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
要求西方七国减免非洲国家债务
日本西德部分免除最穷国家债务
本报联合国6月27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要求西方七国立即把它们最近在首脑会议上同意的重新安排非洲最贫困国家债务的协议变为实际行动。
德奎利亚尔还欢迎会议达成的西方七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协议,希望七国通过经济政策协调以减少它们之间的不平衡。
本报讯 日本和西德政府在日前召开的多伦多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宣布,它们将免除一部分最贫困国家所欠的债务。
据报道,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多伦多首脑会议上宣布,日本1978年—1988年3月止向17个最贫困的国家提供了55亿美元贷款,日本准备在今后3年内免除其中的10亿美元贷款。这些被免除债务的国家大部分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各国,还有孟加拉国、缅甸等亚洲国家。免债方式是,在还债期到来时,办理“偿还”手续,同时接受相同金额的赠与,即所谓实质性取消债务方式。
西德也在多伦多首脑会议开幕之际宣布,它准备免除撒哈拉以南6个非洲国家所欠的总共22亿西德马克(13亿美元)的债务。这6个国家是:莫桑比克、扎伊尔、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加纳和赞比亚。此外,西德还将免除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塞拉利昂、苏丹和多哥等5国所拖欠的价值为8600万西德马克(5100万美元)的债务。(张德真)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七国首脑会议与债务危机
李红
不久前结束的多伦多西方7国首脑会议在其他一些问题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有在对最穷国家的债务问题上有些进展。会议结束时发表的《经济宣言》说,7国首脑一致同意重新安排低收入国家的官方债务,办法是:降低短期信贷利率、延长贷款偿还期和免除部分债务等。对在债务问题上长期采取僵硬立场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这个协议的达成是向前迈了一小步,有助于缓解最穷国家的债务负担。
7国首脑能够达成这个协议是同国际形势缓和、经济问题突出、债务状况恶化有关。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自1982年爆发以来,日趋严重。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不过1 000多亿美元,80年代后增至8000多亿美元,去年债务总额已达1200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估计,今年的债务额将达到新的高峰。发展中国家每年要为债务还本付息1000多亿美元。许多债务国不得不以出口收入的大部或全部还本付息,资金的逆向流动继续扩大。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也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债务危机不仅对债务国是个危害,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会造成危害。西方的有识之士早就呼吁南北合作解决债务危机,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债务国和债权国“唯一有希望的道路”。
7国首脑在最穷困国家债务问题上能迈出这一小步同它们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利害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所谓低收入国家绝大部分在非洲,而非洲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商品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西方国家同非洲的贸易占非洲外贸总额的80%以上,它们的投资占外部对非投资总额的90%以上。西方所需战略物资也主要依赖非洲。非洲严重的经济困难以及由此而可能引发的政治动乱势必会影响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英、法在非洲有传统的利益。法国在去年召开的第14届法非首脑会议上承诺1988年对非洲援助增加10%,并率先表示同意非洲国家关于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非洲债务问题的主张。在这次首脑会议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建议勾销最贫困国家1/3的债务。英国在去年意大利举行的7国首脑会议上就提出缓解债务危机的3点计划而遭到其他债权国的拒绝。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7国首脑会议达成的协议是以英国的建议为基础的,但其规模还没有达到英国原来提出的水平。加拿大于去年9—10月间免除了14个非洲国家总额为5.23亿美元的债务。西德、意大利特别是日本等国因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日益希望在国际上发挥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插足非洲。西德在7国首脑会议开幕时宣布免除6个非洲国家的13亿美元的官方债务。日本甚至宣布提供55亿美元的赠款来帮助17个国家偿还它们的债务,并计划在今后的5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500亿美元的援助,向美国在债务问题上的消极态度提出了咄咄逼人的挑战。美国的新闻媒介指出,在首脑会议前夕日本宣布这件事情,表明日本在西方联盟中的经济政治影响正日益增大,西方国家出现了北美、西欧和亚洲3个地区集团分享权力的局面;西欧和日本的政治分量加重,美国相对下降。
7国首脑会议通过的这项缓解债务计划主要适用于大约30个其人均收入在400美元以下的非洲国家,所涉及到债务不到1000亿美元,在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中,只占一小部分。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严重的债务问题并未解决,西方国家提出的免债援助远不能解决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原料与初级产品价格下降造成的。而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南北之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为债务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债权国应负起主要责任,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专家预测现货油价看跌
新华社华盛顿6月27日电 据报道,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最近在维也纳会议上决定今年下半年继续维持上半年的产量限额,多数专家们估计,世界原油的现货价格每桶将下跌1至3美元。
这些专家们说,导致油价下跌的原因是,石油消费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缓慢,欧佩克成员国超产和库存增加。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石油界新兼并浪潮来势迅猛
吞食小鱼和分食大鱼愈演愈烈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七日电 (江红)八十年代第二个大兼并浪潮正在美国石油工业界形成。美国经济界有人预言,这第二次兼并风很可能是一场“急风暴雨”。
八十年代美国石油工业界第一个大兼并浪潮发生在一九八四年。当时“七姐妹”中的两姐妹合二为一——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吞并了海湾石油公司,使“七姐妹”变成了“六姐妹”。
近几年来油价下跌沉重打击了一批中、小型石油公司。去年十月华尔街股市暴跌又把许多石油企业的股票价格降到清算价值以下。这就为各石油垄断巨头准备了兼并对象,使他们猎获现有石油资源成为可能。甚至一些著名“独立石油公司”(石油垄断巨头之外的大石油公司)也被划进兼并对象之列。在《幸福》杂志一九八八年美国五百家最大企业中名列头五十名以内的阿莫科、西方、坦尼科、菲律普斯、尤诺卡等石油公司的现有石油资源使各垄断巨头垂涎欲滴。
在这场风暴中担任主角的将是美英各石油跨国公司,即“六姐妹”成员埃克森、飞马、谢夫隆石油公司以及英荷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美国经济界有人说,这些石油巨头“好似站在电线上的一群鸟,从一根线上跳到另一根线上”,急于找到可以吞食的对象。这些石油巨头资金雄厚,仅一九八七年就有流动资金三百五十亿美元,有能力收购一些处境困难的中、小石油公司的资产。英国《经济学家》估计,再过五年,英美等国十五家大石油公司拥有的流动资金将达七百五十亿美元,那时它们从事兼并的能力将大为提高。
为回避美国联邦政府执行《反托辣斯法》,石油巨头们一般是吞食小鱼;对大鱼则采取分而食之的策略。近年来,世界最大石油垄断公司埃克森已花了三十三亿美元吃掉了一些小公司,获取石油储量八点三亿桶。
石油分析家帕纳德·皮基预计,由于兼并不断,到本世纪末,西方石油巨头的数目将比现在减少一半。
(附图片)
图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座炼油厂。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元比价稳中趋升 日元汇率跌后反弹
据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黄彭年)27日,美元汇价上升到去年10月股票大暴跌以来的最高水平。
昨天东京外汇市场收盘时,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上升到1∶131.70点;在伦敦,美元对英镑的比价升到1.7030∶1;在法兰克福,美元对西德马克的比价升到1∶1.8255。促进美元趋向坚挺的因素是:
——去年10月股市暴跌后,美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出现衰退,反而增长有力,且前景令人乐观。
——美国总统选举临近,执政的共和党要以一个坚挺的美元作后盾,由主张美元汇价下跌转为不反对美元汇价上升;
——刚结束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发出一个信号,即美国汇价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扬;
——国际上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尤其是日本的金融机构最近又陆续回到美国股票市场以美元购买股票。
——美国提高利率后,使美元投资增强了吸引力;
——英国5月份的外贸逆差增加39%,达17.05亿英镑(29亿美元),国际收支赤字达12.05亿英镑(20.6亿美元),使英镑汇价猛跌。
本报东京6月28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元兑换美元汇率连跌6天后开始回升,今天东京外汇市场的最后的比价是130.95日元∶1美元。
显然,日元汇率反弹的直接原因是,继27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买进西德马克、售出美元,对纽约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之后,今天西德、法国等国中央银行也相继介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起到一定平抑作用。


第7版(国际)
专栏:

乍得要求国际紧急粮援
新华社恩贾梅纳电 乍得要求国际社会给予紧急粮援,以解决旱灾造成的粮食困难。
乍得政府的这一要求是由食品安全和自然灾害部长赛德·博夏最近在恩贾梅纳向外交使团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提出的。这位部长说,乍得在取得两年好收成后,今年又遇旱灾。目前,主要是北方地区缺粮严重。乍得政府要求国际社会援助十四万吨粮食,但目前已答应给予的数字尚未达到这一要求。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非银行向四国贷款
据新华社拉巴特电 阿拉伯非洲经济发展银行董事会最近决定向几内亚、布隆迪、布基纳法索和莱索托四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建设。
该行决定向几内亚提供九百五十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农村饮水项目;给布隆迪一百万美元的贷款,用于穆索糖厂项目;三十万美元给布基纳法索,用于修建一条公路的考查项目;并决定给莱索托一笔贷款。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向粮农组织捐款
新华社罗马六月二十七日电 意大利政府决定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紧急发展项目捐款三千万美元。
意大利常驻粮农组织代表詹路易吉·瓦伦扎同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今天在协议上签了字。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在高原区视察山药丰收。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英国利率为何一再上升
孙毅
6月22日,英国中央银行决定把该行的市场利率提高0.5%。这是继本月2日、6日后,一个月内第三次提高利率(增幅均为0.5%),由此而使该项利率从5月中旬的7.5%提高到9%。国内几家主要商业银行旋即采取同样行动,纷纷提高各自的基本放款利率。
上个月,英国内阁曾就英镑汇率上升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首相撒切尔夫人主张,英镑汇率上升,应由市场规律自行调节,不必人为干涉;而财政大臣劳森等人却主张控制英镑汇率继续攀升。当时争论的结果显然是劳森占了上风。不久,英格兰银行宣布,利率由原来的8%下调到7.5%。
英镑汇率之争暂时平息了,但是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却没有按照劳森的意愿进行。利率下降,虽然抑制了英镑的升势,但却增添了英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随着近年来英国经济迅速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革,“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英国银行信贷发展很快,消费热潮有增无减,通货膨胀有卷土重来之势。英国最近发布的统计数字更反映了这一事实。由于英国失业率到5月止已连续22个月下降,工人工资增长年率已由8.5%上升到8.75%,通货膨胀率已由原先的3.9%上升到4.2%。如果在这种形势下还要保持低利率,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撒切尔和劳森的争论表面上是要不要通过降低利率来抑制英镑汇率上升的问题,而实质上则是对今后英国经济发展道路作出何种抉择:是要低的通货膨胀率,还是要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众所周知,英国保守党政府一向把反通货膨胀作为优先目标,并决心保持已取得的战绩。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劳森不得不屈从于首相。这就是政府在短期内一再提高利率的原因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