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要闻)
专栏:

  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小组发言摘编
  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寿良说:
改革必须端正政风严肃政纪
在改革中端正政风,是我们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政风不好,改革和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目前,政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一、存在不少腐败作风。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干部搞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行贿受贿,还有丧失国格人格的,而且手段五花八门。二、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很多事情,由于采取官僚主义态度,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出现工作上的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如铁路连续出现重大车祸事故,就是纪律松弛、管理不严所造成的。撤换责任者是应该的,但单靠撤职是不解决问题的。不下大决心从政纪政风上来一个大的转变,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三、严重缺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不少政府部门要群众尽义务,提供服务,动不动就向工厂、农民进行摊派。还有的是行政命令多,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的少。四、严重缺乏艰苦深入、扎扎实实地干工作的作风。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中,确实存在这类现象:喊口号的多,深入实际、干实事的少;停留在报告上、规划上的多,切实落实的少;往上跑的多,走下去的少。五、不少基层组织涣散。改革在上面是轰轰烈烈,到下面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基层干部的改革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加上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上面的支持解决。所以,他们缺乏工作积极性,该管的不去管,该做的不去做。这些问题,如果长此下去,不仅严重影响人民政府同人民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基础的巩固。端正政风,首先要建立健全制度,从体制上加以改革。其次,要从国务院各部门做起,从各级人民政府做起。再就是对那些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毫不留情地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再旺说:
任用干部要考核法制观念
在法制建设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问题。建议从中央到地方考核、任用干部时,把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政绩作为重要标准。同时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完善法律监督制度。建议尽快制定《行政诉讼法》《律师法》等法律。其次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建设。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说:
在战略发展中找出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以各自不同的省情、市情为依据,进行建设与改革。近一个时期,我们江西有11个地、市主动决策,分区突破,各显其能。根据中央的精神,省委和省政府在赣南搞了经济改革实验区,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江西相对于兄弟省,基础较差,但也有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等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形成一个全省范围内的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接受发展战略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为此,我们强调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替代产业,跟紧和挤占沿海地区空出的领域和让出的市场。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局长冯兴义说:
按价值规律加快森林工业改革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现在国家决定在三年之内把过伐的产量减下来,是完全正确的。但随着产量大幅度下调,企业经济收益大幅度下降,将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因此,要求国家按照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原则,加快森林工业改革步伐,在调减产量的同时,相应调整经济政策。建议:一,按总产量给企业留成10%的木材,加工增值,扩大收入。二,统配木材仍由国家按计划上调,价格实行双轨制。每年放开20%执行市场价格,逐年增加,以弥补减产造成的亏损;或按每年调减的产量,实行等量放开,即调减多少,放开多少。三,胶合板等加工产品不作为指令性计划,全部放开。四,森林培育周期长,投入多,产出慢。因此,森林工业所得利润,除弥补亏损外,全部用来以林养林,彻底改变重取轻予、重采轻造、竭泽而渔的政策,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湖北省宜昌市市长罗清泉说:
应重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长江流域有3亿人口,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左右,水运方便,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好。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大江大河流域的经济很有发展前途。国家应在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一是加强对长江流域经济的规划,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大中项目的建设;二是允许沿江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放口岸,开关开港,船只出港;三是有计划地整治长江。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章瑞英说:
尽快制订《企业安全生产法》
1984年以来,全国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有三四百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恶性事故有四五十起,并且接连发生了特大火灾、爆炸、空难和客车颠覆、相撞等历史上罕见的恶性事故。如果把生产、火灾、交通等各类事故加在一起,去年全国事故死亡达8万多人,经济损失约50亿元。在深化改革中,安全生产是个突出问题。现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不好。一些领导对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很多企业的承包方案中没有安全措施。结果安全管理削弱,纪律松弛,甚至出现不顾安全条件片面追求产量、拚设备的短期行为。重大事故中98%是责任事故,但很多事故不能依法查处,普遍存在“领导犯罪层层保”的现象,一些严重玩忽职守、渎职犯罪者不能依法惩戒。为了在安全生产上有法可依、加强法制,依法查处重大事故责任者,建议七届人大尽快制订《企业安全生产法》。
  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于彦夫说:
电影要适应改革大潮的需要
我谈三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电影如何适应改革大潮的需要?我觉得广播电影电视部缺少这方面的规划,大家对改革时期的电影事业怎么发展不那么明确。《红高粱》、《老井》是不错的影片,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在国际上获了奖,这是件大好事。外国人往往出于猎奇心理看中国,我们应该冷静地做些具体分析。中国的电影按哪个方向走,哪些影片打入国际市场,哪些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电影指导机关应该有个明确的看法。我们应立足于10亿人民,搞出雅俗共赏的影片,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这个问题好说,落实相当难。现在电影厂同企业一样纳税,而且税率也一样。电影厂厂长要解决几千人的吃饭问题,为了挣钱,就不得不去迎合票房的需要。
第三是电影厂归属问题。我感到电影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利少弊多,事实上是上合下不合。广播电视主要是宣传,而电影不是简单的宣传,如果说有利于二者的互相交流,而事实上又没有这样做。我的看法,电影还是归文化部或者成立电影委员会。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员马兰说:
应下放文艺对外交流管理权
中央提出文艺团体实行双轨制,很必要,希望尽快提出改革的具体方案。
文艺团体的经费十分困难,国家的钱仅够人头费,演员的奖金等都要靠演出收入来负担,实际上承受不了。有些文艺单位的条件还维持在70年代水平。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应该像经济贸易交流那样,分权分档次。我国的戏剧剧种很多,由中央统包对外不行。京剧能推向国外,黄梅戏为什么不行呢?文艺对外交流的管理权限应下放,给省里一些权力,采取两条腿走路。
  山西省文联主席马烽说:
作家要投身到改革开放中去
李鹏代总理在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讲了这样一段话:“作家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反映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潮流,鼓舞人民志气和民族奋进精神,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我非常拥护这一主张。
打倒“四人帮”之后,迎来了文艺的春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道,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近些年来,在文艺界也刮起了一小股歪风。首先就是不再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甚至有的人提倡要与生活保持距离,要远离当前的政治。他们口头上也拥护改革开放,也赞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就是不真正投身到改革开放的火热斗争中去,而是坐在家里去写那些与广大群众无关痛痒的题材,在所谓技巧上玩花样,更有甚者是专门挑捡人民群众中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一些现象加以渲染,以取悦外国人。如果谁要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就送你一顶“老左”的帽子。这种现象虽然在文艺界并不占统治地位,但这种错误的主张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任其泛滥,不仅不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而且极有可能将会断送掉一批有才华的作家。
我认为李鹏代总理在报告中所讲的这一段话,不仅切中时弊,而且是对全体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正当要求,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今后应努力实现的光荣任务!
  四川省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梁上泉说:
文艺出版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出版事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很赞同。就以文艺出版来说,过去确实出了不少好书,给读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精神食粮。可是现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完成上面下达的经济指标,确定选题就要以赚钱为原则;加之经济任务是落实到编辑头上的,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有价值的文艺理论著作和诗歌、散文、小说等纯文学作品,就很难出书。要出书,就得由作者自己拿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或者由作者自己购销到保本印数万册以上,谁有这个财力呢?
现在有些文艺出版部门,迫于完成经济定额,只好硬着头皮翻印一些外版畅销书,出一些武打、言情、侦破之类的通俗文学读物,有的只能聊作消遣,有的内容还不健康。我有个熟悉的老编辑自愧地说:这真是“逼良为娼”,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呵!再这样,将来是要受到历史谴责的!
  陕西科技出版社副总编辑马大谋说:
改变哪种书赚钱出哪种的局面
我建议:将现有的出版社改为事业型和企业型两类,前者由国家投资,旨在出版各类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和必须出但印数少的某些专著;对后者,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可放开出书范围,鼓励竞争,并按不同的出书种类征收不同的税率。否则,哪种书能赚钱就出哪种书的局面改变不了。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克华说:
计划生育国策应严格执行
实行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是严格执行还是放任自流,两者差异之大令人震惊。当前,我省农村人口增长出现了迥异不同的两种趋势:以陕南勉县段家坎乡为代表的先进地区,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把出生率控制在14‰;以陕北子长县安定乡和关中渭南市固市镇为代表的后进地区,人口生育、增长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出生率分别高达40.8‰和31.2‰。
各级政府务必加强领导,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对那些不敢管、贯彻这一国策不力的县乡领导干部,不能让他们得到好处。
  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医师高玉华说:
公费医疗不能再吃大锅饭
公费医疗制度急需改革,不能再吃大锅饭,目前这种“一大二公三包四统”的形式,国家财政承受不了。今后国家要包一部分,个人也要承担一部分。


第3版(要闻)
专栏:

  西部的对策 西部的希望
  ——西部省区人大代表谈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本报记者 王谨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1986年我国东部地带11个省、市、自治区创造工农业产值8562亿元,中部地区9个省和自治区的工农业产值为4436亿元,处于西部地带的9个省和自治区的工农业产值则为2126亿元。
东、西部的差距是明显的。
李鹏代总理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对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个鼓舞。那么,西部地区对实施沿海这一战略持什么态度?日前,记者采访了在京西宾馆下榻的部分西部省、区的人大代表。
3月28日晚,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放弃观看排球赛,早早地在房间等着记者。
他把实施这个战略比喻成“一幕即将出台的话剧”。他说:“在这个战略的帷幕拉开之时,出现在前台的‘主角’当然是沿海地区。我们西部地区应甘当‘配角’和后备力量。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竞争,沿海地区先行,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何况,任何发展战略决不是局部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内地同样有辐射作用。我们宁夏愿意真心实意地支持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青海省省长宋瑞祥认为,实施这一战略,一方面可能给西部带来新的机遇,也是对西部地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西部地区没有新的对策,将会使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拉大。
“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战略,青海有什么对策?”记者问。
“从近期来说,我们将及早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继续加强地质勘探,列出优先开发的资源项目,做好全面开发的前期工作;二是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累资金,培训人才,准备接受沿海地区转让、扩散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宋瑞祥回答。
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在人大代表分组讨论时,谈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首先,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大搞深度加工增殖,提高本省产品在省内外市场所占的份额;或者以出顶进,搞出口替代,卖给沿海地区换取外汇,引进本省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其次,应该利用国际市场产、供、销关系波动和原材料紧缺的现状所提供的资源开发的机遇,对沿海地区实行全面开放,允许在甘肃独资或者合资建立原料供应基地。第三,甘肃有剩余劳动力230余万,要充分利用沿海劳务市场提供的机遇,发展劳务输出,拓宽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的门路。”
新疆在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富户”,1986年人均国民收入达714元,居西部地区之首,但较之发达的沿海地区则未免“逊色”。谈到实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宝璋说:“新疆的资源非常丰富,地上盛产长绒棉、瓜果、葡萄,地下拥有多种矿产,还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新疆还将利用地处内陆边境、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动地多方位地对外开放,既向国外开放,也对沿海开放,还对西部、中部开放,从而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缩小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
黄宝璋告诉记者,为加快开放步伐,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新疆正在加紧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从西部的对策中,看到了西部的希望。


第3版(要闻)
专栏:

  按国际惯例开发海南
——人大代表、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谈话实录
本报记者 王楚
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人大代表人手一份。此时,新当选为人大代表的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在思考什么呢?31日中午,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您如何看待设立海南省?
霍英东(以下简称霍):以后,海南岛的改革、开放、搞建设,可以减少一个管理层次,直接与中央对话,把问题反映上去。另外,海南岛面积与台湾差不多。这些年,台湾经济发展比较快,通过设经济特区的办法,把海南岛经济尽快搞起来,证明我们也有这个能力。
记者:您对国内形成的海南“热”怎么看?
霍:“热”,本身只反映了人们的希望。不过,光靠这种热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把起点比较低的海南经济搞起来的。因为,海南岛交通不便,通讯条件也不好。
记者:海南岛先天不足,那么开发海南的“突破口”应选在哪里?
霍:开工厂也好,搞加工也好,办旅游也好,能源、交通、通讯就成了最基础的问题。海南岛的的确确是广东省发展比较慢的一个地方。尽管三五天就可以在岛上走一圈,但交通不便,人觉得很累、很紧张。因此,要先抓交通。
记者:开发海南,贯穿始终应注意一个什么问题?
霍:应按国际通用的习惯办一切事务。也就是说,从开发之日起,从体制上、管理上,就要有这么一个习惯。搞经济建设,不像搞别的,不是写一本书,做一篇文章。比如像搞建筑,在香港、东南亚、日本,都承包、投标,都是在一个世界通用的、大家熟悉的习惯下进行的。在特区内办事,也必须按国际办事惯例进行,不能让外商来适应你,更不能人为限制别人。如办一件事,要盖多少多少个图章。
记者:海南岛特区的经济建设,能否后来居上?
霍:上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在历史上就有开放的习惯,基础比较好。像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靠近港澳,交通、能源、通讯已经过七八年的建设。别人已跑到前面,海南岛现在才起步,应好好总结别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不过,海南岛有铁矿、天然气、橡胶、热带作物、海洋水产资源,如果建立一个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体制,人们真正解放思想,再加上中央对海南的政策,三者齐备,海南经济发展有希望。
记者:开发海南的措施能吸引外商投资吗?
霍:我看,要人家来投资,关键是看你的投资环境能否吸引他们。外商到一个地方投资,很重要一条,就看能否把人家留下。留人要留心。你看,过去外国人在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经商,把住的地方搞得好好的,不能让人天天住宾馆。现在,很多人早上去海南,第二天就想走。人家也不是要一个很豪华的休息地方,只要有一个能休息好的地方。
记者:您去海南考察过,能否告诉一下您开发海南的打算?
霍:牙龙湾条件好,我去过两次。那里海水清澈,海岸长,沙滩宽,沙质洁白细腻,可开发一个在国内外引人注目、富有热带风情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一旦吃、住、行等都解决了,相信在东南亚和香港的100多万海南岛同乡,是会回来看看的。


第3版(要闻)
专栏:

  限制吸烟也应立法
  ——访人大代表王工
  本报记者 宋斌
3月30日,七届人大安徽省代表团来电,谈起他们读了当天本报第5版刊载的有关提倡戒烟的文章后,准备提交一份控制吸烟的议案。为此,记者采访了这项议案的发起人、律师王工。
记者问这位代表吸不吸烟,他说:“我曾经是一个‘瘾君子’,从十几岁开始抽烟,烟瘾越来越大,熬夜需要抽烟,想睡好觉也得通过烟来调节。后来,我下决心戒了烟。当律师接触很多人,人们都把敬烟当成一种礼遇,我则不受吸引。”
“你怎么想到要提交控制吸烟的议案?”
“我一直觉得吸烟对个人和社会有害,虽然烟草的税收很高,但我们不能只见近利而忽视远忧。看到《人民日报》用很大篇幅呼吁控制吸烟,我很有同感。把提交控制吸烟议案的想法告诉大家后,一些代表很赞同。尽管有的代表是吸烟者,但他们也觉得应通过立法来限制。”
“你们的议案有哪些主要内容?”
“我们倡议制订《控制吸烟法》:一、严禁在公共场所、办公室吸烟;二、严禁未成年者吸烟;三、严禁进口香烟和用公款买烟送礼;四、分别规定罚则,颁布厉行。”


第3版(要闻)
专栏:

  两眼要盯着病人,不能盯着钱
——人大代表周礼荣的呼吁
本报记者 李杰
趁着星期天大会休会,记者访问了荣获“人民的好医生”称号的七届人大代表周礼荣。
30年前,周礼荣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郸城县医院当医生。他一心一意为病人的医德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近年来,他做了406例断臂断指再植手术和100多例肢体游离移植手术,成功率都在93%以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谈到现在有些医院两眼紧紧盯着病人钱包的现象,周礼荣深情地说,作为一个医生,他最大的幸福是看到病人在自己的治疗下恢复健康,最大的痛苦和耻辱是在病人面前束手无策。他说,现在医疗体制的改革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贡献才智的优越条件,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可是不能不看到,在新旧体制交替之时,有的人忘记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看病不是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疾苦,而是两眼向钱看,开大方、开人情方,小病大治,本来是几角钱能治好的病,却给人家开几元、十几元,甚至上百元的处方,造成病人多花钱,并浪费药品。有的甚至帮助坏人推销假药和劣质药,造成严重后果,失去了一个医生应有的社会主义医德。他说,这个问题,已直接影响了医疗工作改革的顺利进行。
周礼荣呼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民医生,两眼应盯着病人,而不能盯着金钱。对那些违背社会主义医德、造成恶果者,应给予严肃处理。


第3版(要闻)
专栏:

3月29日,出席政协会议的委员刘海粟(右一)、王光美(右二)和六龄童(章宗义)(左一)等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李生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