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从将军到总统
——齐亚·哈克的历程
任毓骏
像一艘航船,在舵手驾驭下,冲破滔滔海浪,驶向远方的目标,十多年来,齐亚·哈克总统驾驭着巴基斯坦这条清真之船,几经风浪,几经艰险,坚定不移地从南亚次大陆驶向世界。
回顾当年,齐亚·哈克真可谓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执政于内外交困之时。如今,年逾花甲的哈克依然精力旺盛,体态矫健。锐利的目光,坚毅的面孔,颇具特色的胡须与宏亮的声音,都使人鲜明地感到,这位总统的军人英风犹存。他是巴基斯坦建国以来掌权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在他领导下,巴基斯坦稳步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现在人均国民收入近400美元,高居南亚诸国之首。在国际舞台上,巴基斯坦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哈克总统也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政治家。
穆斯林之子那是阴郁的殖民统治岁月:1924年8月12日,哈克降生在现属印度北方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位虔诚的穆斯林,自哈克幼年时起就向他灌输了伊斯兰教规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念完中学后,哈克进入德里的圣·斯蒂芬学院。此时南亚次大陆的广大穆斯林日渐觉醒,要求建立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伊斯兰国家。哈克积极投身于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经受了锻炼,奠定了他日后的政治思想基础。
飞升的军界之星血气方刚的哈克,1954年5月投笔从戎,加入英国皇家印度骑兵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转战于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年轻有为,骁勇善战的哈克,戎马倥偬中崭露头角,被送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先后到美国装甲兵军官进修学校和参谋军官进修学校深造。1964年回国后,哈克在军界青云直上,三四年间就从中校擢升为少将。1969—1971年他被派往约旦帮助训练军队,荣获约旦独立勋章;1975年晋升陆军中将军长,第二年又升为上将,越过4位资深的将军荣任陆军参谋长。从政后哈克仍与军界联系密切,至今仍兼任陆军参谋长职务。
民选总统70年代中,巴基斯坦社会动荡,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不得安宁。1977年7月,身为陆军参谋长的哈克毅然接管政权,宣布实行军管,避免了一场内乱。
此后,齐亚·哈克稳步地推动民主化进程。他在1984年12月的全民投票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了出任民选总统的宏愿。1985年,他宣布取消长达8年半之久的军法管制,把行政权力移交给新组建的文官政府。这个重大决定受到国内外普遍欢迎。
作为国家元首,哈克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1981年他荣获国际和平合作金奖。他经常出访以扩大巴基斯坦的影响。为改善巴印关系,他3次主动访印,显示了豁达的政治家风度。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和安置流入巴基斯坦的300多万难民,哈克总统发挥了举世公认的作用。他把中巴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基石,撰文赞颂巴中友谊已从“过去的小溪汇成今天的大河”,两国之间的友谊符合本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利益……
生活花絮哈克日理万机,精力充沛,一天工作12小时,有时竟连续工作18小时。他的格言是:“勤奋努力总有好报酬。”他廉洁奉公,以身作则。70年代末,石油价格上涨,为了节约汽油,他骑自行车上班。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称颂他热情好客,与人为善。尽管他公务繁忙,总是设法挤出时间会见众多的来访者,倾听各种意见。
哈克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膝下两子三女。逢节假日,他总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哈克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学生时代曾是足球健儿,现在他喜欢打网球和高尔夫球。这次来华访问,还打算在绿茵场上同中国领导人切磋球艺哩!
曲棍球是巴国“国球”,其国家队雄霸国际球坛。哈克和国家球队的友谊被传为佳话。奥运会期间,凡有巴队比赛的电视转播,哈克每场必看,且每天给球队打一次电话,鼓舞斗志,出谋划策,充当“场外指导”。每当球队凯旋,哈克在总统官邸亲自设宴为健儿们接风洗尘。人们说,哈克是总统,又是朋友……


第7版(国际)
专栏:

孩子喜欢机器人
魏玉琴
巴黎东北郊的科学工业城每日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无数的参观者,那里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吮吸知识甘露的科学会堂。4月的一天,新一代的智能机器人风头十足地在大厅中到处和人们握手、交谈,给孩子们以无限的欢乐。
这个机器人告诉人们它名叫“斯特拉托斯”。它身高1.87米,较为“肥胖”,有一个鸟形的头,圆脑壳,扁嘴巴,两条长臂屈伸自如,两只大脚能容一个人的双脚站在上面。它鸭步鹅行,走来走去,能转动360度的脑袋对准谁就用法语交谈。我们同去参观的一位工艺美术设计师想和它照个相,一握手,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没想到,它竟能准确地认出这是中国人,立即以圆润的男低音用标准的中国普通话说:“你好!”尽管他再说不出别的中国话,仅此一句,就引起满堂欢笑。它不时地向身边的人发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住在什么地方?”……一个问题得到回答,它就问另一个问题,交谈一会后,它向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请求:
“你愿意和我跳舞吗?”小姑娘欣然同意。当她站在它的大脚上时,它立即播出欢快的乐曲,带着小姑娘伴随音乐旋律在舞厅中旋转起来。周围的孩子们都想和它跳舞,它就对孩子们说:“咱们大家一块跳好吗?”这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一个拉着一个排在它身后,它带着一二十个孩子在大厅中转了个够。跳完舞,它又问身旁的孩子:
“你愿意亲亲我吗?”小姑娘立即上去亲了它那张扁嘴巴……人们随即鼓起掌来。
它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把孩子们的兴趣推向高潮。一个小男孩问他妈妈:“它怎么会认识我呢?”一个很小的孩子问他爸爸:“机器人在哪睡觉?”……一个小学生告诉我,他非常喜欢这个机器人,可是他遗憾这个机器人不会跑,他说:“我长大了要造一个会跑的机器人!”
据说,这个机器人能流利地讲法、英、意、西、葡5种语言,能用汉语、德语等问候人。他的功能很多,能做导游陪你参观展览,向你介绍产品和质量,回答有关一些技术性问题等等。据说,如今它已去意大利作客了。
这个机器人展示的现代化视听手段,有如交给孩子们一把开启科学宝库的钥匙,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需要他们一步步探索。
(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水比油贵
何崇元
缺水,是阿拉伯国家面临的一个难题。
据说,早年在科威特,曾有几个农民去掘井找水。他们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可打出来的井喷出的却是石油,而不是水。科威特境内无河流湖泊,又无地下水源。因此,在这里一升进口的矿泉水价格抵得上两升汽油钱。
当然,类似的情况并非科威特仅有。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处西亚北非,沙漠广大,雨水稀少。许多地区甚至终年无雨,酷热难当。而地上水有一半直接流入大海。两伊战争更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油轮被炸,大量石油流入海湾,给海水淡化又带来了新的麻烦。
这种种因素给本来就缺水的阿拉伯国家造成了许多困难:可耕地得不到充分的耕种。阿拉伯国家的可耕地约为1.97亿公顷,到1987年,已耕地还不到可耕地的28%,大片土地荒芜。即使已耕种的土地,因为缺水,也得不到好收成。淡水涨价,海湾产油国水比油贵不足为奇,但在卡塔尔,每桶淡水涨到30多美元却不能不使人感到惊讶。缺水有时也引起政治动乱。据约旦官方的报告说,以色列已经霸占了约旦河谷90%的可再生水源。有人警告,照现在的情形发展下去,约旦河的可再生水源到1995年就将枯竭。水的问题已经成为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纠纷之一。
在中东这块动乱的土地上,阿拉伯国家为解决水的危机,也像对付这里发生的政治问题一样,绞尽了脑汁。
首先,它们着眼于保住和调动天然水源,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埃及的纳赛尔水库尽管近年水位下降,但还是使埃及9年来免遭干旱。利比亚在南方沙漠中修建了沙漠人造河,南水北调,可灌溉18万公顷农田。还有就是变海水为淡水。沙特等6个海湾国家去年的淡化水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60%。科威特1952年前主要依靠伊拉克供应淡水,然后把水装在羊皮袋中,由街头小贩叫卖。现在,科威特已建成庞大的海水淡化厂,告别了昔日祖祖辈辈找水喝的时代。
为了解决用水困难,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在进行节水试验。埃及、约旦、科威特对大田作物已实行喷灌;沙特用含盐度占2%或2.4%的稀释海水种出了小麦;阿尔及利亚为解决4000万公顷农田的干旱,营造了一条横贯全境的“绿色长堤”。他们还把处理过的污水用于绿化,既节约了淡水,又浇灌了树木。近几年,有的国家已开始引进淡水。据有关消息透露,土耳其总理正建议海湾国家修建一条经叙利亚、约旦通到沙特阿拉伯的“和平管道”。这条造价为210亿美元的管道若能建成,每天可向海湾提供600万立方米的淡水。对此,土耳其官员评论说,该计划比从北极拖冰山或从加拿大运水便宜。一位海湾官员说:“我们还是宁愿依靠自己来开发我们自己的水利资源……”
阿拉伯国家的水资源估计每年为3940亿立方米。阿拉伯的粮食专家认为,他们的灌溉需求却只有3050亿立方米。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阿拉伯世界不会遭到真正的水危机。”但问题在于,现在有20%的水由于分配和利用不当浪费掉了。因此,要管好水源,节约用水,这不仅是阿拉伯国家,也是人类求生存的永恒主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航海巨人”蒙难记
徐文群
1988年5月14日午后,霍尔木兹海峡风平浪静,油轮、商船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伊朗腊拉克岛石油中转站附近停泊着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56万吨级“航海巨人”号油轮,其船体长350米,甲板面积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它的旁边停泊着23万吨级的西班牙油轮“巴塞罗那”号。它正从“航海巨人”号油轮那里装油。在这两艘油轮的旁边依次排开停泊着的是悬挂英国国旗的45万吨级油轮“伯马企业”号、挂塞浦路斯国旗的15万吨级油轮“阿尔戈什”号和伊朗本国23万吨级油轮“哈尔克”号。这时,“航海巨人”号甲板上只有几名船员忙碌着,大多数船员正坐在餐厅内喝着饮料,谈天说笑。
1点钟刚过,几架伊拉克“F—1幻影”式战斗轰炸机出现在北部天边,隆隆的响声由远而近。说时迟那时快,“航海巨人”号上值班船员拉响了防空警报,尖厉的警报声顿时响彻海峡上空。船员们不顾一切地冲向甲板。但是哪里来得及躲避,飞机呼啸着冲至他们的头顶。顷刻间,十几枚重230公斤的伞降炸弹倾泻下来,甲板立刻变成一片火海,冲天的火柱伴随着浓烟腾空升起,映红了半边天空。甲板上一片混乱,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与哭喊声、呻吟声连成一片。一些人赤着脚从几十米高的船舷边跳下海去,胆子小的则拚命往下放救生艇。据后来逃出这场劫难的一位菲律宾船员回忆说,当时他们正在餐厅闲谈,忽闻警报尖叫,知道大事不好,大家争着向外冲去,但是爆炸导致的船体剧烈震荡把他们从餐厅的一头掀到了另一头,他们就像喝多了酒的醉汉根本站不稳脚根。舱内骤然增加的灼热空气闷得他们透不过气来,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跌跌撞撞爬出船舱,夺路逃命。
同时被伊拉克飞机击中的还有“巴塞罗那”号。这两条船上直冲天穹的两个巨大火柱,方圆几十里都能看清,伊朗海上救难组织奋战了两天两夜才把大火扑灭。在这次袭击中受了轻伤的是“伯马企业”号、“阿尔戈什”号和“哈尔克”号。到16日,救援人员共打捞出17名船员的尸体,3人失踪,几十人受伤。海湾航运界人士惊呼,这是“油轮战”以来油轮受损最惨重的一次灾难。
为了打击伊朗赖以生存和支持庞大军费开支的经济命脉——石油输出,在1984年4月份,伊拉克使用飞机袭击了航行于波斯湾运载伊朗石油的第一艘油轮,伊朗作为报复则使用快艇袭击对方或第三国的船只。从此“袭船战”日益升级,4年多时间里共有几百艘船只遭到攻击,仅1987年就有178艘油轮和商船受创。美国1987年7月直接插手海湾,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但并未使“袭船战”停息下来。今年1至4月份又有40多艘船只遭到袭击。
在海湾的中东分析家认为,只要两伊战争还在继续,“袭船战”就不会停止。伊拉克为了迫使伊朗坐到谈判桌前,必然还会使用包括“袭船战”在内的各种军事手段,而它也同样会遭到来自伊朗的相同袭击。
旷日持久的这场战争,使两伊遭受了重大损失:战争中已有50多万人丧生,几百万人受伤;双方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油田、炼油厂陷于瘫痪;军费开支浩大,伊拉克已负债多达500亿美元,伊朗靠石油出口积累的巨额财富也已大量耗费。人们多么希望两伊尽早罢战言和,通过谈判,公正、合理地解决争端,早日实现海湾地区的和平。


第7版(国际)
专栏:

影坛佳作《孩子们再见》
文新
在1988年度法国电影凯撒奖上,影片《孩子们再见》独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九项提名,成为夺标呼声最高的影片之一。《孩子们再见》由路易·马勒编剧、导演,角度新颖,情节感人,被公认为1987年法国影坛少有的力作。这部影片曾获得198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并被法国畅销电影月刊《首映式》列为去年世界十大佳片之一。
《孩子们再见》以导演马勒本人童年时期的一段亲身经历为素材,从一个极小的视角反映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的罪行。
影片一开始就把人们带到二次大战期间法西斯铁蹄下的巴黎。这是1944年初的严冬时节,新年刚过,冬季学期复课了。巴黎郊区一所教会学校的寄宿生朱利安(导演童年时期的化身)返校时,发现又来了三位新生。同学们只知道他们来自外地,却不知到底来自何方。只有校长让神甫知道底细,但他从未有过任何的透露。朱利安和其他同学一样,对这三位神秘的新生颇感好奇,甚至有时也加入了欺负、取笑他们的行列。渐渐地,朱利安和其中一个新生——与他同宿舍的博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可是,没过多久,这种纯真的友谊就破碎了。一天正在上课时,一群德国盖世太保冲进学校,抓走了校长和那三位新生,把他们押进集中营。这时,同学们才了解真相。原来这三位老实可爱的新生是犹太儿童,校长为了保护他们,一直冒着生命危险用假名将他们留在校内读书。走出学校时,校长让神甫转过身来,望着一群纯洁天真的同学,非常平静地说了一句话:
“孩子们,再见!一会儿见!”校长和三个同学最后惨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朱利安为失去年轻的伙伴痛苦万分,这在他的童心深处埋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
整个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磅礴壮观的场面,而是运用一种白描式手法,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刻画一群平凡的人物,用故事内在的感染力去打动观众。影片中,博奈被押解走出教室一场戏被认为是最撼人心弦的,他把当年目睹的情景完整地搬上了银幕。马勒回忆说:“那几分钟之间的一切,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的那位同学(即影片中的博奈)收拾起他的铅笔盒和书本,那样地平静,一句话也没说。他背好书包后,开始和我们告别,一个人接着一个人地握手……这一情景使我永生难忘。”而当影片演到校长和三个孩子离开学校,让神甫说出“孩子们再见,一会儿见”时,许多观众禁不住潸然泪下。
路易·马勒是法国影坛一位卓有成就的导演。他早年毕业于法国高等电影学院,50年代开始独立创作,至今拍过近30部影片。1956年,他的处女作《沉静的世界》曾获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此后在法国和国际电影节活动中多次获奖,并且几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的提名。70年代后期,马勒暂居美国并继续进行电影创作。1977年,他拍摄的《雏妓》,被认为是好莱坞青春影星波姬·小丝的成名作之一。1980年,他执导的《大西洋城》,又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以及最佳男女主角等五项重要提名,并被美国电影评论协会评选为当年美国的最佳影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的婚姻介绍所
唐若水
据统计,在今日美国,遍布全国大城小镇的婚姻介绍所约有五千家之多(而十年前仅三百家),在其中任职的“专业红娘”不下二十万人。眼下,与最新科学结合的大小电脑婚姻介绍所也一个接一个地应运而生,更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
美国的婚姻介绍所规模大小不一。位于首都华盛顿市的“国际婚姻介绍所”堪称美国最大的超级婚姻介绍所。它在全国五十多个城市设有分所,拥有雇员(多为女性)一千多人,近年来每年接待顾客一万人之多,其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在介绍所安排下喜结良缘,开始了新生活;而东北部纽约州的“美满婚姻介绍所”与“国际婚姻介绍所”相比,只是个“超微型”的,工作人员仅两名——一对老夫妇。但这对老夫妻以相敬如宾又乐于助人而名闻远近,因而不少渴望美满婚姻的求偶者把这对模范夫妻当作“活样板”前来求助。“美满婚姻介绍所”也名副其实,一次调查证实:最近三年中由这对老夫妻撮合的家庭中自称生活异常美满者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在美国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大大小小的婚姻介绍所往往以其“特色”求得立足之地。如“空中婚姻介绍所”是通过电视来搭线的;“一见钟情介绍所”答应给在所内一见钟情的顾客提供免费旅游;“黄昏介绍所”是专为老年求偶者设立的;“外来客介绍所”考虑到近年来蜂拥而至的外国移民特殊的文化传统、经济条件和语言困难等因素,因而大受“外来人”(尤其是亚洲人)的青睐;“残疾人介绍所”当然是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婚姻大事的;“十字架介绍所”是为胸挂十字架的基督徒物色理想对象的。而“特别介绍所”则主要为超级长人、侏儒、肥胖者在择偶问题上排忧解难……当然,有更多的婚姻介绍所并不开设“特种服务”,但以效率高、热心负责的“综合服务”而赢得信任。
据美国一位家庭问题专家统计,去介绍所的求偶者中约有三分之二系再婚者,其中又有一半已经历过两次以上的离异。看来,正是美国家庭结构的极不稳定造成了婚姻介绍所的“兴旺发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