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人口看粮食
按:《群言》杂志第六期发表该刊在北京召开“当前农村形势和粮食问题”座谈会上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的发言,现摘要发表叶笃庄(中国农科院情报所研究员)的发言。
(一)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人口的增长,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七五”期间规定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1500万吨,按届时计划人口11.13亿计算,人均粮食可达到400公斤左右。但是,我国的人口在目前已突破了这个数字,所以年产量必须相应增加,才能达到人均400公斤的指标。另一方面,粮田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从1978年到1984年就减少了730万公顷,而1985年一年就减少了400多万公顷。如以1984年平均每公顷3.6吨计,仅此一项就要减少1440万吨。粮田面积的减少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有关,也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有一定关系。
(二)农民种粮的收益比从事其他各业经济活动的收益都低,在农业生产中,种粮的收益也比种其他农作物的收益为低,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呢?逐步调整粮食的收购价格,让农民有利可图,也就是按照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调动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三)我国是一个十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而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这就注定了我国既不可能成为粮食的出口国,也不可能是粮食的进口国。我国即使实现人均400公斤粮食的产量指标,也不过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哪有余力出口粮食呢?另一方面,我国有这样多的人口,也决不可能像日本那样,靠进口粮食来维持生计。
(四)目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是必要的。在这方面,首先要注意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我国较好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过3%—6%,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瘠薄的耕地更等而下之。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掠夺式的农业生产,用地不养地,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必须鼓励农民增加绿肥、厩肥等有机肥的投入,同时也要增施化肥,提倡科学施肥,改善施肥方法。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江河治理,改造大量存在的中低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都是当前应该做的事。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保护长江航道和水资源
乘船从长江逆水而上,两岸的奇峰异景,途经的码头城市,使人既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又感受到国家建设的蓬勃生机。然而,在这壮美的长江画卷上,每当经过一座座工厂或其他建筑设施时,都可看见江边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尤其是在市码头的江段上,两岸的垃圾堆更是举目可见。几乎所有码头上下船的石梯道两旁都被一泻而下的垃圾堆簇拥着。这垃圾堆现象与长江风貌显得极不协调。
站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嘉陵江和长江汇合的沙嘴处,环顾两江的岸边,南岸、北岸的岸边到处都是一泻而下的高高的垃圾堆,视线以内的大约有100多处。在位于市中区的嘉陵江边的2码头至长江边的朝天门水果批发市场处的11码头,这段不到1000米长的V字形岸边,不算零星的小堆垃圾,仅大的垃圾堆就有23处,2、3、5、9以至几乎每一个码头上下船的石梯道两旁都是从上一泻而下的垃圾堆。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和水资源,它流经8个省区,沿线像重庆这样大的城市码头就有4个。在长江岸边倾倒垃圾,不仅损害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有碍码头城市的观瞻,更大的危害是淤塞航道和污染江水。因为,在长江边倾倒的垃圾,在洪水季节到来时,便会被冲入江中。长此以往,冲不走的垃圾便会沉积在航道上。尤其是在葛洲坝以上的江段,大量垃圾的倾入更容易沉积淤塞航道,并且对这座重要工程设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再则,倾入的这些垃圾中,有大量的是工业废渣,当冲入江中时,便严重污染水质,影响长江中水生动物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
(摘自6月18日《中国旅游报》 罗仕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台湾发现五千年前墓葬
表明两岸文化联系密切
今年年初,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考古队在台湾省台东县发现了
“先陶文化”时期的人骨墓葬,其年代距今约五千年至七千年,是目前台湾发现的年代最早、骨架最完整的人骨墓葬,称为“海蚀洞人”。这一墓葬的葬俗及表现的文化面貌,与大陆沿海地区发现的史前文化的习俗相同,也就是说,台湾岛屿与大陆早在五千年前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海蚀洞人”墓葬发现于台东县成功镇东河桥北马武窟遗址,已于二月二日结束了墓葬的清理。墓主的葬式为蹲踞葬,与大陆广东、广西发现的史前葬俗相同;这种蹲踞葬在晚近的高山族中仍时有袭用,这表明台湾史前文化与大陆史前文化,在血缘、地缘上关系密切。
据观察,这具人骨的头骨有部分压扁,面朝下,肢骨有些压歪。初步研究,这是位二十至三十岁的女性骨骸,生前具有拔牙习俗(拔牙习俗在大陆的山东至两广的沿海诸省史前文化遗存中,屡有发现)。
海蚀洞人是台湾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具人骨,是台湾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发现。
(摘自六月二十二日《科技日报》华渊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倒金字塔式人才结构阻碍经济发展
据湖北武汉市一项综合调查表明:武汉市智力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全部专业人才的54.8%、中级人才的69%、高级人才的91.8%,“藏”于高等院校和中央在汉机构,第一线科技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仅占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7.26%和1.52%。这种“倒金字塔”式的人员结构,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资料,武汉市科技力量是雄厚的,各类科技人员的绝对数量在全国居第三位。但是,武汉市并未因科技“发动机”的强大功率而大步迈进。相反,该市除重工业保持全国第4位不变外,轻工业名次后移,工业总产值从原第三位降到第八位。
调查报告揭示的原因是:
——科技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使科技力量分散,专业设置重叠。全市23种大型精密仪器利用率低,闲置浪费严重。
——科技与开发的投入不够。据了解,1986年武汉市的科研经费为624万元,仅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0.03%,占全市财政支出的0.63%,而与武汉工农业产值相近的广州市的科研经费为武汉市的2.5倍。
——企业缺乏吸收新技术的动力、压力和能力。
(摘自6月21日《科学报》 陈贤礼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民族新闻的概念与特性
张儒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上撰文认为,民族新闻,就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新闻。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凡发生在少数民族中的新闻,都属民族新闻。某些尚待识别的一些群体,也可包括在少数民族内,只是不能以“族”来报道。
第二层意思是,凡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也属民族新闻。
第三层意思是,报道汉族或国外民族涉及少数民族的,亦属民族新闻。例如报道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新闻等。
目前,人们对民族新闻的定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上述关于民族新闻的定义,可看做是广义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族新闻专指涉及民族政策或关于民族政策本身(制定、解释、执行)的新闻。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民族新闻不等于民族地区新闻,是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按广义的概念,民族新闻包括了民族地区各类新闻。
民族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殊性:
第一,民族新闻即是专业新闻又是综合新闻。民族新闻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从新闻分类来看,它当然属专业新闻。但是,由于这个对象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凡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尽皆囊括,故而它又是综合性的。不仅如此,民族新闻还会涉及民族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多学科的研究。所以,民族新闻是专业性与综合性结合的新闻分支。
第二,政策性和敏感性。民族新闻的政策性极强,还常常遇到其他专业新闻很少或根本遇不到的敏感问题。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民族新闻的三个敏感点,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
第三,民族新闻的读者量少、影响小。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人口少、文化落后,还有语言文字的障碍;广大汉族读者对民族新闻感兴趣的不多。当然,也有民族新闻本身的问题,等等。读者少、影响小是民族新闻先天的局限性,又是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第四,民族新闻采访线长,发稿周期长。少数民族地区,多处边疆,即使是内地,也多属偏远、闭塞之域,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通讯条件差,信息不灵。采访民族新闻费时费力,采访发稿周期也就比较长。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美籍亚洲学生成绩为什么优异?
美籍亚洲人虽然只占全美人口的2.1%,然而去年哈佛大学录取的亚洲学生却占新生总数的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中的1/4是美籍亚洲学生。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的教育和家庭现状提出了挑战,因为不同人种儿童智力上存在的差异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到亚洲学生的1/3,美国教师上课时,大部分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很少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
家庭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亚洲人的父母总是从小向孩子灌输勤奋学习的思想,甚至把平时对孩子学习的辅导当作一项十分神圣的使命。当专家们对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母亲们问卷调查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要素时,大多数中国母亲认为只要刻苦学习,任何人都会有出息。日本母亲持赞成态度。而美国母亲则不以为然,她们把成功归结于个人天赋。
在中国家庭里,父母们把教育看作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许多亚洲女学生从不和男友约会,这对聚精会神的学习显然是有益的。
亚洲学生对父母之恩怀有强烈的感激之情,而激励他们在国外刻苦学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对远在故乡的父老兄弟的一种责任感。
(摘自《社会科学报》第107期 周伟忠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过中年保记忆
积极活动是良方
人过中年,常常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减退了。医生则通常总要嘱咐一番:生活要有节奏,不要激动等等。然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专家们则认为,这种建议其实是在帮倒忙。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和他本身释入血液中的某种神经化学物质密切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人渐渐放弃了积极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供给脑子的这种神经化学物质愈来愈少,导致记忆力的减退。这些科学家们劝告中老年人更积极地参与生活,保持必要的喜怒哀乐,多运动,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自《世界科技译报》第153期 毛子成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盘古即盘瓠说质疑
关于盘古、盘瓠的关系,古今学者普遍认为二者名写歧呈,实系一人,盘古即盘瓠。其实,盘古与盘瓠是两个不同的传说人物。
盘古与盘瓠的主要区别有六:(1)图腾信仰不同。在盘古神话中,盘古是人不是物,是人神、人的化身,是人类的始祖,而不是物神和动物图腾。盘瓠神话中的盘瓠,俗称“犬”或“龙犬”。其形态是犬图腾,而不是人神。(2)人物形象不同。盘古是一位开天辟地、创造万物、造福于人类而又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人物。盘瓠故事中对盘瓠的描写不尽善美。盘瓠的报国行动是有条件的。他的讨价还价又使其形象略显逊色,此与无私贡献一切、形象高大的盘古是不可媲美的。(3)所处的时代不同。盘古是创造天地人类的人,应属于从猿到人的阶段。盘瓠是高辛氏时代的人物。(4)后裔及故事流传方式不同。盘古不是某个、某几个民族的祖先,而是抽象的人类共同的祖先。所以,盘古的后裔也是抽象不具体的。盘古神话在中华大地各民族中广为流传。盘瓠不像盘古那样为抽象的人类祖先,而是具体民族即瑶、畲、苗族的始祖。盘瓠神话流行于南方,主要流行于苗、瑶、畲等民族中。(5)汉“蛮”界定不同。从故事情节及记载情况看,盘古只有褒没有贬。从书写形式看,与“犬”旁无缘。在盘瓠的记载中,历代封建文人对盘瓠及其后裔尽其诬蔑歧视之能事,书写上皆加“犬”旁,称盘瓠子孙为“蛮夷”。(6)名称由来及出生方式不同。“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而盘瓠与此不同。“高辛氏宫中老妇,有耳疾,挑之有物如茧,以瓠离盛之,以盘覆之,俄顷化为犬,五色,因名盘瓠。”
(摘自《广西民族研究》
第2期 彭官章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咽唾养生法
唾液与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中医书上都提到,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之,能润五脏,悦肌肤,使人长寿不老。近代科学也证明,唾液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类成分,其中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延缓人体机能的衰退。
日本的医学教授通过实验还发现,唾液具有能使致癌物质转为无害的功能。他们提出,为了预防消化道癌,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运用咽唾法养生,如三国时的皇甫隆、前汉的刘京、晋代的王质等都因坚持咽唾法而活了100多岁,蒯京则活到178岁。
咽唾养生的方法如下:姿势坐、卧或站着均可;先平心静气,轻轻吐气三口;再将舌伸出齿外唇内,上下左右搅动;当津液满口时,鼓漱5至10次;然后,用意念分三次把唾液徐徐送入丹田。每次练功生津三次,每日3至4次。“炼津化精,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坚持不懈,即可收到精盈、气足、神全的效果。
(摘自6月18日《宁夏日报》 何许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