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科室热”阻碍乡村企业发展
在苏南农村,不少乡村企业里的科室多得吓人:规模稍大的工厂建立的科室,已经臃肿得像国营企业一样机关化了;有些100多人的小厂里,科室也有7、8个,20多个科室人员或“淹”在文山会海之中,或看报、吃茶、谈天,抱着小孩办公的也常有所见。
许多厂长说:乡村企业众多的科室是上级管理部门“逼”出来的。
事出有因。乡村企业自诞生以来,至今还没有自己的企业管理条文。前几年,各县在对乡村企业进行整顿时,就参照了国营企业的条文。后来,乡村企业在领取生产许可证、进行产品鉴定、产品创优和三级计量验收标准时,上级管理部门也提出:不论是国营还是乡村企业,验收标准平等,一律按国营企业条文办理。于是在乡村企业,“迫”于生产、创优的需要,各种对口的科室一个个建立起来,不到比例的科室人员也一个个增添进去。
在科室林立、人员臃肿的苏南部分乡村企业里,原有的活力正在逐渐削弱。层层请示汇报、研究讨论,办事效率低的情况已经十分突出。更严重的是,干活的工人情绪低落。他们说:过去种田吃大锅饭,村队干部一大群。现在加工零件虽说是记件工资,但由于科室人员不断增多,工人的劳动指标年年提高。科室里的干部子女、领导亲属每年2000多元收入,还不是工人干出来的?工人不满情绪带来了产品质量下降,科室人员膨胀加剧了企业负担。每年因亏损而倒闭的乡村企业不断扩大,仅无锡市每年就有300多个。
(摘自5月7日《新华日报》冯金涛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盼“无酒精的酒文化”早日来
刘向辑录的《战国策》中写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范文澜甚至根据夏禹时酿酒的出现而推断夏代已经形成阶级社会。可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似与治、乱、兴、衰有一定关系。“酒文化”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河南信阳罗山蟒张乡天湖商朝古墓中发现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酒,也说明我国“酒文化”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中就记载有“?”(音读“唱”)——古代用于“祭祀文化”的香酒。而这瓶装在一件青铜卣中、密封良好的酒,经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的抽样色谱测试,证明每100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酯,并有果香气味。据研究“酒文化”专家介绍,这瓶古酒虽然经过3000多年的水解、醇解、氨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至今还能测出酒的成份,证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相吻合,亦证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晋朝人江统便认为“酒文化”是从老百姓中开始的。
法兰西的“酒文化”则始于葡萄酒。300余年之前,法国人谢尔说:“在面包之后,造物主让人类维持生命的第2种‘饮食文化’,便是葡萄酒。”可以说法兰西“饮食文化”系统中几乎每天都有“酒文化”“登台表演”。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渐渐强调酒对人体有益的一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蜂蜜啤酒生产技术,和国际优质啤酒比,其氨基酸高178.5毫克/升,维生素总量高577.3毫克/升。美国则酿出无醇酒,既把酒精除去了,又使无酒精的酒味道与真美酒毫无差别。也许有一天,世界将进入“不含酒精的清醒如常的酒文化时代”。
(摘自5月3日《长江日报》刘荆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医药治疗的第一例艾滋病
著名中医学家、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教授陈可冀,去年同美国东方医学院著名医生余娟合作,应用中医药有效地治疗了一例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达到了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身体素质、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这是中医药治疗的第一例艾滋病。
这例艾滋病患者,是一位38岁的男性美籍白种人。患者1986年5月7日前来就诊时,疲惫不堪,厌恶饮食,长期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达3年之久,自觉三天两头都在感冒,咽喉肿痛,口干舌燥,体质极度衰弱,已无法坚持日常工作,并且情志沮丧,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杀意向。从既往病史看,他曾与20来名男性青年发生过同性恋。1981至1982两年间,患者性生活十分杂乱而频繁,与其搞同性恋的一批青年人在四五年内相继死亡。该患者于1984年6月经当地医院反复检查,确诊罹患艾滋病,并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陈可冀应用中医理论,诊断为“温毒证”。治疗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清热凉血,祛湿解毒,药方选用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的“甘露消毒丹”为主,随症加减化裁,灵活应用。连服4个多月中药后,患者症状好转,体力和精神均有进步,可以正常进食,并开始半日工作。
第二阶段改用“生脉散”补元气、益阴津,另加元参、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生津之品。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患者体力逐渐恢复近正常,食欲好转,腹泻停止。但病情仍时有波动。
第三阶段以补益为主,进以扶正重剂,巩固疗效,稳定病情。药方以气血双补的“归脾汤”为主,重用黄芪治疗。服药两周后,患者认为“此方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可以熟睡,心悸改善,精神轻松,要求继续服用。截止1987年9月末,患者情况仍然稳定,自诉数月以来未罹患感冒和流感,咽喉部不再肿痛,体力和食欲均好。患者高兴地说:“我是病友中最后一位幸存者,中医药肯定对我的病起了关键作用。”
(摘自《中国医药报》第360期张荣大 屈维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解开疼痛之谜
对一个病人来说,有时疼痛简直比死亡更可怕。对疼痛本质的探索将导致找到控制疼痛的更好办法。
长期以来,我们只知道疼痛的存在,却不知道疼痛的本质。疼痛具有复杂的传导系统,通过大量的网状结构和神经纤维、神经节、触突、中间神经元、神经束及神经中枢等表现出来。1973年所罗门等在大脑发现了两处疼痛受体区,一在丘脑,它是疼痛冲动的转换站;一是控制情感反应的边缘系统。
早在公元16世纪以前埃及就使用鸦片作为止痛剂,但到近20多年,医生才开始了解为什么鸦片能止痛。1975年,约翰·休斯和汉斯·科斯特里兹两个神经化学家从猪脑中提取出两种可阻断吗啡受体的吗啡物质,称之为内腓肽;在那以前。人们只是推想体内存在有吗啡受体,吗啡可以阻断这些受体而中断疼痛。
用针灸止痛,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1970年尼克松访华时,一随从人员患了阑尾炎,术后剧疼,中国医生用针灸解除了疼痛,才引起西方医生重视。针灸可以使身体释放出阻断疼痛的物质。
游离的缓激肽是已知最强的致疼物质,先是损伤的毛细血管释出缓激肽的拮抗剂,缓激肽拮抗剂可缓解皮肤疼痛以及心脏和其他器官的神经痛。但疼痛是身体的警报系统,如果完全没有疼痛,人类将面临灾难。
(摘自5月17日《科学报》贾德卿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吴敬梓名、字、号的由来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字叫敏轩,号称粒民、文木老人、秦淮寓客。然而,他这些名、字、号的由来,鲜为人知。
吴敬梓的名,源于《诗·小雅·小弁》“惟桑与梓,必恭敬止”的诗句,取敬恭桑梓之意。他的字叫敏轩,源于《战国策·宋》:“荆有长松文梓,梗楠豫章”,并结合孔子答子贡问,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话而取之。吴敬梓在创作《移家赋》时还念念不忘他名字的本意,用双关韵语郑重地写道:“天不予梓也,而独文梓焉!”意即:“天啊!为什么不给我任何珍贵东西,而独赋予我文学才能呢!”
吴敬梓的号称粒民,源于《书·益稷》“丞民乃粒,万邦作乂”之语,取以谷米为食是民之根本的意思。梓树是文木(即有纹理之木),并从取字敏轩本意出发,他把自己的读书室命名为“文木山房”,进而晚年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移家南京后,寓居在青溪与秦淮两水交界处淮青桥附近的秦淮水亭。秦淮水亭最早是南北朝时陈朝尚书令江总的园宅,后来历代为文人所居住。吴敬梓颇以自己能在此处家居感到自豪。因此他又号称“秦淮寓客”。
(摘自《南京史志》第3期苏仕先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1938年12月9日,延安青年界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毛泽东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大生产运动。散会后,毛泽东、塞克、李昌三人同桌吃饭。席间,毛泽东又说起了大生产问题,并希望塞克以笔耕来促进大生产运动。
恰巧此时星海向塞克求词,他说:“塞克,你写个厉害的!”塞克开始思考星海的话,什么是“厉害”的呢?冲啊、杀呀,已经不少了。
转眼到了1939年春天。有一天,塞克在延河边散步。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使他深受感动,并产生了创作欲望。他想,这不是厉害的吗?大生产运动,对抗日战争产生了伟大的影响,将来在历史上也会记上一页。这个题材可以搞一个大型的、新颖的、有气魄的作品,也就是星海说的“厉害”的。于是,他在延河边上就构思起来。
经过反复思索,塞克觉得腹稿成熟了,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写出了《生产运动大合唱》的歌词。
星海很欣赏这部大合唱词,立即动笔,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写出了总谱。1939年3月21日,鲁艺在陕北公学预演《生产运动大合唱》,获得了成功。此后,这个大合唱响遍了全国。
1939年春,《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随演剧第三队从外地到延安。他将这部歌词请星海谱曲,星海让塞克先谈谈意见。塞克发现这个青年有激情,在这部歌词中黄河这个形象很有气魄,建议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果然,星海一旦进入创作境界,才思奔涌,一气呵成,写出了这部大作。《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延安,传向全国。
(摘自《新文化史料》第2期孙焕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舵的发明及对航海事业的贡献
我国古代航行初期,一般是用篙和桨控制方向。随着活动范围扩展到深水区域,篙用不上了。由于船体增大,桨的数量增加,要负担推行和制导方向的双重职能,操纵不容易,于是,桨按职能分成一类专管划行,一类负责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称为舵桨,位置从船舷移至船尾,成为尾桨,操纵方法改为不离水面来回摆动。这就是舵的始祖。
舵桨在商朝就已出现。我国古籍中舵又写作柁、柂,发明时间最迟不超过东汉。1955年广州近郊一座东汉墓出土陶制船模型,船尾有舵,呈不规则四方形,舵杆用十字结构固定,顶端有孔,是安装舵把的。
早期的舵是伸出船尾的,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改为垂直插入水中。这种舵称为垂直舵。我国古代船舶一般是首尾翘起,尤其是尾部。这成为安装垂直舵的理想地方。由于航道深浅不一,逐渐演进成升降舵。船驶入浅滩或靠岸时,把舵吊起,以防折断。宋代还发明了平衡舵,即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减少转舵力矩,操纵更为轻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窗孔舵”,舵上有许多孔,在水中减少了阻力,更容易转动。
大约在十世纪,舵传入阿拉伯地区。欧洲可能是十二世纪十字军第二次远征时引进的。大约1180年,教堂的雕刻上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舵。窗孔舵直到1901年才传到西方。类似我国宋代的平衡舵,在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开始使用。
(摘自第5期《文史知识》王心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糖尿病的免疫疗法
科学家们发现,早期使用有力的免疫系统抑制剂能够使糖尿病人体内生产胰岛素的细胞停止受到破坏,有些人还能停止注射胰岛素。
伦敦西安大略大学的科学家透露了使用环斯波任治疗I型糖尿病的临床实验结果。当胰腺中胰岛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分解糖时,症状便会出现。一般需要反复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加拿大和欧洲12个糖尿病中心最近完成的对188个病例的研究表明,环斯波任明显增加了疾病的缓解率。一年内,25%的病人在使用环斯波任后,不需再注射胰岛素。早期治疗的病人(开始使用胰岛素的两周内)缓解率达30%。
科学家们正在探求I型糖尿病一经诊断是否就应使用环斯波任进行治疗,使似乎是自动免疫反应导致的胰岛细胞受到破坏停止下来。由于环斯波任本身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能力,科学家们把环斯波任用于治疗糖尿病叫做“火箭筒打中靶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糖尿病的这种免疫疗法在将来可能是很实用的。(摘自《世界科技译报》第144期 水文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类最早的房屋
可能有人会说,六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住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是人类最早的“住房”;也有人会说,六千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村的半地穴房屋,应算是人类第一幢房屋。但北京猿人住的只是天然山洞,半坡遗址的房屋虽距今已六千多年,但还算不上世界最早的房屋。
目前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人类第一幢房屋是猛犸象骨房。这是一九○八年在苏联乌克兰北部城市契尔尼柯夫灭金村附近的捷斯纳河冲沟里发现的“堆积物”所证实的。直到一九五五年才搞清楚,这个“堆积物”乃是约二万年前,即石器时代的住宅遗存。经过复原处理,它显示为一种切入地面的半球形帐篷形状。该“帐篷”高二点六米,很像现代住宅,面积为二十平方米,是用猛犸象的长牙、肩胛骨等骨头做成房屋骨架,然后搭上兽皮形成的。一九六六年在契尔卡斯基省再次发现尺寸更大的这类建筑物,在其基础内有九十五块猛犸象颅骨,规则地排成上下两行,再次证明了这些猛犸象骨头是住宅的原始结构。
“猛犸住宅”的骨架是由八至十厘米粗的小树加工成的弓形木插到猛犸象的颅骨里形成的。这些弓形木要提前弯成需要的弧度,等它干燥才能用。二十五至三十根弓形木插好后,彼此间用野牛筋或猛犸象筋系牢,再搭上兽皮。兽皮外压上长牙和鹿角,防止滑动。门两侧为了加固,不用弓形木而用又长又有弯的猛犸象牙。为了形成拱,在两根长牙的上端用筒状骨头作成套管来连接。可以说结构是合理的。
捷纳斯河畔发现的人类第一幢住宅表明,猛犸象和野牛遗骨的“聚积”物,早已不再是本身的含意,而成为远古人类建造住宅的最早遗存。
(摘自五月七日《科技日报》顾孟潮 米祥友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