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沿海地带开发建设的几个问题
  胡序威
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创办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和扩大沿海经济开发区,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布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几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效。现仅就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应各有特色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前首先要大量发展出口创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在经济特区和某些工业基础较好的沿海城市,也可同时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各开放城市究竟发展些什么行业或产品,需要具体研究。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开发历史、产业基础、社会联系、科技文化等方面均各有差异,因而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各自的特色。在开放城市之间,既要鼓励竞争,又要重视互补。为此,需要在掌握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信息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专家,搞好各开放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央有关部门应侧重在各开放城市之间沟通信息网络,推动横向交流,搞好规划协调,组织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加强对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设备和出口创汇的宏观指导。
加强沿海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联合
沿海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腹地的主要对外窗口和门户,经济腹地范围内的资源条件和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也必然会影响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是互相依存的。为了求得共同发展,有必要开展沿海各港口城市、经济腹地的区域经济研究,将沿海中心城市与其内陆经济腹地结合在一起,编制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和相应的改革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外开放的中心城市同内陆腹地,尤其是直接腹地的经济联合。要大力改善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把商品经济的流通网络真正搞活。要使沿海城市已较成熟的产业和技术逐步向腹地扩散,并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进行多途径的合作联营,加速对腹地重要资源的开发,使其为沿海城市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传统产品和出口产品。这样才能保证沿海城市的开放和引进,能带动内陆腹地经济发展;而内陆腹地的开发,又能促进沿海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在沿海地带发展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仍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业生产60%以上集中在沿海省市,大量耗用矿物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也有不少集中在沿海地带。这一局面在今后一二十年内难以根本改变。按照一般的说法,考虑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已较集中,矿物自然资源比中部和西部地带相对要少,今后应多发展一些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少发展一些资源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这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在本世纪内,势必仍将在东部沿海地带,重点建设一批属于资源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大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这一客观趋势是由以下这些主要因素决定的:(1)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最大消费区,其需求量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运输与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某些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如冶金、石油化工等)的布局,已呈现逐渐远离资源产区向消费市场靠近的趋势。(2)在渤海湾沿岸地带有丰富的铁矿石、石油、海盐、炼焦煤、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交通方便,开发利用的潜力还很大,发展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的原料条件也有一定优势。(3)我国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铁矿石资源不足,尤其缺乏富铁矿,今后发展钢铁工业所需铁矿有相当部分得依靠国外进口,以进口矿石为原料的钢铁厂,建于沿海深水港口比建于内地经济合理。(4)长期以来我国的铁路运输全面紧张,煤炭、石油等物资的运输应尽量利用廉价水运;由山西能源基地供应华东、华南的煤炭,由大庆、胜利等油田供应全国各地的原油,均需大量经港口转海运;因而今后需要新建的大型火电站和石油化工基地,仍将有不少布置在沿海和沿江地带,需要花费大量投资的核电站也将主要建在缺能较严重的沿海地带。由此可见,当前需要组织力量着重论证的,已不是应否在沿海地带发展这些工业,而是应该在沿海地带的哪些地段或哪些地点发展这些工业及其发展规模的问题。
沿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应向海岸带推进
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布局真正临海的也很少,许多运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因靠近市中心区,偏离海港区,使企业进出港口的大量物资增加中转倒运费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今后沿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应着重向海岸带推进,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1)我国东部沿海几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中心市区,工业与人口分布已过于密集,由此而引起的许多问题不易解决,国土开发建设由市中心区向开发利用程度尚低的海岸带推进,有利于改善沿海城市和工业布局的空间结构。(2)世界各国的沿海港口城市,由河口港向外海港发展,由浅水港向深水港发展,已呈较普遍的趋势;工业和城市布局向海岸带推进,与港口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港口海运的优势。(3)大城市郊区都是高产良田菜地,人均耕地少,征地困难,代价高昂;而在海岸带还有不少滩涂荒地和低产地可资利用,必要时还可填海造地。(4)我国北方沿海地带淡水资源短缺,把需要大量工业冷却用水的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建在海边,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充分利用海水作冷却水,可节省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从而为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5)将三废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放到海边集中处理,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6)可结合海岸带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旅游城市或城市旅游点。近年来,沿海开放城市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数靠近海边港口,有待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海岸带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临海工业带、城镇群的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应加强统一协调的总体规划。
沿海港口的建设应大中小相结合
我国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岛屿港湾众多,但已建成的港口较少,现有码头泊位总长度还不到海岸线总长度的0.5%,只相当于日本平均水平的1/10,海运的开发潜力很大。70年代以来,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较现代化的万吨级至十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这对改变我国海运落后面貌和发展对外贸易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国幅员广大、内外交通运输紧张、水运利用很不充分的实际情况,今后在继续兴建大型现代化港口的同时,还应动员地方力量建设一大批可停靠500吨至5000吨级船舶的中小港口;即使在大型港口地段,也应选择一些浅水岸段建设若干中小型泊位,使港口建设做到大中小相结合。这样会带来以下好处:(1)可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不同类型的港口资源,使大中小型船舶均能承担运输任务,大量增加通航线路,促进海运事业的大发展。(2)在沿海建设众多的中小型港口和泊位,有利于采用江海直达船型,大力发展沿海与长江之间的直达水上运输。(3)有利于加强大型港口与众多中小型港口的运输联系,使大型港口城市成为与其邻近的中小港口及其腹地范围的物资集散、转运中心,提高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4)有利于生产力和城镇的合理布局,在大中小型港口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由不同规模等级的沿海城镇所组成的港口城镇体系。为此亦需相应地逐步改善沿海港口城镇之间的现代化陆上交通联系。


第5版(理论)
专栏:

  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
  徐颂陶 张显扬 何宪
  为什么要推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工资分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大多数企业仍旧采取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分配形式。基本工资的增长由国家直接控制,实际劳动贡献的差别只能在奖金这一小部分收入上有所体现。这种分配形式,仍然存在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倾向。推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我国目前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在分配方面,不仅要允许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存在,按劳分配本身的形式也应该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职工的劳动有三种形态,即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作为工资分配的依据应以物化劳动为主。从工资的职能看,有保障职能和刺激职能。为有效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应以刺激职能为主。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以物化劳动形态作为依据,能够较好地体现刺激职能,使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劳动成果紧密地结合起来。
劳动定额与计件、定额工资
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的基础是科学的劳动定额。所谓劳动定额,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按照同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确定出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作量或劳动量。不能把劳动定额简单地理解为产品数量。除产品数量外,劳动定额还有其他的综合定额和单项定额,如质量定额、原材料定额、燃料定额、动力定额、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工时定额、操作看管定额、服务定额等等。根据生产流程和具体工种的特点,还可以采取以车间班组或工程班组为考核对象的集体定额。
计件工资是劳动定额与劳动报酬紧密结合的一种工资制度,计价单件本身就是依据劳动定额来制定的。但是,计件工资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产品的数量必须能够准确计算,并能正确反映工人所支出的劳动量;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主观努力;产品的质量便于检验等等。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工种都适合搞计件工资的。对于那些不适合搞计件工资的企业、工序和工种,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定额,使职工工资同职工实际支付的劳动量联系起来。
因此,凡是以劳动定额为依据的工资分配形式,都可称为定额工资,而计件工资仅是定额工资的一种。推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就是说,适合计件的企业,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实行计件工资;不适合计件的企业,则要完善劳动定额,把工资分配同劳动定额结合起来。对各项生产工作岗位的劳动定额,可以综合性评测,也可以单项评测,使每项生产工作都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无论生产工人、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在获得劳动收入时,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劳动定额不是一经确定就不再改变。要保证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经常具有科学的依据,就必须使劳动定额随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经常修订。随着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或单位工作量所需要的必要劳动会随之减少,这就需要根据经济技术发展的状况,相应调整劳动定额,提高定额水平,使各项指标更加准确,保证定额工资和计件工资具备科学的依据。
  企业工资总额要同经济效益挂钩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同国家分配关系的改革;二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两个部分的改革有不同的任务。国家同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是为了将企业工资同企业经营效果联系起来;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为了克服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尽管有这些差别,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承、紧密相关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的改革,为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使企业内部分配改革有了资金来源,为企业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工资制度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如何解决定额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资金来源?原来的规定是允许企业在标准工资总额的30%的范围内支付计件工资中超过原工资的部分。这种办法虽然暂时地解决了计件超额工资的来源问题,但是第一,割断了职工收入分配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联系,不利于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的形成;第二,在30%的标准工资总额的范围内支付计件超额工资的封顶办法,是与计件工资、定额工资不封顶的性质相矛盾的;第三,这种办法也不利于企业根据经营状况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在实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的同时,必须改革企业和国家的工资分配关系。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是要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打破企业之间的“大锅饭”、扩大企业分配自主权的有效途径。1985年以来,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大中型企业已发展到三千多家,占工、建、交系统大中型企业总数的26.4%。从试行的情况看,效果是好的,挂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如果把计件工资、定额工资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相结合,将使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和改革企业与国家分配关系相互促进。因此,凡是有条件的企业,都应把两项改革结合起来,使企业工资改革各项措施相互配套,取得良好的整体改革效果。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研究国情、省情、县情的重要工具书
  ——《中国人口地图集》简介
  邬沧萍
我国第一部反映全国人口各种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大型科学参考图集——《中国人口地图集》,已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共同编制完成,并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英文版由该社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行)。这部大型图集的出版,正在引起许多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重视,并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图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制图准确精细,已被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委员会评为“优秀地图作品”。最近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制图第13届大会上,也受到广泛的好评。现任国际制图学会主席、著名加拿大学者Taylor教授写道:“中国人口地图集是一部杰出的著作,树立了中国地图学的里程碑。我认为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优秀的地图集,是至今世界上看到的人口普查制图的最佳范例。图集首次在中国这样大范围内作出了计算机制图的重大贡献。”
这部图集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重视,首先是由于它所根据的资料的高度可靠性。图集以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主要依据,而这次普查数据的高质量已得到公认。图集还运用了1953年和1964年两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动态比较。关于台湾和港澳部分,是分别根据1980年台湾户口普查和1981年香港人口普查资料以及澳门当局公布的人口数字编制的。
这部图集在编制方法和工艺上,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先进技术,使图集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图集采用大型四开本,人口主要特征都编制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分级统计图,使全国2137个县级单位和236个市的情况都能显示清楚。这样,就不仅便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国情、省情,而且可以一览无遗地了解市情、县情。
这部图集内容丰富,共有137幅图,分为8个图组。其中包括:序图组(各地区人口的自然和地理背景)、人口分布图组、民族图组、人口性别年龄图组、人口变动图组、人口文化程度图组、在业人口状况图组以及家庭婚姻和生育状况图组。其中图幅最多的是在业人口状况图组,共有41幅,它详细地表示了各地区人口的就业率、城镇待业率、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以及各行业人口的性别、年龄状况等等。图集中还专列了全国以县、市为单元的每人平均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对于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辽河中下游、四川盆地)的人口分布,还设置专图,作了更详细的表示。这说明,图集不仅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人口特征的地区差异,而且重点突出了与当前国家建设关系密切的社会经济内容。
在研究我国国情的时候,对全国各地区人口分布与自然经济条件的关系,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文化程度、劳动力在各个行业中的比重等等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分布人口、调整人口结构以及发展商品经济密切有关的情况,都可以从有关图幅上看得清清楚楚。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还可以结合图集中的文字说明,特别是结合图集中附录内以县、市为单元的人口特征主要指标(这是首次公布的)进行对照研究。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可以运用它更好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政策和计划,对不同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各有关科研、教育单位可以运用它对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统计学等学科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部图集还有助于各国人士对我国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
编制出版中国人口地图集,是周恩来总理和李四光、竺可桢等先辈科学家生前的夙愿,但当时由于缺乏资料和其他原因未能实现。现在,经过统计、人口、地理、制图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在各方面的大力配合下,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现代经济管理统计方法》
  (美)W·门登霍尔、J·E·雷恩缪斯著
  王寿安译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美国当前颇为流行的大专院校的教材。它通过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解析过程,着重阐述了现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在经济管理诸方面的应用。全书涉及学科领域广,知识观念新,兼有理论性、应用性和资料性。(周学俭)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编辑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独立判断
姚北桦在《新华日报》二月二十一日发表的《谢谢编辑!》一文中认为,不能说,上头没有指示过的概不能说,没有红头文件的概不能谈。编辑需要有一股独立判断的政治勇气。在任何时候,中央都是掌握和决定大政方针,而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加以指示。报刊编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联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问题,随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独立的判断。对的,就坚持,提倡;错的,就反对、批评。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这样,才能做到急党之所急,急人民之所急,为党和人民分忧解难。
(顾家熙)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当代马克思》——法国新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刊物
据《马列主义研究资料》介绍,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研究室于一九八七年创办了《当代马克思》杂志。该杂志编辑部在发刊声明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了解全面的观点和正在进行的争论是十分必要的。《当代马克思》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标是,报道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消除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民族、政治和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场所。
(华)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要重视国家战略理论的研究
在我国首次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理论时指出,战略理论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革新基础之上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武器与技术装备的革新,战争规模和战场范围不断扩展,破坏性增大,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为增加。这样,战争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技术的依赖就越来越大,战争迫切需要把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结合起来。这种发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战略居于军事战略之上的理论发展趋势,至今仍在各国战略决策中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国家战略理论,对当前我国国防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还讨论了我国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现状、战争中各国的战略领导体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问题。
(马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