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与副刊的情谊

启明星
刘白羽
在所有声音中,最牵动人情怀者,莫过于心声。
它申诉悲哀,
它传播欢乐,
它抒发忧患,
它燃烧希望。
它是推动与引导着人类前进的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心声、历史的心声。
《人民日报》出版40年了,这之间,尽管经历了风霜雨雪、人海沧桑,但真理之光毕竟如太阳升上高空,辉煌照耀人间。现在,我们从那烨烨光华中,可以听到这种巨大的心声。我以为在我们每一奋发图强、革新进取之际,能不能听到心声,都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我们也可以说:“悲莫大于无声”。如果说:嘹亮的《马赛曲》迎接了一个新世纪的来临,那么,雄伟的《国际歌》标志着另一个新世纪的前进,正是这歌声宣布一个真理:真正造物者不是上帝是人民。当人民在战火纷飞中创造新中国时,人民高歌猛进;今天在经济建设新长征里,同样需要人民的呐喊和歌唱,因为这种声音不但震撼今天,而且震撼未来,它预示着一个光辉的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我每天黎明即起,登高远眺,但见东方一派红蒙蒙曙光之上、黑沉沉夜幕之中,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熠熠闪光,我的心中立刻充满庄严、肃穆之感,因为它是启明星。这时我想到茫茫大野之中、莽莽江河之上,有无数亿万伟大而又平凡的造物者,正在翘首望着发出前进信号的启明星,即将动手塑造一个红曈曈的今天。这种拳拳赤子之心,正在一天一天地把理想变为现实。此时此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目之所及、心之所念,谁能不动情、谁能不高兴呢!
启明星就是这样像日历一样掀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明天,新的生命,新的世界。物换星移,日新月异,就使我们的新生命得以不断地发展与延续,永无穷期,永无止境;造物者的这种水滴石穿、耿耿不灭的忠贞之心,便会发出震天撼地的心声。这种心声凝聚起来,就成为信念、力量、行动。因此激扬文字、摧发心声,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今天,改革大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我衷心希望能更多更多地发出这种真挚恳切、无我无私、充满鲜血与生命的心声,以成为发扬光大人们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炽烈的精神力量。
报纸是每天清晨和人们见面的,我希望人们看到《人民日报》如同看到启明星。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张世英文 平凡图
杨宪益,著名文学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他饱学,渊博而精专,为人幽默风趣。文学界有人称他为“散淡”的人,但他对事业是极其执著的。他和英国籍夫人戴乃迭四十多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合译了《红楼梦》等一大批古今名著,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倾注了大量心血。
记者:您在三十年代就把中国的古典、现代文学名著介绍到国外,能否谈谈当时的想法?
杨:当时没有想那么多。1934年我到英国牛津大学读书,1936年到1940年在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后又转为英国文学。导师布伦顿是英国著名诗人。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练习写过英文诗,还把《离骚》、《九歌》、《天问》翻成英文,请戴乃迭帮助修改。
记者:您太谦虚了。1940年您回国后,一直未中断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嘛!
杨: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是世界文学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说是二分之一吧,也是三分之一。国外有汉学家翻译中国著作,多是老子、孔子,先秦诸子。于是我产生了翻译一套介绍中国文学系列丛书的想法,使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学艺术。我在重庆、贵阳等地大学教授英文期间,就开始做些翻译中国文学的工作。在编译馆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是翻译了《资治通鉴》、《离骚》等等,此外还翻了不少,由于条件不具备,没有实现我最初的计划。
记者:建国后,有条件实现您的宏愿了吧?
杨:并非如此。1953年我调到外文出版社任翻译部专家。当时的社长刘尊棋是位有远见卓识、又懂业务的领导,在他的支持下,订了“古典文学选目”、“现代文学丛书”的计划,争取系统地把中国文学介绍到世界上去。
解放后,我俩中译外的作品有《楚辞》、《史记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关汉卿杂剧》、《长生殿传奇》、《儒林外史》等等。现代作品的译作主要有《鲁迅选集(四卷)》,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等。
记者:这很可观了,有多少字?
杨:没有计算过,上千万字是有的。虽然看上去翻的东西不少,但比较零碎,不够系统,也有赶形势,时过境迁的。
记者:看来,没能按照您的计划实施,是遇到了客观原因的阻碍。
杨:是的。刘尊棋被打成“右派”,离开外文出版社后,几易领导,各有各的要求。同时,在极左思潮猖獗中,我也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文革”初期被揪斗,1968年到1972年又坐牢,谈何译作。恢复工作后,我和戴乃迭用了两年时间翻了《红楼梦》。
记者:春风驱走了严寒,我想你们一定可以大显身手了!
杨:可惜我现在太老了。我担任过《中国文学》的主编,自己翻译的时间相对少了。不过有一点可以欣慰的是,我主持编了一套系统介绍中国文学(包括现、当代)的“熊猫”丛书(英、法文),现已出三四十种。其中有我们翻译的,也有其他同志翻译的著作。
记者:根据您多年的经验,您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存在着什么问题?
杨:做文学翻译工作不只要熟练外国语文,还要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欣赏水平。这和科学著作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们教育制度不尽完善,现在学外文的不一定对中国文学有欣赏能力,甚至连古文都看不懂。搞编辑的大学生,只懂中文,不懂外文也不行。现在一些老翻译年龄大了,有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之虞。
另外,我还感到单靠外文出版社担负这一任务也是有困难的,我们国家应有一个编译机构,统一领导,有计划地使中国文学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并集中使用翻译力量和更有效地培养人才。
记者:我想,你们的译作,恐怕能装满一个书柜了吧?
杨:我们手边一本书也没有。有点样书,大都被朋友们要走了。再有朋友要,只好到书店去买。有时买不到,真是头痛的事。好在我对自己翻的书也不想看第二遍,看别人的更有兴趣!
记者:您目前有什么译作计划?
杨:欠了一大堆帐,有外译中的,也有中译外的。当然朋友多,聊聊天,喝喝酒,写写打油诗比翻译容易些,也就懒了。况且,已经74岁,精力有限了,只想联合更多的中外人士,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历史文化名城漫步

台胞祖居地漳州
陈文和
漳州是著名侨乡,华侨旅居20多个国家,归侨、侨眷就有近万人。同台湾海峡彼岸的海岛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回乡的游子免不得要到故地走走。漳州是个古城,可去的地方很多。这里有千年古刹南山寺,有闽南故宫“白礁慈济宫”,有仰文楼的唐咸通经幢,有碑刻如林的云洞岩,有先民留下的谜一般的仙守潭摩崖石刻,有黄道周读书讲学的邺山书院,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的东山风动石。人们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处于漳浦硕高山麓的“闽南宋城”赵家堡。这座古建筑群是南宋宗室赵若和的第十世孙赵范在明代建的仿宋建筑。城分内外,内城有一座三层四合式的“完璧楼”,据说隐含有“完璧归赵”之意。城中布局立意,处处犹似汴京之旧。此外,宋代石桥、明代铜山古城、清代军事城堡治安堡皆可一游。还可以到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看看,在这“冠军的摇篮”,建起了一座展示女排英姿的大型雕塑群。
人们不会忘了到市郊石鼓山上的陈元光之墓瞻仰凭吊。漳州是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由唐将军陈元光建置的。陈是河南固始县人,13岁随父入闽戍守,袭父职平定闽南后,上表朝廷,请于泉州和潮州之间,增建一州。武则天准奏。于是便建置了漳州,福建也由“七闽”改称“八闽”。陈元光为发展漳州的经济文化,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不少庙宇,称他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庙在台湾也有51座之多。现在台湾总人口中,祖籍属漳州的竟占35%左右,其中陈姓大部分是陈元光的后裔。逢年过节,陈姓居民都要在庙前演戏祝愿。近年,不少台湾渔民利用到大陆避风机会,专程到漳州陈元光墓前祭奠先祖。
漳州与台湾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不久前,从东山湾附近挖到一块人类右侧肱骨残段化石,经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专家鉴定,证明1万余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儿生息。从和它同时发现的一批动物化石看,还证明了闽台“古陆桥”的存在。在漫长的第四纪时期,台湾海峡的一部分曾多次露为陆地,使闽台两地相连。后来,这个“古陆桥”陷落了,但漳州和台湾久远的渊源关系却从没有“断裂”。
宋末,已有漳人去台湾。宋祥兴二年(1279年),元兵攻东山,东山就有些乡民渡海到澎湖避难。明代以后,漳人去台的更多。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漳籍士兵又在那儿定居。漳州成了台湾同胞重要的“祖家地”之一,不断有人回来寻根访祖。
“花果鱼米”之乡漳州,是闽南“金三角”富饶的一角,600多公里的海岸线属“黄金海岸”的一个重要地段。早在明朝中叶,漳州的“古月港”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商港。现在漳州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更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前几年在台湾电视台工作的阿原先生回国定居,满怀对自己家乡的激情,拍了二集《阿原回乡记》,把漳州的旧貌新颜,以及一切与台湾有渊源关系的旧址风物,全都摄入电视荧光屏。漳州的芗剧与台湾的歌仔戏是“姐妹戏”,一样的古曲分在两地唱,何时能真正同台对唱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纪念碑
史晓京
虽不是人类的最后仪式
你们仍坦然地把自己
投入黑洞洞的炼炉
熔成血的太阳
有一张被照亮的日历
飘出湿漉漉的往事
昨天 弯腰站起
在跌跌撞撞的历史尽头
长成石碑
头颅已成基石
口不再开
只留下滴血的耳朵
在碑文中倾听
地狱和天国之间
被割断的呐喊和已忘却的回声
不屈的灵魂
仍渴望飞翔
祭坛上死者和生者的日子
同样死而复生
所以 东方
有一部传记无尽无穷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泡”功
四川泡菜,其质鲜嫩,其味爽口,吃过一
次还想吃第二次。泡菜好吃功在“泡”,但凡事皆泡则非泡坏不可。前不久连续在外开了两个会,繁琐的程序,连篇的废话,可有可无的掌声,弄得人呵欠连天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张大嘴,会议结束后不仅四肢乏力,连大脑也有些麻木迟钝了。于是,我不禁极佩服那些三天两头穿梭于各种会议的人,他们是如何忍受的?于是想到了“泡”。泡在会议里,大概和孙行者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差不多,既需锻炼,又要修行,既要有一点“坐”功,又要有几分“泡”功才行。
说到泡,又想起了搓麻将、打扑克、跳舞之类。工作之余玩一玩,换换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如若成为泡,泡在牌桌旁、舞厅里,那就有些成问题了。
泡菜好吃,但干工作也运用“泡”功,则属没出息之列。大锅饭是练“泡”功的最好练功房。如今正值改革,虽然大锅饭的锅一个接一个地被敲掉,但无奈有些人早已“功”成名就,想一夜之间便废了功法,怕也不容易。有些人并非不想干点事,但万般无奈,施展不开,便也泡了起来。同是“泡”,看来也有种种区别。不管如何,即使是菜,也不必都泡,还是新鲜的好!
张乐依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镇〔中国画〕 王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