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卡尔出任法国新总理
本报巴黎5月11日电 记者张启华报道:5月10日下午,密特朗总统任命社会党人米歇尔·罗卡尔为法国新总理,这是密特朗1981年当选总统后任命的第4位总理,也是第3位社会党人总理。
罗卡尔出任总理的消息早有传闻。昨天下午,总统府秘书长比昂科正式向新闻界宣布了密特朗的决定。巴黎舆论普遍认为,密特朗总统的决策体现了他在竞选中一再强调的“团结”、“开放”的精神。
据报道,昨天下午罗卡尔已同希拉克在马蒂尼翁大厦进行了权力移交。在这之前,希拉克到爱丽舍宫向密特朗总统递交了辞职书。
新总理没有发表正式声明,他对现场采访的记者说,他深知总统交给他的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法国人焦虑不安的关于国家的未来、就业、职业训练以及安全等问题,正是他在行使政府职权中将要做的事情。
按照宪法规定,罗卡尔必须于近日向议会提交新政府的政策纲领,并获得批准。目前关于是否需要解散议会、提前举行立法选举以确保新政府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法国政界各方并没有固定或统一的看法,各政党都在纷纷研究形势和对策。


第6版(国际)
专栏:

田副总理在华盛顿
会见华人华侨代表
本报华盛顿5月10日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下午在中国驻美使馆接见华人、华侨代表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
田副总理表示,他很高兴在华盛顿有机会同侨胞们见面。他感到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要加强同中国的友谊、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合作的愿望是真诚的,我国政府要扩大这种友好关系也是真诚的。
田副总理接着介绍了国内的形势。他说,我要告诉大家,国家的形势是好的。从1979年到1987年的9年内实现了4个翻一番,经济增长平均每年大体是10%多一点,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田副总理在谈到国内改革的形势时指出,改革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他还向大家介绍了今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区的计划和做法。并预言规划中到200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提前实现。
田副总理最后听取了侨胞的建议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日,里根总统在白宫会见田纪云副总理。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方辛总统访华前夕对中国记者说
阿根廷愿全面加强同中国关系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10日电 记者李志明 新华社记者鞠庆东报道:阿根廷总统劳尔·阿方辛今天说,他即将对中国访问的目的是“重申阿根廷全面加强对华双边关系的政治意愿”。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阿方辛总统将于11日启程前往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
阿方辛总统在接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驻阿根廷记者的联合书面采访时说,在这次访问中,两国最高领导人将讨论为世界和平与裁军所做努力的问题、亚洲和拉丁美洲局势以及那些已经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考虑的问题等。
在谈到双边经济关系时,阿方辛说,这种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确切地说,就是要在贸易和经济合作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使之更加活跃。”
他解释说,在贸易方面,两国在增加贸易额的同时还要逐步取得贸易平衡,因为阿根廷去年对中国的贸易顺差约为3亿美元,约占阿去年全年贸易顺差的一半。
关于经济合作,阿方辛强调说,双方正在考虑搞中、阿长期合作项目,但是要使双边关系更加活跃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他说:“阿根廷正在考虑具有发展中国家合作特点的共同经济活动问题。”他说:“这些活动可以在两国中任何一国的领土上利用本国技术和原料来进行,并考虑把所生产的产品销往第三国。”
阿方辛表示,阿根廷不仅愿意与中国增加多样化的贸易,而且阿根廷私营部门还愿意参加中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他说:“为此,正在努力寻求建立混合企业的途径”。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卡尔
法国社会党主要领导人之一,素有专家治国论者之称。
生于1930年8月。其父伊夫·罗卡尔是著名物理学家,法国“原子弹之父”之一。曾先后就读于巴黎政治学院、巴黎大学和国立行政学院,后进财政部任职。
1974年参加密特朗重建的社会党,成为党内少数派的领袖之一。1980年和1987年,两次宣布要作为社会党候选人竞选总统,最后均让位于密特朗。1981年社会党执政后,担任过国务部长兼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农业部长,1985年因不同意修改选举法辞去政府职位。
·东·(附图片)
5月10日,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右)与密特朗新任命的法国总理罗卡尔在巴黎举行交接仪式。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否决谴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提案
本报联合国5月10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今天表决谴责以色列最近入侵黎巴嫩南部的决议草案时,遭到美国的否决。
这项决议草案是由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尼泊尔、塞内加尔、南斯拉夫和赞比亚等6国共同提出的,要求以色列军队立即全部撤出黎巴嫩领土,并停止一切侵犯黎巴嫩主权及其平民安全的行为。中国等14名理事国投票赞成。在安理会理事国中,只有美国一国硬要修改草案的实质内容,未果乃投反对票。
本月2日,以色列出动2000人的军队,在坦克、大炮和军用直升机的支援下,侵入黎巴嫩南部,连续两天进行“扫荡”,摧毁村庄,杀害居民。迄今仍有800多名以色列军人留在黎巴嫩领土上的“安全区”附近。
应黎巴嫩要求,安理会从6日起举行3次会议审议此问题,许多安理会理事国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国家的代表们纷纷发言,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并要求安理会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第6版(国际)
专栏:

撒切尔夫人会见荣毅仁
本报伦敦5月11日电 记者李云飞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0日中午在唐宁街首相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荣毅仁,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荣毅仁副委员长向撒切尔夫人转达了赵紫阳总书记、邓小平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并介绍了十三大和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情况。撒切尔夫人表示欢迎荣副委员长等到唐宁街10号来,感谢荣副委员长转达的问候,并回顾了她在北京会见邓小平、赵紫阳时的愉快情景。
双方对近年来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共同努力,更快地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撒切尔夫人说:“英中两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希望进一步发展这一关系。”
会见时,中国驻英国大使冀朝铸等在座。
荣毅仁一行10日晚上还出席了英国下议院议长伯纳德·韦瑟里尔举行的招待会。
9日下午,荣毅仁副委员长会见了英国大法官、上院议长麦凯勋爵,并就两国的司法制度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奥野仍然否认日本过去有侵略意图
日本在野党及舆论抨击奥野的谬论
本报东京5月11日电 日本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今天在国会就在野党的质询答辩时,一方面表示他的想法与竹下首相的答辩相同,“不否认中国认为是侵略战争”,说日本应对过去的错误深刻反省,但又说那场战争“发端于1937年的卢沟桥”,是“偶发性的”,再次否认日本当时有侵略中国的意图。
奥野的一系列讲话,引起社会党等在野党和舆论的抨击。在野党决定在国会追究奥野作为内阁成员的责任,表示他的讲话是“对历史的重大错误认识”。《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今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奥野对历史的认识在国民中通不过,是他不愿正视日本侵略的事实。《每日新闻》认为,历史的事实是日本过去在战争中给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亚洲人民造成重大损害,日本战后正是在反省之后才得到发展。《朝日新闻》指出,对于奥野的发言不能马马虎虎。奥野的发言不仅违背内阁的基本方针,也使全世界对日本和平友好的决心产生误解和不信任。只要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事实,日本便不能在国际社会中增加朋友。
新华社东京5月10日电 (记者张可喜)日本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否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等讲话在日本国内引起重大反响,社会党等四个在野党都表示要追究他的责任。
社会党国会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大出俊10日发表谈话说,“奥野讲话违反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宗旨”。
公明党国会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市川雄一批评奥野讲话“违反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也不符合竹下首相发表的有关见解,缺乏国际观念,应该罢免”。
民社党国会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小泽贞孝认为,奥野讲话“应在内阁内采取某种措施”。共产党国会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寺前岩批评奥野讲话“是露骨地表明了军国主义性质”。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几个议员又就西藏问题说三道四
新华社华盛顿5月10日电 (记者鲍广仁)美国国会人权小组今天举行所谓“中国侵犯西藏人权”问题听证会,听取某些歪曲事实的证词。这是美国少数国会议员再一次在所谓“西藏问题”上做诬蔑中国的文章。
去年9月,美国国会人权小组安排达赖喇嘛访美,并让他在国会提出所谓解决西藏问题的“五点计划”,鼓吹西藏独立。与此相呼应,去年10月和今年3月一些不法分子在拉萨闹事。
在今天的听证会上,美国国会人权小组两主席之一、众议员兰托斯在声明中攻击中国说,自从去年9月的听证会以来,西藏发生了几起“非常令人担忧的事件”。
兰托斯在去年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所搞的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中起了急先锋的作用。今天,他说美中关系应该建立在“成熟的人权的基础上”。
号称拥有150多个国会议员的国会人权小组今天只有7人先后出席这一听证会。同以前的听证会不同的是,没有一个议员今天再敢公开鼓吹西藏“独立”。只有一个议员提出,是否有西藏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可能性。另一名议员对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和军事技术转让方面的“制裁”是否能迫使中国“改善人权状况”提出了疑问。
4月29日,美国众议员罗斯和吉尔曼曾在众议院提出一个所谓中国在西藏违反人权的提案,主张在贸易和经济援助方面对中国进行制裁。


第6版(国际)
专栏:

丹麦大选揭晓
四个执政党总席位不变但组阁出现复杂局面
本报哥本哈根5月10日电 记者顾耀铭报道:丹麦由于安全政策问题所导致提前举行的大选结果于今晚揭晓。以保守人民党为首的4个原执政党在议会席位保持不变,但组阁将出现复杂的局面。
以保守人民党为首的4个原执政党在这次大选中获得70席,同去年9月大选获得的席位相等,占议会总席位的近40%。其中保守人民党获得35席,比上届大选减少3席。中央民主党和基督教人民党仍各保持9席和4席。自由党获得22席,比上届大选增加了3席。
左翼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仍保持了丹麦第一大党地位,获得55席,比上届大选增加了1席。但社会主义人民党减少了3席,为24席,共同方针党失去了原来的4个席位。处于中间地位的激进党减少1席,为10席。右翼的进步党的席位增加了7席,为16席。
这次大选是丹麦社民党在议会提出的有关核政策的动议获得多数通过后,施吕特首相决定提前举行的。社民党的这项动议要求政府通知来访的所有外国军舰不得载有核武器。这项动议通过后,在北约盟国中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被指责为“有损于北约的核威慑战略”。施吕特首相认为这个动议危及丹麦的北约成员国地位,有必要让全体选民对此明确表态,于是宣布提前举行这次大选。
对于新内阁的组成,目前众说纷纭。但是,由于进步党席位增加较多,而且已明确表示支持以施吕特为首的现政府继续执政,因此现政府继续执政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激进党尚未明确表态,局势还不十分明朗。因此组阁将出现复杂的局面。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应齐奥塞斯库的邀请,10日前往罗马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北约7国将从6月6日至10日在西德、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举行大规模空中演习,投入的飞机将达1000架。
△联邦德国社民党主席福格尔10日第一次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前往莫斯科访问。
△伊拉克现正在铺设一条新的石油管道,新管道连接南部油田和巴格达的泵油站,全长640公里。
△苏联一批鞑靼人将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移居到乌克兰克里米亚州。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科学院恢复布哈林院士称号
新华社莫斯科5月10日电 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今天作出决定,恢复前苏联党和国务活动家布哈林的科学院院士称号。
布哈林原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和主席团成员,1937年5月21日被除名。
今年2月苏联官方为他恢复了名誉。
《消息报》在报道科学院恢复布哈林院士称号时指出,虽然布哈林曾经坚持过错误的立场,但他的遗作同当前的“新思维”和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的探索有共鸣的东西。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兰罢工罢课行动基本平息
据新华社华沙5月10日电 4月下旬开始的波兰部分企业和高等院校罢工罢课行动已经基本平息。连续罢工9天的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工人10日晚决定离开该厂,华沙乌尔苏斯拖拉机厂的工人9日停止对厂食堂的占领,高等院校也平静下来。
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乌尔班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罢工和抗议行动没有得到工人阶级和社会的支持”。“那些准备玩弄波兰命运的人士和集团利用人们的不满情绪来推翻改革和革新政策的企图未能得逞。”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美参院推迟辩论批准中导条约
白宫发言人马林·菲茨沃特十日宣布,在核查问题得到“完全满意”的解决之前,参议院将不会对批准美苏两国去年达成的中程导弹条约进行辩论。
菲茨沃特说,推迟辩论的决定是在参议院两党领袖同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鲍威尔进行磋商之后作出的。参议院原定于本星期三就批准中导条约问题进行辩论。菲茨沃特说,参议院决定推迟辩论是“慎重而又合理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斯里兰卡政府和人阵达成协议
斯里兰卡政府和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十日达成协议,政府取消对阵线的禁令,停止搜捕阵线成员并解除对阵线的封锁,阵线停止一切暴力行动并交出全部武器。
人民解放阵线成立于六十年代,一九七一和一九八三年受到参加暴力活动的指责,两度被禁止活动。这个阵线对印度部队进驻斯里兰卡持强烈批评态度,并使用暴力进行反政府活动。阵线发言人在签署协议后说,这个组织仍保持目前的政治态度。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越部长会议三位副主席被解职
越南国务委员会十日决定,解除部长会议三位副主席——段维诚、阮玉就、阮文政的职务。国务委员会是在主席武志公主持的会议上作出这一决定的。目前部长会议的领导人是代理主席武文杰、副主席阮基石、童士元、武元甲和陈德良。
观察家们认为,解除部长会议这三位副主席职务的目的是为未来的越南政府改革开路。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巴勒斯坦七派维持难民营安全
据消息灵通的巴勒斯坦人士十日在贝鲁特说,七个巴勒斯坦组织已经同意成立一支巴勒斯坦联合武装部队,来维持贝鲁特西区夏蒂拉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安全。这位人士说,这支联合武装部队将由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闪电、“法塔赫”(革命委员会)、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和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战士组成。但是,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的一些支持者表示反对这样一种安排。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印度新德里发生一起爆炸事件
在新德里的一家美国银行里,十日中午发生了一起强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十三人受伤。
新德里警方确认,炸弹藏在一个公文包里,而公文包则放在银行的柜台上。警方官员说,炸弹里装的可能是可塑炸药,因为在现场没有找到弹片。这位官员认为,死者很可能就是爆炸事件的制造者。
这家美国银行设在一栋十三层办公大楼里。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