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微服与新闻
夏雨
读小学的孙子开始能看报,我可不得清静了。他总爱寻根究底,直问得人理屈词穷。
他说:“真稀奇,当官的穿小人衣服。”我问:“听谁说的?”他说:“报上看到的,您看,这不是吗?”原来是市长微服查物价的新闻。他指着微服二字,“这不是市长穿小人衣服吗?”
这个词,已不属现代汉语。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而改穿平民的服装之谓也。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
孩子又问,“当官的和老百姓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我说,“古时候是不一样,现在没什么不同。”“为什么现在还要微服呢?”我说,“这是因为当干部的成天忙于开会,看文件,不大出门,偶尔出来,怕别人认出来,不大方便。所以要隐藏自己的身份。这就叫微服。”
这么对孩子解答,真叫做您不说还好,您越说越糊涂了。连我已保持多年的“见怪不怪”的世故老人心境,都因此被搅乱了。市长、书记、省长、县长一类人物,微服查物价,微服乘公共汽车,微服逛百货大楼这类新闻,我看了从不以为怪。而我孙子却见怪叫怪了。这些省长、市长、书记、县长,难道连一般柴米油盐的价格一概不知,是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天天都可接触到的事情,何待微服查访?至于城市乘车难,只要上街,随处可见,即是坐在小车里,也不难看到。
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写在史书上,可见是罕事,是新闻。时间流逝了两千六百多年,已由封建时代跨入社会主义,这类事仍属新闻。我国的有些事情,其生命力之顽强,实在惊人。
晋惠帝居于深宫,听说天下饥荒,百姓饿死时,竟说“何不食肉糜”;史书上明明写着,他患的痴呆症。那时,即是官员没有这类毛病,从深宅大院出来一游,也确实不容易。鸣锣开道、肃静回避之类,无怪乎“诸侯出朝,地动山摇。”当今,这类玩意儿都没有了。现代“公仆”,可免去“清道”一类麻烦了,衣服也不分几品几级,出入深院没有任何不方便之处。如果连最起码的世情也不甚了了,岂能免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偶然挤次公共汽车,逛逛市场之类,竟成了新闻。把这类事冠之曰“微服查访”,堂而皇之地写出来,登在报纸上,未免有点滑稽!不过,记者是正经为之的,正因为正经,反给人以严肃喜剧之感。
“什么时候这些事才失去新闻价值呢?记者同志!”也许这是问错了对象,那么,我又该问谁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彩虹桥上
陈玲
我时常翻阅我那本从国外带回来的厚厚的照相簿,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照片中的她:美丽端庄,大约三十二三岁,高高向后梳起的头发下托出一张前额饱满的瓜子脸。她的左边是我的学生、独舞演员小王,右边是我,再过去是她的丈夫——台北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我们四人紧紧地靠在一起,似是一见如故的朋友,更像久别重逢的同乡,大家有谁会想到这是北京、台湾两地艺术家在异国他乡的巧遇呢?
那是温哥华8月的一个夜晚,我们作为客人,被加拿大著名芭蕾舞教授格兰德·斯缀邀请去参加宴会,这是各国艺术家的一次聚会。客人们三三两两、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交谈着艺术、歌唱和舞蹈。在一大群外国朋友中,我忽然看到了这位黑头发、黑眼珠、具有东方魅力的她;她也正用目光追随着我们,好象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我们走到一起。她用标准的普通话问我们:“你们好!你们是从北京来的吗?”“您是从台湾来的吗?”在国外长时间的生活使我知道,在这里,只有两个地方来的人会讲普通话,一是北京(大陆)一是台湾,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到一起。
带着好奇,我询问她:“台湾现在好吗?”她告诉我,台湾好,风景美极了。我接过话题:“我知道,那里有美丽的日月潭、引人入胜的阿里山……”她文静的脸庞显出激动的神情,抢着说:“我知道中山陵、北海、长城……”。她出生在台湾,现在台北一所中学任教,可祖籍是陕西汉中。“咱们是老乡呀!”家在西安的小王高兴地用憨厚耿直的陕西方言和她谈话。她微皱眉头认真听着,不一会儿她微笑着点头说:“虽然有好些话我听不大懂,但乡音还是亲切的。”她试着学陕西方言,把“我”,念成“饿”。她那认真而吃力的样子,把我们都逗乐了,谈话变得更热烈、活跃。我们向她讲起古城西安的风貌、黄帝陵的古柏、汉中的拜将亭、临潼的兵马俑、古长安的乐舞、武则天的陵墓……她听得那样入神,吸引她的丈夫也急步来到我们中间。于是话题又转到美术、舞蹈、教学和演出这些方面。
事有凑巧,一个月前我们看到过台北青年访问团在温哥华的演出,虽然舞蹈的技巧并不算很高,但二十几个年轻人表演时的火辣辣的热情,敏捷灵活的动作,感动了我。舞蹈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甲)锦绣中华。包含敦煌传说以及从殷商至民国初期的中国历代服装演示;(乙)龙的庆典。表现中国传统的民俗民情(春节、灯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等);(丙):今日台北。这个舞蹈演出团是以台北艺术专科学校学生为主组成的。现在有机会向这位校长表达了我的感情,同时也忍不住地告诉他:为什么把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误认为新疆民歌印在节目单上,并编成新疆舞蹈演出呢?还有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动作还不太对……。这位搞美术出身的校长很遗憾地低下了头。我担心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可他立刻抬起头,真诚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你!希望有机会能再次请教你们,我们明天要飞往美国了。请送我一份你们在加拿大演出的节目单和照片吧!”我说,“我相信会有机会见面的,希望是在北京!”年轻的小王快活地说:“也许是在台北。”主人格兰德教授走了过来,风趣地说:“哦!你们谈得这样亲热,我的客人要嫉妒啦!”我们四人互相看了一眼,情不自禁地笑了。格兰德教授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分手时,我曾向他们说过“再见”。我心里在等待海峡两岸架起彩虹的那一天。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朋友是老夏的——×机关见闻
亚群 诗 江帆画
朋友是老夏的
热情是大家的
话题是随手拣的
随手拣来又随手扔掉
谁也不觉得可惜
阳光是宇宙的
窗子是大楼的
阳光从窗子进来
再从窗子出去
谁也没在意
局长是上边的
领导是大家的
大家都在
局长很欢喜
局长欢喜
大家自然也不生气
朋友是老夏的
老夏是同事的
有“智者”曰
时间是公家的
公家的时间长在大家脸上
“智者”又曰
“老化”是自己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小说真实性刍议
黄侯兴
黄秋耘与刘斯奋二作家的通信(1987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第八版),针对当前某些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的“随便虚构,无中生有”的情况,把遵循历史真实的创作原则,又重新提了出来,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读后颇受教益。不过,有些意见,我以为仍有进一步切磋讨论的必要。
历史和历史小说不同。小说家取材史实从事创作,既要考虑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分清二者之间的界限。诚然,小说家选取历史题材写小说,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脱离历史而任意臆造,否则就不称其为历史小说。但是小说家与史学家毕竟不同,这是艺术与科学之别。小说创作要有情节、冲突,要有艺术概括,要强调艺术效果,不能不有艺术上的虚构。所谓“历史小说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要求相对的真实、本质的真实;对于“历史人物的功罪是非”,只要翻得合理,也应该允许文艺家去翻历史的陈案。曹操的功罪是非,不一定只按照《三国志》去写,允许白脸奸臣的曹操形象(《三国演义》),也允许有为的政治家的曹操形象(郭沫若《蔡文姬》)。
历史小说不是过去历史的记录,它不必也不可能具有历史文献的真实价值。过去有的评论文章把历史文学当作“历史教科书”看待,要求它是“历史的忠实记录”,成为一面“历史镜子”。刘斯奋同志也强调历史小说“承担着传播历史的媒介作用”,“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一般读者往往是通过作品去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这些说法,都是把历史小说等同于历史文献的缘故。
小说家创作历史小说如何对待史实,鲁迅说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他认为前者“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后者
“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如果我们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应该允许这两种创作原则和方法并存。刘斯奋同志主张以“真实”为主要特征,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取“更审慎”、“更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应该说只是历史小说创作的一种,不可取代全部。
至于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虽然是“汇古今中外于一炉”,但从各篇主要人物和事件来看,鲁迅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来加以描写的。鲁迅把《故事新编》说成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鲁迅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演义”是比“言必有据”的写法更能揭示历史的本质,它所提供的丰富经验,对于当今作家创作历史小说倒是有启迪的。
末了,黄秋耘同志提到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问题似乎也不那么简单。由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对莎翁历史剧的评价也迥然不同。俄国列·托尔斯泰批判莎剧“是很糟的粗制滥造之作”,“所有人物的生活、思想和行动,跟时间和地点是全不适合的”,“不本乎自然进程和人物本性的环境之出于臆造”,人物语言“没有节制”,充满“浮夸的废话”等。法国雨果则相反。他认为在莎剧中“你觉得讨厌或古怪的东西都有一种内部存在的理由”,这也说明,对待历史小说或历史剧如何处理史实问题,我们不能只用现实主义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对它加以规范和钳制。只有这样,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里,才有望真正出现一个争奇斗妍、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偶感录
在文艺理论的舞台上,最早上场,抢先到达的评论家,有热情及时的肯定,但也往往有一些“捧角儿”的聪明人物。
严肃的、比较深刻的批评者,常是姗姗来迟的客人。
×××
财富可以为人创造幸福。但财富过于集中而用之不当时则将化为桎梏。给财富的拥有者带来无穷的痛苦。
权力本应为群众造福,但过于集中的权力而用之不当会造成专断与灾难。
×××
政治家不喜欢回首往事。乃常作“向前看”的动员与鼓励。
艺术家则依靠咀嚼记忆始能生活和创作。因而有建立“文章博物馆”一类倡议。
他们都是正确的,各有各的道理。王大海


第8版(副刊)
专栏:

疼痛与诊病
据说一位遭到酷刑折磨的人痛苦不堪,恨恨地想到:要是没有这神经该多好!人在痛极的时候,是会抱怨神经的。要是真正没有了神经,没有了痛痒的感觉,事情就更麻烦了。神经的功用之一,就是报警。感到了痛楚,就是说,警铃响了,提醒你快点设法摆脱危险:伤害或者疾病。要是没有这个灵敏的报警系统,比方说,火烧着了也不觉得烫,岂不完蛋了吗?为了健康,为了安全,就不要怕痛。有一点痛痒的感觉,是正常的,是必要的,是好事。
社会也是一个机体,也会遇到疾病,遇到伤害的。有些报告文学作品写出这些,有人看了,觉得痛,于是就抱怨社会的神经——这一篇作品的作者。正如鲁迅说的,“现在有几位批评家很说写实主义可厌了,不厌事实而厌写出,实在是一件万分古怪的事”(《鲁迅全集》卷十,第一百七十三页)。
诊病查体温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谁发烧了,一支尽职的体温计如实地告诉他:三十八摄氏度,三十九摄氏度,无可通融。这当然是使人不高兴的数字。可是,如果不去设法治病,却责备体温计不该提供这样的数字,恐怕病还会重下去。
朱正


第8版(副刊)
专栏:

海边(中国画) ——选自“汕头侨乡美展”
杜应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