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8-03-30

1988-03-30新闻联播 文字版

投稿与“批示”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投稿与“批示”<br/> 顾土<br/> 一次会上,有位做文艺编辑的朋友诉苦说:时下有些投稿者,热衷于走门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求领导、求名流为自己的作品作“批示”、写推荐信上面。某位作者寄来一篇稿件,后面竟附有十几位各级领导和名流的“批示”与评价,画着大大小小并不圆的圈圈。批示者有的是行政领导,也有的是些文化名流;“批示”不外是说此作如何如何有意义,建议发表云云。把这许多“批示”都送来的目的,无非是想吓唬吓唬编辑们:领导都同意了,你敢不发表吗?名家都赞赏了,你敢说没有艺术质量?我想,这类作者为了一篇稿件,居然如此兴师动众,费了这么多心血,要是没有“公关绝技”,没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磨劲,怕是难于办到的。精神是有些“可敬”,只是用错了地方。<br/> 稿件写成后,能否发表,能否得到好的评价,在于稿件自身的价值。也就是说,关键在于稿件的质量。然而有些人,偏偏受“关系学”浸染,总把功夫用于稿件之外,苦心孤诣去打通关节。于是,除请客送礼之外,又多了找领导、求名人作“批示”这一招。当然,我们并不反对领导对重要问题作“批示”。请领导、名家对文艺作品发表见解,或者举荐一下,也无不可。但稿件发表与否不能倚仗“批示”,艺术质量也不是靠着“批示”就可以提高的,更不应该借着“批示”的力量走门路,拉关系,甚至逼迫编辑部就范。<br/> 我们不是在呼吁新闻改革吗?仅就发表文艺作品这一点来说,编辑部有权选择,决定取舍,在价值的判断上具有客观标准和一定的自主意识。别人的意见,只能作参考,即便是领导,是名家,他的评判也不过是一家之言。当有些领导、名流,或碍于情面,或好发议论,或不负责任地大笔一挥时,是否也应审视一下自己的判断能力,考虑一下后果?!有的人为了能使自己的作品面世,不是就怀揣着各类“批示”,走家串户,八方游说,闯入许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死缠硬磨,强使编辑允诺,搅得编辑们不得安宁,无法工作么?他们正是打着某某领导、某某名家的旗号,做这种事情的。<br/> 一些人敢于利用“批示”强行发表作品,还因为有的编辑身上也不那么干净,有空隙可钻。这些编辑或出于畏惧,或出于盲目信奉,或出于贪图小利,结果丧失了原则。作为编辑,应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独立的学术品格,也要有正义感。因为经他们之手而问世的作品,面对着的是千百万渴望着知识的读者;因为他们周围还有一大批埋首创作、献身文坛的有才华的作者。出版次品,就会贻误他人子弟。<br/> 这种“批示”风气如果蔓延开来,新闻出版事业和作者自己也将身受其害。当作者们忙于走门路、求批示时,也就不会去悉心耕耘,艰苦创作;当新闻出版部门迫于“批示”的压力,违心地塞入劣品时,也就丢掉了责任感,从而败坏了自己的名声。<br/> 文艺创作、新闻出版是有自己特殊规律的严肃事业,还是多一些艺术民主,少一点“行政命令”为好。现在各行业都在实行岗位责任制。作者投稿纯是个人之事,不在领导的职责范围之内,何必管得太宽,横加“批示”?

衣钵真传 新径独辟——从宋丹菊的表演艺术谈起

第8版(副刊)<br/>专栏:剧谭<br/><br/> 衣钵真传 新径独辟<br/> ——从宋丹菊的表演艺术谈起<br/> 阿甲<br/> 戏曲程式是戏曲表演的特殊形式,流派又是在程式中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造。戏曲流派的创造,并不是单线的衣钵真传,它要向其它流派、其它剧种以及其它门类艺术吸收养料。如果只凭单线真传,必然流到“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末流。<br/> 宋派艺术是宋丹菊的父亲宋德珠开创的。宋丹菊继承父业,也不以家传自满。她寻师访友,力图使宋派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向前发展。宋丹菊的表演风格以柔绵、清挺、秀丽、爽利见长,这与其父的表演有很大不同。宋德珠评论有些刀马旦、武旦演员,只强调猛烈、凶狠、野犷、快速的一面,说这是武行贴片子,装妇人而无美感。他主张表演要媚、锐、脆,媚是美得要艳,锐是讲锋利敏捷,脆是要强调干净利落。而宋丹菊却认为如果一味媚、锐、脆,也很难概括所有的巾帼英雄的气质,如庄严、威武、温良、含蓄等等。她主张根据人物性格,在表演上给予再创造。<br/> 宋丹菊演的《扈家庄》的扈三娘和《改容战父》的万香友,就富于个人的创造。《扈家庄》里虽表现了一个胜利者,但不是一般地以抖擞胜利者威风的形式,而在那种惬惬意意悠悠然的潇洒神态里流露着一种胜利者傲慢的娇媚,表现了性格的自然。《改容战父》是一出颇有特殊味的刀马旦戏。万香友因奸佞专权,被迫落草为王。在巡山途中,走来一位少年书生,初有爱慕之意,旋又疑是奸党派来的奸细,是非不能决断,便当面审讯。此时,宋丹菊的表演十分精采,她坐在一个大圈椅上,利用半个圆圈的靠背扶手,表演多种形式和难度很大的身段姿势。这些奇特的身段,表现万香友严厉的审讯和暴烈的性格。这种动作姿态,在和书生的对话中,把私心的爱慕和严峻的考察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矛盾心理,体现出一种英武之美。宋丹菊认为,旦角不戴胡子,更不宜张开大嘴。但唱和念却都要张嘴,既要悦耳,又要悦目,真不容易。再则万香友对被审的书生,仅是怀疑,不是断定,在严厉的审讯中,蕴藏着爱慕之情,所以过分挤鼻弄眼、张牙舞爪,似乎在体现真实情感,可是并不好看。<br/> 从审美角度看,我认为宋丹菊讲得很好。提到口形的研究,我想到德国美学家莱辛。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古希腊的一座雕像“拉奥孔”。拉奥孔老人因触怒了海神,受到两条大蛇盘绕咬噬的惩罚。这个题材有以雕像表现的,也有以诗表现的。在这里,莱辛便提到口形,以此作为诗和画(也包括雕像)的区别。他认为画和雕像是在空间展现的静态的造型艺术,如果以拉奥孔的口形张得很大来表现他痛苦喊叫的样子,便不美了。如果拿诗去表现,就冲淡了这种丑的感觉。因为读诗是在时间里进行的,那是通过文字语言所想象的形象,尤其是通过声音传达的形象,那种痛苦喊叫的丑态,一纵即逝,印象不深。因此莱辛论证空间艺术要讲究美的形态,时间艺术可以容纳丑的形态。莱辛的观点,对于研究戏曲表演很有启发。戏曲的表演,既在空间展现又在时间延续。演员的身段,既有一瞬间的静止,又是连续性的运动。歌唱和道白,只是在时间里流动而过。而表演动作一瞬间的静止,虽是静态的停顿,却十分讲究姿势的审美。尤其是正面人物的面部表情中的口形是很讲究的,因为它含有雕像美的性质。特别是女角,不论是歌唱和舞蹈都要研究口形的审美。虽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漂亮面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一张口就突出一个大窟窿,能好看吗?宋丹菊演万香友,如椅子功的身段,不管是下腰倒视,引颈翘首,抬眼上看,低头俯察,左顾右盼,其眉目传神、嘴角表情就从不张开大嘴。因为她所理解的“媚”,决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卖弄风情,而是美的自然流露,是美的动态表现。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丹菊表演扈三娘、万香友的“媚”,正是继承了又发展了宋派的动态媚。

弄潮儿——致改革者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弄潮儿<br/> ——致改革者<br/> 牟超日<br/> 并不是在梦中,他们不会<br/> 灵魂早已漫过堤岸<br/> 酝酿了很久很久<br/> 任何劝说都是多余<br/> 生命不轰轰烈烈<br/> 最好去乘永远搁浅的船<br/> 不需颠簸<br/> 溅不进半点苦涩<br/> 准备触一夜间突升的礁<br/> 渴望潮头闯出新路<br/> 深知会撞破舟筏<br/> 救生衣也只不过是装饰品<br/> 任其自然,努力驾驭<br/> 不信命运有预定的轨迹<br/> 弄潮儿注定沉浮<br/> 敢上波峰,能忍浪谷<br/> 也不怕猛然间被摔进滩涂<br/> 糊一脸泥<br/> 任观潮者指点<br/> 本性难移<br/> 要是淹没了<br/> 没想过树一块墓碑<br/> 能成鬼<br/> 也要为后来者呐喊<br/> 不敢祈求巨浪<br/> 溅湿所有的灵魂

殷墟博物苑小记

第8版(副刊)<br/>专栏:山川风物<br/><br/> 殷墟博物苑小记<br/> 华人<br/>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br/> 这是郭沫若1959年秋视察闻名中外的殷墟时留下的诗句。被史学家定为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有史迹可考的中华第一古都的安阳殷墟,三千多年前究竟呈何风采?经过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建筑专家、园林工作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一座旨在恢复三千多年前商都风貌的殷墟博物苑,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br/> 殷墟博物苑占地200余亩,苑内主要建筑有仿殷宫殿两座,科学复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享堂一座。这里景色清幽、古风朴朴,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曾于1987年9月10日在这里举行。<br/> 博物苑大门的构建,别具一格,雕满殷代夔龙、猛虎、牛羊和蝉形图案的松木横穿竖插,组成一个甲骨文的“门”字形。大门两边的墙壁上,凸雕着两条栩栩如生的盘龙,门匾“殷墟苑”系周谷城所题。<br/> 仿殷大殿依据实地考古发掘,建在殷代大殿的原基址之上,其结构严谨,规模宏大,长约31米,宽约15米,高约14米,加上3尺高的夯土台基、红黑漆相间刷就的雕满殷商风格的兽形图案的梁柱、宽敞的门户廊沿和铺满茅草的重檐四坡形屋顶,与《周记·考工记》所载“殷人重屋,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相符。<br/> 仿殷大殿后面,仿建一座阁楼式宫殿。殿内陈列着有关博物苑筹建过程中的照片百余幅,珍藏着中外各界名人特为博物苑题的字画数百幅。<br/> 阁楼式仿殷宫殿的西南方,在甲骨文发掘史上颇负盛名的127甲骨坑赫然在目。1936年6月12日,曾在这个坑内一次发掘出甲骨17096片,数量之多,居历次甲骨文发掘之首。坑内的甲骨文字,详细记载了商王武丁时期各种重大活动情况,是殷王室的重要文献记录。由于在甲骨旁发掘出一具当年的看守老者的骨架,故被考古家测定127甲骨坑为一商朝档案库,又为史学家考定为中国第一档案库。<br/> 为了使国内外游人对商都的布局和规模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博物苑的设计和建设者们借鉴国外保护遗址的经验,用鹅卵石和花卉依考古发掘基址建造了大量的遗址标志。游人观之,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殷商宫殿的规模和布局。<br/> 科学复原的妇好享堂,座落在博物苑的西南隅。史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法定夫人之一,她胸有韬略,腹藏良谋,文武双全。妇好享堂长约10米,宽约9米,高约7米,由高而坚实的夯土台基、雕有殷代图案和铺满麦秸秆的重檐四坡形堂顶组成。远远望去,仿佛当今的重檐四角亭。<br/> 博物苑内的仿殷马车,构造古朴而精美,不仅可供观赏,还可供游人乘坐。博物苑内的交通脉为盖板式仿殷马车跑道,初步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也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兼有研究、游览两种功能,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炉的新型的古遗址博物苑。郭沫若生前希望在殷墟建立世界东方历史博物馆的愿望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富中求乐 乐中兴财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苑拾穗<br/><br/> 富中求乐 乐中兴财<br/> 刘存贵<br/> 河北省霸县地处京、津、保之间,交通极为方便。他们依托京津,服务京津,借助大城市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去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都居全省之首。近年来,该县又借助大城市的文艺人才,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br/> 这个县有春节闹元宵的传统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前后,都可见文化活动的高潮。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中求乐,乐中兴财,各乡镇企业从被迫逐渐变为主动集资支持县政府办好灯节,以图一年比一年办得红火。灯节期间,各乡镇企业分别邀请外省、市的有关经济单位派人来观灯、看戏,同时进行业务洽谈,灯节联欢会成了他们的交易会。去年灯节,仅城关、胜芳、信安三镇就签定了六千多万元的经济合同。今年,他们除办好传统灯会外,还从北京请来了蒋大为、李谷一、杨春霞、刘长瑜、花月仙、花淑兰、赵丽蓉等名演员,组织了三台精采的文艺晚会,丰富多采。

屹立的海岩(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屹立的海岩(中国画) 周永家

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来自陕西关中平原的剪纸艺术家高学敏,最近在北京举办了个人剪纸画展。他的剪纸源于传统,又富有时代色彩。图为他的作品《智源》。