察机及附近的船只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一艘拖网渔船救起了37名跳海逃生者,直升机和其他船只也救起了27人。总共有64人获救。到12日为止,救援人员打捞起20具尸体,其余146人,估计已被烧死。
这起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平台惨案震动了英国。撒切尔首相亲自飞往阿伯丁慰问伤员。女皇也发表谈话,对死难者表示哀悼。凭借北海石油的开发而兴旺发达起来的阿伯丁因失去许多亲人而陷入一片悲痛之中。
属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帕尔波·阿尔法石油平台是一座先进的采油平台。从海底到平台台面总高度为197米,其中2/3位于水下,总重量3.4万吨,造价5.3亿英镑。平台上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自1976年建成投产以来,平均日产石油16.7万桶,天然气2300万立方英尺,是英国北海油田采油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专家估计,此次事故直接和间接损失将达数十亿英镑。
英国报纸报道,幸存者、电工鲍勃·巴兰坦说,他在平台爆炸前两天就闻到了压缩间漏气的异味,並向安全部门报告过,安全人员进行一番检测后,认为没有危险。遇害者巴克莱的女友对记者说,巴克菜是个电焊工,出事当天他曾打电话告诉她,天然气味很浓,为防止意外,他拒绝进行焊接工作。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对上述说法予以否认,说它事先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报告。
目前,石油平台所属的36口油气井中仍有3—4口井在燃烧,其中两口井的井口喷火高度达90米。以美国得克萨斯州石油平台灭火专家、73岁的阿戴尔为首的一个灭火队几天来一直在奋力灭火,救火船昼夜不停地向平台喷水。在“水龙”的掩护下,救火队员在9日和10日两度登上已倾斜45度的阿尔法平台,清理废墟和搞清仍在喷油的井口和管道的位置。下一步计划用水泥封住喷火点,这项工作很艰难,需数周时间才能完成。据有关人士说,如果井口封不住,就必须在附近另行打井,以改变油气的流向。好几天由于北海风急浪高,灭火工作受阻。预计这项空前的灭火工程需花费数百万美元。
(附图片)
图为石油平台灭火情形。


第7版(国际)
专栏:域外散记

哈得孙河谷酒坊行
哪儿的人都一样,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它附会了许多美好的传说。我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普开普斯市,依傍风光美丽的哈得孙河谷。此地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们,哈得孙河谷山青水秀,是“上帝特别恩赐的乐土、当年天使们嬉戏之地”。
在普市的公共图书馆里,一本配有精美插画的地方志介绍说:十七世纪,北美还是欧洲人的殖民地时,法国人和荷兰人首先在哈得孙河谷种植葡萄,进而设厂酿酒,逐步形成今天著名的哈得孙河谷产酒区。
一个周末,由美国朋友引路,我们参观了本迈尔酒坊。它建在一块陂地上,背后林木葱郁,前面是数百公顷的葡萄园,尚未成熟的葡萄已是一嘟噜一嘟噜,惹人喜爱;再远便是泛着翡翠般波光的哈得孙河,风光之美,皆可入画。听说中国朋友来访,主人马克·米勒亲自出面接待。米勒曾在好莱坞从事美工设计,擅长都市风光油画。六十年代他到法国南部风景区写生作画时,结识了一些酿酒好手。法国的葡萄酒很快熏倒了好酒的米勒,进而使他对酿酒发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他在哈得孙河谷买下一片葡萄园,带领全家在这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葡萄园里种上珍贵的法国酿酒葡萄,成熟后酿制葡萄酒,然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痛饮掉大部分自酿的美酒。
渐渐地,米勒的酿酒手艺日臻完美,他的干白葡萄酒在艺术界的朋友中享有盛名。于是,在朋友们的赞助下,他开设了酒坊,并办了一个“米勒俱乐部”,做起了买卖。凡每年预交一笔定金的人,都可成为俱乐部成员,得以享用米勒的佳酿。俱乐部成员大都是社会名流,其中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先生。每年,哈默老人要从米勒这里运走上千箱干白葡萄酒款待他的宾客,而且每一瓶上都印有哈默本人的签名。
腰包鼓了,闲情多了,米勒重操画笔:酒坊兼画室,酒劲助雅兴,厂主与画家,合二而一。
“从根本上说,你还是个画家。”环顾四壁的画幅,我对米勒说。
“不!”没想到,对我随口说的这句恭维话,米勒一点不苟同:“从根本上说,我是个劳动者,厂主也是劳动者。我出生农家,从小喜欢拨弄农业机械,喜欢劳作。我喜欢酒,更喜欢酿酒,并且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于是又有兴致作画。这怎么能说我根本上只是个画家呢?”
“艺术家经商,在中国还不多见。”
“这一点,我们的观念显然还有差异。”米勒很直率。
“士农工商”,“商”居末位;艺术家自然很清高。这曾是我们的传统观念。米勒用简朴的道理,用“喜欢”、“劳作”这样简单的概念,愣把“画家”和
“厂主”合二而一了,其溢于言表的自信和合乎逻辑推论,使我一时无言以对。
米勒引我们参观了酿酒全过程,然后招待我们品尝他所谓“世界级”干白葡萄酒,最后又将品酒用高脚酒杯赠给我们留念。喝酒,我是外行。但我还是觉得,米勒的酒和他的言谈,真够味,因而我至今还常回味。  ·谷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