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吃风探源
公今度
最近出现许多关于“吃”的杂文,看来总是因为“吃”的实践频繁,所以“感应的神经”也就反映多了。
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讲究,外国人就是这样夸我们的。我们也以“吃”而自豪,熏熏然以为论“吃”,中国是盖世无双。但是,国家尚勉强够得上“温饱型”,保证“球籍”尚需花大气力,举国上下“大嚼成风”,又如何来解释呢?有人找到根据说,“吃”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体现。千年古国传统文化组成之一,是包括饮食的历史,而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如能源、烹饪、肴馔、佐料、器皿等等,又丰富和推进了吃的文化。物质文明(硬件)和精神记录(食谱),交相作用遂形成特有的心态——喜吃和善吃的“文化积淀”。所以即使国力与这种“文化”不相称,但勒紧裤带总是迫不得已的。
要说自古以来“吃”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那么不妨查看查看谁在吃?吃的又是什么?当然,史载有“酒池肉林”,“龙肝凤髓”。前者讲量,后者讲质,质量都远超过西丽湖度假村的。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享用这样的“文化”呢?贾政的大女儿是皇帝的小老婆,当然有资格参加“大奖赛”的。一味茄子要几只鸡配,但毕竟“茄鲞”是待客之肴,而不是家常便饭,家常还是“饭一盂、菜数碟”而已。至于潦倒以后,生活中的“贾宝玉”只能“举家食粥酒常赊”了。可见能够充阔的,也只有尖尖上的几家。平时,苞米杂粮能够让吃饱,老百姓已是够开心的了。如有战争、灾荒,不饿死人已是大幸,要说用肉糜果腹当然只是千古话柄;能有野菜、山芋藤、槐树叶、观音土,已可以让灾民额手称庆和抢夺至死了。
如果也像某些“大奖赛”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其中段,以示公允的话,那末皇帝家的山珍海馐——去掉,灾民手里的树皮草根——也去掉,中产人家的“饮食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水平呢?我小时认为最高的“文化理想”就是“吃喜酒”,还有就是“吃年夜饭”。然而这最高理想却是“六一便饭”。喜庆的正日,婚家搭了“木缘棚”(那时的“活动房屋”),摆了“茶吊子”(一人高的铜茶壶),开出来的“喜酒”却是六菜一汤:无非是“烂糊肉丝青鱼段,红烧蹄膀素什锦”,如在吃风大张的眼下,是普通请客也拿不出手的。至于梦寐以求的年夜饭也不过是四冷盆六大菜,像现时筵席上成了公式化的第一道——清炒虾仁,那是连地主家也不常有的。
有些学者做学术研究:为什么吃风越刮越炽?是国民性?人之初,性本馋?吃的传统优乎?劣乎?食欲的量变导致了不可抗拒的质变?从美的享受到美味的享受?……看来都说不太清楚。我看还是如实、朴素地说:你有公费我有嘴,不吃白不吃。比国宴还要高级的筵宴,为何不吃?吃到一顿是一顿。只要找得到名义,你好吃、我吃好。至于名义还怕少么?接待外宾、内宾,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推荐模范,评选作品,检查工作,参观访问……翻开辞书,任意点一下都是可吃的理由,这里就不多写了。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我看《火神与秋女》
曹禺
最近我看了一出戏,戏的名字是《火神与秋女》。这出话剧是在青艺的排演厅改成的小剧场演出的。这个小剧场虽然和国外的一些小剧场比,还显得简陋,但是它的新鲜的与亲切的气氛却是我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我一直赞成话剧在小剧场的演出,也有人把它称作试验性演出。我想这是条路子,一条引人入胜的小径,可以使话剧艺术一步步地深入人心。现在的《火神与秋女》正是在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看了这出话剧,我十分高兴。整个演出充满了幽默感与人情味,令人欢乐。同时又带来一丝忧伤,一些思索,我想这是一种真正的喜剧格调,是在今天的中国话剧舞台上较为缺少的。《火神与秋女》的喜剧调子来自于人物,来自于他们的思想、行动和语言,说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中国也有喜剧,可有一些却是生硬的喜剧,很像是用一只大粗手去搔你怕痒的地方,你没有办法,不得不笑,心里却感到很难受。《火神与秋女》之中的一些场面却完全不是这样。剧中的人物正在激动着,在流眼泪,甚至是痛苦万状,而观众却不由得大笑起来。我一直觉得喜剧是非常难写的,因此看到这样一出洋溢着喜剧气氛的话剧,我感到格外高兴。
我和剧作者苏雷很早就认识,他是位年轻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甚至还是个孩子,一位少年吧。我看他粗粗壮壮,但似也懵懵懂懂。没想到多少年后,他写了话剧,还听说他的其它戏在上海和许多地方上演,这也是我感到高兴的另一个原因。
我老了,但是每看到年轻的人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我就感觉这里也代表着我的一份,我对话剧事业的感情。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他们演出的《火神与秋女》效果很好。导演的构思很好,演员的表演也很好,就是说在这出戏里,所有的创作人员的心灵击撞在一处,爆出火花,使得这个演出焕发了活泼的生命力和光彩。这样和谐的创作是一种幸福。我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这种幸福的滋味了。我羡慕他们,然而我更希望现在有能力的话剧工作者们要珍惜这幸福,因为它不光是属于每个人自己,它也会指引人们创造出真正的美好的艺术。
我相信话剧的舞台,它不会辜负人的劳动。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生活的酸甜苦辣
——喜读《北京往事谈》
翁偶虹
人都热爱生活。生活给人以愉快,也给人以烦恼;给人以愤懑,也给人以慰藉。
生活是不能割断历史的。拚搏一生,总爱缅怀过去。过去的一切,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刺激人们奋斗的因素。过去的刺激虽已消失,而余波仍会像春水回澜般的荡漾于脑海,引起想象与联想。“温故知新”,并不专指做学问,扩而展之,百年岁月,整个社会,欲彻底知新,须如实温故。在温故中,可以联想到自己经过或未经过的刺激,从而联想到今天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刺激。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感受到今天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必须真正了解过去旧社会的生活。
80岁的我,一直生活在北京,身经几个时期,尝遍酸甜苦辣。往事云烟,虽已过去,而通过想象与联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但是,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耳目有限,既不能纳须弥于芥子,更不能扣盘而扪烛。了此心愿,必须聚身经其事的有识之士于一堂,集腋成裘,确志鸿爪。
最近,读到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主编的《北京往事谈》,金台遗影,历历在目,旧梦既萦于脑际,刺激又涌于心头。手不释卷,载读载忆,使我又回到童年、青年、中年的时代,引起了愉快与慰藉,也引起了烦恼与愤懑。这些富有魅力的刺激,主要是书中所谈的事物、风情,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根据。作者们以亲身的经历,娓娓道来,正如夜雨秋窗,秉烛闲话,欢快处相与抚掌,愤懑处相与轩眉,固假笔墨之移情,实缘朴实之纪事,语非真切,何以移情?事非翔实,何以证往?谈往既真,情自移而心自动,心头上的酸甜苦辣,自然就刺激起“温故知新”。
书中既记述了饮食方面的“饭庄”、“饭馆”、“大茶馆”、“大酒缸”、“风味小吃”;居住方面的“四合院”、“会馆”、“公寓”;文娱方面的“戏园”、“票房”、“评书”、“谜坛”;消费方面的“庙会”、“晓市”、“挂货铺”,以及闲情逸致的“蛐蛐趣谈”、“养鸽”、“玩鹰”;生活风趣的“吆喝声”、“胡同里的响器”;也记述了“骡车”、“人力车”、“窝脖儿”、“掏粪”、“井窝子”、“剃头挑子”;更揭穿了阴暗的生活现象“小店”、“当铺”、“印子钱”、“拉房纤”、“乞丐”、“妓院黑幕”、“赌博弊习”、“算卦相面的骗术”等,这些事物、风情,都是客观的存在,历史的遗影;也是生活在旧北京必然感受到的刺激,或愉快,或烦恼,或愤懑,或慰藉,构成了心头上的酸甜苦辣。
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旧北京的许多侧面,从每个侧面,可以想象到旧北京是怎样的一个北京。可以联想到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在民生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可以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搞活的方向何等重要与正确。


第8版(副刊)
专栏:

心无旁骛
——女书法家林玉英
沈鹏
46岁的业余女书法家林玉英,身处安徽淮北市,与外界信息交流不多,然而凭着她“身无所息”的刻苦精神取得成绩,在中国美术馆首次办起了女书家的个人展览。
向真、行、草、隶、篆五体书全面推进,是我所接触到的许多中青年书法家的共同追求,既反映了对传统的全面继承,也可以说是在当前书法多元化趋势中的一种自我追求。林玉英遵循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先从楷书入手打好基础,继而扩展到各种书体,一经掌握篆、隶诸体的基本规律,便摆脱临摹,边创作边提高基本功夫,这就反映了她有较强的创造意识,非同于满足抄写的书匠。于行草书,林玉英更能施展才情,最早引起我注意是在北京举行的1987年首届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用整张四尺宣写的一首古人七绝,格调苍劲朴茂,比起她以前的作品有了明显的笔墨意境的追求。这一作品经集体评议,选送日本,展出于东京银座美术馆,日本朋友赞誉“有男子气”。
与林玉英同志生活在较偏僻的地区不无关联的是,她的创作不受浮躁喧嚣气氛干扰。在她身上察觉不到那种片面追求商品化以及急功近利之类的习气。正因为心无旁鹜,所以真正能够树立书法艺术的“本体观念”。至于如何加强交流,更好地吸取古人和今人的创造成果,将时代精神凝聚笔端,出之以生动活泼的个性,这些,正好要发挥我们信息时代的长处。林玉英来京展出作品,便是一次交流信息的机会,她还很需要博览,在同“才智相当”的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层次。
在国内,以及在同日本朋友交往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妇女从事书法的人数不少,然而脱颖而出者不多,其原因很多,而组织上的扶持与舆论界的宣传应有无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确有价值的作品及其作者,我们要让他显示出来,使大众认识。(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冠豸山
蔡其矫银灰色的山谷群峰的波涛连天涌起生命具形的雄壮山的变奏曲响在静默中恩爱的大地隐藏心灵的奥秘有喧闹的冥想和众神的忧伤最佳游程先水后山满映朝霞的湖面羽茅草飘拂的天空轻舟滑过丝绸上成群野鸭汲饮漫飞水波呼唤白鹭的环舞绿树烟波升起给人以远雨的凉意舍舟登山石径斜坡在空翠之上幽暗如音乐的万籁溅泼出鸟声的明珠梦般的岚光婆娑来往草木的清香飞满旅途高举云天的红烛下五姐妹的故事惨然未经修饰的山姑武夷的小妹为什么戴古代御史帽还缀上明辨善恶的独角兽是寄意食禄者清正廉明千年梦想至今沉寂只留魅人的山野风味名字却难以记忆万方寻觅的游客永远注目人迹罕到的僻地聆听岁月的余音林山湖水标新立异拯救美的事业清灵世界幻化出诗意再多些红花金果小妹的风情比美武夷


第8版(副刊)
专栏:

挂盘
韩美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