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和尚之喻
阿土
高僧说法,沙弥唪经,自然都是极严肃圣洁、不容亵渎的事。但那属于“空门”内的活动,一般俗人并不关心。
俗人眼中的和尚也世俗化了,或者把红尘中的人际关系投影到和尚们身上,或者借佛门的人事来比方社会人生,总之是因为一两千年的僧俗之间,毕竟找得到一些相通之处。
不知道佛家在原生地的面貌怎样,反正来到东土,早就首先中国化了。
我小时候接触的第一个有关和尚的成语是“粥少僧多”,看得出在中国吃饭真是第一等大问题,带着头发如是,落了发也如是。20年代我母亲在小报上发表过题为《粥厂巡礼记》的短文,我见过剪存的报纸,还曾经问母亲,和尚也像在粥厂一样领粥喝么?她并不知道庙里的情形。还是我后来到五台山等地庙里,看到可供500口人熬粥的大锅时证实了,只是不知道可也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否。
读古诗,什么“深山埋古寺”,“禅房花木深”,都无人间烟火气;还有海外人们表现出较大兴趣的寒山、拾得的诗,告诉我们的都是喝了大锅粥以后“空灵”的一面。只有民间谚语透露的消息,才使我们知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矛盾纠葛,知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表明忠于职守的积极负责精神,又表明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消极态度。原来和尚也跟我们凡俗的人一样,一个人有闹情绪的时候,二人以上有闹摩擦的时候。一袭袈裟,隔不断人情物理。我们与和尚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倘若和尚浑身了无缺点,也就没了这点人情味。
说到人情味,当然最要数“不看僧面看佛面”了。我没听僧人说过这句话,倒常听市井小民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不仅冒用“僧面”,并且抬出“佛面”,小自调解纠纷,和稀泥,大至徇私舞弊,通关节,总有点假公济私以至狐假虎威的味道,超出了平常所说人情味的限度了。
但更可怕的则是“歪嘴的和尚”,不管是远来的也罢,就地的也罢,其可怕在于“把经念歪”。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我们都难亲闻謦咳,必得通过和尚念经,才能有所了悟。尽管经是真经,一旦念歪,越是信奉得虔诚,越不知将“伊于胡底”。过去“放焰口”时有和尚竟吹奏《小寡妇上坟》或其他野曲的,大概也属于这一类,“君子可欺以其方”吧。
人们说民间的谚语中凝结着历代人的经验和智慧。取材于和尚生活的这些精练的概括,实际上都是“非和尚”所取的一些比喻。给人启示,发人联想。而像“当着和尚骂贼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一类,侮辱人身,就不可相提并论了。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不览闾山景 不算到辽西
李洪
“幽州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
这是金人蔡珪游闾山时留下的诗句。闾山又称医巫闾山,系我国古代民族东胡语的音译,意为大山,位于辽宁北镇县城西北5公里处,绵亘45公里,其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东北三大名山中最负盛名。
闾山,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玗琪焉。”(《尔雅·释地》)相传舜封全国十二名山,医巫闾山为幽州名山。在《全辽志》一书中载有:辽宁境内,“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而千山次之,最东则为东山。”辽、金以来,在山上修筑了很多建筑物,皆废,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著名的风景有大石棚、望海寺、古佛龛、万年松等。据史书记载:辽景宗的乾陵就在闾山。当年辽东丹王和后来的一代名相耶律楚材幼年时都曾在此山读过书。
明代徐霞客一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但未到过闾山,以致后人在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序言中,发出了“惜哉医巫闾,作者未抵面”的感慨。


第8版(副刊)
专栏:名城漫步

遵义真颜
石永言
遵义已跻身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这是她的光荣。其实,遵义建城的历史并不算太久远。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播州(遵义)土司杨轸将首邑从白锦堡(今遵义县属)迁徙至穆家川(今遵义湘江)西侧,开始筑城,迄今才800余年的历史。
虽然在《方舆纪要》、《贵州通志》、《续遵义府志》等古籍与方志上,对遵义重要的地势曾经有所描述:“郡治罗山带水,险要天成……郡城西南绕山巅无濠,东北临湘水为池”,
“遵义为黔北重镇,近控五城,远瞰巴巫,形势雄峻……”但城中毕竟匮乏全国著称的名胜古迹,难觅一处雕栏玉砌,又非历朝的一个古都,不见一个帝苑宫阙。她之所以受到青睐,众所周知,实因中国革命处于艰难曲折之时,中国共产党中央于红军长征转战遵义途中,在这儿举行过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解决了当时中国革命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座高原上的小城于无意中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这是她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过的事。
红军足迹,遍布遵义城中。红军驻地与红军开展活动的遗址,山麓水畔,比比皆是。于危厄中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会址,以其历史的见证屹立在老城子尹路侧,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的匾额,高悬于古朴庄重的大门上方。挽狂澜于既倒的遵义会议小小的会议室,每天接受着祖国各地南来北往、东徙西移的参观者深沉的注目礼,留住了人们的脚步,引起他们回忆与思考……
“会址”原本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当年在军中负主要责任的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均住此。战斗间隙,从城外赶来开会的刘少奇、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等各军团的主要负责人也住此,现已作原状陈列,供人参观。位于新城古式巷内还有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遵义停留时的旧居。坐落在老城杨柳街内的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于1985年1月遵义会议五十周年大庆之日开放。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同时高高矗立在郁郁葱葱的凤凰山上。红军在四渡赤水、转战黔北时壮烈牺牲的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的英魂在此长驻。“凤山真穴”(亦称“凤山启秀”)乃过去“遵义八景”之一。“凤峦东峙郁苍苍,真穴遥临古锦湘”,今日凤山,成为红军英烈们长眠的处所,真正应了“凤山真穴”这一景。雄峙在遵义城北面大娄山上的娄山关,像一把锁,箝制着遵义的北大门,旧垒弹痕,装点关山。如海的苍山,似红军勃勃的英姿。
本来,怀着对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一种朴素感情,将遵义当作革命圣地来瞻仰,是发乎内心的自然而然的事。不过,人们用以寄托精神的东西,也极易成为人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里,这儿真正成了“朝圣”之地,纷至沓来的人们几乎挤破了遵义会议会址的大门,那展室内的三合土地面,也被小将们走南闯北的双脚,踏出一个个凹陷的小坑,封建迷信以一种新的形式在红军流过血的这块土地上泛滥,颂歌整日价在小城的上空回荡,小城能够承受得住么?还好,小城没有永远沉醉在过去的光荣和廉价的赞美诗中,糊涂一时的人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清醒过来,不躺在“名城”这块金字牌上睡大觉,不以此沾沾自喜而踟蹰不前。创造一个发达繁荣的经济文化,以与历史文化名城名实相符,遵义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劳动来为圣地增辉。在今日的遵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已成为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很难再找到古时被称为鬼方、蛮方、瘴疠之乡,充军发配、流放处所的点点痕迹……


第8版(副刊)
专栏:

陶然的春夜
姜丽莉
渐渐地,忘记了冬夜的滋味,春将我浸润起来,我不由地陶然了。
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宽阔的街道上,随心所欲地遛着,感受着春夜和煦的气息,短短两个月,离开冬天竟已是这样的远了。
街心花池里,迎春在开,丁香在开,榆叶梅在开;草坪完全绿了,茸茸的一片,让人不忍离去。各种各样的树抽芽了,长叶了,在路灯的映照下,或如玉片,或似翡翠,无不带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神秘。
河边的小径上,散步的情人们陡然多了起来,月光朗朗清清,每一对爱侣,都拥有着一份春的甜蜜。
居民区中,楼房和平房,都有洞开的窗子,将一束束暖人的灯光泻入夜色,而春夜又将它独有的温柔送入屋中。
这是一个多梦的时节!
花儿在做着它的梦,草在做着它的梦,树在做着它的梦,孩子们在做梦,大人们也在做梦。这大地上所有的生命都在春天做着自己的梦。成长,壮大,收获,这是一切生命的梦。
无数的梦想,无数的憧憬,无数的冲动,无数的机会,无数的开端……这便是春的魅力,这便是春宵最为美好的所在。
春的脚步是匆匆的。明早的叶子会和今晚不同。万物在无声无息地生长,竞争。夏将会来;秋将会来;欣慰和遗憾便跟着一起来了。
欣慰者,花朵变为瓜果,梦想变为现实,孱弱变为茁壮,欣慰者的喜悦自不必说。
遗憾者,一切一如故我。春宵里飞翔的梦想,在秋夜只空余岁月蹉跎的叹息。有花无果的枝条,有始无终的事业,满腔的辛酸,满腹的惆怅,只好与深秋的长天为伴。秋的悲哀,早已孕育在春暖花开的时节。
生命的梦,要由生命来完成。春天的理想,要有秋来做出证明。
今夜,春将我浸润起来,我不禁陶然了!
哦,不,不仅仅是陶然!不仅仅是……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年轻的缪斯在沉思
李元洛
诗,永远以真挚强烈的抒情叩响千万人心的弦索,但同时也绝不应该排斥庄严而神圣的美的思想。在诗歌作品中,哲理,是思想美的一个重要内涵,或者说,是美的思想的凝聚与升华。诗的美学思想,中外古今都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古老的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尧典》,早就为我们民族的诗歌美学举起了“诗言志”的旗帜。美国当代著名诗人佛洛斯特,不也说过“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吗?他所说的“思想”与“智慧”,当然也就包括了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哲理,就是作者对生命、人生、社会、历史、未来乃至宇宙的哲学探求与思索,宏观如茫茫广宇,微观如纤纤芥子,都是思想者无穷无尽的探索的领域。在中国,屈原在《天问》与《离骚》中所表现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那种对人的价值和宇宙奥秘的探求,千百年后仍然发人深思。苏东坡那著名的《题庐山西林壁》的景物与哲理的契合,不是至今仍使人寻味不尽吗?在西方,哲学的思索也早已进入了诗的天地,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就创作了许多精练深刻的哲理诗,其中以格言形式写成的哲理诗就多达二百余首。印度泰戈尔散文诗中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乃至他深邃的宗教哲思,也可以给我们以某种启示。
在中国新诗史上,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蕴含丰富的哲理,今天仍是读者和学者感兴趣并穷力探究的课题。崇尚理性的思考,追求哲学的深度,是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诗歌创作日益显著的美学特色之一。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校园文艺”丛书中的大学生哲理散文诗集《沉思录》,就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诗的思考,以及他们对人生价值与宇宙奥秘的探求。
从《沉思录》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哲理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关注。他们有的抒写过去许多人写过的题材,但却从现实与历史交织的再度切入,抒发自己对未来的哲学沉思,有的作者说长城是“一支被风化了的血和泪的歌”,它“把一部支离破碎的断代史,把一个严峻的命题,袒露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叫人思索,叫人解答”,表现的是对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的哲理思辨;“浩淼的宇宙无边无涯,复叠的星云此起彼伏。何处是起点?何处是终结?人呵,你的位置在哪里?”有的年轻诗人探讨的是宇宙和个人这样一个千百年来令无数哲人与诗人困惑的哲学命题,倾心的是民族的忧患感与历史的使命感。
哲理散文诗,它不同于哲学论文和哲学著作,它必须要具备诗之所以为诗的素质。散文诗的哲理,不是抽象空泛的无动于衷的议论,它必须和真挚强烈的诗情携手,又要与鲜明独创的意象联姻。熔感性与知性于一炉,有价值的哲理玄思、热烈的生命情感和新鲜精采的意象的三者合一,这应该是哲理诗的上乘境界吧?祝愿年轻的诗作者们的作品,朝上乘的境界飞升。


第8版(副刊)
专栏:

平民
高深老农民轻轻地,敲你家的房门。你解下围裙洗把手,恭恭敬敬地迎接客
人。你给红领巾讲述,当年恶战辽沈。讲了那么多战役那么
多战友,怎么就没有想起,自己臂上的弹痕。当年在任上,丈量过县内大路小
路。离休两年了,还游目四顾继续趱
行。记不清落实政策时,谢绝了多少感激的
礼物。以终生的虔诚和信
念,卫护共产党人的良
心。下降会使人,感到心也在下坠吗?我曾暗暗担忧,你究竟有多大的自
信。走出了那个办公室,并没有走进寂寞。统管和操纵你中枢神
经的,仍然是公仆的责任。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 韵〔中国画〕 鲁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