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剪彩、锦旗之类
严秀
解放初,新兴的锦旗、腰鼓、彩绸、锣钹之类的商店,遍布全国,生意之隆,全球称冠。那时家家鼓乐,处处秧歌,热情奔放,无可厚非。谁知这种锣鼓喧天的盛况竟历久不衰,至“大跃进”而更盛,到了“文革”时期,那闹腾劲儿,增加何止千百倍。小单位固然家家锣鼓齐全,大学、大厂等更可拿出几十套锣鼓来。举凡打砸抢抄抓,斗走资牛鬼,看样板之戏,颂“老娘”之经……一应文武活动,全要锣鼓喧天。一霎时,“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果然全给打走了,五洲震荡,四海翻腾,“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似乎就这么敲打出来了。
迎解放不久,就是选劳模,评先进,这也是大好事。可是宵宵寒食,夜夜元宵,闹个莫停,锦旗、奖状、大红花就泛滥成灾了。卖奖状镜框的商店到处都是,可是要买一面照人的小镜子可就难了。1983年,我在上海发现一处卖玻璃镜片的,竟排队买了一块,千里迢迢像保护古文物似的把它保护到北京来。现在照人的镜子仍然是形质俱差,可是装嵌奖状的镜框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兴旺了。
剪彩,更是这几年的新兴行业。不管什么地方,针尖大一点的事也要剪个彩,而且红绸越来越长,中间还要挽出几个大红花,加上衙门和长官都过剩,剪彩的人也由一个增至两个、三个、四个……咔嚓一刀,可怜一匹红绸就这么被裂为碎片了。有些外国人也兴致勃勃地共享此殊荣,我真担心他们会不会上了瘾,把这虎列拉也带回国去。
不过,我的这个担心恐怕是多余的。如果他们真的把这些“东方文明”全学去了,我看过不了三五十年,他们的生产水平准会倒退回19世纪去。鲁迅早就说过,日本人在历史上虽然颇热衷于学中国,但他们不学缠脚,不学八股文,不学吃鸦片。外国人除非个个全都变成昏虫,我看他们到中国来穿穿龙袍、剪剪绸彩,也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不会喝了这些迷魂汤就不省人事的。
戴红花,就像“文革”时戴“领袖像章”一样,越来越大,直径由二三寸发展到一尺多,把一个人的前胸全覆盖了。锦旗外国也偶尔有之,主要在体育活动及旅游时使用,数量恐不及中国的千分之一,一个小三角形,面积不过半平方尺左右;我们的红锦旗,动辄就是几十幅,面积最小的三四平方尺,大的恐怕10平方尺也不止,可算当然的世界绝对冠军。有些破烂店堂和会议室,四壁满挂锦旗,锦旗上的尘埃大约从来没有打扫过,红锦变成黑布,集奖励与讽刺于一炉。建议拍《中国一绝》电视时,最好不要忘了这一“绝”。
上述这类东西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产品呢?我以为,一是极端形式主义的产物;二是铺张浪费和大小长官和摹拟长官们摆威风、过官瘾的产物;三是文化低下、审美能力粗俗和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产物。世界上有哪个科学文化与生产发达的国家,热衷于搞这种低级庸俗的东西呢?这是太可叹了!
我看有一个很准确的晴雨表:什么时候把这类不祥之物基本扫掉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形式主义也就大大减少了。


第8版(副刊)
专栏:名城漫步

道不尽的杭州
叶文玲
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马可·波罗的赞语极为精确。
我曾想,如果把世人对杭州的咏叹搜集起来,一定是古今中外最丰厚的一本赞美诗。
我曾想,论说杭州,不能白话直说,而应用如歌的行板一唱三叹;写画杭州,不可只蘸寻常的色膏,而应掺进香醇的酒浆尽情渲染。
山川奇秀的杭州,自有诞生的摇篮,钱塘江就是她的母亲河。
千年万载,潮汐冲击,钱塘江使烟波浩淼的海湾,沉积成河网交叉的平陆;千山万岳,绵延亘贯,天目山奉出两座最秀丽的峰峦:宝石山和吴山,岬拥着这块江湖浩漫的土地。
“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州,既有山的风骨,更有水的柔姿;大运河绵绵流淌,尾随钱塘江的富春江、新安江,袅袅穿越。这丰盈的一川三江,平添了杭州的妩媚。
独擅自然之美的杭州,既是天公之骄子,更是人世的爱女,小小的县治,业经五个多世纪的开发,一跃而为祖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
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的杭州,端端是镶嵌东海的翡翠,所辖的6个城区7个县,面积不算大,但是16596平方公里土地,寸寸如写意画,处处似山水诗,人人都道江南好,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心的杭州,便是江南水乡最夺目的碧玉。
正是这片膏腴的沃野,孕育了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的文物,无可置辩地证明了祖先们繁衍生息的往昔。周代之前,这里尚属“扬州之域”;春秋时,吴越两国兵刃相见,鼓角连营,疾驰的马蹄翻耕这片沃土,“卧薪尝胆”的勾践,留下了励志奋发的千秋史话。
灿烂的文化总与古老的历史结缘,即便从秦朝设县治“钱塘县”算起,杭州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至今,宝石山麓依然保留着秦始皇南巡“系缆石”的古迹。
杭州渐发光彩是在隋代。公元610年,隋炀帝开凿运河,南端直达杭州,致使这个“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的大郡,成了商贾云集之地。到了唐代,“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杭州,越发声名鼎盛,“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足见当时的繁华气象。
经济繁荣之邦,常是人文荟萃之地。五代吴越王钱镠在此建都,历时72年,使未遭兵燹之灾的杭州渐趋昌盛,而南渡的宋室,又以150余年的统治,越发使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元明清三代,朝廷更迭,风云变幻,历经兴衰的杭州,仍不失为全国东南地区的通都大邑。
杭州,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铭记着昨日的辉煌。杭州,更以无与伦比的西湖风光,得享“人间天堂”的美誉。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一点不错,杭州之所以是杭州,是因为有了西湖,难诗难画的西湖之所以有教天下人倾倒的魅力,是因为她有着销魂夺魄的神韵。
人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清幽: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绮丽,依依可人的苏堤白堤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份绮丽只有天宫仙境可比;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奇俏,她云山逶迤,亭台隐现,真有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意趣;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她的多彩,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人更说西湖的神韵,就在于她所有的古刹丛林,先哲祠墓,大多有千百年历史,各处景观又十分紧凑,登山可眺湖,游湖亦看山,花港观鱼趣,柳浪闻莺啭,新旧二十景,集了人间美之大成。
擅山水之胜、林壑之美的杭州西湖,更因与许多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的亲缘而生色。
西湖是英雄的湖。诸多民族英雄的名字倍增她的光辉:岳飞、于谦、张苍水,清末革命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等。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们的千秋英名和浩然正气,长留在青山绿水的西子湖畔。
西湖也是多情的湖。她以明媚的娇颜,启迪了历代文豪的灵思:白居易、苏东坡、柳永为她溢文流采,留下了余韵无穷的吟诵,而近代大画家吴昌硕、现代大画家黄宾虹、潘天寿等,也都精勤挥洒,为她摹写了无数淋漓斑斓的山水长卷。
杭州灿烂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俱荟集于西湖。飞来峰上的三百多尊摩崖石刻,尊尊栩栩如生,慈云岭的后晋造像和烟霞洞的五代造像,更是衣履飘然,刀法圆熟,是五代至宋元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六和塔、保俶塔、灵隐寺等等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向使中外人士叹为观止,孤山南麓的文澜阁,是珍藏我国宝贵的图书——《四库全书》的七大书阁之一。
游西湖,必走孤山,孤山有一处最令我心向往之的所在:那就是以金石篆刻著称于世的西冷印社。它所拥有的艺术积累,也是杭州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西冷印社的最高处是刻满《金刚经》、《华严经》、十八罗汉像的华严经塔。每当我沿着经塔拾级而上到达顶端时,西湖湖山和美丽的杭州城便豁然在目,揽景会心,一种高朗其怀,旷达其意的真趣,融合着凝重的历史感和强大的美感,久久地激荡着我的心……


第8版(副刊)
专栏:

为心灵开渠引流
柯灵
国际笔会上海中心先后编辑出版过两集《国际笔会作品集》,将世界各国部分笔会会员作家的作品,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在第二集的“卷头语”里,我曾说过如下的话:
“认识未知的世界和社会,特别是认识人,了解人,是一种美好的事业。因为这意味着,在各国人民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友谊、和平与发展架起了桥梁。而文学正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在第一卷的“卷头语”里,我还说过:
“我们和世界的隔膜太久了,各国人民渴望了解我们,正如我们渴望了解他们。友谊建筑于相互了解之上。”
“同样重要而更为迫切的工作,是把中国作家(特别是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介绍给外国读者,使世界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感受中国民族的脉搏。”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政治主张、思想方式、宗教信仰、美感经验,但所有这一切障碍,都挡不住心灵的通道,挡不住人类携手走向远大未来的共同理想。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史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这个容量极小的文集,是我们实践上述想法的试步。集中所收,基本上是上海笔会中心部分会员作家的作品(巴金先生是中国笔会中心会长,世界文坛熟悉的作家,因为他生活在上海,本书有幸收入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广漠中的一粒沙。语言媒介也只是英语。但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就上海笔会中心而言,广州笔会中心已经着了先鞭;听说台北中文笔会中心也有此举)。读者也许会通过这本小书,看到改革开放道路上的中国人民如何生活、感觉和思索,以及他们的爱恨喜怒哀乐。
我们还希望,这种引流开渠的劳动,能博得海外热爱祖国的华裔作家,关注中国的东西方汉学家心许,给予慷慨的赞襄。果能如愿,那就太令人高兴了。
一九八八、二、二十三,于上海。
(注:这是作者为上海笔会作品英译本所写的前言)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变化中的美国诗坛
申奥
一向比较冷落的美国诗坛,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变化,读者对诗歌的兴趣增加了,写诗的人多了,而且更加注重写作技巧。目前美国诗人和诗歌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仅据《美国诗人和小说家手册》记载,就有3918位诗人,112位行吟诗人,还有754人既写诗又写小说,共有4784位诗歌创作者。假设每人平均已发表12首诗,那么这些在世的诗人总计发表了57000多首诗。
在拥有两亿多人口的美国,这个数目也许不算太多,但这些诗人在那些想要发表诗歌的人中只是极少数。在芝加哥出版的《诗刊》平均每期只刊载25首诗,每年刊载300首,这是从那潮水般涌来的70000首投稿中精选出来的,这个刊物发行7000份。在费城出版的双月刊《美国诗歌评论》,发行量超过20000份。它每年只发表200首诗,但收到7800件来稿。
据最近一期的《新书目录》报道,从1986年夏天到1987年9月,就出版了251部诗集,其中54部是新人的处女作,这还不包括许多小出版社的数字。诗集的销路都很不景气,一般每部只销行300—400册。因为出版的诗集太多,没有人把它们全部买下来,往往买了甲的书就不买乙的书。
诗歌的数量和群众对诗歌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长,质量如何呢?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写得极好的传世之作甚少,但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较好的。
现在许多诗人在高等院校工作或学习,他们在这里接受正规的写作训练,提高文学素养,有些人取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惊人的,20年前获得博士学位的诗人只有12人,现在已超过200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格律诗正在兴起,影响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年轻诗人喜爱这种诗体。一年前狄安娜·瓦科斯基在《美国图书评论》撰文,号召保卫惠特曼的自由诗传统,同格律诗的倾向进行斗争。最近,布拉德·勒莎塞尔在《新标准》发表的文章中则指出:“自由诗革命已到了衰竭期。”


第8版(副刊)
专栏:

南国海鸥
木斧
爱你那修长的羽翅
翩翩飞来
从海洋滑向湖滨
冰块碎裂
雪花隐遁
浪消波平
冬日哗哗淌去
暖了一池春水
爱你那纤细的红唇
啾啾地唱
从北国唱到南疆
绿柳袅袅
青草依依
微风徐徐
暖流湍湍而至
点燃了湖畔的花枝
爱你在海洋盘旋
爱你在湖心低飞
你把南北的桥梁牵成一根线
线的两端系着无限的情缘
升起我的遐想
唱起撩人的歌
带来第一缕春恋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参娃 嵇兰田(选自吉林市“雪柳”民间美术展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